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03 07:23:59瀏覽2202|回應29|推薦9 | |
「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是擁建「蘇花X」的花蓮人(下稱「花蓮人」)所打出的「動人」口號,然而,「安全回家」全然是假議題,「花蓮人」真正在意的,其實並非「安全」,而是「方便」。如此結論,首先基於一條交通安全的「普世規律」。 按世界各國的交通實踐,在航空、鐵路和公路的三者中,依平均里程的交通事故數計,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飛機,其次是火車,公路駕駛最不安全。臺灣的交通實踐亦然,交通部網站公布的98年度交通死亡統計人數如下﹕ 公路交通的死亡人數是2,092,其中依車輛種類分計,死亡最多的車輛是機車,計900人;其次是小客車,計571人,然後分別是小貨車﹕229人;大貨車﹕171人;大客車(bus)﹕48人。基本趨勢是﹕車輛愈小,死亡率愈高。 鐵路交通的死亡人數是58人。單從數字來看,鐵路交通的死亡人數僅及公路交通的不到2.8%。也可換個說法﹕公路交通的死亡危險,超過鐵路36倍多。 有意思的是,交通部鐵路事故的統計表有個「附註」,寫道:「事故原因之『死亡事件』及『受傷事件』係指因民眾行走鐵路路線、強越平交道、跨越鐵路路線、由車廂顛落、列車未停跳車等致死傷者之事件。」據統計處的工作人員解釋,所列的「因民眾行走鐵路路線、強越平交道」等,是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據此解讀﹕「正常使用火車」,即,安坐在火車裡,因火車撞車、翻車、著火等「火車本身的事故」而死亡者,或者沒有,或者極少,少到統計表不需列出。以此考慮,公路交通的死亡危險,超過鐵路交通何止36倍?它有可能是50倍、甚至100倍。如果我們假設火車事故死亡的58人中,有20人(這應該還多估了)是死於「火車本身的事故」,那麼,公路交通的死亡危險,就是火車的將近105倍。(註) 公路交通相較於鐵路如此危險,即便有了一條美侖美奐的「蘇花X」,「花蓮人」如果真要「安全回家」,不還是應該坐火車嗎? 火車比汽車安全,這條「普世規律」也體現在總會位於花蓮的慈濟的交通實踐裡。 慈濟在花蓮家大業大,有大學、技術學院、醫學中心、總會的靜思精舍、具備大型會議功能的靜思堂、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平常的學務、院務、教務、醫務……已夠繁忙,還偏偏經常搞大型活動,動輒從花蓮外湧進超過千人。進出的人那麼多,蘇花路如果「不安全」,慈濟是花蓮最大的單一受害者,比誰都有發言權。實情是,這麼多年來,慈濟不但從未遭遇和抱怨過蘇花路的「安全」問題,還一直反對修築「蘇花X」。按慈濟的交通巨量,她如不認為蘇花路「不安全」,蘇花交通當然基本上夠安全。 慈濟是怎麼解決「安全」問題的? 非常簡單,坐火車。證嚴法師一再告訴他的弟子﹕火車是最安全、最減碳環保的。證嚴法師不喜歡使用私家車,甚至不准他的弟子一個人單獨開車來花蓮,因為一人一車,「碳足跡」太大。 所以,慈濟的人員進出花蓮,少數緊急的搭飛機(如慈濟醫院運送捐贈的人體器官、骨髓等),其餘就坐火車,開車的很少。這種「火車為主、偶爾飛機、汽車不多」交通模式,運輸量龐大的慈濟行得通,其他人為什麼不行? 以此去詢問「花蓮人」,他們不會否定火車的安全性,他們只抱怨火車不方便。是的,火車確實不方便,無論是旅行,還是運貨,隨隨便便就可列出一堆不方便的實例。因為不方便,所以要開車走公路,於是便冒出「安全」問題來,「不安全」並非蘇花交通的必然屬性,它是「圖方便」的結果。「不安全」只要採用「慈濟模式」,就可避免,但「不方便」常常無解,這次在坍方中失蹤的創意旅行團就是如此﹕他們原本打算坐火車,可是火車票沒了,領隊承擔不起這「不方便」(全團多滯留一天、兩天…?),才走公路,於是出事了。 再說,新修築的「蘇花X」,難道真的就「安全」?沿山而行的露天路段不會再有土石流?臺灣類似的「交通難」地形不止東部一處,阿里山公路、中橫公路等情形如何?況且,在破碎型地質層裡開挖的隧道,誰能保證沒有更大風險? 除了公路交通本身的不安全,「蘇花X」工程還衍生另一個「安全」問題﹕這種工程風險很高,極不安全,以與「蘇花X」相近的北宜公路為例,按勞委會數據,修築此公路的死亡工程人員高達25名(其中13名死於開挖隧道)。未來修築「蘇花X」還會死亡多少人?訴求「安全」的「花蓮人」,該如何面對「蘇花X」工程的不安全?蘇花交通的「不安全」,只要採用「慈濟模式」,就可以解決,但「蘇花X」工程的「不安全」,卻無法避免,非死人不可,而且我們還不談因工致傷、因工致殘。「花蓮人」忍心以工程人員的生命和鮮血,來換取自己實際真正想要的「方便」嗎?花蓮傅縣長是否可以告訴社會,「蘇花X」工程死、傷各多少人,您認為還是值得的?您對工程人員的死傷願意承擔什麼責任? 很顯然,「安全回家」的訴求,說輕了,是「策略運用」的「假議題」,說重一點,是欺騙善良臺灣人的謊言。這個「假議題」,這個謊言,應該到此結束,從此不要再提「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 註﹕筆者非專家,如對資料解讀有誤,望指正。 10.11.01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