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雖七千人吾不往也!黃世銘洩密案 檢評會建議「撤職」陳守煌失誠信 調職,情何以堪 檢方先後被掃 柯、王卻不倒
2013/12/14 17:54:23瀏覽172|回應1|推薦1

 

感時篇/雖七千人吾不往也!

 

──人必有所不為,然後能有所為

台灣2013年代表字選出,「假」字以高票當選,這當然與今年的食安風暴有關。

其實,不僅物有假,人也有假。「假食」還可以檢驗得出來,「假人」就很難察覺。他們貌似忠厚,反而有人對之頂禮歌頌。

「假人」不易辨,但「真人」不難知,因為這樣的人多半獨來獨往,言行一致,始終不渝,不會藏而不現。

台灣的「真人」當然不少,監察院長王建煊就應是一個。王建煊如能得到這樣的「榮銜」,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官,而是因為他做了什麼事。他的事蹟知者甚多,最近又添一個例子。

今年11月28日馬英九總統邀請五院院長例行茶會,感謝他們平日的辛勞。王建煊在會中發言,講了一則「警察抓小偷」的寓言。他說,為了抓兩個小偷,警察躲在暗處多時,終於逮到他們,結果小偷卻反過來指控警察「怎麼可以躲在暗處」?墮落的媒體也跟著罵,甚至引導輿論走向,結果這個警察被起訴了,兩個小偷反而洋洋得意,整個社會沒人去追究兩個小偷到底偷了什麼?

第二天新聞報導說,王建煊的寓言,是影射涉及司法關說案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王建煊沒承認,也沒否認。而王金平很大度,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尊重多元社會的聲音。

事隔兩天,11月30日,王金平的大哥王珠慶在高雄出殯,藍綠政要都到場,據警方估算,約有7000人參加。總統和行政院長早一天到王家致哀,當天部、會、院首長幾乎全到,但監察院長王建煊沒到。

照王建煊早先的自哂,他這個院長是沒事做的閒差事,當然不會忙得抽不出空。他的「雖七千人吾不往也」,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風骨,也是一種批判。

王建煊身在官場,卻不怕得罪「同朝為官」的朋輩。他「紆尊降貴」跑到安置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採訪創辦人曾慶,為他寫了一本專書《瘋子:成就了驚人之愛》。他發現依照內政部障礙福利設施標準的規定,安養院的植物人與廁所也要維持六比一的比例。他質疑說:「植物人歡喜上廁所?」為了替所有安養院解決這個問題,他嚴詞批評內政部長閉門造車,並向總統「請願」。

王建煊雖嚴於責人,但並不寬以待己。他做事公私分明,絕不苟且。譬如,下班後非公務活動,不用公務車,由他太太專任司機。機關團體或親朋好友送點小紀念品,也概不接受,說是監察院的規矩。他在兩岸辦了好幾個教育和慈善基金會,收入統統都捐了。

筆者多年前曾寫一文,懷念監委陶百川先生,標題是「丈夫無所求,君子有素守」,這句話也可用在王建煊先生身上。

農曆年快到了,臘月廿三日祭灶。《論語》有這麼一段話:

原文: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譯文:王孫賈問:「『與其祈禱較尊貴的奧神的保佑,不如祈禱有實權的竈神的賜福』,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對。若犯了滔天大罪,怎麼祈禱也沒用。」

人應做「真人」,要有所不為,然後才能做些有意義的事。種善因得善果,就無須祭神禱告。

【2013/12/19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感時篇/雖七千人吾不往也!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369718.shtml#ixzz2nuVXjG4f
Power By udn.com

 

 

撤換陳守煌? 羅瑩雪:目前沒規畫

     《聯合報》報導法務部已決定撤換台灣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法務部長羅瑩雪昨表示,檢察長人事異動作業時間還沒到,目前沒有規畫,也沒有任何決定,不解傳言從何而來。

     陳守煌則說,他平常心,尊重長官決定。陳守煌17、18兩天在宜蘭主持全國檢察官會議,檢察總長黃世銘也參與會議並致詞。陳守煌說,他與總長分坐部長羅瑩雪左右兩旁,餐宴時,他向總長敬酒,總長也回敬他。他說,自己不怨總長,妻子還說要為總長禱告。

     他說,從辭到不辭的轉折很單純,因家人請教過人事單位,認為請辭檢察長,若未派新職,會影響日後退休及退養金,所以建議他不要辭。

     羅瑩雪也說,大家都是成熟的大人,互動正常有禮,檢察長會議及餐敘並沒有尷尬、不好意思的場面。

     她表示,不知道撤換陳守煌的消息從何而來;並笑說:難道是「地下部長」還是記者做夢夢到。羅瑩雪強調,將就陳守煌個人意願、各界看法、法律規定通盤考量。

 

綠突襲廢特偵組 藍緊急散會

 

在野黨立委昨天上午在立法院院會提變更議程討論廢除特偵組案,經無記名投票成功變更議程,國民黨立委顏寬恒(右)支持變更議程,大黨鞭林鴻池(左)進行溝通無效。
記者屠惠剛/攝影
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在立法院院會提案變更議程,將攸關特偵組存廢的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改列討論事項第一案。在不記名投票下,國民黨立委近十人「跑票」,致綠營突襲成功;國民黨團緊急提「散會動議」反制,才將特偵組留於刀下,擇期再議。

法院組織法第六十三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已滿一個月朝野協商期,可逕付表決,前天傳出綠營有意突襲變更議程,昨天院會民進黨團果然發動突襲提案變更議程列入討論案,不少藍營立委跑票投贊成票或棄權,最後以贊成五十一票、反對四十七票、棄權五票,綠營搶下表決門票。

藍營緊急提「散會動議」因應,並採記名投票,雖有國民黨立委李慶華、林國正及無黨籍立委陳雪生投棄權票,但仍以贊成五十七票、反對四十五票、棄權三票,通過散會動議,此案另擇期再議。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表示,從變更議程時不記名投票看,不少藍營立委也支持廢特偵組,國民黨竟以黨意強壓民意,提散會動議,懦弱不敢正面迎戰。民進黨團揚言,將跟國民黨團正面攤牌、迎戰,拒絕立法院延會。國民黨大黨鞭林鴻池坦承疏漏,指以往表決多採記名投票,昨天綠營提變更議程時一時沒注意,加上議事人員未提醒,黨團未提出記名要求,「如果記名(表決),結果不會這樣」,少數黨籍立委的確對特偵組很有意見,黨團下周一將開黨團大會凝聚共識。

不少國民黨立委私下表態支持廢除失控的「怪獸特偵組」,有立委說,若非民進黨不斷叫囂、「呷緊弄破碗」,昨天院會或許有機會闖關成功。

國民黨立委王惠美說,自始至終支持廢除特偵組,適當時機就會表態。立委陳根德說,法務部既已成立廉政署,應避免疊床架屋,可檢討特偵組存廢。

【2013/12/14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綠突襲廢特偵組 藍緊急散會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59809.shtml#ixzz2nRQrOGeR
Power By udn.com

 

 

 

冷眼集/立委不甩黨鞭 藍大危機

 

 

立法院議事攻防狀況百百種,大小黨鞭為奪得先機、出奇制勝,必須嫻熟各項議事規則、掌握敵我動態,以擬定對策。但本會期以來,國民黨團面對民進黨團攻勢卻左支右絀、疲於奔命,昨天還差點讓民進黨團突襲成功。

立法院在野黨團昨發動突襲,經由不記名表決後,順利將廢除特偵組的修法草案列為討論事項第一案,眼看在野黨就要得手,但國民黨團急提散會動議,才在千鈞一髮之際擋下此案。執政黨團挾著人數優勢,原本可輕易擋下在野提案,但因黨團幹部全都「狀況外」,才發生昨早的驚險局面。

特偵組昨天在院會險些遭廢,但其存廢與否爭論已久,國民黨團理應保持警覺,況且前晚也傳出民進黨團打算突襲的風聲,藍營黨團第一時間卻誤判,認為「他們(在野黨)應該不會這樣提」。

前晚到昨天近午表決前,國民黨團幹部完全未進行危機處理,對擺明反對特偵組的黨籍立委進行疏通,甚至也沒有提前向黨中央報告。直到昨天接到高層「關切」,才急忙解釋是因一時疏漏未提記名表決,導致黨籍立委藉機倒戈。

昨天的狀況,看似是國民黨大小黨鞭一時疏漏,但黨鞭是資深立委,理應熟悉議事攻防,還讓在野黨突襲成功,實有違常理。國民黨團究竟是「狀況外」,還是「刻意放水」讓同志宣洩對特偵組的不滿?不得而知,但黨籍立委「大暴走」,已突顯黨鞭無法貫徹黨中央意志、叫不動立委的窘況,這才是國民黨大危機。

【2013/12/14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冷眼集/立委不甩黨鞭 藍大危機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59810.shtml#ixzz2nRRAnh6c
Power By udn.com

 

熱門話題-檢評會大罪:錯亂價值

     眾所矚目的檢察總長黃世銘洩密、濫權監聽案,檢察官評鑑委員會經過3個月審查,參考北檢洩密案起訴資料,作成決議認為,黃涉濫權監聽國會總機、洩密給總統共七大違失,有懲戒必要,移送監察院,並建議撤職。

     雖然檢評會同時還認定,柯建銘案立法院長王金平構成司法關說,而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陳守煌亦然,而高等法院檢察署承辦檢察官林秀濤則依據司法關說,而對柯建銘涉嫌的刑事案件,不再提起上訴,後二者涉嫌的案情極為重大,嚴重戕害司法之公信力,檢評會僅建議對林秀濤施以警告處分。

     如此一來,柯建銘案構成司法關說,乃屬不爭的事實,確實具備確切的證據。不管特偵組在取證上,程序方面容或存在若干瑕疵,但是在摘奸發伏方面,有其一定程度的貢獻。套用古人的一句話:「不以一眚掩大德。」不能因為偵辦程序方面瑕疵,遂全面予以否定其原有成果。檢評會的判定,應了民間的俗話:「有功不賞,打破要賠。」輕重失衡的判定結果,難免讓勇於任事者為之心寒!

     檢察官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對於法律都有深入的瞭解,而且肩負打擊犯罪職責,對於司法關說損害到司法正義,允當深惡痛絕才對,怎奈陳守煌、林秀濤等人,本身不知潔身自愛,非但不以司法關說為恥,甚至於自己就是司法關說當事人,與王金平、柯建銘等政治權貴沆瀣一氣,構成「共犯結構」,這是司法界的奇恥大辱,檢評會對之卻「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並不符合社會的高度期待。

     換句話說,檢評會屈服於民粹政治的壓力,予人「柿子挑軟的吃」之觀感,鑒於黃世銘不買司法關說的帳,也從不做出司法關說的舉動,遂對之痛下毒手,絕不考慮其遏止司法關說的功勞,反而「檢察體系之賊」─陳守煌、林秀濤等人,檢評會建議施以不痛不癢的警告處分,形同變相放水,容易造成民眾普遍錯覺,咸認為司法關說沒有什麼大不了,至於阻礙司法關說的人,則構成大罪七條。

     任這樣演變下來,勢必導致國人價值觀的錯亂,檢評會固然自以為是,但是檢察體系核心價值審酌,完全失衡的惡果,就是善惡是非的觀念,為之蕩然無存。

 

黃世銘洩密案 檢評會建議「撤職」

 

檢評會針對檢察總長黃世銘等人的洩密監聽和關說案,認為黃世銘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審查,建議撤職。

檢評會也決議,特偵組長楊榮宗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送監察院,建議申誡;特偵組檢察官鄭深元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送監察院,建議申誡;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陳守煌,報由法務部核處,建議警告;高檢署檢察官林秀濤,報由法務部交付檢察官人事審議會,建議警告。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檢察總長黃世銘被控洩密遭移送評鑑,檢察官評鑑委員會今天決議將黃世銘報由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建議撤職。

檢評會調查兩件評鑑案,分別是檢察總長黃世銘、特偵組組長楊榮宗、檢察官鄭深元所涉的洩密及監聽案,以及台灣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檢察官林秀濤所涉司法關說案。

【2013/12/14 聯合報、中央社



全文網址: 黃世銘洩密案 檢評會建議「撤職」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360553.shtml#ixzz2nRQFYitp
Power By udn.com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新聞稿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經過近3個月的審查,針對民間司改會及法務部移送檢察總長黃世銘及檢察官楊榮宗、鄭深元涉及濫權監聽、洩密;檢察長陳守煌、檢察官林秀濤涉及關說,違反檢察官倫理,做成下列決議:

一、受評鑑人黃世銘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審查,建議撤職。理由是濫權監聽、違法公開監聽譯文、洩密、違反行政倫理紊亂體制、濫權召開記者會、新聞稿內容未經查證不顧他人權益、違法監聽立法院總機,事後也未查證即公開託詞辯解。

二、受評鑑人楊榮宗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審查,建議申誡。理由是違法監聽立法院總機,事後也會查證即公開託詞辯解。

三、受評鑑人鄭深元有懲戒之必要,報由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審查,建議申誡。理由是濫權監聽、違法公開監聽譯文、違法監聽立法院總機,事後也未查證即公開託詞辯解。

四、受評鑑人陳守煌報由法務部核處,建議警告。理由是陳守煌受立法院長王金平關說,並向林秀濤檢察官關說,沒有依法登錄關說事項,也未能注意避免執行職務的公正性受到懷疑。

五、受評鑑人林秀濤報由法務部交付檢察官人是審議委員會審議,建議警告。理由是林秀濤檢察官接受陳守煌檢察長關說,沒有依法登錄關說事項,也未能注意避免執行職務的公正性受到懷疑。

※延伸閱讀》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新聞稿全文

【2013/12/14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新聞稿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360626.shtml?instant#ixzz2nRfCcjk6
Power By udn.com

 

高檢署檢察長 陳守煌去職成定局

 

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陳守煌,被檢評會認定「接受關說」,法務部高層正考量對他調職。陳守煌去職幾已成定局。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陳守煌,被檢評會認定「接受關說」,法務部高層正考量對他單一調職,或等明年春節後檢察首長統一調動。陳守煌去職已成定局。

法部高層 早就達成共識

陳守煌本月十三日曾交給法務部長羅瑩雪一份「聲明請辭」書,以備十四日檢察官評鑑委員會若認為他有接受關說,他要辭職負責。據指出,當時羅瑩雪與法務部其他高層就已為陳守煌去職達成共識。

若立即調動 將會「降調」

十四日檢評會公布評鑑決議書後,陳守煌以檢評會沒有證據證明他關說,拒絕辭職。但他拒辭並未打消法務部高層要他去職的共識。據了解,法務部考量是要反映民意立即調整陳守煌職務,或等到明年一月或二月檢察首長統一調動再調動陳守煌。

如果立即調動,適合陳守煌的職位僅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尚有一個空缺、或回任高檢署檢察官,但這形同「降調」。

若統一調動 給陳下台階

若等明年統一調動,因明年四月檢察總長任期屆滿,最遲二月提名新總長人選,加上新北地檢署檢察長出缺,將有一番檢察首長調動,此時調動陳守煌,可以給他下台階。

羅瑩雪 正權衡利弊得失

但高層擔心,明年七合一選舉將屆,候選人綁樁腳均在春節前後搞定,若最高檢察署沒有查賄作為,負責指揮各地檢署的高檢署檢察長人事不穩定,將無人督導查賄布局。法務部幕僚正匯整各項利弊得失,供部長羅瑩雪參考。

陳守煌 說明不請辭原因

陳守煌昨天發布聲明稿,說明從「聲明請辭」轉變「不請辭」的原因。陳守煌將聲明貼上檢察官論壇,引起正反討論,甚至有法官撈過界,發言要他不要再以檢察一體當擋箭牌,諷刺他「魔鬼就藏在細節裡」,不要再辯了。

【2013/12/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高檢署檢察長 陳守煌去職成定局 | 檢評會決議失衡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E9%AB%98%E6%AA%A2%E7%BD%B2%E6%AA%A2%E5%AF%9F%E9%95%B7%20%E9%99%B3%E5%AE%88%E7%85%8C%E5%8E%BB%E8%81%B7%E6%88%90%E5%AE%9A%E5%B1%80-8367896.shtml#ixzz2nolOcQk4
Power By udn.com

 

 

 

冷眼集/陳守煌失誠信 調職,情何以堪

 

熟悉陳守煌的人都知道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這次他卻因「反悔」請辭,遭外界質疑誠信破產。

事實上,陳守煌在檢評會即將公布決議書前夕,即寫好請辭聲明,並交給法務部長羅瑩雪;一旦檢評會若認定他「接受關說」,他就請辭。這個舉動絕非兒戲,顯示他確有請辭負責的決心。

但是他後來為何反悔?據觀察,有幾個重要的因素促使他不得不轉向。首先,他在昨天解釋不請辭的聲明稿指出,其家人和長輩、師長都認為在是非不明之際請辭,恐會令外界解讀為「承認有關說行為」。

所謂的長輩和昔日恩師,包括因關說疑雲去職的法務部前部長曾勇夫、和一位前檢察總長。曾勇夫以自身在事發第一天被逼下台的慘痛經驗,力勸陳守煌挺住,進而讓陳守煌斟酌再三。

其次,一位前檢察總長和多位部屬提醒他,可以放棄檢察長職位,但不能放棄累積逾四十年公職生涯應獲得的退休保障。部屬勸陳守煌,他除了薪水,家中沒有其他收入,加上經常要奉獻教會,若驟然去職,晚年生活堪虞。大家建議他應回任檢察官,再做打算。

陳守煌不斷表明要維護檢察一體,自認與檢察官討論案情並非關說;因此,他才會在檢評會約詢時,百分百還原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對話始末。

但陳守煌反悔的決定,卻惹來罵名。他經常說「凡事沒有應該,只有感恩」,還說過對職務調動感謝「上帝的恩典,長官的厚愛」;所以,要他接受調職確實令他情何以堪。 

【2013/12/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冷眼集/陳守煌失誠信 調職,情何以堪 | 檢評會決議失衡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8367823.shtml#ixzz2nol1oATW
Power By udn.com

 

 

直言集/檢方先後被掃 柯、王卻不倒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向立法院長王金平「訴苦」,引爆關說風暴。但事件發展至今,法務部前部長曾勇夫、檢察總長黃世銘、高檢署檢察長陳守煌、檢察官林秀濤等人先後被掃到,反倒是柯、王屹立不搖。

檢察官評鑑委員會日前認定,陳守煌將王金平針對柯建銘案意見,轉達給檢察官林秀濤,「就是關說」;雖無違法事證,但違失行為已讓不上訴的公正性遭懷疑。

檢評會的認定,等於臨門一腳下了「最終結論」,不論當事人如何抗辯,就是關說無誤,就算沒有法律刑責,也難逃行政責任。

在司法自律、輿論他律、高層施壓下,一連串涉入關說案的大官先後成為箭靶;曾勇夫率先被摘掉烏紗帽,黃世銘不僅因監聽、洩密案成為被告,還面臨監察院彈劾議處。

陳守煌可能被強迫調職,檢評會也建議將林秀濤行政懲處。

關說風暴重挫馬總統的政治威望,反倒是柯建銘和王金平依舊老神在在。王金平透過司法救濟,保住不分區立委和立法院長權位;民進黨則將矛頭對準黃世銘和特偵組,讓柯建銘好整以暇,「變身」成為關說案的受害者。

立法院紀律委員會無視於檢評會的認定,朝野立委有默契地對王金平和柯建銘輕輕下,顯示社會壓力難以伸進立法院的「政治保護傘」。在沒有重大意外下,「王院長」和「柯立委」幾乎確定可做滿本屆任期,難怪國人會選出今年代表字,就是「假」!

【2013/12/18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直言集/檢方先後被掃 柯、王卻不倒 | 檢評會決議失衡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E7%9B%B4%E8%A8%80%E9%9B%86%EF%BC%8F%E6%AA%A2%E6%96%B9%E5%85%88%E5%BE%8C%E8%A2%AB%E6%8E%83%20%E6%9F%AF%E3%80%81%E7%8E%8B%E5%8D%BB%E4%B8%8D%E5%80%92-8367818.shtml#ixzz2nolcEqPm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9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