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安西路巷內的黯黑機車行 那雙“黑手”
2014/06/21 23:25:51瀏覽1600|回應0|推薦3

.

這是付了鈔票請老老師傅讓老迪爵發動,當天牽車回來後的逐次后記,不幸的是,每次拆檢,都只是一再的讓老頭在舊恨之上再添新仇。
修車,如果自己不在現場而又恰好進錯門的,偶或遇上零件被調包,或是被傷害的黑事,即使是牽車的當時就提出理論,也未必是贏家,因為法律的關鍵是證據,而零件?能怎麼證明“現在車上的零件不是推車進來當時的”?
那就更不要說是車子都已經牽走之後才發現的了!


-------------------------------------------------------------------
2014-06-15

東查西檢的,雖然不是專業黑手,但是老迪爵前前後後的也就是那麼幾樣寶貝。在過去的多年來,還沒有讓老頭動過手腳的器官,也就只剩下了化油器的大分解。
但是現在,怠速下不拉住油門就是要熄火沒得商量。所以只要怠速下架車,老頭就得苦著臉,因為隨著車身一顛的同時,引擎也同時歇工。
苦著臉的原因是得用腳踩發。
得用腳踩發的原因是前後二個電池都只剩下10V。

整車的主配線和負極導線昨天已換新,整流器檢查也正常,還不知道電池是否能正常充電,所以同時就想到了發電線圈,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心頭一顫,該不會也被動了手腳了吧?

當風扇蓋拆下來的那一刻,老頭的心就死了。

大動引擎的時候,老頭去了伸倫買的四支6*18的不銹鋼螺栓,那是替換了鎖在風扇上的,現在竟然是4支還長的不一樣的舊螺栓。
而就在拆風扇螺栓的時候,老頭突然明白了老老師傅的問題:“證明他沒老,所以死勁的鎖,連風扇螺絲都能鎖的死緊的。”
然後拆下了電盤飛輪,果不其然,所呈現的,同樣的也不是老迪爵的元配。因為老頭習慣了用細砂紙來磨飛輪的內面。而現在呈現在眼前的,竟然是個連磁鐵面都能磨損而粗糙不平整的舊玩意兒。即使是凱汰場,這樣的玩意兒也是會直接的丟進資源回收。


除了已經知道的火星塞蓋被置換了以外,高壓線圈上的膠皮老化還帶了銀色膠帶,膠帶的黏膠都已老化粘滑,當然那也就不是老迪爵的元配,因為老頭用的都是黑色膠帶,還從來沒買過銀色膠帶。
二次廢氣的二支圓頭大螺帽只剩下一個,進氣歧管的“二支六角帶華斯”的螺帽變成“三個”六角螺帽。
調包?這些是已經在眼前的。


混合比的調整螺絲,就算轉到底,怠速一樣的不變,或許連自動阻風都已經失去作用,為什麼?不知道!
過二天,老頭知道總是要面對事實的,得將引擎的汽缸頭給拆下來,一方面是必需拿去請高手挽救三處螺牙以外,另一方面也是要確認一下,當時安裝了全新原廠活塞環的活塞組,是不是還是元配?
有可能不再是,因為老頭當時曾經特別提示了,漂亮的活塞上新裝了全新活塞環。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而是“財不露白”的典型教材!
或許,更應該憂慮的是那二支“全新的”日本氣門,老老“黑手”師傅說的“他是內行的”!好在環河南路的“高手”,也是“內行”的,只要一眼就能判定那還是不是他剛安裝的日本貨!

一將功成萬骨枯,或許是吧,因為老老“黑手”師傅的暗黑店面角落,正停放著另一輛幾乎廢棄的迪爵。

-------------------------------------------------------------------
2014-06-18

這一個星期來,迪爵在時速40以上的表現都還算能忍,但是在40以下,只能用“問題多多”來總結,而至於怠速?嚴格的來說,老迪爵已經沒有怠速,而是借用“慢車”。

首先是阻風門的調整螺絲已經伸出去的老遠,但是轉速並沒有相對應的那麼高,而只要是將阻風門的螺絲調退一些,“慢車”下的引擎就隨時準備熄火;即使阻風門已經調到這樣的位置,只要做架車的動作,引擎就隨之同步熄火。
其次是混合比的調整螺絲完全不起作用;
而空濾前方廢氣回收的三角外殼全都是油跡,
最後,耗油高升,已經達到18的詭異程度。

從這些情況來說,化油器是必需檢查確認的對象,所以今晚老頭又動手了。
從化油器被卸下了拿在手上的那一刻開始,老頭就開始咬牙,因為那不是老迪爵元配的化油器。除了油底殼的四支螺絲只剩下三支以外,打開油底殼以後所看見的二個噴油嘴,不但極度黯黑,連螺絲起子轉動的傷痕都是明白而複雜的。

老頭的心開始往下沉,汽缸頭那二支全新的日本氣門,漂亮的活塞和新裝的原廠活塞環!
天哪,如果連舊電盤飛輪和化油器都能調包,那麼還憑什麼去指望新氣門和活塞不被看中?

下星期一去零件中心拿訂貨,“配套的”飛輪和線圈,同時也會再次拆引擎,原先只是為了要卸下汽缸頭,去挽救上面的三處螺牙,但是現在,老頭已經沒主意了,如果氣門和活塞也被調包,老頭還能如何禪定!

-------------------------------------------------------------------
2014-06-21

老迪爵在40以上的運作能看是正常。說“看是”是因為油耗是個大疑問,同時,能感覺到的小疑問一堆。
而在30以下,很明顯的:“沒力”。
如果到了20以下的立即加速,反應會遲鈍一下。
而“怠速”?即使是阻風門已經推到彈簧近乎完全壓縮,聽聲音也大約就是在1500上下,關鍵是這個引擎聲是會逐漸變弱,而必需同時拉住加油桿,讓他稍微有點緊的感覺,必需這麼做,才能確定在紅綠燈下不出洋相,但是可沒同步保證絕對不熄火。
詭異的是熄火瞬間的反應如同“撞擊”,是在“啃”的一聲中,歸於寧靜!

至於發動,腳踩發動是可能的,但是要看運氣,從三、五次之後的啟動直到腳底板痛依然不發都有可能;如果是電發,在啟動馬達的功力下,運轉也是要讓引擎至少砰砰二槍才能啟動。

最後是耗油狀態的超級離譜,等同1.8公升的四缸引擎,而實際上卻是廢氣回收的位置裡外都是油跡。
關鍵的混合比調整螺絲,則完全不起作用。

從這些跡象來看,可以從邏輯推測的模式或許是這樣:

因為電盤飛輪損毀,磁電效能過低不足以點燃怠速通路下的常態油氣,因此必需加大阻風門來提高轉速,當阻風門加大時,進入汽缸的混合氣就必定遠超過怠速的需要。但矛盾依然是在“點火”,所以“慢車”下的怠速並沒有完全的燃燒爆發,所以即使是阻風門已開,轉速依然過低,而同時因為爆發力不足,所以會熄火。。
燃燒不能完全的情況即使是在較高的轉速下依然存在,而必需提升到50的時速以上,在這個時候所產生的磁電轉換才能正常的點火,也才可以感覺到引擎爆發的驅動力量和順暢。
這也就同時能夠解釋為什麼踩發極為困難!而電池掛在車上的直到第三天才能電發,這或許也就是基於同樣的原因。

      (6-24 更換了全新線圈和飛輪之後,所改變的都是電路相關的改進,但是對於怠速及油耗都幾乎沒影響,更明顯的理由是怠速無法調整,說明了更換上去的化油器功能受損,不是簡單的清洗能夠改善的。)

  (6-30 終於發現了化油器的關鍵問題之一,是混合比調整螺絲前端的橡膠墊圈和墊片都沒有啦。


當然發電能力是主要的可以質疑的對象,但在同時,火星塞沒有能夠完全的鎖到位,這或許是會交互影響的另一個已知因素。

只是在老頭的心底,對於“氣門”則是滿懷質疑的潛藏因素,而明白的小鳥點頭聲,以及開始加速就同時可以擴大的排氣管怪聲,讓老頭不得不質疑氣門頂桿間隙及正時。

    (6-24 這個部份情況還好,雖然不能確認氣門是否是早先更換的新品,但可以確定的是安裝沒有題。)

明天,星期日,老頭要拆車做大分解,同步的以照片紀錄狀況。
星期一,去零件中心拿新的“飛輪和線圈”組,再將老迪爵組裝回去。

70歲的老老“黑手”師傅,能夠在5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引擎的分解再組裝并發動完成,其間更包括了尋覓適當的“勘用”零件更換上去。
果然內行!
老頭還能說什麼?

.

              相關前文:  老老師傅 你內傷了老迪爵

       繼續發展:  再探老迪爵的內傷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44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