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恩一生之三 出生時地
2010/06/16 10:08:13瀏覽1414|回應0|推薦2

感恩一生之三      出生時地

台灣光復之前,鹽埕(註一)是台南市郊的一個很小村落,距離市中心雖約只兩公里,但二者的繁榮程度則有天壤之別!當時鹽埕只有一條縱貫的聯外小路和一條橫貫的小溪(鹽埕溪),小路向北通往台南市區,向南則通往鯤身、喜樹與灣裡等地;鹽埕溪從東邊大林的旁丘陵地,彎彎曲流下,向西經過鯤身後注入大海|台灣海峽。它介於丘陵與大海之間,居民上山可耕作,下海可捕魚,故大多以耕作、捕魚、養殖或晒鹽維生。父親潘公諱來達,小時曾隨祖父潘公諱鱸鰻晒鹽,及長學泥工,之後一度務農耕作,但最後又當起泥水匠。母親潘蔡水針夫人生前告知,我是在鹽埕的「西邊角」出生的。雖是在那兒誕生,但三、四歲時,就隨父母搬到「南港」北極殿前的「陳家」,故對出生地「西邊角」毫無印象!在「陳家」住了一年,又搬去祖父擁有的果園工寮;不久,為了躲避美軍的空襲,再次搬去海邊魚塭岸上的防空洞裡;光復後,在岸上就地搭建的木屋住了幾個月,直到就讀小學前,才搬去「陳家」左鄰的「許厝」(原台南市南區鹽埕明亮里二鄰九十三號);民國三十九年我小學三年級時,又搬到父親跟三叔及四叔在「北港」合建的房舍(台南市南區鹽埕日新里八鄰七十二號,之後門牌整編,改為八十六號,嗣又改為二四○號),後來合建的老式房舍拆除,分別改建樓房,就是目前鹽埕路二六七號的老家。從出生到小學三年級,共搬了五次家,後來為了讀書和工作,又不斷搬遷,尤其是民國五十六年從事外交工作後,國內、外共搬了十幾次家,不斷搬家「異動」似乎是我一生的最佳寫照!

母親曾跟我說,我是在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年,屬龍)農曆十一月初十上午,正要準備做午飯時出生的(早年農家起床較早,因做飯前須先準備柴火,故動手準備做午飯的時間較早,當時家裏因無鐘錶,故不知道確實出生時辰。我現在還保存有兩張小時候根據生辰八字推算的命書,其中一張是當時台南州台南市本町四丁目八番地泉州中正堂林得福先生推算的命書,其上寫的是「辰時」誕生,另一張是台南州台南市清水町二丁目壹百九拾壹番地聖安堂日館陳榮川先生推算的命書,寫的則是「己時」出生。根據「辰時」出生推算的那張命書說:「查麟造日元乙為花果之木,生於仲冬水旺之令,冬木凋零,根元未固,須依木命名,補助方佳。六秀帶貴,為人聰慧,但嫌少運崎嶇,父母重拜方佳。少依父兄之蔭,乃大器晚成之命。」另以「己時」出生推算的命書則說:「祥造乙木,生於仲冬,失時,食神,化煞,旺印,升扶根基,卜六分,貴人明現,奈嫌露礙印,為官失權,近公門生計,運喜水木之家,景興通,重採父母、兄弟三力,壽朱地,六男送終。」究係「辰時」或「己時」出生,至今仍不得而知,但是就個人七十年來的經歷來看,根據「己時」推算的命書似乎較為準確。

此外,民國八十年代赴美探視子女時,在一家中文書店看見一本「萬年曆」,經查對後才知道,農曆十一月初十應是陽曆十二月八日,而非身分證上所寫的十二月七日,因此十二月八日應該才是我的陽曆生日。另外,我兒時的姓名字是「潘明田」(按:上述二張命書均寫為「潘明田」,又大姊名叫潘明月、二姐潘明秀,大妹潘明梅,另一個早夭的弟弟叫潘明和),但我的「田」不知是何年何月,也不知是被誰「侵佔」或「沒收」了。自我入學以來,我的名字就只剩下「潘明」兩個字,是什麼原因?連先父、先慈都不知,因為他們不識字,也未去注意,以致我至今「討債無門」(想討回我的「田」!)我曾自我安慰說,還好我的「田」被「侵佔」「沒收」了,否則這一輩子可能就是農夫;反之,我的「田」如果沒被「侵佔」或「沒收」,現今則應是人人稱羨的「田僑」!而且可建蓋一間農舍養老!俗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田有財,誰說一定有幸有福?而無田無財,又誰敢說一定沒有幸福,沒有快樂呢?雖然我的姓名少了「田」字,但從小父母、姊妹、親戚、鄰居及同學都一直叫我「阿田」,甚至婚後內人也跟著家人叫我「阿田」,並戲稱她因婚後擁有「田」,所以一直不愁吃穿!因此,「田」字應該算是我的有名無實財產!

(註一):「鹽埕的故事」(係參考台南市南區永華國民小學『鹽埕特攻隊』製作之『台南鹽埕Fun一夏 被遺忘的鹽埕場務所』乙文加以改寫):

一、歷史:

(一)明鄭時期:明桂王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延平王鄭成功登陸臺灣,驅逐荷蘭,以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置承天府。明桂王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參軍陳永華在今天臺南巿西南郊鹽埕一帶所開設的「瀨口鹽場」為臺灣最早鹽業,以供應民需,開征鹽稅。

(二)滿清時期:清聖祖康熙二十六年(西元1687年)臺灣歸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臺鹽實施專賣制度,「瀨口鹽場」分設「瀨北」和「瀨南」兩場。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或說乾隆四十八年(西元1783年)因水災淹沒鹽田,鹽民重開鹽田於原址西北隅(即白雪、日新兩里的西南外圍),並陸續遷移到鹽田附近居住,就逐漸形成聚落,稱為鹽埕庄,即今臺南巿南區鹽埕。當海岸線逐漸外移,原瀨口庄逐漸變成以農業為主的聚落,晒鹽的地區,幾乎是集中在鹽埕以西的海浦地,由於位於瀨口以北,故稱瀨北場。瀨北場的鹽由水道運至安平港外裝船外銷或運至安平再製鹽工廠為原料鹽。

(三)日治時期:昭和十年(西元一九三五年)鋪設鹽田內的輕便鐵道,昭和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年)運河淤塞不能通船,遂改為陸運。

(四)民國時期:鹽埕的曬鹽事業因鹽田長遭洪水威脅遂在民國六十年廢止。民國三十五年光復後鹽埕併入南區;因鹽埕溪常遭水患,同年,經市府發動民眾,開鑿日新溪,現今郡南里東分鹽埕溪溪流,使之直接西流入海,名為日新溪。舊鹽埕溪於民國七十二年改為涵管,其上鋪上道路即利南街,至此鹽埕溪只可供回憶。

二、行政區域:鹽埕只有日新里、明亮里、白雪里、光明里四里,後來逐漸擴大,現在除了上述四個里之外,又增加了下列九個里:府南里、開南里、南華里、彰南里、南都里、明興里、建南里、郡南里、國宅里

三、景點特色:鹽埕境內原有兩條小溪,即利南街下面的鹽埕溪,以及流經新興國宅的日新溪,兩溪水質都很佳,因擁有好的水源,故居民都很健康長壽,因此有「鹽埕雙條溪,老人會變少年家」之說。現今的日新溪源頭稱為『夢湖』,是一地下泉水,位於東區『巴克禮紀念公園』內;中游為『竹溪』,貫穿現今體育公園園區;下游原為鹽埕溪,因夏秋大雨常造成水洩不及,又因溪口被擅築魚塭,妨礙水流疏通,以致早年鹽埕常遭水患。民國三十五年,市府乃發動民眾,在現今郡南里將鹽埕溪截彎取直,使之直接西流入海,名為日新溪。鹽埕溪於民國七十二年改為涵管,其上道路即為現今之『利南街』。

(一)南北港:原鹽埕聚落以舊鹽埕溪為界,溪北稱北港(即現今日新里、明亮里、府南里),溪南稱南港(即現今白雪里、光明里、開南里、南華里、彰南里)。聚落主要集中在兩聚落的兩大公廟「南港」北極殿及「北港」天后宮周邊,兩聚落的生活型態也不盡相同,北港以務農為主,南港以曬鹽為生,兩港各自有自己的市集,在自己的聚落就能滿足大部份的需求,各自獨立。

(二)蚵寮仔:日治時代由北門區蚵寮仔一帶搬來的洪姓人氏,大多居住於北極殿後,即於保安宮附近。過去居民以曬鹽、補魚維生,相傳過去此處有一閘門,當放下時可抓捕一些魚蝦。

(三)帆船頭(帆港):鹽埕路一五九巷即早期運鹽帆船的河道,里內西側國民住宅,原為停船的河道。

(四)北極殿: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建有小廟奉祀玄天上帝,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改建大廟,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曾充作安平國校鹽埕分校的臨時校舍,民國七十七年改建為現貌。

(五)天后宮: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之前由居民合建,廟原址不詳,為瀨北鹽場之信仰中心。同治10年(1871年)紳楊氏遷築於今日日新國小,昭和五年(一九三○年)在廟址建學校,於是居民將廟遷至現址,民國六十六年改建為今貌。

(六)日新國小:學校創校於一九一二年四月,當時稱謂「台南市安平公學校(現石門國小)鹽埕分校。」至一九一八年四月獨立改稱「台南市鹽埕公學校」。並於一九一八年三 月第一屆畢業。民國三十五年二月改稱「台南市南區第五國民學校」,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再更名為「台南市南區日新國民學校」。民國三十四年,本省光復後,代理校長孫炳煌接收視事。民國三十五年二月改稱「台南市南區第五國民學校」,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再更名為「台南市南區日新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政府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名為「台南市南區日新國民小學」

(七)日據時期派出所:白雪托兒所旁之活動中心,日據至光

                    復後之小型派出所。

四、居民生活:

(一)過去:民國六十一年的鹽埕尚有鹽田的存在,當時的居民生活分為兩種,從舊的日新溪的南北岸來分,一為日新溪以北稱「北港」,居民多務農,生活即早起作農事,或至山邊工作,傍晚休息,日復一日。另一為南岸的「南港」,此區即多曬鹽的工人,同樣的,早上至負責的區域將鹽耙出,並將其收集至辦公處秤重,依重量來分,最多一擔可獲得一塊六,努力的人一天或許可獲六七十圓。鹽區裡有輕便鐵道,用手押車運送鹽至倉庫,再由船運經帆港運至安平再製販賣。其餘時間或放養魚貨、或捕魚抓蝦蟹等,對生活不無小補。在曬鹽的淡季鹽工會去幫忙農事,或作苦力工作以補家用。由此可知,過去的生活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勞動才能夠生存,努力者賺得多,懶惰者當然是無法獲利。

(二)現在:現在的鹽埕有兩間國小─日新國小、永華國小,提供在地的學子讀書的環境。居民的信仰生活仍舊以兩大主廟|天后宮及北極殿為主,蚵寮居民以保安宮為主,虔誠信念帶給鹽埕居民團結的力量,廟宇活動十分熱鬧。鹽埕鹽田廢曬供闢建為安平工業區及新興國宅社區,提供許多就業機會,同時也讓安平工業區的員工能有安身立命之所。(摘錄自 王爺爺 郭爺爺及戴爺爺等的口述)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mpan120740&aid=413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