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貞昌假保釣 自己軟 逼人硬 老美招商才想到台灣 誰是霸權?蘇貞昌批錯對象 政治師徒的核解難題
2013/11/26 12:19:03瀏覽482|回應0|推薦0

 

 

救國防 別以小兵力繼續混

http://tw.myblog.yahoo.com/linuxyeo/article?mid=767&prev=772&next=766

【聯合報╱蘭寧利/退役海軍中將(高雄市)】2012.09.04 01:49 am


近日國防負面消息接二連三,國防已淪至再不拯救恐將無力挽回募兵並不理想,而過去四年志願役在營官兵欲留營者極少,至明年底徵兵制中止時,將有很多單位只剩幹部而裁併,營房因缺兵而關門

然似乎高層對此並不憂心,他們一直抱著「募多少用多少」的心態。如此一來極可能國軍的兵力規模只有目標的四分之一,五、六萬人還能作什麼?這麼「小」的兵力距台灣防衛差得極遠

國防預算的不足是根本原因。投資預算僅增廿餘億,老系統功能提升、新作戰支援系統之引進等案幾乎全停。這將造成國軍沒有明天,也將迫使國軍以上一世紀八十年代的武器,對抗廿一世紀廿年代的先進武器,相差四十年還談什麼對抗,那將是屠殺。而作業維持費之減少影響更大,先進武器系統維持不能正常與拖延,這已不是傷筋動骨而已,而將造成整個體系的崩毀。因維持費的減少將影響裝備的妥善,進而影響正常運作,又將影響訓練,又會因訓練不足而影響裝備的保養與運作,造成惡性循環,直到兵力功能全失,像陸射麻雀飛彈形同虛設。

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國防部的問題,當年GDP三‧○的國防預算是經過詳細評估的當軍隊無力一戰時,恐怕連爭取「一國兩制」都不可能,而直接接受共產極權統治。如果全國人民願意接受,那大家就接受那種「小」兵力繼續混下去。否則就必須大膽提出增稅要求,讓我們齊心拯救國防。

 

 

蘇貞昌的修辭

 

蘇貞昌近日連串發言引人側目。他的思維之簡略,措辭之粗魯,立場之淺薄,有失反對黨主席的高度與格調。

馬總統日前談到核電危機失控時可「摧毀電廠」,蘇貞昌立刻重砲回應:「失控的總統,可以摧毀嗎?」中共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交通部向其遞交飛航計劃書,蘇貞昌痛罵:「又錯了!」對於黨的中國路線,他則說:「中國是鐵板一塊,吃定台灣。」這些話,都是逞一時口舌,當然也無意指出什麼新出路。

馬總統「摧毀核電廠」之說,固然貽笑大方;但蘇貞昌的「摧毀總統」說,卻作了不倫不類的延伸,讓人驚愕。若是「三寶」者流口出此語倒不足怪,黨主席作此妄語才顯得「失控」。至於是否向大陸遞交飛航計畫書,原可由航空公司依安全考量自主決定,不必政府越俎代庖;事實上,日本的「日航」、「全日空」等四家航空公司也都遞交了飛航計畫書,只是後來在日政府壓力下中止罷了。

大家都知道,膝蓋式反應的問政模式,解決不了現實問題。可以協助思考的部位,是在大腦,而不是嘴皮或拳頭。正因「中國是鐵板一塊」,所以朝野必須加倍費心思考如何對付這塊「鐵板」,找到不攻堅而能穿透鐵板的聰明辦法;相反的,蘇貞昌卻把這塊鐵板當成墊腳石,利用它來打造攻擊國民黨的刀槍。民進黨似乎忘了,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也是鐵板一塊;而一句「吃定台灣」,暴露的不正是失敗主義心態?

李安最近批評台灣電影的對話「不太營養」,感染力也「有點懶」。大師有所不知,「不營養」和「懶」都其來有自;自從政治將「俗擱有力」打造成「本土化」的最高表徵,這一味就成了主流。

【2013/11/2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蘇貞昌的修辭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27262.shtml#ixzz2m1xmaQBN
Power By udn.com

 

林永樂:堅決捍衛釣島主權

     大陸日前公布「東海防空識別區」引發區域內國家關注,外交部長林永樂表示,我方第一時間即主動和美日兩國聯繫,並透過聲明稿,向國際說明台灣堅決維護釣魚台主權的決心。

     林永樂25日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台甘斷交始末及後續處理情形」做專案報告前,受訪時作出上述表示。

     他指出,台灣與日本的防空識別區本來就有區分,政府捍衛主權、維護漁權的立場堅定不變,也不會因為大陸宣布防空識別區而有所改變。

     至於我方是否會宣布不承認大陸防空識別區?林永樂表示,相關部會將對此進行斟酌。

     林永樂在受訪與答詢時均強調,政府第一時間就主動與美日兩國保持密切聯繫,和美日之間的溝通,是希望以和平對話方式解決爭端。

     林永樂在答詢時進一步強調,除與美日保持密切聯繫外,外交部也發布聲明稿,並且透過各種管道,全力進行國際宣傳。

     有立委追問,外交部是否計畫召開國際記者會說明台灣立場,林永樂表示,沒這個計畫,但已透過國際宣傳表達台灣政府捍衛釣魚台主權的決心。

 

 

 

社論-蘇貞昌假保釣 自己軟 逼人硬

     大陸國防部將釣魚台列嶼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引起美日強烈反應,美國防部長海格爾重申《美日共同防衛條約》適用釣魚台,國務卿凱瑞抨擊中國大陸片面改變現狀,日本則不斷拉高抗議層級,大陸卻對美日的反應又做出強烈回應,東海緊張情勢快速增溫。台灣夾在中國大陸與日本間,地位本來就非常敏感,又陷入中美日衝突的暴風核心圈,理應小心應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卻放言高論加碼緊張情勢,真是搞不清自己的立場。

     蘇貞昌先批中國大陸搞「區域霸權」,又要馬英九總統硬起來,「否則不但會被看不起,更會被人家直接侵門踏戶。」還有民進黨立委說,馬政府如果不提嚴正警告,「未來中國可能公布納入台灣範圍的國土區域」,這種毫無依據的推論真是太離譜了。

     中國大陸將釣魚台列嶼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一種防禦性的戰略作為,目的在對應日本釣魚台國有化政策,表達中國大陸堅持釣魚台主權的立場。台灣則堅持釣魚台主權屬於中華民國,但願意與日本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在中日釣魚台主權衝突激化後,台灣基於兩岸關係的穩定及傳統與美日友好立場,提出東海和平倡議並呼籲各方冷靜自制。

     民進黨對釣魚台主權問題立場曖昧,許多人支持李登輝「釣魚台屬於日本」的立場,但也有部分民進黨人士認為釣魚台主權屬於宜蘭縣,蘇貞昌曾經公開支持李登輝「釣魚台屬於日本」的論調。去年日本片面將釣魚台國有化,造成中日關係緊張,及兩岸關係的尷尬與矛盾,中華民國政府嚴正聲明「不承認」日本片面行為,並表達堅持釣魚台主權的立場。蘇貞昌當時卻以「日本之友」姿態訪日,公開演講宣稱兩岸保釣行動「破壞區域穩定」,要求與美日韓合組「民主同盟」圍堵中國大陸。真的不知道蘇貞昌是日本人還是中華民國國民?

     釣魚台列嶼在日本據台前屬於中國領土殆無疑義,二戰後本應連同台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日本在美國支持下占有行政管轄權,但主權仍屬於中華民國。兩岸和解之後,由中華民國站在民族大義立場向日本爭取釣魚台主權,本最為有力,也最符合中華民族的尊嚴與利益。可惜台灣內部並未建立堅持釣魚台主權立場的共識,台灣與美日兩國長期友好的關係又限制了台灣爭取主權立場的行動空間,迫使大陸必須作保護釣魚台主權的前鋒。

     中國大陸設置東海防空識別區,造成東亞情勢緊張,但大陸並未侵入台灣主張的防空識別區範圍,陸委會代表政府聲明「釣魚台是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呼籲大陸應該擱置爭議,不應升高區域緊張」,奉勸的味道較濃,兼顧了兩岸關係的穩定與台日、台美間的傳統友誼。民進黨卻在兩岸與台日、台美關係中表態,高喊「侵門踏戶」。大陸的領空劃界針對日本,怎會對台灣「侵門踏戶」?兩岸憲法本來就各自涵蓋對方治下的領土,大陸當然擁有憲法權力代表台灣對日本爭取釣魚台主權。

     面對複雜的東亞戰略情勢,台灣如果選邊中國大陸,可能有利於兩岸關係的深化,但會得罪美日安保同盟;反之,已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會非常困難。目前中國大陸與美、日兩國均未逼迫台灣表態,台灣仍能保持戰略模糊。但中國崛起並決心擔任21世紀東亞的區域霸權,美國卻決定重返亞洲,維持美國戰略主導地位,中日又「一山難容二虎」,複雜的戰略情勢注定釣魚台主權爭議已難善了,隨著局勢的激化,台灣未來可能會被逼迫表態。

     兩岸中國人同屬一家,歷史淵源卻造成台灣對美日戰略依賴的關係現狀,現狀最好由時間改變,戰略衝突卻可能擠壓時間縱深,藍綠如此對峙,那將是台灣的悲哀。東亞戰略緩和有利於台灣,情勢卻似乎反向發展,台灣在戰略上必須非常謹慎。

     蘇貞昌在釣魚台主權問題上一向軟弱,從未展現保釣的決心,現在卻要求馬英九強硬,自己軟弱卻要求別人強硬,但政府錯誤的強硬卻將陷台灣於不義,蘇貞昌究竟安什麼心?

 

美媒批政府無能 錯估釣島情勢

     美媒25日撰文警告,美國的國務院、國家安全委員會、五角大廈(指美國防部)等,對釣魚台列嶼情勢的錯估、官僚主義和過失無能的影響下,將導致東海周邊海域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美國《富比士》雜誌25日撰文稱,美國因中日對釣魚台列嶼爭端,被拉入致命衝突的危險性持續增加。且美國總統歐巴馬沒有採取更多措施緩和危機並協商解決辦法,這是美國在外交上的嚴重過失和無能,很可能貽害世界並造成災難性後果。

     美未做好調停工作

     日本政府出動多名高官表示抗議,連日本《產經新聞》也表示如果擦槍走火,中國要負全責。美媒認為,美國白宮、五角大廈和國務院沒有做好調停的角色,甚至輪番數落中國的不是,並一再強調對盟友的「武力支援」,此舉將無助於和平解決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的問題。美媒甚至在文章中提醒歐巴馬政府,「該帶著安倍上談判桌了吧」。

     主動維權 陸彰顯軍力

     美媒分析,雖然美日有共同防衛條約,但軍事介入釣魚台列嶼不符合美國利益。為保障美國國土安全,美媒呼籲歐巴馬政府「絕對不能」因幾個小島被拖入與北京的武裝衝突中,應放棄強硬的態度,協商中、日方進行三邊談判。

     《環球時報》引述中國軍方人士意見表示,中國基於國家安全判斷和情勢發展需要,因此才在東海海域設立防空識別區,並無針對特定國家,也不妨礙飛航自由。日本1969年設立的防空識別區,邊緣線距中國海岸線最近處僅130公里,當時也並未和中國協商。

     法新社認為,雖然中國一再強調防空識別區不妨礙空中交通自由,但仍是彰顯經濟軍事實力的表現,藉此表明中國有能力在防空識別區履行防空識別任務,也令中國在海洋主權訴求表達時更富主動性。

 

 

 

華府觀察/老美招商才想到台灣

 

為了促進美國的外來投資與就業,華府上月底舉行首屆「選擇美國投資高峰論壇」,美國總統歐巴馬特別撥冗致詞;台灣代表團在與會各國中規模排名第三,座位排在距離講台不遠處,足見受重視的程度。有官員事後頗有感觸的說,老美講亞太再平衡戰略都不願公開提到台灣,只有招商引資才想到台灣。

把場景拉到華府的國會山莊,副總統蕭萬長率領的台灣企業領袖訪問團一行人,上周拜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會談開始不久,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因前往賓州視察投資案遲到,儘管如此,他還是被梅南德茲視為上賓,在會談結束後單獨與郭董「闢室密談」,希望爭取郭董到他的選區新澤西州投資。

從華府看全球,道理都一樣,在國際現實環境侷限下,台灣想受到重視,唯一的憑藉只有經貿實力,尤其在台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的時刻,更顯得重要。

蕭萬長這次率團抵美,讓平時在華府能見度不高的台灣經貿議題有被看到及討論的機會;此外,他的卸任官員身分,加上訪團成員結合國內傳統、科技、金融等產業的龍頭,白宮、國務院、商務部、財政部、貿易代表署等高層官員熱情接見訪團成員,讓台灣以經貿實力突破外交禁錮。

不過,誠如蕭萬長在與記者會談時所言,他不會因見到美方高層官員而沾沾自喜,重要的是實質成果;而他也不期待此行改變美方對我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態度,畢竟台灣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

台灣的經貿自由化之路,最大的石頭還是自己,朝野嘴巴都說區域經貿整合是台灣唯一生存之道,卻在口水之中錯失向前行的契機;面對外交困境,如果台灣不能跟上經貿自由化潮流,最後連經貿實力也一點一滴流失,恐將面臨嚴重生存危機。

【2013/11/26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華府觀察/老美招商才想到台灣 | 美國新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6/8319981.shtml#ixzz2lioRU14A
Power By udn.com

 

 

 

誰是霸權?蘇貞昌批錯對象

     針對23日大陸公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其中包含釣魚台一事(見右圖),日本外務省當天即致電大陸駐日公使提出「嚴正抗議」,日方並緊急出動戰機升空應對。一向自詡和平仲裁者角色的美國,發表聲明對此事「強烈關注」,並指中國此舉「可能導致亞太區緊張升級,並影響美國及盟友的利益」。美國國防部長海格爾重申釣魚台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表示「這是美國的長期政策」。

     我方針對此事有所回應。據中央社報導,「陸委會已數度重申,中華民國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不容置疑,也呼籲大陸當局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事實」;國防部則稱「對此表示遺憾」。

     基於兩岸憲法的「一個中國原則」,以及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精神,大陸將釣魚台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內,並不違反兩岸的法理定位,與馬政府的兩岸政策亦未相悖。

     馬總統2008年曾對媒體表示:「大陸1982年的憲法,也是把台灣列為它的領土,兩岸統治當局,分別統治傳統中國的一部分領土,雙方都主張對所有領土有法理上的管轄權」。陸委會的回應與國防部的「遺憾」,顯然有違馬總統當年談話,一股「寧與外人」,跟日、美一鼻孔出氣的氣味。

     1972年美國片面將釣魚台的行政權交給日本,此前美國管理琉球期間,美軍以與那國島上空東經123度線劃設台日防空識別線,以西屬台灣,以東則屬日本,其中有釣魚台列嶼。

     中華民國政府長期表達對釣魚台列嶼擁有主權,但未聞就美國將釣魚台上空劃為日本防空識別區一事有何表示。2010年5月日本重劃台日防空識別區,最西端沖繩縣與那國島上空的防空識別區向西擴大半徑12浬,外加緩衝區2浬,我外交部對此事「表示遺憾」、「無法接受」,但仍未就釣魚台歸日本防空識別區表達提出交涉。

     如今,大陸在未牴觸一中原則的情況下,將本就不屬日本領土的釣魚台劃入東海防空識別區,我國防部緣何「表示遺憾」?

     24日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批大陸是「區域霸權」。當前東亞地區的戰爭因子,出在美國及其卵翼下的日本,蘇貞昌批錯了對象。

     美國宣布重返亞洲,其實從未離開過亞洲,美國在東亞駐軍約7萬人,大多部署在日本、韓國。近來,美國駐軍大規模移防山口縣岩國市愛宕山地區的基地,意在加強軍事圍堵中國,無視當地居民的抗議,岩國當地更通過公投,反對美軍基地。

     10月下旬,日本防衛省聲稱將考慮擊落「侵犯日本領空」的中國無人機,並打算向美國採購160餘架MQ-8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加強監控「尖閣諸島」。近日美國兩艘核動力航母尼米茲和華盛頓號帶領2個航母戰鬥群同時現身中國南海海域,宣稱是要「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戰後美國以《美日安保條約》維持其在東亞地區軍事干預能力。台灣長年籠罩在美、日影視與刊物中,加上李、扁20年去中國化教育,不少政客在無形的意識形態領域已不知不覺加入美日陣營,反對黨主席蘇貞昌批大陸為「區域霸權」卻看不到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具體說明了這個現象。要知道,大陸今天還沒有一個航母戰鬥群成軍,更別說遠渡太平洋到美國西岸耀武揚威了。

     蘇貞昌知不知道,近日我們高價採購美國30架阿帕契直升機,卻與美國有約,不可用於攻打美國盟國。日本當然是美國堅強的盟國,若釣島有事,在蘇貞昌口中的「區域霸權」與美國的盟國之間,我國防部光「表示遺憾」恐無法向美國交代。

     美國與日本的軍事部署已經逼到家門口了,「兄弟鬩牆,外禦其侮」,台灣2300萬中國人,不會都像蘇貞昌,老是做出親痛仇快之事。不過話說回來,誰是親誰是仇,蘇貞昌或與當年李登輝一樣,雖無法成為日本人,但已被改造成「不是中國人」了。(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張瑞昌專欄-政治師徒的核解難題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美聯社)

     政治人物常以師徒相稱,除了藉以彰顯一脈相傳之意,也有後人繼承前人政治遺產的味道。不過,現實世界的政治講究利害,再怎麼尊師重道,有時理念也難敵利益,師徒倆也會緣盡情了,走到分道揚鑣一途。

     11月中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右圖,美聯社)在內幸町的東京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再度向安倍內閣喊話,呼籲首相安倍晉三下定決心實現去核電化。他表示,首相的權力是很大的,只要首相做出決斷,日本就能實現「零核電」。

     被安倍尊為「政治導師」的小泉純一郎,在這場退休後首度召開的記者會上,對自己徒弟不假辭色地提出「指導」,要掌權的安倍改變能源政策,盡早確立「零核電」的施政方針。稍早之前,安倍在朝日電視台批評恩師小泉的廢核主張,他說,此時做出「零核電」的承諾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71歲的小泉顯然是對徒弟背師忘祖頗為不滿,否則不會僅相隔數日,立即大動作回嗆安倍。老驥伏櫪的小泉直言,「零核電」是充滿夢想的偉大事業,能夠將大自然當做資源,而首相是有權做此決策的人,坦白說,再也沒有比安倍運氣更好的首相了。

     曾經長期主政的小泉,何以成了反核急先鋒?其實,這和他今年8月的一趟芬蘭考察之行息息相關。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小泉因為看過許多災區的紀實報導,心有所感之餘,開始思考核廢料處理等核心問題。由於芬蘭正在著手興建一處宣稱保存期限達10萬年的地下核廢料處置場,小泉因而前往參訪。

     據說,那趟芬蘭行讓小泉受到相當大的震撼。小泉參觀的是芬蘭知名核廢料處置場「安克羅(Onkalo)」,這個處置地點選址很特別,位於花崗岩的岩層,「安克羅」中文即為「洞穴」,亦即掩藏之地。芬蘭以10萬年一次的冰河時間為限推算,往地下深掘400公尺封存,這項工程不僅艱鉅浩大,預算不斷增加,最重要的是,凸顯核廢料最終處置的難題迄今無解。

     「處置場真有10萬年的壽命期?誰又能向10萬年後的人類保證沒有危險性呢?」小泉內心衝擊之大,可想而知,他帶著這樣的疑問回國,並且風塵僕僕地到各地演說,對小泉來說,核廢料若沒有最終的處置場,那麼發展核電就是不負責任的。儘管這樣的深刻體認,是在小泉告別永田町之後。

     日本並不是沒有對核廢料的處置下過工夫。以位在東北青森縣的高放射性核廢料貯存場為例,根據環保團體的指控,原本是日本計畫作為核廢料再處理之用,但因固化技術未能克服,使得從1992年開始至今都沒完工,然建設經費卻已逐年增加,從當初的1800億台幣暴增至6600億台幣,形成龐大的財務負擔。

     對於擁核派聲稱「核電是既安全且成本低廉」的主張,小泉以親身走訪的體驗做了駁斥,並且提出一個反核陣營老生常談的論述,「找不到核廢料最終處理的地方,就沒有理由發展核電。」嘲諷的是,當年小泉大權在握時,反核團體如此大聲疾呼,小泉內閣卻是充耳不聞。

     然而,在日本擁有相當人氣的小泉,一出手仍舊是政界、輿論矚目的焦點。自民黨對這位有著一頭像獅子般捲髮的政壇大老更是敬畏三分,只能拐彎抹角地批判小泉「想法單純」或以「言論自由」、「政策不變」帶過。

     其實,日本核電發展已逾30年,至今還沒有一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小泉看了北歐芬蘭飽嘗苦果的艱辛過程,再回頭思及福島核災的慘痛教訓,必然是刻骨銘心,因此決定趁著有生之年,積極鼓吹去核電化,催促政府實現零核電的政策。

     小泉變身反核健將,雖遭到自民黨高層譏諷,卻引來前首相菅直人的聲援。這位在首相任內經歷福島核災的民主黨大老,力挺小泉之際也坦承自己曾誤信核能安全的神話,並為此感到羞愧與抱歉。

     世人或許納悶,不管是小泉或菅直人,他們今日發出的反核言論,竟不約而同地都是下台之後,難道領悟皆來自在野,而正義感都藏在民間?相對地,莫非執政就必須接受妥協,掌權則勢必充滿謊言?

     倘若有朝一日,安倍也跟著恩師的足跡走,屆時的他又該如何回首當初呢?

 

總統:危機失控下 可摧毀核電廠

 

 

總統馬英九今天重申,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這兩年來努力加強核電廠的安全防護,並建立一套機組斷然處置措施,在真正危機已接近失控情況下,可摧毀整個電廠,避免輻射外洩。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第30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與會日本學者等86人。

他說,在這次研討會當中,也針對核能、氣候變遷規劃兩場專題演講。就能源政策來講,台灣與日本非常相似,98%的能源都仰賴進口,因此做好節能減碳工作,是政府非常重要的政策。

馬總統說,因為努力省電的關係,過去5年來,已經節省了200億度電力,占整體用電量的1/5,已超過核能二廠去年一整年的供電量。

總統強調,政府關注核能的問題,台日在三方面非常相似,除能源大部分都仰賴進口之外,日本跟台灣都位於亞洲地震帶,經常有地震的發生;其次台、日都是海島,電網皆是獨立的,無法從別的國家進口電力,所以在能源的組合上,不能夠放棄任何一種能源。

他說,目前台灣的電力供應上,煤炭佔了41%、天然氣佔了30%、核能佔了18.4%,其餘是由水力以及再生能源。

兩年前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總統說,這兩年來,政府跟民間的許多單位都到日本考察,一方面瞭解福島發生問題的原因、處置的方式,同時立法院今年也特別組團拜訪距離這個震央更近的女川核電廠,瞭解它為什麼能夠毫髮無損?

總統說,這兩年也努力的加強核電廠的安全與防護,包括六座機組、正在興建中的核四廠,增加了緊急的抽水泵、移動電源,同時也增高海嘯牆,「把福島電廠所遭遇到的情況,都做了有效的維護」。

此外,也特別建立了一套機組斷然處置措施,在真正危機已經接近失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這個電廠整個摧毀,避免輻射外洩」;總統說,「我們堅持相信,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這是我們一貫的要求」。

【2013/11/26 中央社



全文網址: 總統:危機失控下 可摧毀核電廠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320415.shtml#ixzz2lj2mQ1X2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63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