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魚”是總的名稱,在這個名稱之下,還有許多不同的,互相之間略有差異的分類,反正這個也只有談“界門綱目”的生物學家才有興趣細分,廚師和饕餮客只在乎“鰣魚”二個字。
說到鰣魚,先說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那就是魚鱗。
鰣魚的魚鱗號稱是美味,真的假的不知道,但是魚鱗在鰣魚來說,它的魚鱗比其它的魚“利害”,生物學上認為那是它的自衛工具。
在說魚鱗之前,先說鰣魚的現狀…………….
也就只是20年前並向前數的事,在長江,鰣魚的捕撈是用的木船拉網的年頭裡,那個時候捕魚的手段還是比較“人道”的。知道每年鰣魚產完卵以後回歸大海的路上,能在長江被捕獲的數量有多大嗎?
他們說上千噸是平常事。
能夠在短短的20年中,將“母親河”每年賞賜的這麼巨大數量的生物歸于零…………是改革開放的代價?還是……………..
等到發現從親魚到子魚,都被一網打盡而真正的“瀕臨”滅絕的時候,這個時候才開始的“限魚”政策是否能起死回生?這個奇跡能否發生?都需要時間所累積的歷史來証明。只是在滅絕的這個內戰中,人類再一次的証明了“人定勝天“。
鰣魚有個非常特別的情況,它的“性格壯烈”,讓它出水它就死!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個特性讓鰣魚成為市場的稀客,但是它真美味的,因此上達京皇。
廣東的荔枝可以快馬接力的日夜兼程送達京城,那麼魚鮮怎麼辦?(鰣魚在過去是清明前后上市)
因此,竟然發明了一個獨特的“油裹”方式。
用豬油熬開來,當它開始要冷凝而未凝的時刻,將鰣魚立刻從水裡提出來埋進豬油裡,再兼程北上送進御廚。是因為這個歷史背景,而衍生出的魚鱗美味料理:最上等的清蒸鰣魚,是用豬油膜將鰣魚包裹了以後再蒸。(鰣魚本身的魚鱗下的油脂也比其它的魚豐厚些)
在中國的歷史中,除了鄭和的遠洋大艦,似乎就剩下了學西洋、學東洋的造戰艦了,那麼中國歷史中的遠洋漁業空白,所以市場上的沒有大海魚也就可以合理的猜測了。反過來就是對淡水魚的專注時,衍生出的“魚刺越多越細的就越是美味”的統計結論,那麼鰣魚多刺也就是必然的反推。
出海成長的鰣魚,可以和鯖魚一樣的大,可以像Salmon一樣的有價值,可是我們沒本事在海裡捕獲它,只好在江裡“竭澤而漁”,這就是人類創造了今天鰣魚名貴稀少的本事!
鰣魚既然有多種分支,同時因為產卵區域和產卵以後的子魚成長發育的分布,造成了某些地區號稱“鰣魚名菜”的呈現,在這裡要指出的是三點:
第一個,內陸湖泊區域號稱的鰣魚已經不是野生的長江鰣魚,是二碼子的事;
第二,偶爾聲稱還能在長江段捕獲到的鰣魚,理論上都是要迴游東海的幸存半成長幼魚,但即使如此也值得存疑;
第三,外國人,特別是歐美市場的刀叉及用餐習慣不接受鰣魚,因此現在大都會餐廳的鰣魚,大都是“進口”的。
而在魚的食譜中,沒有躍過龍門的不是餐桌上的好鯉魚,那麼沒有經過回溯的鰣魚也就不是饕餮客眼中的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