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執政不是救火比賽 今夏供電備戰 核電重回選項 電廠蓋不起來 就有困難 解除「台積障礙」 留住經濟戰力 台積電年賺..
2017/03/21 10:37:20瀏覽149|回應0|推薦0

 

 

 

中時快評》執政不是救火比賽

媒體報導台積電有意將3奈米的先進製程移往美國設廠,引發蔡政府一陣慌張。(本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報導台積電有意將3奈米的先進製程移往美國設廠,引發蔡政府一陣慌張,科技部長陳良基奉命安撫,表示將使盡洪荒之力,務必要把台積電留下,包括啟動專案協助台積電解決投資設廠所遇到的問題。傳產業者聽了,不禁心酸地提醒政府「也請多照顧同樣對台灣有貢獻的傳統產業啊!」

一例一休鴨霸上路後造成一連串的問題,勞資雙方同聲喊苦。勞動部為了紓解業者的困難,放寬彈性工時的解釋,結果造成資方讓勞工連續24天工作也不違法的情況,勞團批評為鬧劇一場,逼得部長林美珠只好說「會再看看實際狀況,考慮是否要修正相關解釋。」

蔡英文執政已逾10個月,除了數不清的「髮夾彎」之外,另一個特點就是不斷補破網,不斷救火、滅火。而在這個過程中,各項政策宛如父子騎驢,順了姑情逆嫂意,來回擺盪、莫衷一是,讓人民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

台積電3奈米廠可能落腳美國的理由包括環評作業時間拖得太長、水電供應不夠穩定等。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問題,也不是只有台積電設廠時會碰到。當政府決定以獨厚台積電的方式進行專案協助時,其他投資者作何感想?

事實上,如果蔡英文政府在去年興奮地宣布台積電的新投資計畫時,就著手處理台積電提醒會遇到的投資障礙,又何須一面滅台積電之火,卻又一面得罪了其他產業!

同樣地,一例一休,如果當初蔡政府可以用長一點的時間、更周延的修法態度,盡量把可以預先想到的問題做好準備、確定執行細節後再讓新法上路,就不會一再出現這樣的窘狀。

讓執政變成救火比賽,蔡政府咎由自取。

 

 

 

今夏供電備戰 核電重回選項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356975?from=udn_ch2cate6644sub7238_pulldownmenu

2017-03-22 03:15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邱金蘭/台北報導

據台電向行政院報告的供電情境分析,台電為今夏供電已做最壞打算,萬一麥寮汽電共生機組換照不過、核電廠又相繼提早停機,今夏的備轉容量率恐怕只剩下1%至2%。

為此,政院與台電「已有默契」,讓核二2號機轉為「留校查看」的「備而不用」模式,以備不時之需。

但政院高層對此不願多表示意見,只強調,核電能不用就不用,但不能不準備。

行政院公股事業體檢小組會議昨(21)日輪到台電公司二度報告,原本焦點放在台電燃料採購成本等財務規畫,但因企業擔憂缺電問題,「出走」傳言不斷,昨天體檢小組委員關切焦點反而集中在長、短期電源開發穩定度。

為了維繫供電,台電昨天一口氣提出六種供電情境分析。考量麥寮汽電共生機組換照恐面臨「卡關」,特別將日前已「提早畢業」的核二2號機,轉成備戰模式,台電將在3月底完成起動準備工作,以「備而不用」的模式等待指令。

前年5月16日,核二2號機大修後併聯發電35分鐘就發生避雷器受損,造成跳機,之後雖然修復,但因原能會遲遲未向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遞件排審,而無法併聯發電。

昨日報告後,雙方達成默契,台電負責保證因意外提早停機的核一1號機、核二2號機,在「備而不用」模式;日後「窮盡一切辦法」電仍不夠用時,政院向立院請求同意併聯發電。

其他應變策略還包括,為增加電力供給,台電已購置大潭緊急發電機組。昨日有媒體報導,台電向GE公司採購的緊急發電機組,因還未裝船運抵台灣,趕在今夏供電的承諾恐怕「跳票」。

今年供電情境分析 圖/經濟日報提供
今年供電情境分析 圖/經濟日報提供

 

 

 

環評撼動台積電 輸家是誰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352478?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3-20 05:37聯合報 本報記者簡永祥

台積電三奈米投資,堪稱台積電登上全球半導體霸主最關鍵投資,政府若不協助解決相關環評等變數,台積電供應鏈表示,一旦此投資案選定美國,台積電後續投資將會往中國大陸移動,也讓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半導體產業鏈動搖,影響重大。

台積電先前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一定是土地、人才和水電等遭到困難才會考慮。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說過,仔細分析台積電在台灣和美國投資的優劣;他說,台積電製造重心集中在台灣,並不是考量勞工成本,台積電在台灣雇用的勞工成本不比美國低,而是台灣有很好的產業聚落。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的工廠位於台中、新竹、台南,都可在一天內很有效率與具備彈性調度超過三百位以上的工程師,還有完整的供應鏈及基礎建設等生產優勢。

張忠謀一再強調,台積電赴美投資,須衡量客戶在美國製造是否有誘因。

如今台積電將赴美投資列入選項,而且直接最先進的三奈米製程,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版圖。一旦台積電在美設立三奈米製程基地,也意謂台積電在台投資遭遇重大阻力,依目前赴大陸投資採N-1規定,後續擴充腳步勢必會往大陸移動,可預期相關供應鏈也會同步西移,值得政府深思。

 

 

電廠蓋不起來 就有困難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21000049-260202

外傳台積電因為環評可能無法如期完成,加上南科水電供應不穩定,其積極布局的3奈米製程技術可能改赴美國設廠。雖然台積已否認此傳言,但也強調設廠選址水、電、土地與人才都很重要。究竟台灣能否為企業提供穩定水電供應?經濟部長李世光昨(20)日接受立委質詢時坦言,「如果電廠蓋不起來,就有困難。」

台積電傳出可能出走,昨日驚動相關部會總動員,從科技部、環保署到經濟部都展現最大的誠意,就怕這家「台灣之光」真的棄台赴美。經長李世光在立院備詢時表示,站在經濟部的立場,不適合評論企業的政策,但是台積電是台灣重要產業,經濟部會全力協助其發展。

由於水電供應部分是由經濟部主管,李世光指出,現在分析起來,要能維持水電供應穩定需要努力,但是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他也表示,這是在電廠能完成的前提下,才能確保供電穩定。

李世光表示,水的部分問題較小,因為台積電一直是企業省水的模範企業。

李世光再次強調,電子業占台灣產值超過一半,台積電更是當中重要產業。他認為這是一個跨部會投資案,土地由科技部處理,環評由環保署處理,各部會再繼續協調怎麼做得更好。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昨日在行政院記者會中則表示,台積電3奈米投資可能在南科設廠都在掌握中,不會因為環評延遲問題影響設廠,南科路竹基地已實施空污總量管制,台積電要設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可能需要增量,未來高雄園區路竹基地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減量,中央已在盤點中,投資不會有問題。

(工商時報)

 

 

經濟/解除「台積障礙」 留住經濟戰力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54738?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3-21 00:18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傳出不排除要將最先進的3奈米晶圓廠投資計畫移往美國,引發熱議。正如綠委黃偉哲在立法院質詢經濟部長李世光時所說,今天如果是有勞工爭議又造成汙染的企業要走,自然「慢走不送」,但若是好企業,政府當然要全力留人。台積電是產業領頭羊,更是企業模範生,一旦出走恐掀深不可測的「雪球效應」,有警覺的政府,要虛心檢討為何台積電也想走。

據報載,台積電動念出走的原因有三,

一是儘管政府打算提撥南科高雄園區路竹基地用地,但是台積電評估從投資計畫提出,到通過環評審查,恐怕來不及在五年完成;

其次是台灣電力後續穩定度不佳,

再者即是日益升高的空汙標準。

以台積電這樣一家根留台灣的世界級企業來說,近幾年,不論是在研發支出和投資規模上,都居台廠之冠。舉例來說,台積電去年增聘近2,000位員工,即是半導體廠中增加員工人數最多的公司。

一旦台積電決心出走,台灣損失的不只是一張高達5,000億元的投資大單,其後更需擔心,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會隨之震盪,此外,在美國總統川普高喊企業回流下,一場企業出走潮恐怕在所難免。

要留住一家世界級的企業,政府不僅要有世界級的親商政策,還必須能塑造與世界級企業匹配的投資環境。端看困擾台積電3奈米投資計畫的三大隱憂:環評、電力與空汙政策,並非單純是台積電的困擾,實則也是台灣企業抱怨多年的共通性投資障礙,足見政府一旦成功解決「台積障礙」,也將一併為台灣的創新、就業、分配,奠定基本盤。建議作法有三個。

首先,在環評制度上,遠的案例不說,日前環保署環評大會決定,要求台塑六輕四期擴建4.6、4.8與4.9期環差案重做環評,就足以證實台積電擔心五年走不完環評,並非庸人自擾。先前,台塑為了六輕擴建案,已一路跌跌撞撞走了六年,孰料一朝被請回原點。此刻的台積電,正在分分秒秒間與英特爾、三星等強敵廝殺,哪裡禁得住不確定的五年、六年呢?

在環評課題上,新政府要做的,並不是屈從企業所欲、降低環評標準,而是要努力建立一個明確、合理,及具有可預測性的環評制度。這些年,企業界對現行環評制度最常有的抱怨,或可做為改革的試金石,包括,台灣獨特的環評審查制度,幾乎讓環評大會獨占了「開發否決權」,這與多數國家,如美國,是由行政機關裁決、負擔最終行政責任的做法大相逕庭,偏偏台灣又欠缺明確的環評審查標準,總是讓企業陷入可怕的補件惡夢中。

其次,在電力政策上,新政府非常有遠見地喊出「2025非核家園」計畫,要讓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比重,從2016年的5.5%,提升到2025年的20%。暫且拋開擁核、非核的價值大辯論,光是務實討論新政府如何在短短九年內,找出足夠的土地、資金,並且排除環評障礙順利「生電」,就足夠讓企業心驚膽跳的。

為了化解企業疑慮,執政快一年的新政府,除了修正環評程序外,也應盡快端出可靠、可信的供電計畫與路徑圖,莫讓過高的不確定性阻卻了企業投資。

第三,政府要努力透過實踐,在經濟開發、勞動與環保等多重價值間,求得最佳平衡。而每一方都應該是政府心裡最軟的那一塊,一個未經充分諮詢、溝通與折衝的重大政策,都不應草率丟出,以免贏者少、輸者眾。

政府須知,一個能留得住世界級企業的政府,才能真正做到親商、招商;否則不僅本土企業難留,就連外來企業也不易落地生根。企業全走光了,還有誰能幫忙政府拉抬五加二產業政策,而新政府的經濟戰鬥力,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台積電年賺3300億 超過全台銀行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260165?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2-02 00:13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證券分析師昨天表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台積電的精神領袖,地位無可取代,台積電的產業地位更是重要,先進製程領先全球;而台積電市值四點七九兆元,占台股市值廿七點八九兆元的比重將近兩成,比第二大的鴻海高出十二個百分點。

企業領導人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市場及投資人信心。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說,張忠謀是台積電的精神領袖,地位無可取代,市場也已經把「張忠謀和台積電綁在一起」;但不論是管理模式或公司治理,台積電都被視為業界第一流公司,公司重大決策非一個人能完全做主,目前台積電經營團隊中有兩位共同執行長劉德音、魏哲家,即是在進行接班布局。

但分析師說,張忠謀在金融海嘯前曾安排過一次接班,但當時的接班人因為嚴控成本、裁員,影響投資人信心;後來張忠謀「重返」台積電,除以高薪留住人才外還大幅增加研發成本,結果台積電股價隨即大漲慶祝,由此可知市場對張忠謀的高度期待。

至於台積電的產業地位,儲祥生說,台積電重視人才培育,且投入研發的資本支出,幾無公司能比擬,而台積電發展先進製程時,不會單邊賭那種製程會成功,而是兩種形態一起進行。

儲祥生說,在半導體產業,發展高階製程相當不容易,曾被視為台積電勁敵的三星也在爭取蘋果這個大客戶時敗下陣來。根據媒體報導,iPhone 8處理器晶片,台積電搶下超過大半訂單,幾近「主宰」地位。

另外,根據證交所統計到今年一月廿四日為止,台積電市值已占台股大盤比重的百分之十七點三五,第二名鴻海市值占台股比重則為百分之五點二三,兩者相距超過十二個百分點。台積電除在台股地位舉足輕重,獲利更是傲人。分析師說,台積電一家公司,一年就能賺三千三百四十二億元;但全體卅九家銀行一年勉強可賺三千億元,這樣比起來,就知道台積電有多會賺錢。

 

政院急了…營造環境 留住台積電!

2017-03-21 05:47聯合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354532?from=udn_ch2cate6644sub7240_pulldownmenu

經濟部長李世光(右)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表示,經濟部當全力協助確保水電供應...
經濟部長李世光(右)昨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表示,經濟部當全力協助確保水電供應無虞。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

台積電傳將三奈米計畫赴美投資列入評估,引起政府相關部會的高度重視,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有關空汙總量管制部分中央跨部會與地方會協助;經濟部長李世光說,水電已做相關措施,應足夠因應。

行政院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盤點情況,發言人徐國勇記者會上表示,台積電已表示明年六、七月才會決定,還要很長評估。

徐國勇說,民間投資是企業自己要考慮,政府要營造好的環境,讓本土企業留在台灣,更希望國外企業進來台灣投資,前瞻基礎建設就是要營造環境,希望台積電等投資可以在台灣繼續深耕。

在環評方面,詹順貴表示,台積電可能會在南科的高雄園區設廠部分,都在環保署掌握中,沒有環保遲延問題,去年台中園區擴建案,環評審查因他們數據非常清楚,所以二個半月內就審查通過。

詹順貴說,高雄園區比較大的問題,可能是因已實施空汙總量管制,但環保署已事先掌握台積電若在高雄路竹設廠,它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揮發性有機物,可能需要多少增量,這些增量未來在高雄園區,可透過那些來源去幫它減量,政府已經盤點出來。

李世光表示,在水電部分,因(離量產)還有五年時間,目前規畫是足夠因應;至於用水部分,因台積電是非常良好企業公民,持續做再生水的應用,一部分是再生水、一部分是新的供水,經部已做相關因應措施。

 

 

 

台積電3奈米棄台轉美?! 科技部:張忠謀說無此計畫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21000036-260202

對於台積電3奈米製程有意赴美投資的傳聞,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邱求慧昨(20)日舉行記者會表示,部長陳良基昨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電話聯繫十餘分鐘,張忠謀說,目前規劃以台灣為優先,並沒有赴美設廠投資的計劃。

邱求慧強調,科技部和產業界溝通非常密切、零距離,部長上任後就專程拜訪張忠謀,隨時保持密切聯繫,跟產業界溝通一向暢通。但邱求慧坦言,方方面面有很多該解決的問題,不敢說完全沒有困難,但政府會該盡的責任。

邱求慧表示,從台積電最近幾個投資案例,證明科技部皆有充分掌握廠商的需求,台積電是我們的寶貝,台灣不能沒有台積電,科技部、行政院會盡全力將它留在台灣。

邱求慧表示,台積電規劃在南科設廠的5奈米製程,科技部已配合做了水、電障礙排除,特別是再生水,1月份也已通過環差審查,準備開始做後續設廠的相關作業。

據悉,台積已在南科投資5,000億元,今年下半年將動工興建,預計2019年上半年試產,推估可在南部帶動5,000個就業機會。

有關3奈米製程規劃落腳處,邱求慧表示,如果落腳南科,由於土地比較有限,還須個案環評,但程序上會協助廠商加速,由於廠商布局一旦錯過時機,就沒有競爭力了,政府對此相當重視。

另,若選在缺電地方,科技部會透過跨部會與經濟部協調解決電力問題,至於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何時定案,他表示,不便代為回答。邱求慧表示,半導體還是台灣非常關鍵的產業類別,科技部的業務是協助科學園區內的產業發展。

(工商時報)

 

 

台積電市值衝5兆 平歷史新高

https://udn.com/news/story/7250/2354998

2017-03-21 10:20中央社 新竹21日電

隨著美國存託憑證(ADR)持續走高,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股價同步攀高,盤中一度達新台幣193元,市值突破5兆元大關,平歷史新高紀錄。

台積電持續積極衝刺先進製程技術,7奈米製程預計4月試產,明年便可導入量產,並將於增強版7奈米製程技術使用極紫外光(EUV),5奈米製程預計2020年量產。

台積電儘管今年上半年恐受淡季效應及供應鏈庫存調整影響,業績將逐季滑落,不過,市場看好下半年隨著旺季來臨,供應鏈回補庫存,加上蘋果iPhone 8處理器A11量產出貨,10奈米出貨放量,營運可望快速彈升。

不僅,台積電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延續成長趨勢,將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市場並看好,台積電7奈米製程進展順利,量產時間領先對手三星,在爭取蘋果新一代iPhone處理器A12訂單將具優勢。

此外,人工智慧及智慧車等將帶動高速運算對先進製程技術需求高度成長,也將是驅動台積電未來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

在未來營運前景依然樂觀下,外資連續6個交易日共買超逾5萬張,激勵台積電股價走高,盤中一度達193元,市值突破5兆元,平歷史新高紀錄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784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