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6/28 14:02:57瀏覽4582|回應2|推薦56 | |
瓊娥姐帶領悅讀小組夥伴深讀一篇很特別的古文。為何說它特別?因為我認識了一個好特別的詞彙─「橐駝」音讀ㄊㄨㄛˊ ㄊㄨㄛˊ。學生時代或許讀過,可能當時為了應付考試,考完就馬上忘得「一乾二淨」,在輕鬆的心情下,對認識這個詞提起不少興趣,我想可能不會忘囉! 「橐駝」這個詞的意思就是駱駝,背部隆起的模樣。 一篇柳宗元寫的《種樹郭橐駝傳》就在瓊娥悉心解讀下展開。 這篇古文是柳宗元演繹老子「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而寫的一個寓言。 故事大意大約是這樣的。 有一個外型駝背的人被人稱呼郭橐駝,沒有人知道他起初叫什麼名字,只因為他患駝背的毛病,走路時背部凸起,臉向著地,好像駱駝的樣子,所以鄉里的人叫他「橐駝」。 橐駝是個很有雅量的人,雖知道別人是用他的外型稱呼他亦欣然接受的說:「很好!這樣叫我很恰當。」也自稱「橐駝」了。 他的家鄉叫豐樂鄉,在長安西邊以種樹為業,所有長安一帶有錢有勢的人家要種花木觀賞的,以及賣水果的,都爭著接他到家裡去供養。看他所栽種的樹,或者移植的樹,沒有不活的,並且都長得高大茂盛,果子結得又早又多。別的種樹的人,即使偷看仿效,也沒有人比得上他。
我們悅讀小組的植物達人玉鳳有感而發的說:「每種植物都有它的特性,最基本的分草本、木本,只要用心去『瞭解』,就會知道它們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植物需要很多水,相對的有些植物給予過多的水就會死,有的植物需全日曬,相對的有的植物只需半日曬,我有個喜歡蒔花藝草的朋友,對植物的特性很瞭解,找對屬於植物的位置,就擺放在哪裡,依其所需供給適量的陽光與水,植物就養得很好……」 夥伴們聽完玉鳳的分享,很認同的點頭如搗蒜。 作者柳宗元藉《種樹郭橐駝傳》以郭橐駝這位種樹專家因善於種樹,受鄉人請教,他不吝於分享種樹的基本道理:「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去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故不我若也,吾有何能為哉?」 作者透過郭橐駝敘說種樹的道理,其實在暗喻為政者擾民,譬喻的入木三分,對照現代的政治亂象與為官的擾民,讀來心有戚戚。真佩服生於西元773年〈距今一千七百三十七年〉的文人柳宗元在當時就能寫出跨越時空藩籬對為官者普遍為人詬病的現象如此洞悉與遠見。 只是透過一個種樹的道理,領悟其「得養人術」。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