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老鼠槍口下 他們巡護山林 休耕補助 不該走回頭路 水資源管理不夠 拿什麼抗旱 別小看女農…她懂的你未必懂
2017/02/23 10:24:40瀏覽244|回應0|推薦0

 

盜木3千公斤 從盜伐到磨粉「銷贓一條鞭」

2017-03-04 03:40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18/2319726?from=udn_ch2cate6639sub7318_pulldownmenu

警方日前在三義一處鐵皮屋逮捕以李姓男子為首的盜木集團,查扣三千四百六十八公斤的珍...
警方日前在三義一處鐵皮屋逮捕以李姓男子為首的盜木集團,查扣三千四百六十八公斤的珍貴原木,市價約二百五十萬元。 記者余采瀅/翻攝
分享

李姓男子涉嫌率眾盜伐珍貴林木;警方跟監三個月,在苗栗三義一處鐵皮屋逮獲李與同夥陳男,起獲扁柏、紅檜、肖楠等珍貴原木共重三四六八公斤,市價約二百五十萬元,昨天依森林法、竊盜等罪嫌移送法辦。

警方指出,四十一歲的李男從事鐵工業,與四十歲的陳男都是台中人。李對木雕很有興趣,認識不少木雕師傅,盜伐的珍貴林木除請師傅雕刻成工藝品展售,剩餘的木材、木塊就自行磨粉販售,獲利豐厚,還購買一輛進口百萬奧迪名車作為自己與陳代步之用。警方初步掌握還有十餘名同夥在逃,已擴大偵辦並追查木材流向。

台中市警察局清水分局去年底獲報,有山老鼠在新竹雪霸林區及苗栗山區盜伐珍貴林木。經過三個月跟監、蒐證,確認李、陳兩人在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村租一間鐵皮倉庫為據點,向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後,三月一日晚間前往搜索。

據指出,兩人見警方突然衝入倉庫,馬上拿出幾張漂流木登記表,辯稱木材都是合法取得;但警方出示跟監蒐集的證據,讓兩人無法狡辯。

警方調查,李指揮陳男等十餘人組成盜木集團,專門盜採珍貴林木,以鐵皮倉庫規避警方查緝,從盜伐、運送、入庫到轉售,均由李指揮。

警方表示,李看準三義是台灣木雕藝品重鎮,請師傅將偷來的珍貴林木雕成工藝品轉售,自己則將剩餘的木材磨粉或提煉精油販售,獲利驚人。

 

 

山老鼠槍口下 他們巡護山林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1971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3-04 04:01聯合報 何伊喬/服務業(新竹市)

近來景氣不佳,盜伐案件頻傳!警方日前在苗栗三義破獲一起盜採林木案件,起出扁柏、紅檜、肖楠、台灣櫸等珍貴林木,可見一斑。

台灣島嶼雨量分布不均,近日又為水所苦,但是大家卻未必重視森林保育。台灣的森林很美,從大溪進入北部橫貫公路四十七K之後,沿途進入眼簾的是大片鬱蔥的森林,例如楓香、台灣欒樹、青剛櫟及杜英等,若繼續往宜蘭方向前進,在峭壁上更有台灣扁柏、台灣肖楠及紅檜等珍貴樹種,蔚為壯觀。

這些區域大部分由林務局管理,負責巡視山林的即是人稱巡山員的技術士或約僱森林護管員。

巡山員的工作,聽起來似乎很悠閒,不熟悉的人總以為他們只要騎著檔車巡巡山即可,殊不知每人負責的區域平均為兩千多公頃。我的巡山員朋友小宇說,每天必須隨機巡視不同的區域,沒有道路的地方,就需要排定時間,二至五人一組方式,徒步方式進入,視路程遠近安排二至五日的深山巡護工作。山中只能餐風露宿。

其實,巡山員的工作其實很多樣化,平常除了要注意森林有沒有不對勁的地方,還要查緝盜採森林副產物、盜伐林木、濫墾、濫建、占用國有林班地等護林保林工作。

如果國有林班地內發生火災,當然是由他們在第一時間進入火場探勘,之後再偕同消防及空勤等單位一起滅火。若是發現山老鼠蹤跡,他們也必須埋伏。面對身帶鏈鋸及槍枝的山老鼠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由於巡山員不具執法權,必須盡快通報警察單位協助處理。一次,山老鼠發現了他們的營地,鳴擊數十槍示威。

巡山員早期多為技術士擔任,但隨著人力逐漸老化及人力精簡遇缺不補的情形下,林務局近年依據約聘僱人員任用條例招募年輕的森林護管員來替補人力,屬於一年一聘,雖投保勞保,但卻不適用於勞基法的規範。

因為對山林的情感,他們還是選擇持續堅守工作岡位,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多多重視台灣的森林,還有這群默默守護山林的小人物們。

 

 

休耕補助 不該走回頭路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0443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2-24 03:09聯合報 李登庸/自然農法農場負責人(東縣長濱)

由於石門水庫缺水,農委會已發文通知地方政府變更休耕活化政策,為可連續補助休耕兩期作,農民一片譁然。這個政策改變對一般民眾可能無足輕重,可是影響卻深遠。本人投入農業多年,休耕政策讓我感觸良多。

基本上,耕作的農民不等於地主,休耕補助卻只補助地主。據聞過去兩期休耕補助的年代,補貼金額每年高達百億;在陳保基主委任內的休耕活化政策,改為一期耕作農田,得申請一期休耕補貼,解決政策財政漏洞,然而休耕補貼的變革,仍然沒有改變地主想要多領補貼的事實。

其次,休耕活化確實讓有志於農業者可租到農地,然而一期休耕的補貼金額提高了農地承租的費用。如果改回兩期休耕補貼,會造成地主只想申請補助,農民有地卻租不到的現象。農地被荒廢、無人從事生產,我們並不想要這樣的景況重現。

農委會提出的缺水問題,現有的轉作補貼,已有針對雜糧、地方特產的生產進行補貼,而這些農產品需水量不如水稻,其實已經實現了透過補貼鼓勵農民減量用水的訴求,政府要做的是,加強宣導與輔導農民轉作需水量少的作物。

老農派反對者提出,取消休耕政策犧牲老農權益。其實他們沒有把老農與非老農區分開,老農資格可以透過地方政府(農會)調查列冊,給予社會福利性質的補償,可剔除許多非農民的農地持有者領取補助。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著重在鼓勵農企業經營者,有單一農產項大面積種植的門檻,並非適合所有農業從業人員,它不能真正解決農地未被活化的問題,政策中的「離農補貼」也因為申請門檻高,不能有效彌補老農權益被犧牲的遺憾。

納稅人需瞭解,我們所繳納的稅被拿來鼓勵地主「不耕作」,讓他們坐領政府補貼,這是不公不義的政策。回過頭來想想,這樣政策的合理性,當初政府為了將農用水移作工業用途,而制定休耕補助政策;開始執行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有錢可領,誰還要耕作呢?卅年來造成了糧食安全問題,農業用地被棄置汙染也日益嚴重,而政府卻一直拿納稅人的錢做不正確、不合理的投資。即使政策被改為一期耕作一期補貼,仍舊是不合理的政策。

那政府的農業投資應該做什麼呢?要知道不論經濟如何發展,地小人稠的台灣可使用的資源少之又少,環境與生態是永續經營關鍵。政府應鼓勵有機農業,鼓勵地主租給有機農業耕作者,讓原本補貼休耕的錢,轉投資在有機農業技術研發與相關產業,以及補貼有志於從事有機農業的相關人士,這才是正向的補貼政策。

 

台灣缺水 價格卻全球第三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308083?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2-26 02:51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去年冬天降雨不足,春耕啟動後,台灣水庫蓄水率直直落,水資源缺乏問題再度受到重視。台灣缺水,水價卻是全球第三便宜,台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坦言,已啟動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準備工作。

據台水公司調查,台灣每度平均水價僅9.2元,只高於伊朗、模里西斯兩個國家,在亞洲主要國家堪稱不合理的便宜。台灣水價即便漲兩倍,還是遠低於世界各國。

經濟部水利署也指出,水費占台灣家庭消費支出的比率只0.35%,低於通訊費、電費、交通費占台灣家庭消費的比率,更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水費占家庭消費支出合理比率2%至4%。

據台水公司初步調查,水費占大企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也不高,比重多寡與終端產品售價有關;例如只約占台積電整體費用支出的比重萬分之5或6;面板業只約千分之1;鋼鐵業比重則比面板業再高一些。

郭俊銘表示,23年前日本東京一次性調漲水價2.36倍,結果意外造成節水效果,台水公司已透過自來水協會收集世界各國相關資訊,做為本次水價調整的參考,並評估台灣水價應該調漲多少,才會有明顯的節水效果。

郭俊銘坦言,為推動水價合理化,已加強與社會各界溝通,目標是將來產業用水調漲一步到位;但民生用水方則擬採「漸近式」分年調漲,避免水價對民生帶來巨大衝擊。

為此,郭俊銘上任以來,已陸續拜訪中鋼、台積電、友達、中龍鋼鐵等用水大戶,這些大廠都理解台灣水價非常便宜,他們也表示不在意漲水價,更在乎能否穩定充沛的供水。去年12月22日也在南科邀集全台科學園區廠商,溝通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性,多數業者也都予以認同。郭俊銘坦言,水價調漲社會勢必有很多意見,會持續與產業界溝通,水價調整的必要性,暫定3月赴工總向其會員說明。

經濟部水利署日前宣布,因降雨不如預期,新北市板新、林口以及桃園、新竹等地區,將於3月1日起進入「黃燈」一階限水,離峰時間將減壓供水。行政院長林全也呼籲大家節約用水。不過,短期內,經濟部並不打算調漲水價。

台水公司也特別在2017年月曆上,宣導台灣水價全球第三便宜,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性,並分送給各國村里長。郭俊銘說,雖然不曉得有多少村里長會「用心」看,但至少是溝通;今年也會多多向各界說明,讓社會更了解台灣供水系統性的問題。

 

 

水資源管理不夠 拿什麼抗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0160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2-23 02:33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降,經濟部宣布,其供水區3月1日進入一階限水。 聯合報資料照片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降,經濟部宣布,其供水區3月1日進入一階限水。 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

最近因水情拉警報,桃、竹、林口、板新地區下月起要實施第一階段限水,雖然夜間減壓供水主要在預警、提醒民眾節約用水,影響不大;但以台灣豐沛的年雨量,卻時時要分階段限水,可見水資源開發管理做得還不夠。

台灣水文豐枯不均,早在數百年前,先民就不得不以水庫來蓄洪濟枯,但由於地形因素,台灣的水庫容量都太小;地質因素又讓水庫飽受淤積之苦。

以民國一○三年全國九十六座水庫統計,總有效容量僅約十八億七千六百萬立方公尺,卻要提供用水約七十一億立方公尺水量,約是水庫容量四倍。可想而知,只要三個月平均降雨不如預期,就有旱情。

水利單位在管理上已非常努力。提前籲請節約用水、農業用水打折、夜間減壓供水、人工增雨、區域調配、民生及工業用水總量管制,甚至鑿抗旱井、停灌休耕,最後還是得看老天臉色,等待颱風豪雨來解除旱象。

若我們不願再增建蓄水設施,目前抗旱的方法還有:海水淡化、廢汙水再生利用。

二○一五年十二月,再生水發展條例三讀通過,在水資源發展上是一里程碑。目前國內運轉中的五十四座都市汙水處理廠,平均每日處理量雖約三百萬噸,但多數汙水處理廠興建時並未考慮再生利用,僅能初級處理,水質僅能符合放流水標準,要擴建也沒有場地,因此目前再利用水量僅有約二.五萬噸。

政府必須在未來幾年內再投資一百五十億,在全台興建六座再生水廠,還需營建署努力配合接管工程,才能將再生水接到濱海的工業區提供廠商,短期無法用再生水減輕旱象。

海水淡化在降雨不豐的離島已有多座運轉中,每度水的成本至少五、六十元,產水規模擴大,雖可降低成本,但要全面在台灣用來抗旱,並不符效益,只能從停水會損失重大的科技、工業園區做起。

不管海淡或廢汙水再生,都需要更多能源。蔡政府廢核能,拚命找替代綠能,能源缺口尚不知能否補齊,若照林全院長講的,台灣可以建水庫的地方都用完了,也不願建設人工湖或水庫等蓄水設施,而想用其他方式替代,將會更擴大能源缺口。

 

新竹下雨了 百萬噸水入庫

https://udn.com/news/story/10854/230059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7-02-22 17:05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即時報導

新竹的寶二水庫今天早上8點半、11點共實施3次人工增雨,水利署今天把握鋒面接近的機會,迎來雨勢,為水庫解渴。北水局統計,累積雨量到今天下午4點共23毫米,預估可以有100萬噸的水入庫。

全台水情吃緊中,新竹今天下雨了,民眾直呼「有雨真好」,但也有不少機車族望著細雨,懊惱說「沒想到居然會下雨」,水利署目前已與氣象局成立平台,隨時掌握狀況,到下午4點累積雨量共23毫米,預估可以有100萬噸的水入庫,可望為這次缺水危機帶來一些好消息。

對此,寶二水庫管理中心依回波移動及發展趨勢研判,後續通過集水區機會減小,今日作業結束。另外根據最新預測資料顯示,今夜至23日期間,鋒面影響程度減輕,尚無作業價值。而接下來的24到26日期間,是否有適當作業時機,管理中心將密切注意。

新竹的寶二水庫今天早上8點半、11點共實施3次人工增雨。圖/寶二水庫管理中心提供
新竹的寶二水庫今天早上8點半、11點共實施3次人工增雨。圖/寶二水庫管理中心提供
分享
新竹縣竹東鎮約11點過後開始下雨。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竹東鎮約11點過後開始下雨。記者郭政芬/攝影

 

難解渴! 石門進帳2天供水量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0160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鋒面挾帶雲層和水氣而來,經濟部水利署把握良機,22日在桃竹苗地區水庫,共施放10支氯化鈣焰劑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石門與寶二水庫昨分別進帳380萬噸及100萬噸水量;明德僅3、4萬噸還不到1天用水量,南部的曾文、烏山頭、南化水庫則沒有下雨,水庫零進帳。

南部水庫一滴雨都沒下

石門水庫昨天上午9時、11時在壩頂各燃燒2支氯化鈣焰劑執行人工增雨。北區水資源局統計,昨天凌晨0時至下午6時,加上中午的降雨,集水區累計雨量達17亳米,預估有380萬噸的水入庫,以每天供應大桃園地區約220萬噸水量,約增加近2天供水量。

桃園地區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降雨量偏低,水利署已決定石門水庫供水區桃園、新北市板新水情燈號從3月1日起轉為「黃燈」,實施第1階段夜間減壓限水。

北水局表示,昨天下午4時後集水區雖然雨停,但中央氣象局預測,未來仍有降雨機率,人工增雨團隊會隨時出動。但是否停止預定在3月1日實施的限水?因降雨量仍不足,將視雨勢檢討水情而定。

寶二水庫僅增100萬噸

新竹地區預計3月起實施第一階段限水,北水局昨上午2度在寶二水庫啟動增雨作業,施放2支氯化鈣焰劑以增加降雨機率。北水局副局長邱忠川表示,截至昨天下午4點,降雨累計23毫米,預計有100萬噸水量入庫,也期望鋒面持續,紓解燃眉之急。

苗栗地區水情同樣拉警報,水利署一早通知頭屋明德及頭份永和山水庫,各準備2支氯化鈣燄劑待命,後因氣象團隊分析雲層還不適合,延至10時50分才進行。管理單位表示,明德水庫集水區累計約20毫米雨量,但目前統計進帳僅3、4萬噸而已,還不足因應1天而需4萬噸的供水量;而永和山水庫也累計24毫米的降雨,惟其水流路徑要10幾小時,目前無法統計。

明德水庫吃緊春耕輪灌

明德水庫有效蓄水量722萬噸,有效蓄水率降至56%,27日之後必須增加每日13萬噸的灌溉用水,水情將更吃緊,春耕必須實施輪灌,農田水利會呼籲灌區農友全面配合抗旱。

(中國時報)

 

別小看女農…她懂的你未必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0157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2-23 02:52聯合報 顧燕翎/農委會性平會民間委員(新竹市)

農委會出版品《女農筆記》封面 圖/擷取自農委會農民學院網站
農委會出版品《女農筆記》封面 圖/擷取自農委會農民學院網站
分享

司改國是會議才剛開幕,就有法官批,議題內容陳義太高又貪多,連法律人都未必懂,這樣司改如同「跟農婦講雲端」,無法溝通,又沒有效果。言下之意,女性農民是落伍、無學習力的一群人。

且不論司改會議本身的問題,如此歧視女性和農民的心態,首先應當成為改革對象。批評者可能完全不察,今天台灣女性在農業中扮演的角色,雖然農村仍常看到男人泡茶開講、女人勤奮勞動的場景,但女農早已不再只是男性身後那默默工作的身影,更擔任了規劃、生產、行銷的主導者角色。

從農委會出版的《女農筆記》可以看到,優秀女農堅韌、勤勞、溫暖及聰慧的表現,她們守護著本地食材的安全,同時也開創了新型的農漁產品食安企業。

在農業傳統的分工中,女性的確長期受到壓抑,不論在私領域的土地繼承,或公領域的農會會員身分和選舉,都由男性把持,女性無聲,因而至今農會的理監事幾乎都是男性,女性因為被摒除而無從競爭。

但是,在新科技領域,女性可以憑藉努力學習而有所發揮;恰恰就是最新的雲端科技,給了女農舞台,所以我們看到在夫妻都務農的小農家庭,往往由妻子設計、管理網站,負責行銷,她們絕對是雲端的好手,對雲端的熟悉恐怕不亞於法官。

當國人因食品安全惶恐難安之際,很多女農和她們的家人,堅持有機生產,愛護土地,透過市集、團購和網路送到消費者手中,拒絕短期的、高利的誘惑,不願以不合格的商品充數。也有許多女農慢工細活地發酵、醃漬、烘焙食品,生產在地的健康食材,為了不讓古老的廚藝流失,也為了保存那古早淳厚的舌尖風味。

今天全世界正逐漸從大規模、工業化、單一農作物生產的傷害中覺醒,聯合國回頭向非洲女農民汲取生物多樣性的農耕經驗、以及對土地和動植物的疼惜之情,台灣實在不應無端菲薄我們的女農民,反而應當珍惜和重視她們的知識與智慧,視為農業再生的契機,甚至發展為社會重生的力量。

( 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287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