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6 07:21:42瀏覽31986|回應6|推薦45 | |
台語「柑仔店」一詞就是俗稱的「雜貨店」,它的寫法有很多個,您都看過嗎?其中那一個才是它的原名呢?請看本文介紹。 「雜貨店」的各種寫法如下: (1) 雜貨店:詞義是販賣柴米油鹽等日常零星用品的店鋪,或稱為「星貨鋪」、「雜貨鋪」、「雜貨店鋪」、「雜貨行」。谷歌檢索"雜貨店"的筆數高達122萬筆。 (2) 柑仔店:辭典查無此詞,它是雜貨店在台語的稱呼,取它的語音。有人說雜貨店都會販賣「柑仔糖」,所以就叫它「柑仔店」,大家就姑枉聽之。谷歌檢索"柑仔店"的筆數高達136萬筆。 (3) 甘仔店:辭典查無此詞,它是柑仔店的另一種寫法,兩者的國台語的語音相同。谷歌檢索"甘仔店"的筆數高達95萬筆。 (4) 干仔店:辭典查無此詞,它是柑仔店又另一種寫法,兩者的國語語音相同,但台語語音並不同。谷歌檢索"干仔店"的筆數是2.5萬筆。 (5) 簳仔店:辭典查無此詞,它是雜貨店在台語的稱呼。簳,《國語辭典》查得到,念成ㄍㄢˇ,當名詞用,詞義是一種細竹子,可製為箭桿。簳字《漢典》也查得到,念成ㄍㄢˇ,詞義一是箭杆;詞義二是小竹,可做箭杆 。簳字念成ㄍㄢˋ,詞義是箭羽(即加在箭杆末梢部分的羽毛)。谷歌檢索"簳仔店"的筆數只有少少的1,200筆,檢索"簳仔"的筆數是1,060筆,檢索"簳模"的筆數是94筆。 (6) (竹敢)仔店:《閩南語辭典》有此詞,念成kám-á-tiàm,釋義是雜貨店,販賣日常零星用品的店鋪。(竹敢),寫法是竹上敢下,由於部落格系統不允許此字,故才暫時寫成(竹敢),《國語辭典》和《漢典》皆查無此字;《全字庫》雖有此字,念成ㄍㄢˇ,但未附字義解釋。(竹敢),《閩南語辭典》有此字,念成kám,釋義一是圓型盛物的淺竹筐,多說成「(竹敢)仔」(kám-á);釋義二是簍,計算竹簍、竹筐的單位。(竹敢)仔,念成kám-á,當名詞用,釋義是用來盛裝物品的圓形淺竹筐。(竹敢)壺,念成kám-ôo,釋義是大而淺的圓形盛物竹筐,但筆者認為台語似乎是念成「(竹敢)模」。(竹敢)字在《國語辭典》裡查不到,屬於罕用字,故電腦的輸入法無法輸入,只能在微軟的Office使用「插入」的功能輸入,也不方便作查詢,故使用起來實在相當不方便。谷歌檢索"(竹敢)仔店"的筆數只有少少的262筆,檢索"(竹敢)仔"的筆數是178筆,檢索"(竹敢)模"的筆數是0筆,檢索"(竹敢)壺"的筆數是5筆。 古代的雜貨店,不像現今的雜貨店有方便的貨架擺放商品,古代的商人將欲賣的日常零星用品放在「(竹敢)仔」裡待售,店裡有很多「(竹敢)仔」,盛著很多雜貨,故稱為「(竹敢)仔店」。但「(竹敢)」字筆畫多達18畫,故改用筆畫只有9畫的「柑」字,或只有5畫的「甘」字或最少的3畫「干」字,將「(竹敢)仔店」分別稱為「柑仔店 」、「甘仔店」或「干仔店」。 在谷歌作關鍵字檢索,"(竹敢)仔"的筆數是178筆,"簳仔"則有1,060筆,"(竹敢)模"的筆數是0筆,"簳模"則有94筆,"(竹敢)仔店"的筆數是262筆,"簳仔店"則有1,200筆;再加上「(竹敢)」字只有在《閩南語辭典》才查得到,而「簳」字在《國語辭典》和《漢典》皆查得到,不知當年閩南語在選字時,為何會捨「簳」字而就「(竹敢)」字呢?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國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閩南語辭典》) 教育部《全字庫》 大陸的《漢典》 [相關閱讀] (1) 觀看雜貨店圖片 (2) 觀看柑仔店圖片 (3) 觀看(竹敢)仔店圖片 (4) 觀看簳仔圖片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