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12 16:02:25瀏覽9910|回應7|推薦42 | |
「番薯」的台語,並非按字面說成huan-tsî,而是說成han-tsî,有人說這是音變,但筆者認為台語應是另有所指,所以才會說成han-tsî。 番薯,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注音是ㄈㄢ ㄕㄨˇ,亦稱為「白薯」、「番藷」、「番芋」、「地瓜」、「甘薯」、「甘藷」、「山芋」等。但《閩南語辭典》則只有「番薯」一個稱呼,解釋如下: 音讀是han-tsî/han-tsû,釋義是地瓜、甘藷;根莖類;除了供食用外,還能製成澱粉或粉絲;也可以作為酒精、燒酒、飴糖、醋、醬油等釀造原料;異用字是「番藷」、「蕃薯」、「蕃藷」,異用字雖有三個,但皆含「番」字或「蕃」字,而且音讀皆為han-tsî/han-tsû。 《閩南語辭典》對於含「番」字的詞,音讀皆為huan,但對於「番薯」開頭的詞,音讀就變為han,對於此點筆者感到無法理解。曾經查過資料,有人認為「番薯」的台語是指「旱薯」,筆者頗為認同,說明如下: (1) 稻有「水稻」和「旱稻」兩種,旱稻是陸稻的別名,陸稻因抗旱能力比水稻強,亦稱為「旱稻」。以「旱」字為植物命名,是合乎語法的。 (2) 稻子一般指水稻,番薯的種植環境,不像稻子需要很多水,番薯只需要很少的水,適宜旱作。 (3) 豆薯(音讀tāu-á-tsî/tāu-á-tsû)原產於中國大陸,而番薯原產於美洲,對於外來的植物,會加上「番」字。但外來的薯類,還包括原產於南美洲的馬鈴薯(音讀má-lîng-tsî/má-lîng-tsû)和原產於南美洲的樹薯(音讀tshiū-tsî/tshiū-tsû)等,故台語有可能不稱「番薯」,而以其耐旱,故稱為「旱薯」。 (4) 旱,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如下:注音是ㄏㄢˋ,當名詞,字義是長久不下雨的情形,與「澇」相對;當形容詞,字義是乾的、缺水的。《閩南語辭典》對「旱」字的解釋如下:文讀音是hān,白讀音是huānn或uānn,當名詞,釋義是長期不下雨的情形。「旱」字的文讀音是hān,它和「番薯」的「番」的音讀han幾乎相同。 番薯的國語名稱有很多個,可是台語名稱卻都只是「番」字或「蕃」字開頭的,但台語的名稱和音讀並不相配。因此,筆者覺得「旱薯」,應該是「番薯」的另一個名稱,而且它的音讀和han-tsî最為相配。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相關閱讀] (1) 番薯圖片 (2) 水稻圖片 (3) 豆薯圖片 (4) 馬鈴薯圖片 (5) 樹薯圖片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