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有賣..艦咖哩飯 慢活干邑 紮作、舞火龍 擬列「港非遺」威士忌的雪莉遊戲 普格普年特的海鮮飯日 西班牙慢生活
2017/02/05 14:01:14瀏覽460|回應0|推薦0

 

台北有賣日本自衛隊日向艦咖哩飯 軍事迷考察結果…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2392169?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4-09 10:48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維基百科也記載,2009年成軍的日向號護衛艦(日語:ひゅうが,羅馬字/英文:JS Hyūga, DDH-181)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旗下一艘直升機護衛艦,是「日向級護衛艦」的首號艦。圖/人民網日本頻道分享

日本海上自衛隊各艦艇有烹調咖哩供官兵食用的傳統,各艦艇都有不同的咖哩口味,海上自衛隊所有部署人員習慣於每周五吃咖哩飯,自衛隊官版的「海上自衛隊菜譜頁」也有記載菜式,台北街頭也出現一家打著「日本海軍咖哩」名號,強調師承自在海上自衛隊日向艦上服役「食勤士兵」的咖哩飯。一位親自到日本橫須賀吃過海上自衛隊咖哩料理、從事專業書事書籍出版工作的編輯查理,特別前往考察,結果「吃完後,我們把餐盤的咖哩汁幾乎都刮乾淨」。

根據維基百科記錄指出,海軍咖喱(海軍カレー、かいぐんカレー)是一種起源於日本帝國海軍的咖喱及咖哩飯。其特徵是在咖哩內加上炒過的麵粉製成餬來使用,一般人所說的日式咖哩,大多是指與海軍咖哩相似的這種。

而繼承到海上自衛隊的咖哩飯則成為配菜(Side Dish),並搭上沙拉、牛奶及水煮蛋等,以照顧艦內乘組員的營養需要。現在的海上自衛隊所有部署人員習慣於每周五吃咖哩飯。海上自衛隊咖哩於各部隊、各艦艇中皆有獨特的口味,包括美祿、煮熟的紅豆、即溶咖啡、可口可樂、巧克力、藍莓醬等各式各樣。

維基百科也記載,2009年成軍的日向號護衛艦(日語:ひゅうが,羅馬字/英文:JS Hyūga, DDH-181)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旗下一艘直升機護衛艦,是「日向級護衛艦」的首號艦。

網友查理昨在臉書貼文表示,昨晚下班後,直奔晴光市場,聽說哪裡開了一家日本海軍咖哩。之前只知道在台南有一家,沒有想到台北也開了快10個月的時間,決定前往朝聖。

查理說,店內裝潢簡單,沒有太花俏的服務,只有老闆一人負責招待。由於空間有限,所以採吧檯式座位,一次約可容納6至8人左右。裝潢簡單舒適,以白色與木色搭配,銀色餐具重量剛好。名片設計燙金搭配黑色主色調,加上代表日本的紅色,代表海軍的海錨,典雅而切題。菜色簡單,分別有豬肉、雞肉、蔬菜和綜合咖哩。既然是第一次來,那就選綜合。

查理說,總體來說,還不錯,份量適中。老闆也會在用餐中詢問客人飯量是否要加、咖哩醬汁也可以添加。雞、豬不會過老,蔬菜品項多元,使用蘆筍、秋葵這種台灣日常較少見的食材,添加了一點異國風。小玉米、紅蘿蔔、洋菇都洽到好處。咖哩汁濃郁而不礙嘴。兼任廚師的老闆會詢問是否夠辣,可以提供切末辣椒供客人自行調味。

查理表示,他是在周五(就是要在這天吃到海軍咖哩啦~~~~)晚上大概6點30分步入店內。當時沒有任何客人,成為第一組進入的客人。老闆詢問要冰水還是熱茶,想說吃日本料理,當然就是冰水才對啊,所以就要了一杯冰水了。

查理說,點餐後老闆開始烹調,過程中也有其他人客人來外帶,差不多在要走時,也有一位客人入座,算是普通的來客數。外帶餐盒樣式是沒有看到,但老闆會使用類似日系百貨公司的那種紙袋來裝外帶餐點,算是很高成本的堅持。

查理指出,吃完後把餐盤的咖哩汁幾乎都刮乾淨,老闆還說這樣他應該可以不用洗盤子了(當然是玩笑話)。既然開了話題就趁機問老闆,為甚麼要取名日向,才知道老闆在日本留學時,向一名海上自衛隊的食勤士兵學得這一手好料理,而他的師父就是在日向艦上服役的,為了紀念自己的恩師,所以取名日向。

查理表示,其實在店內用餐期間也滿擔心說,這個標榜海軍口味的咖哩,是否能夠為一般人所接受。似乎還不至於太難親近。這裡才是真正的秘境,不是那種甚麼排隊必吃店(雖然這麼說有點對不起老闆),在半個小時的用餐時間,能夠安靜、不受打擾的情況下享受美好的一餐,比起高級食材、異國料理更能令人感到心情愉悅。

從事軍事書籍出版編輯工作的查理說,他最後還跟老闆提了橫須賀海軍咖哩會有的冰牛奶一事。在進入店內後,他的妻子一直期待的冰牛奶沒有出現在菜單上,這是她念茲在茲的期盼。剛好對面就有全家便利商店,他再三確認後妻還是選擇不要,所以就沒有去買牛奶了。離去前還是跟老闆提了橫須賀原味會有附的這個冰牛奶,身為海自伙房傳人的老闆,怎會不知道這一味呢,他聽了頓時既開心,也無奈。頓時顯現出「你懂我」的心情寫照。

查理說,說實在,吃日式咖哩配一杯冰牛奶是非常之搭的,根本是出乎預料之搭配,說是絕配也不誇張。到橫須賀吃過一次以後,妻從原本的狐疑到接受,甚至愛上這一味。原來在開店之初,老闆也有牛奶這個選項,只可惜客人接受度不高,老闆每天只好把準備的牛奶當成自己的營養品把它們給喝下去。但時間久了,會增加營業成本,就算再愛喝,每天灌也不是辦法。最後只好放棄這個「尊於原著」選項,但如果客人真的想要搭配冰牛奶,老闆也會讓客人自行到對面買過來。可想而知,老闆為了創業,真的歷經了不少艱難。開設在北市睛光市場附近標榜師承日本海上自衛隊食勤士兵的咖哩飯店家。圖/網友查理提供分享

開設在北市睛光市場附近標榜師承日本海上自衛隊食勤士兵的咖哩飯。圖/網友查理提供

 

 

水流觴/慢活干邑

2017-02-18 01:01聯合報 水流觴(資深威士忌編輯)

https://udn.com/news/story/7341/229164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1_pulldownmenu干邑與經過精心處理的食材一樣,經時光濃縮而成的精華,永遠比速成的食物更能撼動人心。 圖/水流觴提供分享

在台灣曾顯赫一時的干邑現在市占率大幅落後給威士忌,其中一個原因是干邑推出新產品的速度非常慢,遠比不上威士忌更新的速度,無法討好喜新厭舊的台灣消費者,但干邑從來就不是流行風潮,而是一種品味生活的方式。以釀酒工藝而言,更代表干邑的製程非常嚴謹,每一款新品都要經過長久的醞釀與實驗才能推出,在這個追求產值的時代,更顯難得可貴。

台灣出現許多會員制的私廚,地方不大但環境清幽,價格不低但食材精緻,他們花許多時間進行前置作業,例如一塊肉就要醃上一周,這種概念其實跟釀酒很像—你面前的這杯干邑如果是XO等級,那它至少已經花了8~10年以上醞釀,釀酒師或廚師端到你面前的是時光濃縮的精華,這種無法速成的美酒佳餚才最能撼動人心。

我很喜歡的一個干邑品牌:百世爵〈Bisquit〉首席調酒師Denis Lahouratate為了兩款醞釀許久終於問世的新品造訪台灣,與私廚GastroJoy合作,讓我對干邑的餐酒搭配有了全新體驗。若要在干邑品牌中找一個慢活的代表,百世爵當之無愧,他們最大特點,是酒廠創建至今從未改變的慢速蒸餾〈Longer Distillation〉,這種做法在第二次蒸餾時,比其他干邑酒廠延長了15%的時間,這多出來的時間由首席調酒師親自在蒸餾器前把關調教一切細節,以求做出理想中的香氣與口感。

百世爵每一款產品比法定年分都要高上許多,有趣的是,這次發表的兩款新品,卻是Denis想要打破干邑的等級與年分限制所做出的創新作品。第一款Legende 1819(法文傳奇之意,1819是此品牌創建的年分)是改編自創辦人亞歷山大遺留的酒譜,混用四個干邑產區的葡萄釀成,入口狂野活潑,巧妙融合清新的花香、水果與多層次的香料與木質調,不像一般干邑甜口,但尾韻非常甘甜,喜愛干邑的老酒饕一定非常驚豔。

另一款Interlude是Denis精選五個單一年分精心調和的作品(最高年分為1947的大香檳區生命之水),在四年前分別放入20個老橡木桶繼續陳放,今年將其中一桶裝瓶上市,預定以後每一年裝瓶一桶,讓人體驗時光對干邑造成的微妙變化。但這兩款都沒有標示等級,希望純以風味給消費者新體驗。

GastroJoy與之搭配的餐點也令人驚豔,以義大利特製烤箱做出的胭脂大龍蝦與牛排是餐會上最顯眼的亮點。但我最喜歡的是餐前小點—經過了48周熟成的伊比利火腿切片,那濃郁與愈嚼愈有勁道的油脂香氣,與這兩款百世爵新品搭配起來真是天作之合,每一口都能帶出不同的花果香氣與香料層次,這種經過長久時光醞釀在口中綻放光芒的絕配,真會有久違的感動。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紮作、舞火龍 擬列「港非遺」

2017-02-08 15:09世界日報 香港8日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271874?from=udn-relatednews_ch2港式奶茶有望被納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圖為首屆金茶王賴旺明(右)稱奶茶可以代表到香港人。(新華社資料照片)分享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建議將紮作技藝、薄扶林舞火龍、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等十個項目,推薦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港式奶茶、食盆入列

蘋果日報報導,十個獲推薦的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誕、中秋薄扶林舞火龍、正一道士傳統、食盆、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紮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以及戲棚搭建技藝,涵蓋節慶與日常生活習慣,正式公布後料會進行公眾諮詢收集市民意見。

據報導,香港紮作業工會會長冒卓祺稱全港有約20多位紮作師傅,認為是對行業的認同,有助向公眾推廣紮作文化。他指政府每年在元宵節、中秋節慶等均會採用紮作燈籠舉辦燈會,工會平日亦會到學校辦活動,希望入選能令夕陽行業「起死回生」,吸引更多人入行。

香港紮作藝術家夏中建擔心紮作快將在港失傳,批評政府支援不足。(中通社資料照片)分享

報導指出,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高永康指村民對薄扶林舞火龍入選反應正面,認為有賴火龍會、專家、學者等為保育提供意見。他指薄扶林火龍特色是由民間自籌自組,並會逐家逐戶送上祝福,形式上與大坑火龍類似巡遊型式不一樣。他又指長遠目標是將薄扶林村的文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與大學合作,拍攝紀錄片及口述歷史等紀錄項目。

據報導,但有旗袍師傅殷家萬稱長衫和裙褂製作入選對行業無實際幫助。他指年輕一代除婚嫁已無人穿長衫,亦無人願意入行,料技藝會在自己這一代後失傳。

政府於2009年首次展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調查了約800多個項目。其後經諮詢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及公眾後,2014年6月公布第一份香港非遺清單,涵蓋480個項目。

薄扶林舞火龍有望被納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新華社資料照片) UCD匯入

 

水流觴/威士忌的雪莉遊戲

https://udn.com/news/story/7341/226425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1_pulldownmenu

2017-02-04 03:51聯合報 水流觴 (資深威士忌編輯)

NoMad是首款橫跨蘇格蘭與西班牙兩地熟成的新形態威士忌。 圖/橡木桶洋酒提供分享

雪莉桶熟成的威士忌顏色較深,一直比波本桶威士忌更受亞洲市場歡迎,近年全球威士忌需求直線上升,西班牙雪莉酒常規釀製時所產出的桶子已趕不上威士忌產業需求的速度,因此許多雪莉酒廠專門承接雪莉桶訂製業務,以成本較低的雪莉酒放置在新橡木桶中熟成一到兩年後,將酒取出放到下一批新桶子或廉價銷售,比起傳統雪莉酒蘇羅拉系統所產出的橡木桶快上許多倍。有人認為這樣訂製而成的桶子味道比不上傳統雪莉桶,筆者倒是認為難以比較,因為這種雪莉訂製桶所用的雪莉酒雖然味道比不上傳統,但為了釀製威士忌而量身訂做,在熟成效果上未必較差。

雪莉桶如此珍貴,但成本一直上升,又不能完全轉嫁到消費者,酒廠就要想法把效益極大化,除了盡可能以削除內壁再烘烤的方式延長使用壽命以外,再來在過桶與混桶的手法上做文章,衍生出五花八門的新產品,對於喝慣純雪莉桶熟成威士忌的老酒咖來說味道未必那麼「純」,但變化更豐富,對酒廠來說可以延展「面」的接觸,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當純雪莉桶威士忌價格上漲的時候,可嘗試更多經濟實惠的新選擇,以下介紹幾款以創新手法釀製的雪莉桶威士忌。

NoMad:這是第一款跨越兩國熟成的威士忌,由Whyte and Mackay與Gonzalez Byass兩大集團合作,先由前者旗下著名的天才調酒師Richard Peterson從蘇格蘭各大酒廠挑出26款麥芽威士忌與5款穀類威士忌調和後先在Oloroso雪莉桶中熟成3年,再運到西班牙赫雷斯地區轉放到Pedro Ximenez雪莉桶熟成2年左右,由於有穀類威士忌的成分在內,入口非常柔順,香氣也頗優雅。

The Naked Grouse:裸雀是以來自麥卡倫與高原騎士的雪莉桶原酒調和後,再放到First fill雪莉桶做二次熟成,入口尾段可喝出一絲細緻柔美的煙燻味道。

Glenmorangie Lasanta 12 Year Old:將以波本桶熟成的原酒分別放到Oloroso雪莉桶與Pedro Ximenez雪莉桶中熟成一段時間後再以6:4調和,突出了蜜餞與蛋糕的香氣,個人喜歡加點水後飲用,釋放的香氣非常迷人。

Macallan Double Cask 12 Year Old:舊有的Macallan 12 Year Old一直是純雪莉桶威士忌的經典代表,以自傲的歐洲橡木雪莉桶陳釀,去年新推出的這款Double Cask則是將歐洲橡木雪莉桶與美國橡木雪莉桶分別陳釀12年以上的原酒再勾兌調和,多了更多辛香料與香草奶油的香氣,對比品飲可以感受出兩種木頭帶來的風味差異。

Glenlivet Excellence 12 Years Old:在台灣還未正式發表的格蘭利威新酒款,預計下個月開始舉辦的品酒會中讓台灣朋友品嘗。針對亞洲人的喜好在經典12年基礎上做改變,以優質雪莉桶在做二次熟成,有興趣的朋友可上網報名。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味蕾的旅行】周育如/普格普年特的海鮮飯日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4/2266547?from=udn_ch1014cate7004_pulldownmenu

普格普年特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藉憲法日之名,行小村的「海鮮飯日」之實……
普格普年特小村的「海鮮飯日」。 攝影/周育如

憲法日就是海鮮飯日

一年當中,西班牙共有近百個大大小小的節慶,除了全國的國定假日如國慶日、復活節、耶誕節等,各省也有不少帶地方色彩的日子,如著名的奔牛節、番茄節、法雅節、塞維亞四月春會等,不勝枚舉。此外,主要信仰為天主教的西班牙,還充滿了跟宗教有關的節慶,像是三王節、天主慶典、基督聖體節等,聖母升天、聖母瑪麗亞日更被訂為國家級假日。不只西班牙,中南美洲很多國家也沿襲此風俗,比照辦理。

每年的十二月六日是西班牙的憲法日,整個西班牙本土、巴利亞利群島、加那利群島至北非外海領土統統放假一天。而隸屬於巴利亞利群島的馬約卡島,其西部總人口僅兩千多人的山邊小村--普格普年特(Puigpunyent)便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藉憲法日之名,行小村的「海鮮飯日」(Día de la Paella/Day of the Paella)之實。村公所會早早在布告欄貼出海鮮飯日的訊息,人們也會把它記錄在行事曆上,以期盼的心情倒數每一天。

平常沒什麼特別節目的小村,在海鮮飯日這天可謂卯足了勁,大夥攜家帶眷地聚集在村中心的足球場,宣布「開煮」!雖然樣子很像我們台灣在戶外烤肉,各個團體煮著自己的「大鍋飯」,但要想煮出正港的海鮮飯,得遵守下面幾個原則:必須用木柴生火,必須在室外烹煮。聽起來有點麻煩對吧?但當地人還是很有默契地遵循著此項傳統。或許也就是這種堅持,讓西班牙境內很多古老的習俗、歷史古蹟仍得以保存完整。而且不只年輕人,一群群的銀髮爺奶族也全程參與!沒有人以「老」為理由抗拒這些活動,充分展現西班牙精神。

一鍋看似普通的海鮮飯,其實深藏學問,光是飯鍋就不簡單,不是用快鍋,而是「海鮮飯專用鍋」;那鍋面圓而大、鍋深淺而平,或可稱為「寬底平底鍋」。有趣的是,paella(音如「趴ㄟ甲」)這個字在西班牙文裡最早不是指海鮮飯,而是從paellera「大平底鍋」這個字演變而來。源自西班牙本土東岸沿海大城瓦倫西亞的「趴ㄟ甲」,有一說是古早靠海吃海的漁夫們為求方便,工作休息時直接就在岸邊起火,大鍋裡丟入米飯、捕獲的海鮮,三餐問題,一鍋搞定。沒想到,這種作法後來漸漸演變出今日風靡世界的佳肴,葡萄牙的海鮮飯甚至直接稱為「瓦倫西亞飯」呢。

我跟著當地人參加此年度盛會,出乎意料地發現每家的大鍋飯從生火、掌廚,清一色由男人負責,女人們通常只在一旁聊天,孩子們則在一旁玩。總之,憲法日、海鮮飯日,是爸爸們展現本領的時刻,媽媽們則很有理由放假一天!

西班牙男人幾乎都會煮海鮮飯。 攝影/周育如

為什麼西班牙的海鮮飯特別好吃?有人說是因為橄欖油和西班牙米--烹煮海鮮飯的米短小橢圓,口感介於蓬萊米與在來米之間。我在一旁邊看邊忙著記下食譜,認真的樣子被朋友們笑稱間諜。

我跟著當地人參加此年度盛會,發現每家的大鍋飯從生火、掌廚,清一色都是男性。 攝影/周育如

馬約卡島海鮮飯作法

生完火後,第一步驟是先熱蝦。新鮮的大蝦下熱鍋,變色後即可撈起,盛盤至一旁備用。

接著用橄欖油熱大鍋,待鍋全熱之後丟下蔬菜,通常是洋蔥、紅椒等,好好地炒熟一圈即放入烏賊、雞肉丁(當地人也常用兔肉、鳥肉、豬肉等)。全炒熟了再倒入高湯(雞湯、魚湯都行)。等高湯沸騰後加入米飯,煮個二十幾分鐘,最後放入剛剛熱熟的蝦子、干貝、淡菜、螃蟹等海鮮。如此一來,蔬菜、肉、飯,三者都有了,接著就慢慢等整鍋飯燉出味道吧。

料理「西式」海鮮飯需要時間,不能用炒飯的思維來衡量。倒米粒入鍋時也不能隨便撒,要確保每粒米飯都有足夠的空間散發其美味。

奇怪的是,我每每見掌廚的西班牙男人們很帥氣、沒怎麼特別量,就將白米豪邁地四面八方倒入大鍋裡,可他們就是這麼精準,讓米飯與海鮮結合得恰到好處!

說到米飯,由於米飯非此地主食,所以白米都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賣。跟我們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在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吃米飯,幾乎沒人會「洗米」,尤其是做海鮮飯的飯,他們更是堅持絕對不用水洗,說這樣才能達到粒粒分明的口感。

除了上述製作要訣外,海鮮飯最不可或缺的,應該就屬完成前加入的「番紅花蕊」。珍貴的番紅花蕊不但能魔法似地讓整鍋米飯呈現美麗的橘黃色,還能提升整體香氣,一次為視覺、味覺加分。不過,七萬朵番紅花僅能製成不到一公斤的番紅花蕊,使得它身價非凡,號稱世上最貴的香料。幸好,如今也有不少代替品,例如甜椒粉。

海鮮飯完成後,通常會由兩位男士合力把海鮮飯鍋扛下爐火,用乾淨的布蓋上,確保米飯吸飽湯汁、味道鮮美,然後才真正算是大功告成,可以開動啦!

海鮮飯完成後,通常會由兩位男士合力把海鮮飯鍋扛下爐火。 攝影/周育如

一鍋兼具美麗與美味的海鮮飯,從生火、開煮到完成,總共得花上三小時。這還不包含採買等前置作業。但熱愛聚會與具有傳統使命感的西班牙人樂此不疲,享受親朋好友齊聚在一起的美好。

一鍋色香味俱全的海鮮飯完成啦。 攝影/周育如

 

 

【世界在我腳下】周育如/西班牙慢生活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4/2217589

2017/01/09 09:56:29 聯合報 文/周育如

西班牙的午睡文化可不是趴在桌上十分鐘就好,是要換睡衣、躺在床上的那種,通常從中餐後睡到四、五點……

永遠都有明天

住在西班牙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台灣時鐘有多快,對凡事慢慢來的西式生活哲學深感吃不消,更親身體驗俗話說的:在西班牙,沒有什麼好急,因為樂天灑脫的拉丁人「永遠都有明天」!

作息時間是最需要適應的部分。普遍來說,西班牙人的一天可以分成以下幾小段:首先是上午九點到下午兩點的上班時間;不同於我們十二點吃午餐,西班牙的午餐時間大約是下午兩點。當然,十一、二點會有一段咖啡點心時間。午餐過後,即是最重要的午睡--由於地理位置,夏天的南西可以熱到攝氏四十多度,且一路從四月熱到九月,冬天的氣溫則常介於零度左右;當天氣太熱或太冷,比起上街,人們自然更想睡覺休息,也就慢慢演變成另類的午睡文化。

午睡時間的靜悄悄市中心。 周育如/攝影

西班牙的午睡文化可不是趴在桌上十分鐘就好,是要換睡衣、躺在床上的那種,通常從中餐後睡到四、五點!我曾在馬德里遊玩時剛好遇到西人奉為神聖的午睡時間,他們秉持著「中午不睡,下午崩潰」的精神,連同市中心的商店都拉下鐵門,掛上「午休中,五點再來」的牌子。哇!寧願不做生意也不可不睡午覺。

不過,這樣的精神多少隨著時代有些改變,不少大城市為多賺一點錢而放棄午睡,或乾脆請人顧店。但若到了鄉下,午睡時間仍是神聖的,整個城鎮會立刻靜悄悄的,直到四、五點睡飽了才再次甦醒過來。

下一段作息,是從午覺醒來到晚上八點下班。換句話說,別羨慕西班牙人可以午休那麼長的時間,因為整段加起來,上班時間還是有八小時。一天的最後一段時間,是在回家途中上「它趴」店(Tapatería,西班牙小酒館、小吃店)吃些小點,和朋友喝點飲料;此特殊傳統也造就了著名的「它趴」文化。

有人說,西班牙的餐館酒吧數量是世界最多的,這不無道理,因為它幾乎已是生活、社交的一部分。

吃完小點心後,到了九點、十點才是晚餐時間,周末假日則更晚。若照我們傍晚六點晚餐的節奏,在西班牙鐵定還沒有餐廳準備好,說不定有些老闆才剛睡醒午覺呢!不過請放心,在大城市裡,隨時都有小吃店、小酒館,供人品嘗各種「它趴」!

Tapatería,它趴小吃店。 陳依莎/攝影

顧客不再至上

因為不同的生活步調,不少人抱怨西班牙行政效率差,甚至直指他們「懶惰」。我覺得這是從自身角度看待事情的盲點。台灣的企業多講究「顧客至上」,相對讓顧客們習慣了貼心的服務。然而,人到了西班牙,需要用不同的角度和觀念去適應。

舉例來說,我曾經在公家機關排了近一小時的隊伍,快輪到時卻剛好遇到該行員的休息時間;若在台灣,他大概會等忙完再說,可這裡是西班牙,所以我只見他毫不客氣地請排隊的大家等等,接著就從容到一旁喝咖啡、抽菸……這讓趕時間的人得學著尊重他人或提早處理事情,畢竟行員沒有義務幫忙,我們得學會感激。除此之外,我也領教過不少餐廳、咖啡店等各種生活上的「慢」服務。

曾看過一篇文章,說東方人請客多是太太在廚房準備,但菜上桌後「煮」婦仍遲遲不見人影,還留在廚房忙;一樣的事情到了西方,請客照請,但材料準備好之後就善用烤箱,把食材統統推進烤箱裡,主人則悠閒地與客人聊天、喝酒。中式講快炒,西式習慣慢烤,文化差異,可見一斑。

話說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優於另外一個的,也沒有什麼就一定是對的,差異只是不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使然。不論人在台灣還是國外,總很忙碌的我們,或許下回也可以嘗試一下西班牙的慢步調,體驗周遭和人生的美好。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104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