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9 11:42:52瀏覽1351|回應4|推薦55 | |
大衛‧柯恩於1996年6月15日放下一切,攜家帶眷環遊世界,將過程寫下一本《休假一年》,作家游乾桂以《追尋夢的足跡》標題為該書做序言,瓊娥姐以這篇序文邀約悅讀小組的夥伴一起思考人的存在話題與哲思。 游乾桂在序文認為,他不是大衛‧柯恩,無法代為回答他為何會「放下一切,攜家帶眷環遊世界」做出一個眾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決定。但游乾桂認為大衛‧柯恩很接近他對生命的反省。比如: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的目的? ◎工作為了什麼? ◎生活的想望又是什麼? 瓊娥姐請夥伴繼續深入思考:工作是為了什麼?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工作」是為了什麼? 我想到《先知》作者紀伯倫〈黎巴嫩人〉的話:生命是黑暗的,除非你懷抱熱情;但熱情是盲目的,除非你有知識;知識是沒有用的,除非你有工作;但工作是空洞的,除非工作當中有愛。 回顧自己已走過的人生,求學到一個階段,沒有其他的想法,只是為了協助家庭生計,踏入職場賺錢。「賺錢」的目的就是維持基本的生理需求。 同時我連想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七、自我實現: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至高的人生境界。 六、美: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 五、認知:對知識、瞭解和新奇的需求。 四、自尊: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三、歸屬:被人接納、愛護、關注與鼓勵的需求。 二、安全:免於受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 一、生理: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
透過馬斯洛需求理論,我跟悅讀小組夥伴表達自己的看法:「生活在社會低層的人,有人沒工作,就算有工作所獲取的酬勞無法滿足生理需求,每天忙於生計,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很困難,幾乎很難到達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最高精神層級─自我實現。」 從事幼教工作的玉鳳有感而發則認為:「工作之餘要學習調劑。雖然物質貧乏,但心靈可以享受豐富。我是一直到20歲才升上國中補校,每天從楊梅到台北通勤6年,從未間斷,日子雖辛苦,我是靠心境支持走下去。諸葛亮曾說的一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說,不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寶連看待兒子的工作現況心疼的說:「從前的工作的變化不大,長年的工作樣貌很雷同,也較單純,然而,現代年輕人的工作層面與從前大不相同,除了工作量大,更要隨時吸收新知因應隨時無法預料的工作變化,看我兒子每天的工作量與壓力很大,非常忙碌,兒子做事一向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累得很辛苦,我幾乎找不出合適的時間跟兒子說話,只能提醒兒子注意身體健康。」 瓊娥姐邀約正在思考的鳳侶和亦薰,表達一下「工作為了什麼?」的看法。 鳳侶簡單明瞭的說:「工作就是為了賺錢,可以吃飯、過日子。」 亦薰大哥以他的親身經驗做詮釋:「從小到大,一路從小學到高中,就是專心用功念書準備考試,升上大學時,需要選系,就只能以隸屬於甲組的範圍選擇就讀的科系待分發,直到踏入職場,對工作的想法就是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 聽完鳳侶和亦薰的分享,連結寶連與玉鳳的看法,對應瓊娥姐提到的「存在的意義在於『過程』不是『終點』。」串連游乾桂寫的序文,似乎更能領會箇中道理。 「好好讀書、努力工作、拼命賺錢、用錢養病,成了人生諷刺四部曲,一再的在每一個後現代人的身上應驗。」游乾桂在序文所提到的文句。 說是人生「諷刺」四部曲,一般人卻很難跳脫。 作家游乾桂用行動證明跳脫社會化所形成的刻板生活。 他支開待遇優渥的醫生工作,無事一身輕的走在山野林間,過足閒雲野鶴生活,如此下的決定被人質疑是否太過草率? 然而游乾桂度過難熬的心理交戰,日後領會到決定的當下,正是雲淡風清的開始。 游乾桂在序文表示:「人生果真好短,時間不會重來……,如果人都非死不可,我想活得美好、精彩,像一齣雋永的歌劇……人生何處不驚奇,但驚奇處卻常隱在雲深不知處,需要每個人用『心』發掘。我正是用這種心情,抉擇生命的第二階段,對我而言,那僅僅是生命轉彎的歷程,但轉個彎,反倒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更美好。」 「工作」是為了什麼? 經過瓊娥姐的導讀與夥伴們的真誠分享,我更確切的認為,「工作」其實在人的生命過程只是生活中的小部份,簡單的說,不過就是賺錢維持生活需求。不同的是,每個人對賺錢的想望與需求不同,有時工作就成了人生絕大部分。 山謬‧強森說:「過程才是真的。」 意義治療大師弗朗克說:「懂得為什麼活著的人,無論什麼樣的生活都能演得精彩。」 日休禪師說:「我的一天是一生!」把一天當成一生來過,才能過得刻骨銘心。 我領會到,把生活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畢竟每一個人要維持生活的物質需求並不多,許多的物質慾望都只是心裡的想要並不是真正的需要,是多餘的,當一個人卸下皮囊到另一個世界,無法帶走任何一項東西。 所以,工作的目的亦可以化為簡單,只要對工作抱持著愛,工作不計長與短,也可以充實精彩有意義。 游乾桂在序文舉了作家史蒂文生的話:「賺得少一點,花得少一點」,游乾桂接續著「那麼時間多一點,生命長一點,人生美一點。」 《休假一年》作者大衛‧柯恩選擇「放下一切,攜家帶眷環遊世界」;游乾桂選擇在壯年時支開優渥的工作。 那我們呢? 當我們的基本生理需求滿足後,是否會花一些時間思考自己對生活的意義與態度。 赫舍爾的忠言:「單純的存在,並不難,存在的很有意義,很難!」 生活的目的是學習成長,或許,當我們可以放下工作後,追尋與探索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趁我們還「存在」時,需要去努力用行動實踐的。 我想,人生只要有一次,找到需要你的地方,就不虛此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