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人都可以竊聽?美監聽梅克爾11年 歐巴馬聽過簡報 台灣監聽 日本的1,929倍 美國的50.8倍
2013/10/28 17:27:24瀏覽814|回應0|推薦0

 社論-規範美監聽 應建立國際準則

     像滾雪球一樣,美國國安局(NSA)監聽內幕愈爆愈多,規模也愈來愈大,現在已經快演變成為一場外交雪崩了。原本是想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行為,如今卻嚴重衝擊與盟友的關係,更波及美國的全球戰略與國際影響力。

     在史諾登的爆料下,美國偵監之廣之深之久之離譜,都一一暴露在世人面前,而且規模愈來愈令人咋舌。先是爆出對美國人大量偵監,接著揭露出偵監無國界,美國對盟友也毫不手軟,不只竊聽在華府和紐約的歐盟與聯合國總部,還對35國元首電話進行監聽。被竊聽的除了巴西總統羅賽夫和墨西哥培尼亞之外,連歐盟大姊大德國總理梅克爾都被監聽了10年之久。不只政治人物成為偵搜目標,全球小老百姓也無法倖免,光是對西班牙和義大利,美國在1個月內就偵監了共上億筆通話。

     美國以往常被戲稱為「老大哥」,如今看來,確實還真是歐威爾筆下《1984》裡無所不在時時監控你的全球老大哥。前中情局雇員史諾登對美國濫行偵監之所以大感憤怒,進而向全球揭發,如今看來確實有他的道理。

     美國當局一再辯稱這些偵監工作都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阻止恐怖攻擊,甚至有議員大言不慚說偵監保障了民眾安全,歐洲應該感恩涕零才是。問題是,在民主法治國家,偵監要取得司法授權並在事後通知當事人,美國向哪個國家或國際法庭取得過偵監他國元首或人民的授權?

     美國老大哥因此犯了全球眾怒,盟友們氣得跳腳,各國元首紛紛興師問罪,要美國給個交代,歐盟更延後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這種濫行偵監的行為不但侵犯人權,破壞雙邊互信,更嚴重侵犯了其他國家的主權。雖然情報搜集是各國都會做的事,但被揭露得這麼徹底,規模又離譜到如此地步,對各當事國來說是很大的侵犯與羞辱,也必然激發該國民意的強烈反感。

     作為美國盟友的各國政府原本在與美國交涉時會以政經利益與戰略籌碼為重,但如果社會上的反美民意高漲,勢必牽制政治人物的決策空間,也讓各盟國領袖在若干國際議題上,難以再和過去一樣力挺美國。

     如今的國際社會態勢變化,以及美國日衰的經濟力量,都使得美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大不如前,在許多國際事務上,都需要其他國家的協助,但在偵監事件嚴重破壞美國與盟友的關係後,美國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國際社會變得更孤獨、更難取得盟友的合作。

     911恐怖攻擊事件對美國造成極大衝擊,也因此大量投入資源與科技,加強進行全球反恐偵監行動。但這個世界畢竟並非老美一國所有,美國要掌握全球恐怖組織動向、因應中東亂局、推動各項國際合作,都需要其他國家配合襄助,一旦失去了盟友的支援,孤軍作戰的美國,不僅將失去許多發揮國際影響力的籌碼,連想維護的國家安全與戰略地位,都會適得其反地受到傷害。

     其實,情報偵搜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人民與國家的安全,不是與人民為敵,更不應該把自己鬧成了全民公敵、或甚至全球公敵。但不受節制的權力,總是無法避免會遭到濫用,這是人性之常。而黑幕重重的情報工作,因為既不透明又缺乏監督制衡,更是容易走樣成暗黑怪獸,這是任何執政者都必須戒慎在心的真理。

     如果情搜工作能夠兼顧對民眾權益的尊重,在維護社會安定與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溝通說明,爭取民意的認同與信任,接受法律的規範監督,就比較能避免對人權的侵犯;但如果情治機構習於為所欲為,無視於對法制與民意的尊重,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管控機制,則不但難以免於侵害人權,更將嚴重破壞人民對公權力的信任,變成傷害國家利益的禍害。那樣的世界,不會更美好安全。

     既然偵監門已徹底掀開,這便是美國必須負責面對並收拾的局面。美國與各相關國家直接進行雙邊溝通取得協議,會是比較快的作法。另外,聯合國可以是個達成偵監共識的論壇,雖然聯合國的討論通常冗長且易陷入政治角力,但對跨國偵監行為仍應表達明確立場,因為這將對現代科技下的未來國際互動設立準則。

 

台灣監聽 臉書、Line、電郵全都錄
 

民間司改會昨天上午在立法院舉行「笨蛋,關鍵在機房」記者會,指出要廢除通訊監察中心,才能杜絕濫權監聽。
記者屠惠剛/攝影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昨天指控檢警調監聽浮濫,近五年每年有一萬件監聽案掛線,若依人口比例計算,台灣被監聽人口是美國五十倍、日本的一千九百廿九倍,違反憲法保障秘密通訊自由權、隱私權。司改會將推動修法,拆除設在調查局和警政署的兩座通訊監察中心。

司改會指出,比較台美日二○○八至二○一二年的監聽聲請案,台灣的檢察官這五年來平均每年聲請一萬五千件監聽案,核准率是百分之七十三,已核准監聽一萬件監聽案。以人口比率換算,台灣每一萬人有四點四人被監聽;美國三億人口約每萬人零點零八人被監聽,台灣是美國的五十點八倍;日本一億二千萬人口,約每萬人零點零零二個人被監聽,台灣是日本的一千九百廿九倍。顯示台灣監聽標準太寬鬆。

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指出,台灣監聽大本營是一九九二年在調查局、刑事局建置兩座「全民監控中心」(通訊監察中心)。刑事局和調查局的通訊監察中心原本是「黑機關」,但先後在二○○一、二○○八年經由修正組織條例取得合法地位。

通訊專家、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蘇育德指出,依通保法規定,全國所有電信業者必須架設線路經過這兩座監控中心才能監聽,等於刑事局、調查局可以監控全國所有門號。只要拿到監聽票後輸入電話號碼,電腦系統即自動擷取該門號所有的通訊內容。包括通話聲音,以及透過該門號發送的電郵、簡訊、臉書訊息、WhatsApp 、Line傳訊等,一概收錄,再由檢警調挑選他們要的內容。

司改會執行委員、律師尤伯祥說,如此一來與家人閒聊、朋友的爭執、愛人間綿綿情話、罵老闆簡訊、商業機密可能全都落入調查局、警政署手中,這種做法已經違反憲法的保障秘密通訊自由及隱私權。

尤伯祥說,比較各國監聽作業,美國僅容許監聽人員直接在監聽設備旁聽取,必須發現與犯罪嫌疑有關的內容後才能持續監聽。日本更嚴格,必須有第三者在監聽者身旁,監督其監聽行為。

林峰正說,司改會已擬妥草案,將推動修法,要求政府拆除在調查局和警政署的兩座通訊監察中心。

【2013/10/2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台灣監聽 臉書、Line、電郵全都錄 | 台灣監聽太浮濫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259057.shtml#ixzz2j5wyXXoj
Power By udn.com

 

 

美再爆大規模監聽西班牙通聯  

 

西班牙媒體今天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去年底至今年初1個月期間,監聽6000萬通西班牙民眾的電話。

【2013/10/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美再爆大規模監聽西班牙通聯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258125.shtml?instant#ixzz2j0guUsxP
Power By udn.com

 

人人都可以竊聽?

【郭崇倫(作者為聯合報副總編輯)】

這兩天發生了兩件竊聽事件,一是眾所周知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手機,遭到美國國安局電子竊聽,另一件被當成笑談的,則是前國安局局長海頓講電話,被鄰座的乘客「竊聽」。

這發生在24日下午,華府開往紐約的快速火車上,一位乘客麥特茲聽到兩排外有個人用手機大談「歐巴馬特別改裝的保密黑莓機」、「CIA的非常規引渡﹝rendition﹞與黑牢」,他忍不住轉頭去看,赫然發現是擔任過國安局局長﹝1999年至2005年﹞,與CIA局長﹝2006年至2009年﹞的海頓。

海頓對著手機,向訪問者﹝後被證實是時代雜誌的國家安全記者﹞,大談他對梅克爾被竊聽的看法,麥特茲豎起耳朵,在推特上現場一句句轉播:「前國安局局長海頓在我後面的火車座位上,以資深前任官員身分,夸夸其言,聽起來很自我辯護?」。

他的推特轉播,就像濟南中等法院的即時微博一樣,引發了政界與媒體圈的爆炸性關注,15分鐘後,海頓辦公室緊急通報,海頓結束電話後,站起來走向麥特茲說:「你要不要來場真正的訪問?」

「但是我不是記者」,麥特茲是自由派游說團體的負責人。

「每一個人都是記者」,海頓說。

在科技發達的現在,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不僅是手機拍下來的鎮壓影片,或是推特的即時報導,當然最有名的,之前是維機解密創辦人亞桑傑,之後是前NSA雇員史諾登。

然而最近一連串墨西哥、巴西、法國與德國政府首腦被監聽的消息,並不是由史諾登提供,他獲得俄羅斯政治庇護的條件,就是不能再爆料,更不是由後知後覺的情治機構所發現,反而是由各國實力最雄厚、最敢花錢的媒體獨家刊載。

在法國是世界報、德國是明鏡周刊,巴西則是最大的環球電視網,他們先向過去與史諾登合作的前衛報記者格林伍德取得機密文件,再向本國情機構查證,以梅克爾的例子,她列為機密的電話號碼,就赫然出現在明鏡所取得的文件上。

當然格林伍德批評的也沒有錯,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是偽善的,之前史諾登踢爆NSA監聽外國公民時,他們的反應冷淡,一副事不關己,甚至還與美國合作,逼他走投無路,只有藏身俄羅斯,現在NSA直接監聽到自己頭上,才有切身之痛。

韓國政府已經要求美國回復,韓國總統是否屬于遭美國情報機構竊聽的35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之列,最近這幾天,列名在被監聽名單上的35國媒體,一定紛紛與格林伍德聯絡,或合作或交易,以了解自己的領袖是不是遭到監聽,這不是媒體不愛國,而是基於媒體天性,希望從好不容易掀開的隙縫中,窺看到不為外界所知的內幕。

在接受美國軍方訪問時,NSA局長亞歷山大就指控,記者正在買賣國安局的五萬份文件,「我們應該盡快阻止,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這不僅是法院與政策制定者所能做的,讓這繼續進行是錯的」

但要阻止,涉及新聞言論自由,與國際外交合作,不是這麼容易的,尤其戰線已經拉開,盟國領導人現在更不可能與美國合作。雖然白宮幕僚表示,歐巴馬總統已下令檢討美國的監控計畫,「包括與我們的外國夥伴相關部分。要確保我們是因為有需要才蒐集情資,而不是有能力這麼做就做。」美國國內卻不以為然,認為保持美國和新監聽能力是有必要的,「監聽歐洲,是為他們好,讓他們更安全」。

有這樣的心態,難怪全世界要對美國火大了。

【2013-10-28/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人人都可以竊聽? - 其他觀點 - 全球觀點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82970#ixzz2j0bcNsGQ
Power By udn.com

 

美監聽梅克爾11年 歐巴馬聽過簡報

 

 

數千人廿六日在華府國會山莊前,抗議美國政府大規模監聽。示威者舉著「謝謝你史諾登」標語牌,聲援史諾登。
(法新社)

美國監聽醜聞持續擴大,德國媒體廿七日爆料,美國總統歐巴馬二○一○年即曾親自聽取有關竊聽德國總理梅克爾手機的簡報,且未就此喊停,決定繼續監聽。此外,美國偵監梅克爾,可能已有十一年歷史。

德國「周日畫報」引述美國國安局高官的話報導,早在二○一○年,國安局長亞歷山大即曾就梅克爾的監聽作業,向歐巴馬做簡報。這名消息人士說:「歐巴馬並未停止而是繼續進行這項作業。」

畫報說,因為歐巴馬想要更多細節,結果不僅是手機,梅克爾加密的其他通訊裝置也成監控目標,國安局不僅監聽對話內容,也監看她每日傳給重要幕僚的文字訊息,她的辦公室只有一支經過特殊加密的室內電話未被滲透。

德國「明鏡周刊」則爆料,揭密者史諾登洩露的國安局文件,顯示梅克爾的電話號碼二○○二年即出現於國安局的監聽清單。歐巴馬六月訪柏林前不久,還在持續監聽。

之前,「明鏡周刊」首度踢爆梅克爾手機被監聽,梅克爾去電歐巴馬興師問罪時,白宮表示歐巴馬向她承諾,「現在與未來都不再監聽」。媒體解讀歐巴馬話中有話,默認監聽是事實。不過,據稱歐巴馬當時告訴梅克爾他並不知情,並說他若知情早會立刻喊停。德國媒體的最新報導若經證實,徹底推翻上述說法。

二○一○年歐債危機爆發,梅克爾扮演帶領歐洲的關鍵角色;如果梅克爾二○○二年即成為國安局偵監對象,顯示當時的布希總統,已相當重視這位在野黨領袖。梅克爾二○○五年才當上德國總理。

明鏡報導,美國二○○二年就對德國領袖進行電話監聽,因為當時的總理施洛德不支持布希對付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德國媒體這幾天口徑一致痛批歐巴馬,柏林日報說他「偽善」,世界報在頭版刊出評論,說他「光環褪色」。

【2013/10/2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美監聽梅克爾11年 歐巴馬聽過簡報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256865.shtml#ixzz2j0dMYXzZ
Power By udn.com

 

 

 

調查局:陸廠網卡沒對外網連線

 

調查局今天表示,當初向中華電信買行動網路卡,不知來源是陸廠華為通訊,網卡是作調查局內部封閉網路使用,沒有外洩問題。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蔡煌瑯今天在立法院質詢時,出具一份自行統計的數據,近一年各政府機關採購華為通訊產品的數量,採購E173型行動網卡的最大宗竟為調查局,有124組,資料恐完全曝露,危害國安。

調查局指出,當初曾向中華電信採買行動網路卡,但不知中華電信提供的行動網路卡是向哪家公司採買而來,這批行動網路卡,僅做為調查局內部封閉網路使用,沒有對外網連線,因此沒有外洩問題。

【2013/10/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調查局:陸廠網卡沒對外網連線 | 台灣監聽太浮濫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E8%AA%BF%E6%9F%A5%E5%B1%80%EF%BC%9A%E9%99%B8%E5%BB%A0%E7%B6%B2%E5%8D%A1%E6%B2%92%E5%B0%8D%E5%A4%96%E7%B6%B2%E9%80%A3%E7%B7%9A-8258012.shtml#ixzz2j0d4ZMfZ
Power By udn.com

 

監聽浮濫?羅瑩雪:比較基礎不對

 

 

民間司改會昨日指控台灣檢調監聽浮濫,檢察官平均一年聲請監聽1萬5千件、獲核准1萬件,是美國的50倍、日本的1929倍。法務部長羅瑩雪上午反駁,司改會「比較的基礎是不對的」,她強調,每個國家監聽的狀況不一樣,「我們要經過法院,有些國家不須要經過法院」。

但羅瑩雪也坦言,自己並不曉得他國的情治單位是怎麼樣統計監聽數據,詳細數字她也還不知道。

對監聽風暴鬧得人心惶惶,羅瑩雪指出,大部分監聽都是在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組織犯罪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一般百姓被監聽比率非常少。她強調,監聽很辛苦,工作量非常大,一般檢察官也負荷不起,不是重要案件很少監聽。

媒體追問每1萬人中,就有4.4人遭到監聽,是否嚴重?羅瑩雪回應「這個數字怎麼算,還沒仔細看資料」。不過她舉例,如果一個人有一支電話被監聽,聲請監聽一次只能一個月,3年下來就算36次;若一個人有三支電話被監聽,一年就算100多次。她說,因此監聽數字看起來很大的可能原因,是因為從線次去統計,實際並沒有那麼多人被監聽。

【2013/10/29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監聽浮濫?羅瑩雪:比較基礎不對 | 台灣監聽太浮濫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E7%9B%A3%E8%81%BD%E6%B5%AE%E6%BF%AB%EF%BC%9F%E7%BE%85%E7%91%A9%E9%9B%AA%EF%BC%9A%E6%AF%94%E8%BC%83%E5%9F%BA%E7%A4%8E%E4%B8%8D%E5%B0%8D-8259812.shtml#ixzz2j5xLxe3D
Power By udn.com

 

 

 

馬總統也被美監聽? 國安局:了解中

 

 

蔡得勝:不敢說沒有

美國竊聽他國元首引起國際關注,對此國安局長蔡得勝(圖)上午表示,國安局提供總統安全無虞的通訊工具,只要總統使用,相信沒有被監聽的疑慮。
記者黃義書/攝影

外媒報導美方監聽全球35位元首,馬總統是否被列在美方的監聽名單中?國安局長蔡得勝上午表示,他不敢說沒有,國安局正在了解查證中。他也認為,台灣是美國的友好國家,不會是美國監聽的第一目標,且只要馬總統使用國安局提供的保密手機,他保證馬總統遭監聽的機率很低。

蔡得勝並認為,中共仍是監聽台灣最大威脅,他相信中共廣泛監聽台灣,馬總統和他們都是中共監聽的首要對象,但他們都使用保密手機。蔡得勝上午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說明國安局103年度預算。針對美方傳出監聽德法等國元首與政界高層,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蕭美琴質疑,美方監聽中國大陸,自然也會監聽馬總統,國安局應有所因應,若外國人確對我國進行不法監聽,國安局如因應?

蔡得勝回應說,美方是否監聽馬總統,他不敢說沒有。但他認為,美國認為台灣是友好國家,台灣不是美國主要監聽對象;德國等國因與美國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可能有監聽必要性。

馬英九總統。
記者黃義書/攝影

他表示,總統因為工作交付關係,自然會致電外館,國安局在外館與大使官邸都有建立通訊保密裝備,自認可防範監聽。國安局也會定期督訪,確保各單位通訊安全。

談馬遭鞋襲「暴力行為」

另外,社運人士近期頻繁對馬投擲鞋子,蔡得勝首度嚴詞批評,認為投擲鞋子屬於暴力行為,他質疑,「今天丟鞋子,明天裡面會不會裝磚塊?鞋子裏會不會包裝爆裂物、化學物?」強調這類行為應該被制止。

他也說,馬總統並未向國安局談及撤攔鞋網,攔鞋網是各地方警察單位根據安全而設置,有需要才會去使用,國安局尊重各地維安單位考量。

【2013/10/28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馬總統也被美監聽? 國安局:了解中 | 台灣監聽太浮濫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E9%A6%AC%E7%B8%BD%E7%B5%B1%E4%B9%9F%E8%A2%AB%E7%BE%8E%E7%9B%A3%E8%81%BD%EF%BC%9F%20%E5%9C%8B%E5%AE%89%E5%B1%80%EF%BC%9A%E4%BA%86%E8%A7%A3%E4%B8%AD-8257552.shtml#ixzz2j0cmObDp
Power By udn.com

 

 

 

台灣監聽 日本的1,929倍 美國的50.8倍

 

 

監聽國會風暴引發人人自危,民間司改會今天舉行記者會,指控檢警調聲請監聽浮濫。司改會表示,近五年來台灣檢察官平均每年聲請監聽1.5萬件,等於每1萬人中,就有4.4人遭到監聽。把台灣、日本、美國平均比較,台灣人遭到監聽的比率,是美國的50.8倍,是日本的1929.8倍,凸顯監聽根本毫無節制。

民間司改會今天公布的數據指出,2008到2012年間,台灣檢察官每年聲請1.5萬張監聽票,法院核准率約73%,亦即實際發出的監聽票大約1萬張。而日美兩國針對檢察官提出的監聽要求,核准率雖然幾乎達百分百,但實際監聽數量卻明顯少得多;總人口數達1.2億的日本,檢察官的聲請數每年只有29.4件;擁有3億人口的美國,檢察官每年聲請監聽票2720張。

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正指出,台灣檢警察系統浮濫地聲請監聽,台灣被監聽人口的比率,遠超過美國、日本,司改會並質疑,民眾遭監聽,卻無人來監督進行監聽的單位,造成民眾權益受損。

司改會說,美國進行監聽,必須要有第三者在監聽者身旁,監督其監聽行為。但是,我國監聽是包山包海,「先錄了再說」,之後任由檢警調隨意挑選想要的內容,但為何民眾要忍受自己與朋友談話、各類簡訊和商業機密,都被掌握在調查局和警政署手中?

司改會批評,這樣的監聽手法直接踐踏憲法第12條保障的秘密通訊自由,與憲法第22條的隱私權。他們要求,拆除違法違憲的通訊監察中心,包含調查局及警政署的全民監控中心。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針對全年檢察官向法院聲請監聽的案件數高達1萬5千件,法院核准的監聽比例也高達三分之二,有破萬件被監聽,遠比美、日的監聽比率高出甚多; 法務部官員表示,聲請監聽案件數居高不下,與警調透過檢察官聲請監聽有關。官員還透露,司法院與最高檢察署的統計有出入,司法院是以被監聽對象為基礎,但最高檢則是以次數而不論對象,因此實際的監聽數應該更高。

法務部官員表示,美、日全年的監聽數相當低,是有類似的文獻紀錄,但美、日的監聽數如何計算,就不得而知,例如美國監聽德國總理梅克爾長達11年,不知美方有無計入。

據了解,司法院對監聽案件的統計,是以被監聽者計算,例如一個人接續被監聽10次,只能算一件,但最高檢察署的算法則是以次數計,而不是以人計,是算法基數的不同,若以最高檢的次數計算,全年被監聽的案件數則有好幾萬,而不是只有一萬件。

【2013/10/28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台灣監聽 日本的1,929倍 美國的50.8倍 | 台灣監聽太浮濫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257592.shtml#ixzz2j0c2Z7Gn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22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