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早味冬瓜茶、青草茶和地骨露
2013/05/29 22:57:41瀏覽905|回應0|推薦2

.



如果你是因為知道“古早味”而正在尋覓它,對不起的啦,給你敬禮了,因為記下這篇雜文正是因為找沒有!
如果你是想知道什麼是它的“古早味”而來,吔~ 找對地方了,請慢慢的看。


冬瓜茶和青草茶,別說是夜市賣冷飲的,連便利商店都有,但是地骨露,這還真的不是隨處都有。
冬瓜茶和青草茶,看名稱的就知道是賣弄的什麼,那麼地骨露呢?

不過很肯定的一點是,今天的冬瓜茶、青草茶和地骨露,沒一個是夠味的,不是只有冷藏柜裡面賣的的不夠味,而是連夜市賣的都不夠味。
原因其實很簡單,今天有誰還作興的用個大鍋,將整條的大冬瓜切成塊的丟進去燉煮個半天的?還不夠付天價的瓦斯費吶!


在那個貨真價實的年代裡,冬瓜茶和青草茶是可以蹲在灶旁等著享用的,事實上可以蹲在一旁等著的美味可多啦,最喜歡的是等年糕!

首先它不是常年都有的表演節目,當然也就不是常年都可以想到就解饞的美味,而是只有到年前的那段日子才有。
看見了那群人在門口架起大爐灶蒸米,就知道美食來了,然後就來回的不時去顧一下,不是去幫忙顧爐火,而是要看他們起鍋了沒?
糯米蒸好了,二個人抬著將蒸籠反過來一抖,花剎的就是一大坨熱氣騰騰的大糯米“餅”,這時只有口水的份,因為表演還沒開始。
然後“餅”被移到了大石臼中,二個人,各抓一個長木槌的站在二頭,石臼一旁則另外坐著一個人。二個木槌輪番的匝向糯米餅,中間的人則取空伸手進臼中去翻動。這個表演需要一點時間,好在觀賞免費,關鍵是如果不在一旁“全程監看”著,就必定會錯過解饞的第一時間。

等石臼中的糯米餅被捶搗成像麵團那樣的,白花花軟綿綿的一大坨,大功告成,捧上案板,這就是年糕的前身!
現在該我上場啦,遞上鎳幣(還真忘了當年是給幾個錢的),收了錢的人就順手在糯米團邊拽下一角給我。還溫溫的,抱在手中,在一口口的啃噬中有一步沒一步的幌回家。
打賭,你沒這個經驗!
剛打好的糯米團,絕對的純糯米,誠實的年代和誠實的商人


冬瓜茶、青草茶和地骨露也是這麼玩的。

是永和文化街口還有著夜市和電影院的那個年頭,一位賣“冰鎮冷飲”的老板,他的攤車就固定在巷子口,攤車背後的小棚子是他的庫房。
熬煮冬瓜茶和青草茶的鍋子是2尺深鍋,爐子是燒煤球的。只要他在熬煮冬瓜茶,就必定會讓路人受不了,那個甜香的味道,隨著鍋蓋下的熱氣四溢飄送的老遠。沒錯,冰鎮過的冬瓜茶是入口滿嘴的香甜,但只有在燉煮過程中,才能真正的、實際的體驗到彌散在空氣中的特有誘惑,喝到嘴裡也才是濃郁的冬瓜茶。
同樣的,青草茶也是,整捆切斷的青草枝葉壓在鍋中熬煮,那不是中藥味,而就是青草味,是濃郁的清香一片!
地骨露就沒有明顯的味道了,但是入口的時候,有著接近生荸薺的滋味。
當年,冬瓜茶和青草茶都是在路邊看著熬煮的,地骨露則是老板秘藏的絕活。整個熬煮過程中,老板都是顧著爐子顧著鍋的算好了水量的添加,所以熬煮完成後就直接放著的等它涼,接著用濾網漏斗的灌玻璃瓶進“冰鎮”。在他裝瓶時就可以站在旁邊嚷嚷的“我要一杯”“要現煮的”。

別說是當年的那種純真滋味了,就連“現煮的”這三個字都可以讓今天的你嘔死,不是嗎!
工業大灶下,學問一點的名稱是“反應釜”,讓今天的冬瓜茶和青草茶,都已淪為“化工”下的“飲料”,灌裝機下的飲料瓶中,再也沒有那種“貨真”的誠實滋味,更沒有那種“用心”的感情,所以也就不再濃郁,因為它們再也不是“古早味”下的東東,而只是“配方”下的飲料!
所以今天的冬瓜茶、青草茶都已經不再是“香甜味美”的“古早味”,而地骨露則更幾乎淪為蜂蜜水,是找不到“地骨皮”潛藏的淡淡白水。


古早?
是草根枝葉的不用錢那樣,所以配材可以“嚴選”,必定按“古典”的來。
就拿枸杞來說,枸杞嫩葉入湯菜,一絕!在蘇浙的運河邊,不用錢,因為沿邊都是,除了枸杞,當時的當地人並不在意你去摘嫩葉的,那當然枸杞根就也沒人當回事去認真。
所以“地骨露”能有條件,能夠搞出道地的潛藏滋味。
等到“十七等”的田都可以跳過旱田的進而成為住三用地時,神農也是不知道哪裡還能去品嚐百草的啦!
那麼青草一條街的,不也就只能在味道上給你“點到為止”的就算了啦!

一個大冬瓜的2尺深鍋,也就只能裝滿一箱多點的啤酒瓶。那麼冬瓜茶要能以卡車運載的,“奈米生技”才是生財之道而不再是煤球爐的啦!即使是“四物飲”,也不過如是。
所以,古早味?
你生晚了!




.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769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