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近代科學與哲學對基督教信仰的影響與挑戰
2011/09/25 14:34:20瀏覽371|回應0|推薦0

        1517年以來的改教運動雖仍以罪與恩典等為中心問題,並推翻人本主義之今生思想,而成為中世紀基督教思想之延續,但她對基督信仰的新觀念,卻使一切解釋,包括聖禮制度等,都有了新氣象,因而銜接上近代基督教的轉變。

        但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的生活,以現代科學和哲學的發展促發了新的宇宙觀與人生觀影響最大。科學方面,多利買之天動說,哥白尼、白拉赫、克普勒之研究與推廣,伽利略與牛頓的證明等,革新了傳統的宇宙觀,萬有的中心不再是地球。

        當此際,哲學也以理性挑戰舊權威,笛卡兒以懷疑為一切知識的起點,並以證實──特別是數學表證為消除疑竇之方法影響極大,著有《方法論》等書。斯賓諾沙的一元論,萊布尼茲的單子論,皆以試驗真理為其特點。路克提出以經驗為理性批評之根據,並相信宗教不能違背理性,他力倡自由信仰,認為人有生活、自由、財產等天賦之權。政府之設立即為保障此人權。沙甫慈布利則將道德之基礎,從上帝的命令轉移到人之本性中。

    這些研究與發展的延續,就是啟蒙時期以自治、理性、先決的和諧為基本原則之生活,影響深切,對近代基督教有極大的影響。

        中世紀的經院主義,以理性為權威之右臂,大概他們從未想到終有一天,理性竟成為既有權威的推翻者。

        理性的發展,理性本身要求證明的本質,使科學的影響至為深遠。改教初期的科學,是以天文學之研究為首,這與中世紀之神學有關連,因當時教會即是一切生活的權威。然而研究的結果,竟與教會之看法──地球為宇宙萬有的中心大相逕庭。雖然此一事實之被接受,前後也經過了百多年,但它對教會權威,即中世紀之神學觀的打擊,是相當大的。

        哲學對基督教的影響可溯源其初,從第二世紀初葉諾斯底主義開始,基督教的發展,已經脫離了初期教會的形態與神學觀,而與哲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原始基督教由上而下的愛佳泊(Agape)觀念,已經因著哲學中人本思想由下而上的看法,有了根本上的轉變。中世紀表象單純而內涵複雜的教會神學觀,雖然在改教運動中注入了一股嶄新的勢力,並撥亂反正地回到了原來基督教愛佳泊(Agape)的神學觀中,但與此相隨而來的科學發展,卻一方面雖有助於教會既有權威及觀念之打破,一方面卻助長了理性求證本質及人本思想的開展。由此而來的影響,是人類生活全面性的革新。

        更正教的一元論所帶來對現實世界的接納與肯定,恰好成為啟蒙運動的溫床。理性求證的特質,強化了以人為本的看法,由此提出天賦人權之說,正好分開了宗教與政治混合的複雜傳統,於是無論是外在的政治體制,是內在的倫理道德,都與中世紀迥然不同地走向另一個上帝似乎外在於人的世界。

        理性助長了科學的發展,使中世紀的單一複雜化,奠定了科學本身的實有位置。由科學發現所帶來對哲學思維的影響是:肯定理性的首要性,否定理性之外的一切。於是與哲學息息相關的神學,自不能免的受到波及,上帝的存在、上帝命令與人的關係、自然在神與人之間的地位,以及聖經的價值等,在自由的氛圍中,如雨後春筍般,使神學園地有了在本質上更深更廣的開展。

        科學和哲學對神學的挑戰是:神學的世界是否能容納科學與哲學而不被吞噬消滅?它的結果若不是被摧毀,就是更真確地反映出神學世界的本質,亦即:神學足以涵蓋科學的真與哲學的理性思維。

        神學與科學和哲學的本質基本上是不同的,神學不能只與科學和哲學同等,若同等即等於覆滅,因為這會抽離掉神學內涵中不屬科學和哲學範疇的愛佳泊(Agape)本質。因此,神學的發展,必須夠深夠廣地含容科學與哲學於其本質中,並真實反映於信仰裡。

附註:這篇文章是1998年3月27日我在三一神學院上郭澤錦博士的基督教會史時   所寫的作業之一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msign&aid=56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