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盤中故事─吃朋友
2010/05/28 12:46:02瀏覽1966|回應4|推薦51

~一桌佳餚,呼應說故事人的童年成長與深刻的人生體驗。~

去年,好友送我一本名為《吃朋友》的書,由名散文作家簡媜所策劃的,是一本讓人一邊流口水、邊流淚水的書。

被簡媜譽為「廚房巫師」的黃照美女士是這本《吃朋友》的主廚。

黃照美女士在主廚序裡以《灶腳的生命隨堂考》做篇名,裡面敘述這本有故事的食譜是如何誕生的過程。

從設定書中的幾位主角開始,經徵求同意參與盛晏的主角,分別與他們聊天,開列菜單定出辦桌日期,由主角口述從小到大對哪幾道菜記憶深刻並極具意義,黃女士分別逐一筆記,再對說故事人的認識設計出的菜單。

黃照美女士說,八場盛晏中讓她內心感受最深的是她母親與楊茂秀教授這兩場。

剛好楊茂秀教授是我很喜愛與熟悉的作家之一,他是「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藉這個機會與悅讀小組夥伴一起經驗楊茂秀教授在一桌盛宴的生命故事。

1、屋樑上的渴望─「糯米腸」

2、重鹹便清甘,點滴入心懷─「香煎鹹魚」

3、狗嘴搶食的日子─「雙醬五花肉」

4、擱淺在半空中的童年─「蛤蜊百合絲瓜」

5、老友作菜脯,越陳越香─「鹹稀飯」

6、風乾的浪遊惘事─「肉捲梅乾」

7、廚娘加菜,辛酸疊心酸─「檸檬雞片」

8、八心八箭,煉苦淚作鑽石─「福圓米糕」

9、甕中的小孩─「福菜肉片湯」

10、煮薑取暖,熬淚成湯─「黑糖薑片地瓜湯」

這十道菜是楊茂秀教授的盤中故事。

生長在三十年代的楊茂秀,戰後年代,普遍清苦,加上家裡孩子很多,能有東西吃已不容易,常見的就是蕃薯簽飯,「無肉伙食」對當年生長在客家窮困家庭是很難熬的,即使是現在再平凡不過的糯米腸,當時在他們眼裡是非常難得的「珍饈」。

楊教授說,第一次看到糯米腸,是舅舅帶來的,媽媽管制嚴格,只切一小片〈一瞇瞇這麼薄,放到舌上就化了〉給他們解饞,其餘放入謝籃掛在屋樑上。

這道「糯米腸」在楊教授心底是一道「屋樑上的渴望」,是楊教授生命背後童年生活窮困的故事。

楊教授還在讀小學時,命運之神的魔掌伸入楊家,把才四十歲的母親帶走了。

當時楊教授住彰化二林,遇到寒風暴雨季節就會颳起冰刀似的強風。某日放學,他行經海邊林投叢回家,強風豪雨把他淋得濕透,全身冷得發抖。回到家要換衣服,手已痲了拉不動大衣廚的抽屜,回頭看到母親的遺照,無助的身心,全身溼淋淋坐在地上喊:「卡桑!卡桑!」大哭起來,三歲的妹妹看他哭,也哭了。他想起每次淋雨回家,母親都會煮黑糖薑片地瓜給他們袪寒保暖,現在,兄妹倆怎麼叫也叫不回他們親愛的卡桑,只剩下牆上一張照片。

一道「黑糖薑片地瓜湯」,勾起楊教授心酸的童年往事,是一道憶起母親對孩子的關懷,除了煮薑取暖,也是一道熬淚成湯的佳餚。

主廚對楊教授故事的真情詮釋,以特製「福圓米糕」並賦予八心八箭,煉苦淚作鑽石做這道有著特別蘊藏意涵的點心。

「八心八箭」是什麼?是用枸杞福圓等食材編排在米糕的花樣。八顆小心是八個孩子,歸心似箭要投入母懷,那顆大心就是鑽石母心,枸杞就像媽媽的臨終眼淚,灑入每個孩子的心肝。

雖說我非盛桌上的賓客,這道「八心八箭」的背後詮釋,讓人心頭忍不住湧上一陣酸楚。

可以感受到簡媜在序文裡:「……在好友圍繞的溫馨氛圍裡,每一個從未說出口的故事因被全神貫注地聆聽、被理解、被以婆娑淚光回應,因此反而能回過頭來輔慰了說故事的人。」

《吃朋友》書中列出八十多道菜,八次盛宴,八個說故事人帶來八個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時間上,從日據時代、抗戰時期、白色恐怖時期、民國六○年代……,貫串出歷史縱深與時代背景。

《吃朋友》雖說是以盛宴做主角,其實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心靈流水席」,八個說故事人,藉由佳餚與讀者「共饗」,八位帶著著深刻生命體驗的故事,早已提煉出鼓動我們珍視自己人生的力量,在八個生命故事中,無形中已告訴我們,即使人生千瘡百孔、孤獨無援,也要朝向更溫暖、更有意義的地方前進。

《吃朋友》這本書在後面還附錄這八十多道菜的食譜與照片,可以讓有興趣的讀者按圖操作,豐富自家的餐桌,在這些跨越大陸和台灣南北各縣皆具,菜色包含江浙、客家、閩南、福州與西式,一個種族大融合的縮影。

在台灣長大的人,相信對這些菜應該不陌生,每一道菜都有著說故事人緬懷生命的過往與感念,同樣的菜餚對不同的人會勾起不同的生命體驗,看完《吃朋友》裡的八位生命故事,那麼,現在該輪到我們對照自己的生命,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部精彩的食物歷史,其中必有幾道菜是呼應童年成長與深刻的人生體驗。

我和悅讀小組夥伴們,也開始翻閱心中那部屬於自己的食物版歷史。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o4eji3y7&aid=4074317

 回應文章

安琪拉
感謝走過貧窮
2010/06/04 16:00

幾天前就看了翠姨的文章,一直在思索那幾道菜是我念念不忘的菜?想了好多天卻依然無解,有點心酸也有點慌張,是否已忘了媽媽的味道?是否不願回憶童年的貧困---兄弟姊妹眾多能吃飽就得感謝老天爺了!

不管心靈的菜是那一道,都感謝父母的養育,也感謝走過的貧窮,現在吃每道菜都覺得美味。

圓緣(hjo4eji3y7) 於 2010-06-05 10:46 回覆:

謝謝安琪拉感性的回應,翠姨心有戚戚!

我也是生長在食指浩繁的家庭,一份微薄的公務員薪資,要養飽七個姐弟是多麼不容易?很能體會也喜歡您所說的「感謝走過的貧窮,現在吃每道菜都覺得美味」。

我母親的烹調技術讓人回味無窮!在我的記憶裡,她做的每一道菜與點心都是非常美味可口,尤其更想念的是母親做的大包子〈塞滿特製餡料〉。

每當看到市售的包子,就算是如何有名或被饕客讚頌,總是少了一股特別的感覺。

當我開始思索,我想起小時候蹲在母親身旁看她用手邁力的用溫水和著麵粉,加上酵母粉後,放在屋簷上曬太陽,然後在廚房調製令人垂涎的餡料,甜美的各式蔬菜與新鮮攪肉,當麵糰膨脹得像灌風似的,接下來就可以看母親用她萬能的雙手把麵糰擀成一個個張著笑臉的圓,塞入菜肉香的餡料,轉轉轉,變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包子整齊的排隊,而我正在觊腴與等待它們「出蒸」,在一旁流著口水,一個母親口中的餓鬼小孩,卻是幸福滿溢的孩子。

那味道就是蒸籠在孩子期待中打開,置身在熱氣氤氳,那股飄盪在空氣中的包子香,那包子香夾雜著母親對孩子的慈愛,對了,就是這個味道,那個現在只能追憶的味道!


miss OBS(高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有這本書
2010/06/03 11:22

我有這本書,過年的時候借給朋友看

後來被朋友駡,他說他一面看一面掉眼淚,因為五十幾歲的人多少會有些相同的記憶

他說:「過年耶~怎麼可以害我大過年就一直哭一直哭... ...而且一個大男人一面看書一面掉眼淚很奇怪ㄋㄟ~」

不過他的結論還是「一本好書」

圓緣(hjo4eji3y7) 於 2010-06-05 10:14 回覆:

看到Super OBS的回應,我想起讀這本書時不知哭幾回,就如您所言,與書中說故事者有相同的記憶,此時此刻,對應現在的生活,不禁回顧我們的父母,更加感念他們的生活智慧與對孩子的愛,才能帶領我們走過那段清苦的生活。寫到這裡,淚腺發達的我眼角又開始溼熱........。


淘氣麗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歡這書
2010/05/29 08:03

我是很愛簡媜的

食物的美味 再加上記憶懷念

人間最美滋味

這本書可以是台灣的代表書籍

很特別的創意方式 將食物故事結合起來

真有味道阿

圓緣(hjo4eji3y7) 於 2010-06-05 10:08 回覆:

看到淘氣麗莎的回應,翠姨很開心,在茫茫網海中,遇到有相同喜好的格友,滿足與喜悅溢滿我心!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薄服蓬門, 人情不減
2010/05/29 00:53
昔時的舊事, 繫著恩情思念, 不太常去回顧, 只為日子一往直前, 也心境遙隔。感恩的感動, 是不輕易開封的窖藏, 一朝稍啟不可收拾。
圓緣(hjo4eji3y7) 於 2010-06-05 10:04 回覆:
對Sir Norton的回應,翠姨深有同感,在生命長河,不能回頭的往前奔流,有許多人、許多事當下無法把握,也不知珍惜,在一段時日後,那些曾不以為意的事毫無預警的乍現,有時是某個熟悉的事物做連結,不知何時潛藏在記憶深處某個角落,年紀愈往下長,才體會平凡的擁有是何等的珍貴,歲月已無法回頭,只能暗自在心境裡緬懷或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