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胚胎植入後多久驗孕及相關問題
2022/12/26 14:18:04瀏覽2572|回應0|推薦0

我們做試管嬰兒療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懷孕,而懷孕的檢驗指標是絨毛膜激素,即hCG,由於是檢測它的β次單位,因此我們都會說是測β hCG

常聽到植入後是不是一個禮拜就可以驗孕?”有偷偷先驗尿,結果陰性,心情很差…”等等的困擾,在此做個觀念上的釐清。


l   驗到有懷孕時懷孕週數怎麼算?

臨床上懷孕週數的計算是以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起算,而不是以排卵日、受精日或胚胎著床日來算,這些日子只能用來週整週數或預產期。那凍胚植入的懷孕週數怎麼算?D0(排卵日、取卵日或開始用黃體素)視為月經週期的第14天,如果懷孕的話D14視同4週。另外也可以等懷孕週數較大時,如8週左右超音波測量胎兒的身長(CRL,頭頂到臀部的長度)來算週數及預產期。


l   抽血或驗尿?

不管抽血或驗尿,現有的試劑都要一定的尿中或血中濃度才測的出來,其中血中濃度受到影響的因素較少,較為準確;而驗尿則受尿中的hCG濃度影響很大,且試劑品質落差很大,常有偽陽性或偽陰性的情形,尤其是偽陰性,偶有驗尿為陰性,但2週後發現為子宮外孕的案例。


l   植入後多久可以抽血?

如果我們以排卵日、或取卵日或開始使用黃體素的那一天定義為第0(Day 0,或D0),胚胎的著床日大約會在D6-7左右,而著床後約4-5天,也就是最早D11抽血可以驗到β hCG,這時的數值大約會在20上下,視檢驗單位所使用的試劑而定,有的會比較低,有的會比較高。要注意的是,βhCG是胎盤細胞所分泌直接釋放到血管中,因此只是反應了胎盤和血管接觸的多寡。

另外有些人會做ERA而調整植入時間,因此抽血的時間也要調整,如pre-receptive 144小時,會在D6植入胚胎,那麼最早抽血測得到的時間會在D12;相反的如果是post-receptive 96小時,會在D4植入,那D10就可抽血。

抽血基本上是以著床日為計算基準,而不是以植入日,很多人都搞錯了,如果是第三天的胎胚,植入後7天抽血很有可能是驗不到的。

還有就是不管第5天還是第6(甚至第7)的囊胚,都會在D5植入,所以不要以囊胚的培養天數來算。

植入日不會是著床日,大部份的胚胎在D5都還没孵化,如何著床?把D5當做是著床日是一個很大的謬誤。


l   每兩天會翻倍

早期懷孕的β hCG會兩天翻倍(2倍或更多),但不會無限制的上去,大概8-10週以後就可能不是這樣子了。10-12週會到達最高點,之後就會下降。

有人會兩天就測一次β hCG,以為有翻倍上去就没有問題了。事實上並不是完全這樣,β hCG是胎盤細胞取代部份血管壁細胞的部份釋出到血管中的,基本上是胎盤發育的指標而不是胎兒發育的指標。我們只能說,β hCG正常的翻倍上去,大部份的胚胎發育是會比較好,但仍有可能會流產會子宮外孕、或是有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異常;没有正常翻倍的話有可能是比較不好,大部份是胚胎萎縮或子宮外孕,但我也看過後來都正常的。


l   太高或太低

β hCG其實没有一個真正的標準值,所以没有辦法去定義所謂的正常、太高或太低,只能憑醫師的經驗值來判斷。如果覺得太低,多會擔心是胚胎萎縮或子宮外孕,因此比較可能會常回診抽血或照超音波;如果覺得太高,可能是多胞胎或葡萄胎,但這要週數稍大一點照超音波才會知道。


l   多久會再抽血驗β hCG

多久需要再驗一次β hCG或是需不需要再驗,並没有一定,端看想要知道什麼。一般而言,如果我們覺得數值夠高,那比較可能是情形是正常懷孕、多胞胎,極少部份是葡萄胎,但這些都必需等到5-6週甚至週數更大時用超音波檢查才能區別,因此在數值夠高的情形下,除了少數情況之外,如反覆流產、曾經子宮外孕等,並不太需要23天就抽血檢查。

但是數值比較低時,有可能是正常、子宮外孕或胚胎萎縮,這時就可能需要密集的抽血檢查並配合超音波檢查,因為要區別是子宮外孕或胚胎萎縮。早期診斷子宮外孕的話可以早期治療,避免大出血的情形。


l   回推著床日

這目前没有辦法精確的知道。


l   胚胎著床位置及胚胎心跳

β hCG大概2000-3000左右(大約5) 陰道超音波可以照到胚囊,6000(大約6)左右看得到心跳,但是有時會看不到,可以等到8週甚至10週。


l   可否推知胚胎的狀況?

很多人會問能不能從抽血數值知道胚胎是不是正常、是不是雙胞胎等等的問題。答案是不行的,由於βhCG是進入母體血管中的胎盤細胞所分泌,只是反應胎盤的狀況,而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發育上或器官異常、是否多胞胎等都無法從早期的一、兩次的抽血驗βhCG得知。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gsg&aid=1779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