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11 10:56:50瀏覽1849|回應2|推薦5 | |
勞基法再度三讀通過,看到對片面獨斷的勞基修法惡感不斷,除了批評,也有聲音是提倡大罷工的,真正動搖國本的大罷工。 其實,大罷工只對依賴特定高專業與低替代性職位、低失業率的國家有用,台灣產業素來僅以通路、代工與流程營造利益,員工替代性高,並非高人本與技術力。 雖然代工為主的台灣,毎一波都會隨波逐流甚至被淘汰,但想要人力、隨時都會有,也不會因為特定人而停擺,在失業率高的地方臨時工誘因又更高,想要翻盤,罷工很難運作。對業主來說可以說是負負得正。 其實,無論最低薪資、勞工硬性休息規定等,都只是改變尺規以符合現實狀況,並非對業態與社會現象能造成實質影響的根本。真正能改變勞資、專業、台灣現況的,必須是根本性而邏輯性的方向:你要偏向人民,還是偏向企業? 而台灣的過去不證自明,因為政黨的資源來自企業,無論哪黨都會偏向企業。 真正沒有解決方法嗎?我認為還是有的,但必須是猛藥。 我個人認為方法就是:全面開放外資。趁台灣在華人圈質量尚足,平均人文素質還略勝大陸一籌的時候,以亞洲跳板為名,大量吸引歐美外資。無論就業人數、薪資水平與國際化肯定會略勝現在一籌,更重要的是,對國內不肯改變的產業直接造成人事上的衝擊,讓本劣化的產業觀念有根本性的改變。 過去無論藍綠,太保護國内企業,注重經濟數字,而忽略這個數字對基本人民的意義。馬英九執政時期,曾以為企業獲利就是員工保障,8年來企業獲利成長數字超過20%,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人民薪資收入-5%,顯然推翻了企業錢滿出來,就能沾到受薪人民的這個邏輯,馬也因這點導致縣市長慘敗,並黯然辭退黨主席。 台灣企業就是給臉不要臉了,如果還有任何政黨真正以人民為主,那就該進行根本性的改革。當然也不是全然的釜底抽薪,先前就輔導,提高專業需求,願意轉型的企業給予最大的補助,這樣也盡人事,不然台灣產業都還只是溫室裡的花朵。 如果能翻轉人才搶企業、變成企業搶人才,除了薪資一定會節節高升,另外也增加就業率,人才階層性明確的結果,專業也從國王的新衣,變成確實能營造個人與企業利益的利器。人民會以專職專業為優先,多種專業都讓人民安居樂業,而教育也會因此生氣蓬勃,專業受薪提高,更讓社會經濟流通。 安定的薪情有了,買屋置產也是必然,這時配合正確的政策,以官方主持公共交通連結之衛星都市與網絡社區的建設,住的問題從奢侈變得容易,人民樂於生兒育女,安居樂業就會隨之而來。 人民幸福得來說來容易,但就是政黨依賴企業的慣性難以翻轉。誰能真正於執政時做到這樣的事情,誰就會獲得最大的掌聲,在此之前,只是兩個打終極統一與否高空砲的政黨,交互劣化後輪替而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