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9/21 20:01:03瀏覽19281|回應0|推薦10 | |
這學期,我在空大修《兒童行為觀察與輔導》學科,面授老師李淑娟老師在課堂上分享一部《星星的孩子》電影,談的是自閉症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透過寫心得報告,對自閉症患者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星星的孩子》是一部談自閉症孩子恬普成長的電影,真人真事改編。在恬普的自敘裡,我們有機會走進一個有自閉傾向的世界。被診斷有自閉症的恬普,擁有著另一套全然不同於一般人的思考模式,是別人容易誤會和困惑的。然而恬普找到方法走了出來。
我對「自閉症」最初印象是看達斯汀·霍夫曼演的《雨人》中所詮釋的角色,有極佳的記憶表現,卻同時有異於常人的怪異行徑。直到在樂齡中心帶領讀書會,分享呂政達所寫「愛的美敦書」文章作延伸討論時,學員鳳侶有感而發和大家分享她教養自閉症兒子的過程;讓學生開始對自閉症多一些認識。
《星星的孩子》電影觀後更讓我領會,任何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在於施予適當的教養方法效能的教導,才能掌握因應策略,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具備社會生存的適應力,立足世界。
自閉症之形成原因,各學者專家都有不同的解釋,我較能理解的是鳳侶形容她兒子對自閉症的成因,是一種神秘而又難解的疾病:「簡單的說是因為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會使人產生語言、認知及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障礙。他們看起來與常人無異,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卻無法與人溝通,也體會不到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反應,所以總是給人「我行我素」的感覺;他們的內心是那麼的深不可測,就好像是天邊那顆晶晶閃閃小星星,雖然在你我之間,卻遙遠得令人難以捉摸,因此又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若以修習過《兒童發展與保育》的觀點,簡單來說,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大多有下列四點障礙:人際關係、語言發展、固執行為、情緒表達困難。
據瞭解,情緒表達困難是自閉症孩子適應社會最難的課題。主要原因是自閉症孩子遇到狀況時不懂得如何正確的反應,除了容易引起他人的誤解,也常因為一點小事不懂得處理,引起激烈的情緒反應,產生攻擊暴力行為,因此,常被列為情緒障礙、問題學生,遭受父母師長的責難,久而久之,造成其挫敗感重、沒有信心、行為想法偏向負面,成了人格扭曲的人。倘若自閉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早期診斷出來,缺乏完整的輔導體系來幫助孩子,除了造成家庭問題,也因為性格傾向暴力與躁鬱,恐會出現不當行為,造成社會問題。
為融入團體生活,輔導自閉兒溝通與社會性能力,培養其情緒穩定是很重要的核心技能。在電影中,有做深刻的劇情鋪陳。恬普拒絕與人碰觸,卻又渴望溫暖懷抱觸覺,發明了獨特的牛槽裝置-「擁抱機」,以平復內心的衝動與焦慮不安。母親和阿姨用寬容的愛接納恬普和一般人不同的「抒壓」方式,幾番被學校視為怪異,但仍極力為恬普在學校爭取放置在宿舍做許多努力。因為家人的支持,給予恬普十足的勇氣,在制式化的主流學習價值下,為自己開闢不同的學習歷程。這段劇情,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自閉症(Austism)英文意指自我,其實,他們不是只在乎自我,也不是封閉自我一生孤獨,他們只是和我們對世界上的事物解讀方式不同,與人相處的模式不同。我們只要順著他們的邏輯,就可順利和他們相處,不僅學習到尊重人的多元多樣,也體認到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其意義與價值。
自閉兒的學習狀況無法預測,其學習表現也不見得立即呈現,恬普的母親保持高度的耐心並不斷學習自我調適,雖如此,家庭與學校教育猶如天平兩端,是協助孩子邁向最重要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孩子的「社會化」,缺一不可。然而,母親面對的卻是無法「同理」孩子的教育環境,幾近絕望下,遇到一位好老師-卡洛克博士,他是改變恬普學習命運的關鍵人物。卡洛克老師的敏銳觀察,發覺恬普的不同「天賦」,鼓勵恬普勇敢發揮「視覺」性思考的長才,開啟恬普和常人不同的學習途徑。當恬普的學習遇到挫折,老師除了不斷的鼓勵,在最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具體提示,讓恬普勇於為自己的學習,開啟一扇扇的門,當開啟了這扇門,迎接而來的是通往新世界的門,儘管在人世間踽踽獨行,卻奮力不懈堅信自己可以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星星的孩子》電影觀後,省思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大人要避免用先入為主的「對」與「錯」價值觀去要求孩子,一定要怎麼做才是「正常」。尤其是特殊孩子,他根本無法理解自己與別人的不同為什麼是「錯」的?若父母師長堅持用自己的主觀想法去評論孩子的言行,是無法包容與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
我想到,在陪伴孩子過往的求學經驗,刻板教育體系如電器基座加工廠的,經過同一規模的輸送帶測試,不合規格的就淘汰,然而,零件是沒有生命的物件,淘汰就算了,但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生命本質與思想,父母師長總是習慣對不符合期待標準的孩子無情的謾罵與責難,從未以包容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只是表象,而背後的原因才是反映問題行為之所在。若父母師長只會用「強迫」的方式去改變孩子一些讓人頭痛的習慣,卻在不知不覺中,抹煞了孩子更多的才華與阻斷其可能無可限量的發展。
自閉症孩子,並不是壞小孩,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知道如何進入他的內心,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來教導什麼是對與錯,他們也是擁有同要的受教權,只是方法不一樣而已。 對照公視記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被受訪的自閉兒莊天岳的母親語重心長的說:「自閉症的孩子是很被動的,要有人指導,我的孩子遇到理解他的老師,他的成績可以名列前茅,遇到不理解的老師,讓他整天坐在教室八小時做自己的事,成績可以從前端掉到最後一名……。」
《星星的孩子》、《遙遠星球的孩子》觀後,我更能體會朋友鳳侶教養自閉兒的艱辛,家長是自閉兒最重要的一個守護者,用愛與包容以及無限度的耐心陪伴,才能引領他們走出封閉自我,與外界連結,漸漸提升溝通與社會性能力。我們這些屬於普羅大眾「常態性」的族群,更要學習尊重與包容各種不同的獨特個體。我們很難徹底了解他們的心靈深處,但我們可以給的是毫無吝嗇的愛……。不管如何,每個生命來到世間,都是珍貴且獨一無二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