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退縮的虎媽
2013/07/29 22:26:05瀏覽2084|回應0|推薦9
《親子話題》不退縮的虎媽
文、圖/若琳
July 28, 2013 06:00 AM | 55 次 | 0 0 評論 | 1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遇到好老師會健全自信。.

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遇到好老師會健全自信。.
slideshow
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遇到好老師會健全自信。.

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遇到好老師會健全自信。.
slideshow
蒙特梭利學生獨立操作他們喜歡的教具,兒子特別喜歡數學。

蒙特梭利學生獨立操作他們喜歡的教具,兒子特別喜歡數學。
slideshow
參加足球隊是幼兒發展團隊合作的好方法。.

參加足球隊是幼兒發展團隊合作的好方法。.
slideshow
我生了一對雙胞胎,成為全職媽媽,有較多的時間觀察孩子。我的雙胞胎個性南轅北轍,印證了孩子確實是獨立的靈魂,千萬不要一體適用別人的教育方式。 三歲時我擔心他們太小,怕有分離焦慮,因此放在同一班Toddler班上課。而後發現兩人共有老師、同學之後,反而發展出更緊密的依賴關係。我問他們學校的生活狀況,語言強的兒子老是搶答,久而久之,女兒也懶得說了,甚至回答個人問題時,也望著哥哥,期望他代答,形成一強一弱。我意識到嚴重性,新學期把他們送到蒙特梭利分開就讀,希望藉由蒙特梭利教育專注個人的獨立發展,來強化他們個別人格發展。不料,遇上不適任的老師,我決定把他們轉成同班,念完preschool,再轉校另尋方案。 為什麼說是碰上不適任的老師?因為兒子原來開朗、愛說話,尿布也戒了,卻在新學期新課堂,先是尿褲子,還不只一次,後來連他最喜歡的Show and Tell都放棄不參與。我嗅出不尋常,問了兒子原因,他卻閉口不提。我先假設是因為適應新環境的緊張造成的,到校仔細詢問老師尿褲子如何發生,再觀察師生互動的狀況,甚至詢問同學的家長,請他們幫忙問出,同學口中兒子的在校情況。而後,發現這位老師沒有真正用心在小孩子的身上,敷衍冷漠,只是把學校該做的事制式化完成。 比方說:兒子每回進教室,都會向老師問候Good Morning, Ms. Michelle. 然而老師卻因為忙於準備教材,而忽略孩子們的問候。長期以往,兒子以為老師不喜歡他,儘管我再三解釋給兒子聽,是老師沒聽見,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可是兒子在四歲正需要建立自信心、安全感,沒有老師正面積極的回應,越來越氣餒,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我還因此特別跟老師溝通,兒子是個情感充沛、非常敏感的孩子,聽到悲傷的故事,就會眼紅落淚,請她多留意兒子的情緒反應。另一方面,我向兒子鼓勵打氣,又試了一個月,還是無法改變這位老師的工作態度。 有一次我補送兒子的防曬用品到學校時,看到兒子被罰坐在Time up chair。我問他怎麼了?他搖搖頭說不知道,小小人兒眼裡含滿了委屈的淚水。於是我進教室轉問老師,她竟然叫我問兒子。我說我兒子不知道,老師還一副他知道的只是不告訴你的訕笑。我知道兒子性情耿直,不會說謊。為求周全,當晚我又找了外婆、阿姨婉轉的問,兒子也是一臉茫然,說不知道。 隨後我安排跟校長面談。我為了完整闡述我對此事的關心及擔憂,我還邀請一位朋友陪同,若我的英文讓校長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請朋友馬上翻譯,避免語言溝通的問題或誤解。 會談中我談到我的觀察、感受及憂慮,我贊成孩子犯錯要處罰坐Time up chair,但一定要清楚的讓孩子知道他是那裡做錯,才能從錯誤中學習,否則只是在羞辱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小幼苗。為了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我要求換班。校長跟我說學校的政策Policy,兄弟姊妹不能同班,恐怕不能同意。我並沒有退縮,繼續力爭:是你們的老師出了問題,讓我兒子沒法再待在這個班級,怎麼是我們的問題呢?校長無言以對,終於鬆口說他得向董事會請示再回覆我。兩天後,校長通知我們轉班,但希望我們低調。 而後,兒子轉到新班,跟女兒同一班。這位老師親切和藹,總是擁抱孩子,主動問候關切學生。兒子又變回原來的開朗、愛說話,樂於學習,再也不曾尿褲子。我很高興兒子又回復往昔的自信,代表我堅持據理力爭是對的。當時兒子懵懵懂懂,我也不希望他對原來的老師有負面印象,僅跟他說因為學校同意雙胞胎同班,就把他轉過去跟妹妹作伴。私下我也特別請新老師盡量將兄妹倆分開學習,避免成為「連體嬰」。女兒對兒子成為同班同學,反應不若兒子興奮,因為她再也不能說是「我」的同學,而成了「我們」的同學。 日後我分享了這個經驗給朋友,才發現不是只有我們家的兒子碰上,很多朋友也碰上了,只是不知道如何應對,多抱著忍過一年就算了的心態。而無辜的孩子在父母忍氣吞聲的那一年,對他們未成熟的身心,實是一種慢性的凌遲:一位朋友的孩子因此封閉自己在校一年不說話;另一位本來自信開朗,卻在學校過了退縮痛苦的一年。 因此我鼓勵移民父母,不一定要做虎媽,但千萬不要怕事、忍氣吞聲,若感覺孩子性情或行為忽然改變,要嘗試了解事發原委,再擬定方針跟老師、校方溝通,如果怕語言溝通不良,記得找精通英文的朋友隨行。幼兒尚小,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是孩子的守護者,有義務為兒女的教育權利力爭到底。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多倫多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stacey&aid=804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