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鐵怎麼了? 啟用半年工程出包 搶救台鐵:應有「與高鐵賽跑」之外的政策 五楊高乘載偵測器騙很大
2013/11/30 18:23:56瀏覽287|回應0|推薦1

 

台鐵怎麼了? 啟用半年工程出包

 

台鐵七堵-五堵間電車線懸臂組(三角架)絕緣礙子受損斷裂,造成三角架傾斜,台鐵緊急派員維修並更換新的絕緣礙子。上午這起意外造成1萬4000多名旅客行程延誤。
記者林秉州/攝影

周六上午出遊尖峰,台鐵卻出狀況,讓旅客急跳腳。啟用才半年的台鐵七堵-五堵站,發現有電車線懸臂組(俗稱三角架)的絕緣礙子受損,造成懸臂組傾斜,所幸司機員緊急通報,避免電車線遭扯落,造成更大影響。不過上午這起意外共影響45列車,多達1萬4000多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延誤。

台鐵局電務處長陳三旗表示,這次電車線懸臂組傾斜發生的地點位於隧道口附近。維修人員上午發現受損的絕緣礙子有受到外力撞擊破損,初步認為和材料品質應沒有關係,受損原因疑是外力撞擊,行保會正調查中。

台鐵七堵-五堵間電車線懸臂組(三角架)絕緣礙子受損斷裂,造成三角架傾斜,台鐵緊急派員維修並更換新的絕緣礙子。上午這起意外造成1萬4000多名旅客行程延誤。
記者林秉州/攝影

據了解,以往也從未發生過新工程剛啟用電車線礙子就斷裂情況,這次為何完工不久便斷裂,目前正往施工問題或材料品質、外力影響等方向調查。不過,這樣的工程品質和後續維護管控,如何讓民眾放心?

陳三旗指出,全台電氣化路線均有設置電車線懸臂組,且有定期保養維護,但今天的傾斜事件發生後,除盡快查出絕緣礙子受損原因,也會加強巡查密度,尤其是七堵到汐止的三軌化路線區間,以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

火車上午一度停擺,班車誤點,五堵站有不少民眾候車。
記者邱瑞杰/攝影

台鐵應變中心指出,上午6時34分,有迴送列車的司機員發現七堵-五堵間東線電車線三腳架疑似傾斜,並通報行控中心,經4103次區間車司機員確認,造成東線暫時無法行車,以中正線單線雙向通行,4103次和107次均退回七堵站再開車。

台鐵應變中心表示,若司機員沒有發現電車線懸臂組傾斜,列車仍通過此路段,會造成電車線遭扯落,影響的程度更大。為了更換新的絕緣礙子,電力維修車在7時48分進入現場搶修,配合搶修需要,七堵-五堵間於9時採取斷電措施,9 時24分完成搶修。

台鐵統計,受影響的45列車,有8列對號列車延誤超過45分鐘,旅客可於1年內到各站辦理全額退費。

【2013/11/30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台鐵怎麼了? 啟用半年工程出包 | 生活新聞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8329886.shtml#ixzz2m7h82d00
Power By udn.com

 

 

搶救台鐵:應有「與高鐵賽跑」之外的政策
 

馬總統關於「台鐵捷運化」的口號言猶在耳,但台鐵這幾天「爆爆爆,連三爆」,包括原先宣稱已通車的八堵與南港間三軌化工程「只通半套」,以及上班上學尖峰時段發生自強號鎖死而延誤萬名旅客事件,創下非天災的運營異常紀錄。

這幾起意外事件,如果大事化小地切割處理,則人為疏失、材料劣化、設計不當,應分別究責;甚或上溯到鐵工局與台鐵的介面整合不到位問題。但窮究問題源頭,毫無疑問,是因缺乏完整的國家運輸政策規劃,放任無謂競爭,以致造成台鐵花了冤枉錢卻必然競爭不過,反而因資源錯置而致改革無效。

最近台鐵「三天內三出包」的潛因,早在民國九十六年高鐵通車時即已埋下。以高鐵的快捷,成為台灣西部廊帶運輸大動脈乃是必然。高速公路因為有「門對門(door to door)」的運輸優勢,地位屹立不搖;但台鐵、國內航空迎戰嚴酷競爭,幾乎立即面臨汰除命運。這在國際間早有清楚前例和處理經驗,政府自應妥善規劃各種運輸體系的任務調整,不能聽任運具間無謂競爭,造成國家整體運輸資源的損耗。很遺憾,高鐵通車前後的歷任交通部長,竟都未注意到此一資源規劃問題。

國內線航空資源的損耗驚人,即是問題之一。先前到處建機場,屏東縣甚至有南、北兩個機場;而當時航空公司著眼兩岸直航卡位,明知乘客巨幅流失,仍不惜失血也要維持航線經營,造成蚊子機場、空機往返的荒謬現象。最後北高航線終於停飛,無謂浪費已難以估計。

至於台鐵的運輸環境遭逢巨變,更是明顯,但上級單位卻無任何政策調整指導,仍要求台鐵繳出營運績效。台鐵為了留住客源,以提高速度、維持低價希望攬住乘客。但台鐵致力縮小與高鐵競速的時間差,註定是一場跑不贏的比賽。台鐵是一○七六毫米的窄軌,高鐵是一四三五毫米標準軌,如同「跑田埂」和「跑PU跑道」的賽跑,未鳴槍即已知結果;台鐵換穿再好的跑鞋,也不可能在窄小的路徑上衝刺。

為了要提速,除了電氣化,台鐵斥鉅資購買傾斜式列車,這種在日本、歐陸行走山區的車型,前後買了太魯閣、普悠瑪兩批列車,希望克服線型不佳路段的彎道減速問題。但北迴及東線鐵路電氣化,高架化後線型已相當改善,傾斜式列車可發揮的功能有限;反而隨著新傾斜式列車而凸顯周邊環境難以「接軌」的老問題,例如普悠瑪號剛抵台時曾發生過「卡月台」事件,以及未來路線是否可能過不了老山洞的問題,真是何其荒唐。

傳統鐵路面臨經營環境結構性的改變,其實國外早有前例可供參考。法國貫穿南北高速鐵路(TGV)通車後,傳統鐵路立即調整為貨運為主,從西班牙運來的農產品、北方荷蘭入境的花卉均改以傳統鐵路擔綱。貨櫃拉到轉運站後卸下,貨架上傳統鐵路平台車進巴黎,省下鉅額油錢,也減少高速公路運量負擔,減緩增、擴建的壓力。

日本傳統鐵路因應策略更值得台灣參考。上世紀六○年代東海道新幹線搶在東京奧運會前通車,之前即已安排傳統鐵路從幹線、動脈轉為「在來線」(意指本來就存在的路線,相對於「新」幹線而言),不去追速度,改以慢活、穿鄉走里為號召,賣點是悠遊享受、不趕時間。在來線的定位,讓日本鄉村文化愈發精緻化,鐵道文化亦呈現新貌。

遺憾的是,政府不為台鐵轉型作規劃,只是一味要求「拚績效」;而台鐵的舊式思維只能做短視調整,只想到提速與高鐵競爭,只想到砸錢買新型列車以更新形象。其實,北迴的「迴」段已改善曲率過彎問題,東岸路線行經台東縱谷更是超直的路徑,哪裡需要花大錢的傾斜式列車?僅此一例,已看出資源使用之浪費無效。

與高鐵競速的迷思,使得鐵路經營只剩下速度一環,另方面,真正可以凸顯傳統鐵路慢活、小鎮賞味等文化資產優勢反而遭到冷落。台灣未來環島鐵路網電氣化、高架化的既定政策下,田園美景不受電車線干擾的天空將永不復返。而台鐵因巨額投資也難以維持低廉票價,嫌高鐵貴的族群又少了選擇。

台鐵的連串意外事件,基層記過亦可收場,但基本問題並未解決。上游政策問題誰應負責,才是關鍵。

【2013/12/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搶救台鐵:應有「與高鐵賽跑」之外的政策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339919.shtml#ixzz2maIf9Fk4
Power By udn.com

 

 

五楊高乘載偵測器騙很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205001239-260603

時周精選 <:time datetime="2013/12/05 00:00">2013年12月05日 06:26

 

 

造價超過600億元的五楊高架,今年4月底通車,除抒解中山高的車流,最特別就是在泰山到內壢,配置全台第一個國道高乘載專用道,負責興建的國道新建工程局砸下3,100多萬元,對外宣稱設置有「熱感應」功能的執法利器,可以偵測車內人體溫度,揪出違規車輛。但立委陳其邁踢爆,上千萬元的監控系統竟只要求5成正確率,也沒有所謂可偵測人體溫度的熱感應功能,實際取締仍全憑員警肉眼,根本是「騙很大」!

五楊高架首設的高乘載專用道(HOV)僅供大客車、計程車和三人以上小客車行駛;而國工局為取締未滿三人的小客車,特別在全長約二十公里的專用道沿線,南北各設置兩處監控系統。

國工局從去年起就透過媒體報導,宣傳這套系統的熱感應功能,能藉由偵測人體的體溫來計算車內人數,想要在車內擺假人蒙混過關「不可能成功」,一旦未達三人,系統會即刻通知在前方停等的執法警車,由警方攔檢取締,違規可處罰六百到一千兩百元。不過,國道警察指出,這套執法系統回傳的影像,要經員警以肉眼確認,並進行實際攔車檢查後,確認車內乘客少於三人,才有辦法對駕駛開罰,並沒有「熱感應」的功能。

車內擺放假人 該系統無法識破

國工局總工程司陳議標表示,架設在五楊高架上的高乘載監控系統,使用的是紅外線輔助光源,車輛經過時,會向車內打出紅外線光(不可見光),再擷取影像來確認車內人數,並非感應車內人體溫度。他也承認,若車內擺放的是假人,系統無法識破,仍會判定合格,且紅外線會受到車窗窗簾或隔熱紙的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1867期時報周刊。限時搶購,訂《時報周刊》送【感謝老天我活過了十年】,請洽讀者服務專線:0800-000-668。)

時報周刊官網全新登場:http://www.ctweekly.com.tw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69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