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拿著時事說了玩兒
2024/06/22 19:31:21瀏覽70|回應0|推薦0

.

2024A的五個大方塊,多看兩眼也知道是經過了精密計算過的,是在2022的演練中做過的修正,所以,要說是從軍事角度來說話,也就是個巨細靡遺的完美。
那些方塊,動漫說明的是飛彈涵蓋的區域,那麼艦隊呢?反正對封鎖也用不上。

艦隊的移動,那是軍事常態,時間點計算的精確之下,定時定點沒人會事前在意的。
而陸基的火箭軍,定點的是“待命”狀態,機動的是隨時備戰,需要的移動時間也就明確而有限。

這說明的是,如果是飛彈火炮格局的全面封鎖,就不會有“戰爭”的先期信息呈現,包括了台海上空都不會有戰機。
而當“封鎖”的命令下達之後,也不會隨著引燃第一枚飛彈的引擎,而是“靜默”,是“待命”。
對台灣來說,情勢和事態是完全明白的呈現在作戰圖上。
現在問題到了作戰會議上,敵人用的是“恐嚇”的手段,在這個行動下,民間的“海空”行動將會全面停止,隨著的是信息開始爆發,啟動台灣社會跟著而來的慌亂。
因為台灣的政府當局從來就沒有對封鎖提過任何一句話,也從未提及任何的對策手段,造成的是台灣全民面對封鎖狀態,因為恐懼而隨著的盲動,從信息面的氾濫誤傳開始直到民生商業的亂象。

但是兩岸之間沒有炮火,這就是台灣在作戰會議上的尖銳矛盾。
敵人的戰艦和戰機未必就在飛彈射程之內,而海警船確實就在那兒,就請問“自衛權”是如何引用?
如果是藉由敵人的“封鎖”行為,直接解讀為“侵略”行動,那就發射飛彈。
不管台灣有多少飛彈,包括了王委員說的兩萬枚,只要台灣發射了其中的任何一枚,那就是“啟動戰爭”的宣示!

可以直接論斷,敵人早已經定位瞄準的飛彈火炮,將隨著台灣的“宣戰”,幾乎同步而且是直接的,就面向台灣全島的雷達基地轟擊,同步的,可能就是軍用機場跑道。
那麼已經飛上天準備應戰的戰機,現在所下達的作戰命令是什麼?是飛進大陸領空對飛彈火炮的陣地進行攻擊?
或著是直接飛到北京轟炸中南海?

但是敵人不需要有後續行動,持續的依然回到“封鎖”兩個字,兩岸之間沒有後續的炮火,因為台灣“沒東西”繼續“攻擊”。
要說美國就當是有後援的飛彈承諾?那也是天知道要怎麼送到台灣?

------------------------------
紅花雨號稱百萬人,當時扁先生站在府衙往外看著也要驚心,但那還只是“心有不滿”的人群。
而若果是“封鎖”持續,這就不是問百萬噸大米的存糧條件,而是面對全面的民生,是九百萬勞工的家計生存,最終還就是要“上訪”的!
也就是必然有人會去站上肥皂箱,而所面對的也就不止是“百萬人”!

“黃埔”,可以大聲在“鳳山”,但是將士用命,不改的是那枚“青天白日”!
“老會仔”抱著的是自己這一輩子來的榮耀,也正是“青天白日下的黃埔”。
“鳳山”,改變不了老會仔所抱持的榮耀所向!

-----------------------------
中國的防長,這就不是一般般的人物條件,更不能如同印太司令那樣的信口開河,那麼要說是拿著“甕中捉鱉”公然出口,也就表白了一件事:
“這事情已經經過了慎密的規劃”。
所以2024的Announcement!
那是在沙盤推演中,看來除了美國出兵干涉之外,無解!
而美國?
隨著菲律賓在海上的特戰兵被繳械的鬧劇結束,也就間接說明了,美國不會出兵干涉台海的矛盾,或許還會對台灣加上一句:“打贏了中國就加入聯合國。”

前有口頭的“甕中捉鱉”,演示的是2024A,後有拳頭展示,更是在機艦的不斷來去之中,跟著的連潛艦都竟然在台海的淺海海域中,是蓄意的上浮了亮相。
最終則是以“臨時會”,急迫的申告“22條”的“法理完備”。

這一連串的是在做什麼?
只是隨口的拿著說說?
或者是趕在下班前結束這件事,好去享受雙休!
破天荒的五個部門聯合記者會,其文件更是早在5月26日就有的“意見”,為什麼卻在急匆匆下成了“臨時”?
這之間是又有什麼蹊蹺了?

“22條沒有管轄權和拘束力”。
“有沒有”那是一回事,而是聽著很好笑。
因為說這句話的,全都是西裝筆挺和“黑名單”無關的旁人,是和22條根本就掛不上鉤的人。為什麼不讓當事人自己站台大聲:“管不到”!
演變惡化,那是因為今天的廟堂大人而起,卻是名列十五人,從不痛不癢的被“限制”,轉眼卻是一起被拖下水,在一夕之間成為了“刑事追訴”的未來對象?
這就不得不說到“國父”的那句名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台灣可千萬要挺住,否則連王丹吾爾開希都得跑,連著大紀元也就告終了!



.

------------------------------------

澎湖海域下面是珊瑚礁和岩礁,而台海南北四百海哩是淺海海域。理論上不適合重型核導潛艦,所以美國航母艦隊也就不會拿著南北穿過。

那麼,要說潛艦特意的在澎湖海域“上浮”,不也就是“出面”打個招呼的意思,是對“無人”的和“有人”的說聲:
“嗨,我在這裡。”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8074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