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9 17:32:44瀏覽1969|回應0|推薦5 | |
王金平與國民黨的關係一直都是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從馬王之爭到現在,隨著物換星移,換上朱王的互動也是眾所關注的焦點,而顯然朱王與馬王的本質上,無論從相互位置與化學作用,至行事目標與邏輯依據,是完全不同。 蛻去選舉時的團隊與包裝,在黨政運作的行為下,最看清楚一個人的行事邏輯與方針。以朱來說,藉由換下洪秀柱的行動,以泛藍的角度而言,是粗糙的不可思議,然而於當初第一時間朱不願出選的態度,是不太可能於這時間點、這樣換柱的:除非那並非朱的意思,這已有前述。 所以,在這並非朱情願、而必須要換柱的動作下,朱並未如外界預期的,藉由各種彈性運作圓滑處置,而是直接進行最直接的換柱動作,一直到近期王再列不分區榜首,可以判斷,未有團隊包裝緩衝下的朱,是一個完全功能導向、不拖泥帶水,不在乎民調依據,而是直接採用邏輯上最直接的運作方式:少了人因、但都直線做該做的事情,這就是朱立倫本身的風貌與特色。 這也有別於馬英九的邏輯模式。馬英九會用各種手段,完全以目的導向為主:這裡請注意,這跟朱的功能性導向完全不同。朱是直接用能做到某件事情的最直接手段,而馬是以能完成目標戰略而用各種手段。而格局上來說,朱的行事多以國民黨角度進行人事布局,而非如馬是完成某個政策目標,從選前的各種動作就可看出。 而王金平呢?王本身長處立院首席之位,也向來遠離選票與民意裁判,所以王金平的行事邏輯,就是不讓自身能放到一個天秤上做為價值與民氣上的比較。把自己定位於藍綠之間的緩衝也是如此,面對國民黨內部要求自列不分區第十發揮功能檢驗而不悅也是如此。在難以判定的曖昧地帶,把自己能有的彈性、權職與個人影響發揮到最大,而直接關於到所屬陣營的衝擊則能化為最小的傷害,這就是王金平自太陽花落幕以來的既定步調。 朱立倫當然也知道王金平這樣的一個特質,這個特質的特色就是黏,只要動到王金平,就會如千絲萬縷般的牽一髮動全身,可能包含太陽花、在地藍的樁腳等通通會動搖,除非王金平出於自願(顯然不會),不然無法去變更他的位置。所以朱與國民黨核心,把能運用王金平的戰場,拉回到一個無法迴避的共通議題,也就是:國會改革。 立院衝突的畫面想必大家記憶猶新,而國民黨版,也應該是朱立倫所規畫的的國會提案,就是從政黨形象(也相對於民進黨)、議事實務(也替自己開脫)進行國會修正: 二、協商透明化 三、議長中立化 這三條國會改革提案,也十足展現出朱的"功能性"特徵。而判隨著這個規畫,也直接連貫先前所運作的"王依舊列不分區首席"而來的"國會改革需由王帶動",將以上的球拋給王金平。王自然知道先不論第三點對其自身有利,但一二點正好是王的大忌,雖然不能說是縮減立院的權職,但明顯的縮減議員的個人運作彈性,也是壓縮了王的活動範圍,也就是減少所謂的模糊空間。 王面對朱強制將之拱上所謂"改革國會"的位置,試圖藉由定其位安其事,此招不可謂不高明。但王的長處也是相對於處理如此的事情。王金平首先是不動聲色的接了"立院龍頭"的稱呼,但接著很順暢的,將改革拉到了純然有利於立法院、甚至進一步拉抬權職的項目上:文件調閱權、聽證權與強制證言權。 這部分等於擴充了立法院兼具司法與監察的部分能力,除了巧妙的迴避掉國民黨對王需對藍綠議院之爭背書、也忽視縮減議員個人權力的需求,反過來運用民氣,將原本對立院的效率模式改革變成強化,甚至能藉由議會運作質詢執政黨的存在。 這一步更是巧妙異常,因為檯面上同樣也可以是"藉由議會箝制可能的新執政黨",但其功能性可以說是有別於國民黨版的針對綠營缺點,而是藉由膨脹立院擴充個人的權利與影響力,甚乎在立院建構屬於自己的人脈。無論上台的是藍是綠,藉由強化立院,王金平這個能透過立法院有無限政治生命者,就永遠可有只屬於個人、跨越政黨與時間的影響力。 由此可見,朱立倫與王金平目前也最大的差異,比起原本馬王,可以說是更南轅北轍:一個是直接上的功能性,一個是曖昧的彈性;一個是以黨運作為主目標,一個是獲得個人的名聲與發展。馬與王在終點之前,過程上雖然偶有火花,但沒有衝突即可並存;但朱與王如果在執行的功能上有所衝突,將會不斷直接碰撞。 對國民黨當下來說,何者是利,何者是弊?目前還很難說。只知道對人民來說,國民黨如能發揮整合過往執政經驗,發展出屬於台灣的實務型政黨(右),相對於綠營的理想型政黨(左),非僅在空泛、而又結論一樣的兩岸議題與國際定位上打轉,直接在政務與國家發展上碰撞,擇優汰劣,就事論事,這才是台灣民眾之福。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