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拋開歷史的恩怨來看普丁這趟訪問中國,意義似乎就不是在表面了。因為那麼短暫而急迫的訪問,重點卻是在哈爾濱?
首先回頭看蘇聯,Google上一清二楚,是緊鄰歐洲的部分充滿生機,而大半個東側國土卻是一整個的冰雪荒涼。其分野界限,大致上也就是烏拉山脈。
蘇聯解體,讓之前經濟和工業配置的局面被打破,讓解體後的俄羅斯發展有了遲滯,而同時所面對的則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這應該是直到上一趟的普丁訪問中國,而讓普丁在面對之後有了新的決心,看來也就是這趟之所以會選擇去哈爾濱的背景條件。
當普丁面對烏克蘭戰爭,這是已經到了得心應手有了掌握的階段,而同時又是自己新的六年任期開始,那麼普丁決定拿著中國“一號文件”的精神,打造新俄羅斯的經濟局面也就是願景。
回頭看俄羅斯的地理,尼布楚是西伯利亞上的“糧田”,向西是美麗的貝加爾湖,向東直去海參崴,以尼布楚為中心劃出半圓,正好就是哈爾濱。
所以拿著哈爾濱來說話,往東經過牡丹江市,重演“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面對的是海參崴,向北經過璦琿突出黑龍江,則是指向了庫頁島的一整個半邊天範圍,但是說對著齊齊哈爾直去尼布楚,那就是壟斷西伯利亞南半天的精華。
普丁需要讓這整個範圍發展出農業的價值,連帶的就能發展出從莫斯科到海參崴的動線。那是東西橫跨六千公里的大動脈。而在這一片土地上,今天俄羅斯對這個世界的巨大資源,說的只是“蘇聯松”,而如果她能成就為糧倉,這就是不得了的跨距。
而要說做到這點,這是從沙皇時代就已經動過心思的,而且還著手實際的去做過,但是真要說能“完成”這個願望的先決條件,卻是在今天的中國手上。
普丁看見了這個關鍵,決定放下歷史的人際矛盾,而從現實的“明天”來追求起步。
所以“哈爾濱”,因為她不單是向北對著大西伯利亞的門戶,更是向南直通北京的“京哈”幹道通衢,是北京和大西伯利亞之間的臍帶。
但是這條臍帶不是華人的成就,反而就是“俄國大鼻子”的成就!
所以,要說落實開發西伯利亞之夢,從“哈爾濱”出發也就是個必然的方向。
中國輿圖上的數萬地名,唯一的一個不是來自於中國文化傳承的,就正是哈爾濱,事實上,這個地名還是來自於音譯。
而哈爾濱的成為城市,也不是華人祖先的起意,而是俄國人要建造鐵路,其起點就是跨過松花江之後,落腳在南岸的這個地方,而這個地方,也就是今天所命名的哈爾濱。
所以今天哈爾濱城區的地名中,那個“道”指的就是“鐵道”,而當年“跨江的鐵道”,就正是今天保留並妝點成為“景點”的跨江大鐵橋。
所以吶,“道外”就是當年“鐵道外”的地方,而中國人以食為天,所以“道外”就是今天哈爾濱美食傳承下的核心區域。
但是更有趣的,卻不是哈爾濱街上的處處俄國氛圍建築,也不是“大列巴”,而是今天世界有名的冰雕。是那個冰雕的所在,是那個知名的濕地,是以“太陽島”而知名的那片子松花江濕地,因為在當年,那卻是流亡到中國來避難的俄國人所群居的地方。
回到主題上說話,要說農業,普丁不需要美歐對中國的“考古照片”和批判,全面機械化之下的棉田和番茄田自己會表態,沙漠上的綠洲城市和糧田,普丁在訪華專機上就能親眼看的見,而公路和鐵路的建造,俄羅斯更有自己的衛星照片可以分析解讀。
恰好,普丁這一任的六年,在西伯利亞需要的就是這兩項,就是農業和交通!
而中國在前二十年的之所以有條件大步前進,不也就是肇基於農業和交通。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人們在黑河市拿著證件顯示一下,去的就是“對方”的“商業中心”區域逛著,對比也就是明白,同時還是逐日的拉大差距,這說明的只有一件事,還是鄧小平那年說的:
“發展就是硬道理。”
而要說發展,中國的蹊徑是“引入外資”,那麼俄羅斯今天做的,也就是“引入中國”。
整個大西伯利亞的人口,都還沒有中國一個沿海城市的人口多,“對中國開放”不也就是同工異曲之下的善用,看來就是普丁有了這信心,更是拿出了決心。
哈爾濱,曾經是俄羅斯的夢,
六年的任期,則是普丁的夢,
而美麗的貝加爾湖,不也曾經是中國人擁有的夢!
.
------------------------------
急去哈爾濱,可以說是帶著俄國人的感情過去的,所以才會去東正教的教堂。
而判斷也應該是急著要去確認,做為大西伯利亞的關鍵,哈爾濱的今天又是個何德何能?
所以普丁的演講,還是在國防七子之首的哈工大。
而這趟極度急促下的拜訪,卻帶著了二十八位自己的班底大將,這才說是重點。那麼這個“觀光團”也就不是來看江南庭園的亭台樓閣,而是來看看“五年不見能讓普京都驚奇的中國現況”。
那麼普京的用意也就是明白的,既然各人都眼見了,那就同心協力的在俄羅斯公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