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家都放下了,你還背著做什麼?
2019/03/27 10:31:34瀏覽12488|回應0|推薦21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help-hand-offer-despair-depression-3049553/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個佛典故事是這樣子的。

一位和尚與小沙彌正要涉水渡河,眼見河畔一位年輕貌美、身著華服的姑娘,似乎急著過河,但躊躇不前。和尚向前對姑娘說:

「姑娘,我背妳過去吧!」

小沙彌緊跟在後,心裡卻不是滋味。憋了幾天後,再也忍不住:

「師父,您不是時常告誡,出家人不可近女色,而那天您背著年輕女子渡河,不是打臉你自己嗎?」

和尚神色自若地說:「我早就把那姑娘放下了,而你怎麼還背著她不放呢?」

--

身為心理助人工作者,我常被問道:「你如何消化別人丟出來的情緒垃圾?」。也就是說,我常常需要聽人們傾訴痛苦,當這些「負能量」堆疊上身時,該怎麼辦?

這是任何一個從事身心照顧工作的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過去,我也曾為此事感到困擾,甚至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還不自知!

記得初入行時,一位前輩曾這麼告訴我:「如果晚上洗澡或睡覺時,還在掛念著白天與個案晤談的情形,那麼,你得想想到底怎麼了。」前輩的提醒如醍醐灌頂,因為當時,我就是白天實習,晚上回到家還在苦思個案的問題。我以為我是認真投入,但事實上,求助者的情緒垃圾已經堆滿我心頭了。

後來,我學會在個案紀錄寫完的那一刻,就將求助者的問題擱下。直到再次打開紀錄閱覽時,才會再度拾起。這個習慣幫助我與求助者的問題之間,畫出了一道適當的界線(當然也逼著我養成當日完成紀錄的好習慣)。

--

近來,我有機會到處演講與分享,常在課餘時間接受提問與諮詢,來談者都是痛苦的人們,在幾分鐘的會談間,常會聽到許多悲慘際遇,感受到龐大的辛苦與無奈。

在回程的路上,我常會想著他們的問題;有時候,回到家裡,當時對話的情景也會不時浮上心頭,這些縈繞心頭的情緒壓力,也讓我感到頗為糾結沈重。

當我認真思索,究竟是什麼引發我的情緒反應?難發現,一個是同理心作祟,我沾染到他人的情緒感受,有了如他人在逆境中一般的痛苦;另一個,是對於他人的困境幫不上忙的無力感。

究竟,哪個帶給我的壓力比較大?

是後者,對於他人受困時愛莫能助的無力與自責,當然,還有擔心被評價為專業不足的表現壓力。

--

前一陣子,一位中學老師趁著接送我去搭乘高鐵的路上,向我吐露了好多自己的困擾。最後,他說:「我覺得你們這種人好偉大,常要聽人吐苦水,承接他人的痛苦,該怎麼處理呢?」

我告訴他:「其實,我下車後,大概就不會再想起了。」

他很訝異,直問我怎麼辦到的。我說:「在我和你談話的當下,我全心投入在與你的互動中,但另一方面,我也清楚知道,這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也就是,我努力去理解你的痛苦,但不需要跟著你一起感到痛苦。

認清是「誰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自我覺察與提醒,可以幫助心理助人者不至於過度承擔。我繼續說:

「如果我對你的困擾感到無能為力,我仍會氣餒挫折。但是,我也清楚知道,在短暫的談話中,就只是專注傾聽,認真理解,這樣的態度本身,就能帶給對方力量了。至於解決問題的責任,還是交還給當事人,去尋求正統的資源及管道協助吧!」

「那麼,有沒有什麼時候,是你也放不下的呢?」

「當然也是有!我想,這應該是要提醒我從中學習點什麼吧!」

通常,那些放不下的,就是撞擊到自己內心世界的事情。要不是與自己的信念價值觀有所抵觸,不然就是勾動起過往的某些情緒經驗或創傷事件。總之,我們會籠統地說,裡頭有著「個人議題」存在。那麼,這就是個大好機會,得以去面對它、思索它、整理它,並積極處理它。

有時候,助人者也得搖身一變,成為求助者,去尋求同儕或前輩的專業督導,接受心理諮商,或參加進修學習等。把自己的生命議題整理好,才有能力繼續幫助別人。

--

總歸而言,在助人過程中,面對他人丟出的情緒垃圾時,我會有以下幾點因應之道:

(一)勤寫紀錄:撰寫紀錄除了幫助記憶外,也在促進反思與統整。關於求助者的問題,就在寫紀錄的當下好好想明白,合上紀錄後,過自己的生活去。

(二)劃清界線:清楚認知到什麼是「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還有「老天的事」),別人傾訴的痛苦是別人的事,也要將承擔痛苦及解決問題的責任交還給對方。

(三)認知理解:稍微減少感同身受的成分,也就是少一點情緒沾染,而多一些心智推理,做到試圖理解對方的情感、動機及內在世界,但能不過度與對方一同身陷痛苦的情緒感受中(註)。其實,試圖理解與表達關懷的過程本身,就具有療癒的力量。

(四)尋求協助:難免有些情境會反覆引動自己特定的情緒感受,把它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找專業領域的同儕或前輩談談,或者在心理諮商或進修課程中尋求突破。

--

其實,每一次的痛苦來襲,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當你學會了,你就成長了;當你成長到某個高度時,問題再也不是問題,你就會放下了。

就像,小沙彌悶在心中好久的疑惑,在開口討教師父的那一刻,獲得了解答。他領悟了,想通了,懂得了,於是,就會放下了!

--

註:註:Paul Bloom整理學者的研究,在《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一書中將同理心粗分為「情緒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前者指的是感同身受對方的處境,能擁有對方的情緒感受,接近「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意思;後者則是試圖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受以及背後的來源與動機等心智運過程,是一種理性推理。Paul Bloom認為,過多的情緒同理心,將使得道德判斷失準,而難以為行善做出正確的抉擇。

(本文撰寫於2019年3月27日,修改於2020年8月20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2526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