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03 09:49:08瀏覽242|回應0|推薦0 | |
聯合/郵差做長照:部長的夢幻與現實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8580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4-06 02:3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賀陳旦的構想沒有贏得社會的掌聲,有幾個原因: 第一,他把長照想得太簡單,以為送餐、探視等服務就是照顧老人,這矮化了長照的內容。 第二,他把「郵政經營」和「社會責任」混為一談,以為郵差送信順便探視老人兩件事可以任意連結、同時兼顧;殊不知,這可能導致事情兩頭落空。 第三,政府在一例一休政策中高唱勞工權益,賀陳旦不能解決郵差目前的血汗加班現象,卻還要為他們增加新工作項目,郵差當然憤怒。 事實上,「郵局做長照」並不是賀陳旦個人的創新發明。二○一三年底,日本郵便公司開闢「向老人問安」、「代購用品」等業務時,中華郵政即考慮跟進,但迄未付諸行動。當時的想法是,郵政系統遍布全台都會和偏鄉,擁有上萬名熟知區域路徑和通曉社區人情的郵差,可以提供地方銀髮族貼心的服務。 這樣的構想當然不錯,但是,如果不能釐清「服務」和「業務」的界線,並規劃出可以有效運作的模式,則任何夢幻美意都只是想像,不可能持久。 以日本郵局的作法為例,其服務方式是採取「會員制」,會員每月繳交一○五○日圓(約三百元台幣)的基本費,郵差則每月探視入會老人一次,並提供必要協助,同時將長者的情況回報給其不同住之家屬。如果每月再多繳二四○元,郵差可以每天致電慰問,並協助老人代購日常用品送上。 亦即,日本郵局提供的銀髮服務,基本上是「業務」,而不是「社會服務」。而且,內容僅止於基本的月探視、日電詢及採購服務等,目的在協助親人能掌握老人的狀況,而不是直接介入照護。 也因此,當賀陳旦語焉不詳地談到「郵差做長照」時,一般民眾即不免誤以為郵差還要幫忙照顧老人起居,覺得難以想像。對現職郵差而言,更容易感到排斥,覺得自己的專業是送信,已夠奔波辛勞,怎麼可能一夕變成「看護」? 進一步說,日本郵便公司開辦「銀髮事業」,並不是為了要配合政府政策,而是對準時代的需要,推進郵政事業的轉型,以降低虧損。為此,日本郵政特別成立了新的事業部,叫「郵局守望相助服務」,來推廣這項業務。即使如此,有些日本老人或家屬對於郵差登門入室的服務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唯恐「引狼入室」。 因此,當賀陳旦談到郵差兼做長照,聲稱是在盡「社會責任」時,他不僅傳達了錯誤的訊息,彷彿探視老人是每名郵差的附帶義務;他更混淆了中華郵政的經營本質,彷彿所有公營機構都有義務不計代價地配合政策行事。這些,都是極易誤導的觀念,也可見賀陳旦對此構想缺乏深思熟慮,卻對長照流於一廂情願的附和。 試想,要完成「長照的最後一哩路」,豈是光憑萬名郵差大軍即可成事? 不可否認,台灣許多郵差都具有善良、可親的本性,有些人也早就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做著探視及服務老弱的工作。這些,自都令人感佩。但無論如何,政府要推動「郵差做長照」的工作,必須要有更務實可行的規劃,不能光憑浪漫或天馬行空的想像,更不能把郵差當成可以隨意差遣、壓榨的勞工。 尤其,愈是想用廉價方式達到長照的普及,看護人員的薪資就愈容易被壓低,長照的品質就愈難提升,而長照的專業就愈難受到尊重。 橘逾淮為枳,台灣要學日本的郵差做長照,請運用智慧認清現實,不要學到四不像。
南韓司法「侍女變猛虎」 台灣呢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8066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4-03 01:14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參與太陽花學運二十二人統統無罪,遭到各界批評。此際,若與南韓司法把前總統朴槿惠關進牢房作一比較,或許可以找出一些不同答案供國人參考。 先說檢察總長金秀南的勇氣。此人為朴槿惠任命,因此原先大家都認為金秀南是朴槿惠人馬,不會「幹掉老闆」。但金秀南自始至終堅持「法律與原則」,已暗示朴槿惠的命運。 次談罷免總統的憲法裁判官。九位裁判官分別來自行政(總統任命)、立法(國會朝野指名)及司法(大法院院長指名)各三人,以求公平與公正。此次審理罷免案的八位中,至少有兩位是「朴槿惠人」。結果八比零,讓朴槿惠輸得難堪。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負責收押朴槿惠的首爾地方法院羈押庭姜姓法官還是朴槿惠弟媳徐律師的司法訓練所的同學,但姜姓法官選擇「鐵面無私」,得到不少掌聲。 從罷免到坐牢,一般韓國人印象中,轉眼間朴槿惠好像從天堂掉落地獄。如今,朴槿惠獨坐牢獄,想東思西,到底要埋怨誰呢?司法不公?部屬背叛?閨密謀害?這一切恐怕都是夢魘。 無論如何,南韓司法此次因「朴槿惠案」,從一向不名譽的「侍女」稱呼一夜之間改變為「猛虎」。五月九日大選各黨總統參選人也異口同聲地喊出「司法改革」。請問:台灣司法何時會改頭換面?圖/波波
聯合/共和黨向「川記健保」說不,民進黨呢?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8068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分享 各路年金改革方案送入立法院後,民進黨團忙不迭地聲稱要支持年改會的版本,卻提不出自己的版本,絲毫沒有最高民意機構的自主見解。這對照美國共和黨日前拒絕川普企圖推翻「歐巴馬健保」的提案,迫使川普知難而退,民進黨在立院具有絕對優勢卻表現得像無脊椎動物。 民主國家的決策貴在理性制衡,才能免於一面倒。之所以有三權分立、五權分立的設計,就是在避免集權與專斷。以川普為例,他上台後強推多項不合理或違反人權的變革,卻受到了司法、立法乃至行政部門獨立主管的制約。例如他三番兩次頒布「禁旅令」,先是代理司法部長拒絕背書,又受到各地聯邦法官裁定凍結。 其後川普力推「川記健保」,以圖推翻「歐記健保」,卻因為眾院共和黨議員不支持,迫使他撤案。這些發展,都是一個老牌民主國家權力制衡的重要表徵,遏止了一個強勢總統走向濫權擴權的歧途。 共和黨目前在參眾兩院都是多數黨,新上任的川普仍在蜜月期,同黨議員若要對他放水原極容易;但共和黨議員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們還要顧慮自己的價值與形象,不想陪葬給川普。 相形之下,我國憲法明定「五權分立」,但在蔡總統上台後,各部門卻有「自我矮化」的傾向:閣揆變成總統的執行長,立法院變成政策護衛隊,其他各院則多半噤聲無言,使得國家權力逐漸向一人集中,這其實是令人擔憂的趨勢。 其中最嚴重的,要數立法院角色的「附庸化」,幾乎忘了自己身為最高民意機構的「為民喉舌」功能。我們看到,民進黨立院黨團的自我定位,對於「完全執政」只懂得「完全配合」,幾乎沒有提出自己主張的能力。 不僅如此,對於執政者因礙於觀瞻而不便提出的法案,綠營立委便自告奮勇代為提案,並代為護航。在這種情況下,立法院哪裡還看得到「監督」的功能,哪裡還聽得到反映民意的聲音? 如果說這些法案因為符合民進黨意識形態,民進黨團要確保「立法配合行政」,或許勉強說得通。但是,行政院有些政策分明與民進黨的一貫主張扞格,民進黨團仍極力護航。例如,周休二日本是蔡英文選前主張,選後她臉不紅氣不喘地以「一例一休」瓜代,民進黨仍照單全收。 又如,調查局的「保防法」飽受批評,民進黨立委竟提議以「反滲透法」代替,全然不顧自己打拚幾十年的民主人權價值。這些,都使立法院自降為總統府「立法局」。 再看司法權的自我矮化。蔡總統親自主導司法改革,依照權力分立的原則,這其實已遠遠撈過界了。她提名的監委人選陳師孟,更揚言要除掉「辦綠不辦藍」的法官,這是對司法權的公開羞辱,但司法院卻吶吶無言。 相形之下,考試院通過與「年改會」不同的版本,監察院就《不當黨產條例》提出釋憲,至少還展現了一點「權力分立」的尊嚴。可笑的是,民進黨立委立刻跳出來打臉考試院、謾罵監察院;試問:這些綠委還有一點主見和角色意識嗎? 持平而論,五權的範疇各異、功能不同,各有各的角色;但在台灣,行政權為尊的觀念似乎牢不可破。民進黨動不動就說要廢考試和監察兩院,原因就在這兩院沒有什麼權力可爭,且該黨追求的只是權力,而不在乎民主或制衡。 蔡總統上台後不斷採取擴張式的權力運用,甚至將政黨私心包藏在違憲的法案中,以遂行政治鬥爭的目的。如今看來,蔡英文今天大權獨攬的程度,和她鄙棄的威權人物有多少差別? 川普是空前傲慢且粗暴的總統,所幸美國有足夠健全的行政體制及足夠成熟的三權分立,可以擋住其橫行。共和黨議員敢對川普說不,因為他們不想當橡皮圖章;而民進黨呢?
曾經…陳水扁大聲喊「救國團萬歲」 https://udn.com/news/story/10214/2297702?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歷任總統與救國團。民國41年,救國團成立記者會,蔣經國先生親自主持。 圖/救國團提供分享 救國團不只是許多三年級到六年級生共同回憶,也與許多名人有連結。前總統陳水扁求學時代,曾拿過救國團的獎學金,擔任總統時,也出席救國團50周年團慶,祝賀救國團生日快樂。據資深救國團幹部說,當時陳水扁還喊出「救國團萬歲萬歲」。 歷任總統與救國團。救國團40周年團慶,當時總統李登輝出席。 圖/救國團提供分享 救國團的重要時刻,都有國家領導人的身影。民國41年,它的前身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成立記者會,是擔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的蔣經國親自主持。40周年、50周年、60周年團慶時,都邀請時任總統的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出席團慶茶會。 歷任總統與救國團。救國團50周年團慶,當時總統陳水扁出席。 圖/救國團提供分享 救國團主任張德聰表示,不僅總統不分藍綠,救國團的志工和幹部也是不分藍綠,但從蔣經國擔任主任起,就立下規矩,救國團是為青年服務,幹部若要參加選舉,就必須辭職。 歷任總統與救國團。前總統馬英九也曾參加救國團活動。 圖/救國團提供分享 除了國家元首外,與救國團曾有連結的名人,含括政界、企業界和藝文體育界。救國團頒發的青年獎章,從民國45年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總計表揚768位對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的青年,包括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英業達集團已故總裁溫世仁、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等名人。 救國團曾舉辦新聞人研習營,羅大佑、羅文嘉、沈春華、張雅琴都擔任過研習模擬記者會的嘉賓,其中羅大佑接到救國團邀請,二話不說從香港飛來台北。
【即時短評】總統府看不懂公文 怪救國團?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376922?from=udn-hotnews_ch2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分享 總統府首度不接見救國團青年團得主,被外界質疑有政治因素在內。不過昨天延伸出案外案,一份救國團1月25日發給總統府的公函忽然曝光,相關報導指稱救國團在公函裡「指定」晉見總統的時間,讓府方人士大為傻眼,「第一次有人來函請總統安排行程,還押上幾點幾分的」。報導還說,在總統府回覆總統該時段另有行程後,救國團也未再提出其他選項,只回覆希望總統發出賀電。 這則公文流出事件,顯然目的很簡單。第一,就是要指責救國團傲慢、白目;第二,救國團並未在時間喬不攏後再積極說要晉見。也就是說,一切責任都在救國團,與總統府無關,更與政治無關。 在釐清事實前,先把時間帶回到3月28日。當天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在回應為何不接見青年代表時,說法是「府方是在3月上旬收到來函,請託總統賀電,府方也立即發出,祝賀活動順利。後來主辦單位希望帶得獎者拜會總統,但因主辦單位提出的時間,總統剛好有其他重要行程,不克安排,遂向對方婉覆」。 依照這段白紙黑字的回應,救國團是3月上旬才發文,而且只是要賀電。要到賀電後,才又要求來訪。不過根據流出的公文,顯然救國團在1月份就已經去文總統府,而且要求晉見,兩者的落差,究竟是總統府說謊?還是總統府貴人多忘事? 況且,假如救國團當真是3月以後才發文,總統府說「有其他行程不克安排」,就合理許多。但事實是1月就發函,經查總統3月28日的行程,是視察前瞻建設計畫,1月份哪來的前瞻建設計畫? 最後府方高層說因為救國團「指定」時間而傻眼,但同樣是公函的白紙黑字,原文是「擬援例於3月28日(星期二)下午16:30時晉見」。寫過、辦過公文的都知道,這個「擬」字就是建議、希望,再請對方裁示。救國團擬出時間,總統府可以直接回絕,或另外給時間,或說可以接見,結果反應卻是「傻眼」,總統府高層是看不懂公文,還是刻意抹黑? 假如真的看不懂,那就趕緊請些應用文講師,好好的上個課,不要大驚小怪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