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29 10:12:29瀏覽22393|回應0|推薦6 | |
銀髮族的意涵,有不同面向的說法,分述說明如下: 研究學者傅明珠(2004)指出,銀髮族(senior)是1980年代出現的代名詞,該名詞起源於老年人容易對與年齡直接相關的稱呼產生反感。故以「銀髮族」一詞為代稱。尚祺(1985)則定義銀髮族為上了年紀、有錢有閒的老人。 聯合國則稱為「資深公民」更具尊重及積極。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佈泛指年齡65歲以上的年長者,又有稱此為「老年人」。我國內政部統計處與行政院主計處亦是定義65歲以上為老年人。 有關老年人的中文文獻中,經常出現的用法包括:高齡、長青、老人、銀髮族、樂齡等。 現今社會又重新為銀髮族定義,除了退休得早、健康長壽,再加上子女普遍都已成年,大多可卸下養兒育女重擔,因而產生一群擁有財富、且有時間的50歲人口,又稱「新銀髮族」(王沛娣,2009)。 依年別層加以區別:青年(18~24歲)、壯年(25~44歲)、中年(45~64)歲、老年(65歲以上),或是中高齡層(46~64歲)、高齡層(65歲以上),而以「中高年層」年齡較大者及「高齡者」,稱為銀髮族。 也有學者認為老年並非全以年齡來界定,應將「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情況合併考慮(許皆清,1990),並從生物學、醫學、社會學與銀髮族學等角度來界定。 綜合上述,銀髮族的界定,可從多面向加以考慮,例如年齡、非年齡等因素,摘錄說明如下: (一)、非年齡因素之考量 1、人口統計學式考量 (1)人口統計研究主要項目:(余清祥,2002) 1)確定某區域內人口之數量及分佈情形。 2)描述以往人口之成長與減退情形。 3)描繪以往及現在人口之分佈情形。 4)發掘社會組織各方面影響人口趨勢之原因。 5)預測人口之未來發展及可能結果。 (2)以經濟創造特性區分人生時期:(羅中岳,2006) 1)15歲以下及65歲以上稱為經濟依賴人口。 2)16歲以上及64歲以下稱為經濟勞動人口。 (二)、社會學式考量 社會學家(楊玉婷,2004)將銀髮族定義為三種: 1、生理上的老年:指身體各部分機能之殘障衰頹,缺乏正常活動不能擔當工作者。 2、心理上的老年:指精神活動能力衰頹或心理失常、意志消沉,沒有奮鬥創造精神 的人。 3、社會上的老年:根據人的年齡到達退休年限的標準而定,若依此標準銀髮族便會 依各行各業的退休情況而有所不同。 4、一個人在社會上的角色或地位改變,從主要變為次要,或是由次要變為無足輕重 時即為銀髮族。 二、年齡因素之考量 (一)、台灣相關法令的分法 勞動基準法第54條修正條文於2008年5月14日正式公布,將勞工強制退休年齡由原本60歲提高到65歲,讓擁有勞動力且有意願繼續投入的勞工,能夠更有保障的在職場上貢獻自己能力。由此,所謂高齡者,大致為65歲以上者。 (二)、心理學式考量(羅中岳,2006) 心理學家艾里克遜將人生分為八個時期:產前期、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 其中老年期為銀髮族,從60歲到死亡。 三、其他區分方式考量 參考學者周倩如(2009)的研究,一般各國對於成人年齡層分布,在多少才屬於銀髮族,其界定並不一致。美國、澳洲新南威爾斯將超過55歲以上;加拿大則是60歲開始計畫退休,65歲強制退休者算銀髮族。 參考勞動力發展署(2014)資料,我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銀髮人才就業資源中心」是提供銀髮族專屬求才、求職服務及就業、創業諮詢,以媒合高齡人才就業及廠商徵才為核心,發展就業服務模式,並辦理銀髮人才再運用的倡議宣導,建構銀髮族、青壯年、企業及民間團體等多方資源的交流平台。因此,銀髮人才就業資源中心服務對象為55歲以上或已領取退休金有就業需求者、有意聘用銀髮族的雇主及關注銀髮勞動力發展的民眾、機關或團體。 綜合上述,對銀髮族的年齡定義,國內外並未有一致的明確內容。在此議題,依據上述內容,及2013年工業及服務業因退休而離職的員工平均退休年齡為57.7歲,及法定規定退休年齡為65歲,主張「銀髮族」的定義為:「55~64歲之較高齡的中高齡者,以及65歲以上的高齡者所構成的族群。」 ~ 取材《銀髮族事業概論》空大教科書 不論如何定義「銀髮族」,就我而言,最賞識電影讀書會導讀老師劉英台自稱「陽光資深美少女-施工中」的說法。就是因為這個稱法,在老師身上完全看不到因生理影響的「老」態。我想,老師退而不休,快樂的服務與學習,是造就她是永遠的「資深陽光美少女」吧!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