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8 12:58:34瀏覽1227|回應15|推薦8 | |
毛澤東有句名言,在我腦袋裡回盪了幾十年,直到最近才深切理解了它的意義﹕「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在最近郝龍斌的「花博」茶壺風暴中,就清楚地看見了,泛藍真有一些人,大概是被民進黨的平地生妖風搞昏了,弄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對郝龍斌、對馬政府的「政績」之苛求,言辭之狠毒,簡直是要置郝龍斌、馬政府於死地,讓人不明白,他們是要讓郝龍斌、馬英九再當選,還是要讓蘇、蔡和民進黨當選?誰是他們的敵人,誰是他們的朋友? 這個感觸在腦海一瞬間出現,就是讀了此文﹕「『郝』事為何總辦不好?」,他寫了深夜十一點半,「路平專案」無端擋了很多路人的車。 沒錯,這事我要是碰到,也一樣不高興,而且正如網友在回應裡爭論的,我在溫哥華也遇到過,車開到那裡了,才發現路封了,當時也是一肚子的火﹕你不能在路口立個牌子嗎? 但是,這就可以得出郝龍斌「執政無能」的結論?連加拿大人都如此了,作風向來散亂不嚴謹的中國人更是如此,這是「民族文化」問題,和誰執政基本無關,有什麼好大驚小怪上綱上線到如此地步?我在溫哥華怎麼就沒覺得是「溫哥華市政府執政無能」?是我傻?少立一個牌子,便是「執政無能」,高雄的捷運幾百億快虧倒了,你怎麼說?也是「執政無能」?那「比例原則」呢? 還有那個原住民的小孩,這麼指責,就讓我想到20多年前在日本看到的情景。 那大概是二月份,在東京,陰沉沉的小雪天,走在馬路上,寒風夾著雪珠吹來,又濕又冷。就在這時,走過一群小學生,背著書包,好像是剛放學的樣子,四五個人一夥,邊走邊說話。到我跟前,我一看,愣住了,只見他們個個短褲短袖的學校制服,胳膊和大小腿就暴露在這寒嗖嗖的風雪裡。我看著都冷了,他們不冷嗎?學校就讓他們穿這樣制服?家長也不管,還是允許?是日本的教育方針,從小開始鍛練體魄?……腦子立時湧起一堆問題,印象極深,至今不忘。 我們從溫哥華來,經歷過那裡的寒冬,覺得臺灣的冬天好溫暖,但也深感臺灣人冬天實在穿太多了,乃至我這個老頭子至今的「冬裝」仍和臺灣人不合,常常我穿著襯衫,卻看到本地年輕人穿著羽絨衫,我看著都熱了,「不會出汗嗎?」是我的本能立即反應。 用這種心態去看原住民的小孩,你的判斷會準嗎?那不會是臺灣漢人用自己的「易寒之膚」,去揣測原住民的「耐寒之軀」? 泛藍已經「減半」了,還要如此往死裡揭,死裡罵,到底存什麼心?是要把郝龍斌、馬政府罵倒,讓民進黨接管臺北、臺灣嗎? 看起來,有人不愧是南方朔的好學生,一絲不扣地繼承發揚了南方的「唯政績論」,才會對郝龍斌、馬政府這麼狠。我從不反對追求「政績」,至少,「政績」就是我們小老百姓的「利益」。但問題是,綠營的遊戲規則不是這樣的,正如聯合報今天的「黑白集.選民的面貌」所寫的,他們的遊戲規則是「扭曲的兩岸及國內政治情勢」,說穿了,就是「臺灣國」的理想,這是他們的「中心思想」,所以政績再爛,也是「可理解現象,對之寬諒、包庇,大於責備」。 藍營之所以沒有「中心思想」,有些人是無能提出,有些人是不要,但他們又很有發表慾,於是便死纏「政績」,把郝龍斌和馬政府描述得如此不堪。這些人對藍營的傷害,恐怕更甚於藍營當局的所謂「無能」,更甚於綠營攻擊。 所以我一向覺得,藍營有兩大「危害思潮」,一個是「臺獨是公共政策選擇」論,自己放棄「中心思想」,還要去「尊重」臺獨;另一個就是無視「中心思想」的「唯政績論」,拼命挑「政績」的剔自虐。這兩大「危害思潮」,把藍營思想全搞糊塗,害慘藍營了。 或者是,我也太天真,還以為他們糊塗,實情卻是,他們並不糊塗,而是他們本來就是,或本來不是,但現在已經是「綠營的暗樁」了?是我才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糊塗的是我?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