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17 09:37:10瀏覽327|回應0|推薦0 | |
國際學術期刊年年漲 台大「拿出態度」帶頭停訂 2016-12-07 11:54聯合報 記者鄭語謙╱即時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928/2153586 國際學術期刊收費高昂,連台灣學術圈龍頭台灣大學都不堪負荷,決議從2017年停訂校內合作最大的出版商 Elsevier ScienceDirect 期刊,這項決議已獲得台大校長、副校長和各學院院長的支持。 Elsevier 是世界上最大的醫學、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屬於RELX集團旗下,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旗下的出版品包括知名學術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細胞》(Cell),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都很高。 台大圖書館貼出訊息指出,目前全校訂購近4700種期刊,其中Elsevier ScienceDirect的784種期刊占訂購種數17%,所需費用卻占期刊採購總金額33%。台大雖然在今年將訂購的期刊數從2008年的833種減少為784種,但是訂購費用卻增加為143%。 台大圖書館專門委員張素娟表示,學校每年期刊總訂閱經費就要7000多萬元,這光是花在這個出版商幾乎就吃掉全部經費,要再訂閱其他出版期刊,還要另外找錢,但該公司仍堅持2018年與2019年都要固定漲幅4%且不得刪訂期刊的方案。 台大主秘林達德表示,該出版商是校內合作最大的出版商,今年一年的訂購金額就要7000萬元,台大「不是付不起,而是不願意付。」他說,這筆錢要擠當然擠得出來,但該出版社每年都在調漲,這樣一直調漲下去,一定會排會排擠其他經費,台大不想再被予取予求。 林達德表示,抵制昂貴的出版商,全世界現在都在發生,美國的大學也聯合串聯抵制訂購,最後談判成功。台大是全台灣最大戶,必須「拿出態度」,先帶頭「忍痛」停止合作,後年若談判成功,出版社願意降價,就會再回訂。
薛承泰/一百趴的誘與惑 http://udn.com/news/story/7340/2035433 2016-10-20 00:31聯合報 薛承泰 聯合國以每人每日所得在一點二五美元以下作為極度貧窮標準,世界上約有十億人口陷入其中;台灣的低收入戶所得門檻約為十三美元,十倍於極度貧窮標準,情況看來不錯,但仍有近十五萬低收入戶,重點是,在台灣脫貧總是遙遙無期,甚至貧窮世代相傳。 為了兌現蔡總統政見,政府推出「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為貧窮兒童設立個人帳戶,以一○五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低收或中低收入戶為主要對象,由家長每人每年最高存入一萬五千元,政府相對提撥最高一萬五千元,至兒少年滿十八歲,即有約五十四萬的第一桶金,可用來脫離貧窮代間循環現象。 其實「發展帳戶」十餘年前台北市就已經推動,當時市府每個月最高對存三千元,一年三萬六千元,三年期滿之後,那些低收入戶可以領出共廿餘萬元,市府輔導其作小生意以走出貧窮。 經過幾年實施,因為成效有限且易產生弊端,市府調整策略,以「有脫貧潛能」的低收家庭為對象,針對家中就讀高中或以上年輕人,提供其打工機會,鼓勵其將打工所得作為儲蓄。 改良之後成效就提高許多,原因之一,在於協助對象與錢的來源明確,而且社會局有配套,包括定期輔導、舉行名人講座、形成互助團體等,以提升年輕人的學習動機,力爭上游。當他們大專畢業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家庭脫離貧困指日可待! 「發展帳戶」的理論基礎,認為貧窮是因為「無法延宕當下需求」把錢花掉了;換言之,就是「愛花錢」或「不懂得省錢」!所以政府用相當於一百%「利息」作為誘因,鼓勵其儲蓄以累積資產。 然而,該誘因容易帶來道德風險,於是有人不是將自己賺來的錢存起來,而是借錢來當作本金,就算是給人廿趴利息,也能賺到八十趴。由於政府很難查證錢的來源,基於此,市府不採用公務預算,只能和企業結盟,以捐款來協助窮人脫貧。 台灣社會有多少人是因為「愛花錢」而墮入貧窮呢?屬於這類的人,道德風險不也是較高嗎?這就是發展帳戶的罩門!遑論落入貧窮許多是因為老病孤獨,有些則是因為失業或缺乏機會。 前者不是「愛花錢」而是入不敷出;至於後者,所需要的是「釣竿」,也就是就業技能與機會! 如果說,政府的目的是要讓兒少成長環境減少經濟壓力,那麼他們卻要苦守寒窗十八年,才能領出五十四萬用來進入大學或職訓;政府何不用這筆錢來協助當前弱勢年輕人,讓他們在念大學期間習得就業專長呢?若是為了提供「成年起步金」,那麼較急的也應是當下的十八歲,不是嗎? 日本發放「育兒津貼」,從出生到十五歲每月一萬日圓,有些歐洲國家甚至發到廿歲;政府就算是要學他們,也須了解宗旨和「發展帳戶」不同,況且,這些國家兒少貧窮率大部分都高過台灣,年輕人失業率有的還超過廿%! 阿金森(Atkinson)在「扭轉貧富不均」書中,即建議每個人接受贈與或繼承遺產一生總數應設上限,超過部分則課予重稅,將這筆稅收提供給缺少資產的年輕人作為「成年起步金」;如此一來,不論出生有多麼不均,一到成年,不僅起步差異減小,並且都擁有一份資產作為打拚的基礎。 半個世紀前,政府體恤軍公教退休人員,提供了十八趴優存;今天這些軍公教生活改善了,十八趴卻被打成落水狗!今天政府為了協助低收入戶脫貧提供了一百趴,該怎麼解讀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中時快評》教育不是只給錢主筆室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1020004577-262103 蔡總統選前喊出「鼓勵青年先工作再升學」,教育部率先推出青年就業領航計畫,鼓勵高中職畢業先就業,月補助1萬,3年領人生第一桶金36萬元再進大學,第一年提供5000個名額。乍聽無比貼心,深思根本行不通。 這專案秀出誘人數字,只想給錢推動政策,不去問問學生意願、家長與企業想法,更沒考慮回流教育行不通,根本把應屆技職生當做實驗白老鼠。 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型態,全球產業變遷,業界對技職人才需求殷切。無奈近年文憑至上,加上人人有大學念,高職生搶進大學,技職教育已淪為次等選擇,是教育與產業一大隱憂。 許多企業大老闆更常感嘆,科大生比不上高職生好用,有的大學生甚至連110或220伏特電壓都搞不清楚,顯見升學主義已扭曲技職教育本質。 因此教育部該做的是向下扎根技職教育,提升師資、強化產學合作,吸引高職生畢業先投入就業市場,成就事業,這才是蔡總統呼籲不要急著進大學的本意,而不是只給錢,不願面對技職教育邊緣化現實。 何況真有5000位應屆畢業高職生參與專案,這些人已脫離學校3年,依現行甄選制度回不去大學,且部分技職院校恐已因沒了生源而倒閉,哪還有足夠缺額收容這些回流學生? 其次,教育部背負「22K低薪」罪名已多年,如今再推青年儲蓄帳戶專案,由勞動部補助雇主每月5000元,專案青年恐淪為廉價勞工,教育部要背負的壓低青年薪資罪名,會更沉重。 教育是百年大計,當下該解決的教育問題何其多,這種迎合主子、一廂情願的狗腿教育政策,就省省吧!
三少四壯集-學術江湖 中國時報
祁立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19001634-260115 雖然都好一陣子了,但學妹依舊瘋魔似轉貼輔大性侵事件的後續餘波。她大概輾轉聽聞你在大學任職,執拗地問起你關於性平會,工作小組之法源等等你雖聽過卻不甚理解的組織與科層。 你總覺得這事對錯看似客觀明晰,某派或反某派一面倒,但事實上大學裡太多難以明喻的權力、行政組織和官僚系統。人心的城府算計,派系的擴縮張弛複雜到一個程度,那就是江湖了,身不由己恩怨情仇、撥刀趕棒典故太多了。你總想起金庸的《倚天屠龍記》或《笑傲江湖》,那種五嶽劍派同氣連枝,看似各個武學正宗,圖的是正道公義,只是才背過身擺露出的就是滅絕師太岳不群的嘴臉,只差不確定爾等到底自宮也無。
門派壯盛時,他們盡可能威壓霸道,懷柔搓算分霑資源,他們排闥出入系辦如自家庭除,爛泥委地賴活在舒適圈,需要時更能假大老名義放耳語寄黑函,掌握生殺實權。且當其時,若門派稍有不慎失勢了或遭他派給搞癱了弄殘了,經年的優渥待遇一朝夕化為往日煙塵,掌門不過就金盆洗手風光歸隱,但底下嘍囉難免得遭秋後算帳。這恐怕就是某派極其所能也要動員轄下組織系友,非得振衰起蔽,捍衛那傳說中根本不存在名聲之能指。 把高等教育機器的組織與幻覺解構到最畸零的作品,應當是中國大陸小說家閻連科的《風雅頌》,主角楊科副教授多年猶未升等,於是閉門研究室鑽研《詩經》,終朝一日他學術大作遂成,一回家卻捉姦在床,發現老婆與大學副校長一絲不掛滾床單,沒多久楊科就被校方以精神狀況而強制入院,這還不是小說最酸訕的。楊科逃出瘋人院,一路逃回老家、相傳是《詩經》發源的耙耬山區,流連在家鄉的風化區,乾脆教起風化區裡雛妓這門博大精深的詩經學。 這故事的潛台詞兜兜轉轉,不正在說一群衣冠楚楚的高教敗類,連妓女都不如?無怪乎閻連科小說連年被禁。當小說比現實更擬真時,一切就內爆了,諷刺只能成就荒謬。 其實你總以為學術研究離不開組織,各職級成員群策群力,為一團隊研究或整合計畫奉獻,進而建立起所謂的聲名。不過此圖像可能過份理想化。 學妹詰問到底,才知道她正猶豫某大學助理職缺。就像柏拉圖那個世界肇生於理型的理論,我們相信某個想像中的圖景,才終有二重模仿之可能。但就像徐克導演的《笑傲江湖》電影版,人之於恩怨之於江湖,可能再無所遁逃無以退出。這結論可能太悲觀,世界再怎麼擬像,雖然依稀迢遠,你終究願意相信內核無限透明的理型存在。 (中國時報)
聯合/教育部不如信義房屋 http://udn.com/news/story/7338/2028377 2016-10-17 04:0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接連推出新政策,都無關教育,而攸關撒錢。 其一,是鼓勵高中職教官退出校園,每退一人補助七十萬元,讓校方改聘校安人員。 其二,鼓勵高中職畢業生「先工作,再升學」,進入職場就業者,每個月可獲一萬元補助,三年期滿可以領到卅六萬元。 教育部如此努力落實蔡總統政見,用心可感。但是,選擇「撒錢術」以求快速達陣,卻不顧教育本質,即不免顯得太過廉價。尤其,為了意識形態,要把教官全部趕出校園,卻罔顧民間保全人員維護不了校園安全的事實。也難怪,家長們憂心之餘,痛批政府:「這種轉型正義不要也罷!」 轉型正義淪為空洞口號,用金錢補助鼓勵學生暫緩上大學,也如出一轍。「空檔年」是西方社會高中畢業生流行的作法,像歐巴馬的長女瑪麗亞今年高中畢業,獲得哈佛大學入學許可,但她決定明年再入學,先利用空檔年旅行、實習、當志工,來探索人生和興趣。 但在台灣,教育部鼓勵學生自我探索,似乎就只想得出金錢補助一途,而且鼓勵學生提前就業。試想,十八歲青少年為了卅六萬元,要被綁在職場三年,這豈不是變相剝削青春?教育部應該做的,是廣邀企業打開實習大門,才更有助於年輕人探索社會。 且看信義房屋最近猛打的徵才廣告:新人前六個月每月保障五萬元底薪,滿卅天離職還送五萬離職金。算一算,教育部的就業補助計畫,有什麼競爭力?
先就業再升學 青年儲蓄帳戶沒說的祕密… http://udn.com/news/story/6887/2026390 2016-10-16 03:52聯合報 袁孝維/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教育部因應蔡英文總統主張「十八歲畢業後不一定要急忙上大學」,提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計畫試行三年,共需財政支出七十二億元。 我試圖思索計畫背後的教育哲學,但是一時之間,實在難以看出此政策要如何解決,中學教育長久遭人詬病以升學為重、沒有充分提供學生探索自己興趣的機會,以及廿年教改導致大學廣設、技職消失,產出過多且茫然的大學生和職場上不及格的畢業生。 教育是百年大計,台灣的現狀令人頭痛。青年儲蓄帳戶看起來只是在撒錢,冀望以頭痛醫頭的方式減緩災難,然而是否真有在醫頭,其實我都懷疑。
試想,現在的高中職畢業生,除美髮、餐飲等或許能進入職場,一般企業主對高中生能有多少期待?提前工作讓年輕人尋找興趣與人生方向,將此責任丟給社會大學的企業主來承擔,能有多少實質成效?雖然此政策的篩選與監督機制尚未出爐,但是在適用者條件狀況龐雜下,恐怕也難免漏洞百出。 台灣常學美國,但是常常只學皮毛。美國的學費昂貴且並非升學至上,所以高中生先工作再就學,有些是不得已,有些則是暫時沒有讀大學的動機;然而在美國的學生工讀與業界實習很普遍,大學裡有專人與經費來支援學生。我過去擔任系主任時,努力推動業界實習課程,但因為非技職體系,連學生實習期間的保險費,都要自己想辦法,更遑論配合業主給予學生部分津貼。 面對現實,要求台灣社會滿足高中職的學歷是不太可能的,把錢花在鼓勵高中職畢業生有空檔年(gap year),不如把經費挹注在中學教育裡,創造並提供學生更多自我探索的機會,翻轉升學至上的教學方法,並改變藉由多元入學來算計就學的心態;挹注在大學教育裡,增加大學生在寒暑假或學期間,在業界實務實習的課程與補助;讓技職體系回歸核心價值與角色定位,並設計在大學之後是否上研究所的空檔年。 雖然撒錢像撒花般,可以立即獲得少數人喝采,但是面對頭痛,唯有找出病源,才能藥到病除;否則在我看來,青年儲蓄帳戶最大的好處,是讓高中職畢業生進入職場,好讓中後段的大學默默退場。對不起,我說出了不能說的祕密嗎?
鼓勵青年18歲先工作,蔡英文可以為技職選手做什麼?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899/1870153 2016年里約奧運即將在8月6日展開,台灣選手取得18項參賽資格,共58位選手拿到比賽門票,是歷屆最佳成績,舉國上下都期待本屆能奪下幾面奧運獎牌,尤其是過去表現傑出的競賽項目。然而,不說或許知道的人也不多,8月10日起將有另場重量級賽事要舉辦,即是「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不意外的,這件事沒有獲得太多國人的關注。 今年除了選出台灣各職種如家具木工、花藝、汽車技術、美容、美髮……等金銀銅牌好手外,更會進一步選出國手,代表台灣參加2017年,素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這些國手將在阿布達比與來自75個國家的選手競爭,用技藝為台灣爭光、奪牌!延續或挑戰台灣上一屆世界排名第三的奪獎紀錄。 好現象是,總統蔡英文在選前,數次喊話技職的重要性,她提出三大方向,分別是鼓勵技職學校找到新定位、職業教育授課的彈性化、強化校園跟職場的連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到政務委員林萬億都在喊的,「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先不論現實中的可執行性,光是能稍微扭轉學歷迷思、對於技職學校往升學靠攏的社會價值觀,就很值得讚賞,這凸顯新政府對技職議題的重視。 讓技術選手以就業、而不以升學為優先 在我數次撰寫技優生議題的報導與專欄後,教育部技職司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開始更重視這群技術選手的出路,目前雙方都已經在醞釀新的制度或模式來補強這塊。但若能從行政院層級來統籌,將「技職選手」與「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一併處理,其力道將比部會間各自努力還強大許多,而我認為,眼前即將舉辦的技能競賽便是一個現有且良好發揮的場域。 在104年度技藝競賽工科賽中,主辦學校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做了一個創舉,就是讓參加競賽的選手與廠商媒合,當時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獎學金。雖然就業與實習仍有段差距,但此模式或許可以當作技能競賽良好的借鏡。從分區賽的3244位選手、8月舉行的全國賽968位選手、一直到最終選出的42職種國手,若這些大部分為高職生的選手,都有良好的就業出路,不再只是拿競賽成績去升學加分,或保送上明星科大,這不只對「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政策有示範作用,更能彰顯學習技術的價值! 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蔡總統能在技能競賽做什麼? 目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透過建置技優人才資料庫,提供企業查詢,並研議企業預聘技優選手制度,讓企業投入資源培養選手,但選手到業界與一般求職者待遇會有差別嗎?工作職位會因為競賽經驗而有所不同?企業真的願意投入資源,培養年輕選手成業界所需的人才?這些目前都仍是大問號,也是執行面的困難點。 但有做事總比沒做來得好,至少開始重視了。相信大部分技能圈內人士普遍的陰影是,在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期間,始終不夠重視技能競賽。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政策對於職業訓練的重傷至今仍未恢復。當時政府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能出去比賽,所以砍了競賽預算,但事實上,這一個人是從龐大的一群人中選出來的,政府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還把原本有的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多年的黑暗期,直到最近幾屆成績才慢慢回升。 畢竟,有金銀銅牌甚至國手稱號在前面誘導,才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技術訓練,進而帶動培訓能量,這也是國際技能競賽舉辦的由來。當技能競賽失去目標,技職發展又更往升學靠攏,無形中台灣整體技能水準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過程中部分職訓單位被迫轉型,職業訓練結構都破壞掉了!那些年間更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中使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遇缺不補,職訓師都變成沒保障的約聘研究員,誰會願意待著?難怪都被大陸、越南延攬去,技術、技職人才外流,其外流數量,更是政府完全無法掌握的。 但這些都過去了,若能從現在起,真正重視這園地,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將會更完善。距離上次前總統馬英九來全國技能競賽頒獎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這5年間多是前副總統吳敦義親臨現場;總統蔡英文數次喊話重視技職,相信若能撥空前來,為這些技職孩子加油打氣,將會對國人展現重視技職的示範作用!
創新學務 能補校安? 2017-01-03 00:15聯合報 趙乃興/高中學務主任(台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206149 未來教官退出校園後,將以學務創新(校安)人力替代。去年底個人與來自全國各地一九五位學員們,一起參加教育部創新學務(校安)人員第一梯次儲訓班,經過二周七十小時儲訓,在上周取得結業證明書。 學員們對個人仍係現職公立高中學務主任,卻特地請假報名參訓,感到好奇與不解。因參訓夥伴,除十一位屬所謂創新學務人力外,約半數是屆退現職教官,其餘均為過去服務於學校,退伍一至三年不等的教官。 緣於個人服務學校;寒假過後,全校二千四百位學生,半數教官(四位)必須退伍離開校園,而且遇缺不補。所謂創新學務人力,真能替補退伍教官人力素質?服務於高中職學務夥伴們,無不心存疑慮。 本梯次參訓學員,多為屆退或近年退伍教官。儲訓合格,他日再回返校園,協助在職教官,從事熟習的校園安全維護工作,應足以勝任;或可釋除家長團體疑慮。唯爾後招攬教育、社會、輔導、心理系等大學畢業生,僅憑七十小時儲訓結業,即投入校園,是否足以獨當一面?仍不能無疑。尤其本期二梯次未列「CPR+AED」急救課程,亦無大專或高中校園校安業務參訪;或可列為後續辦班課程規畫參考。 私下與學員們交流悉知,重行回鍋參訓,不免心酸。蓋校園教官多半少校或中校官階而退,年紀介在四十至四十五歲間。育養一兒或二女,多仍在中小學就讀;上有父母、下有幼小,每月固定房貸償欠,倚藉退伍金,不足以養生送死。退伍後,所謀無非保全、大廈管理或計程車業等駕駛職,幾無以營生。 而年金改革又擬推動「退休後再任公職或私企業,領取委任一職等三二一六○元以上月薪,原月退俸應予停止。」肥貓限制條款,豈不更斷他們於絕路。 教育部規畫校園教官離退一人,私立大專院校每年補助一百萬元,聘僱學務創新(校安)人力;私立高中職援擬補助七十萬。由於非屬正式編制,且採一年一聘;退伍教官轉型再聘,或不致影響校園安全長期穩定。至若人力新血逐步接替;無以晉昇,缺乏展望,也等不到長期保障的穩當工作;能吸引多少熱血青年投入校園安全這行業,不免令人生疑?
教官退出校園 家長憂校安有問題 http://udn.com/news/story/6885/2025484 2016-10-15 13:31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軍訓教官將退出校園,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陳鐵虎質疑,校園安全不容打折,新政府上任後急著把教官趕出校園,「這不是轉型正義問題,這是校安問題」。他說,校安人員只是保全人員,「人數再多都不是重點」,穿著軍服的教官才有嚇阻歹徒進入校園的威嚴,教育部不要一意孤行。 陳鐵虎表示,教育部初步補助規畫,一個教官平均可以換到2至2.5個保全人員,但校園安全「不是人數越多,安全性越高」,教官就是有威嚴和能力能和歹徒周旋,並嚇阻歹徒進入校園。當歹徒入侵時,教官才有能力在警察未到之前,保護學生安全。 陳鐵虎表示,校安人員頂多像保全,沒有相關訓練和責任心,不像教官有軍人背景,講紀律和責任心,雖可聘用有防禦、抵擋能力的保全,但恐怕無法嚇阻不肖者。 「校園安全不是轉型正義的一環,不可以打折」,陳鐵虎表示,新政府上任,急著把教官都趕出去,但請問「現在校園安全了嗎?」呼籲教育部考慮家長的憂心。 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也認為,不能只是用人換人或數字上好看,若以為校安人員數量增加就可以取代教官角色,「是把教官看太輕,看太小了」,校安人員無法取代教官的角色。 她指出,目前校園內,教官、輔導老師和導師三者角色彼此分工,教官還負擔統籌學校防災、交通安全等工作和教育,校安人員頂多協助路口導護,無法兼顧教育。 她表示,雖然高中職孩子夠大了,但校園中發生的違規事件像霸凌、偷竊等,都不是保全可以處理的;孩子不是犯錯懲罰就可以,教官除了查案,還兼顧教育、輔導,這都不是一般保全人員做得到的。長期以來校園分工,高中老師都沒承擔過交通安全工作,教育部不說話的話,以後就沒人做。
校安取代教官 「不要這種轉型正義」 http://udn.com/news/story/6885/2026526 民國一一○年教官將全面退出校園,由教育部補助改聘校安人員,但高中職家長、校長幾乎一面倒反對,認為民進黨政府執意讓教官退出校園,讓家長及校長更憂慮學生安全,「這種轉型正義不要也罷」。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昨指出,校安人員只是保全人員,「人數再多都不是重點」,穿軍服的教官才有嚇阻歹徒進入校園的威嚴。新政府上任後急著把教官趕出校園,「這不是轉型正義問題,這是校安問題」。 陳鐵虎表示,教育部初步補助規畫,一個教官平均可換到二至二點五個保全人員,但「不是人數越多,安全性越高」。教官經嚴格軍事訓練,且穿軍服,有威嚴、能力和歹徒周旋,並嚇阻歹徒進入校園。當歹徒入侵時,教官才有能力在警察未到前,保護學生安全。 陳鐵虎舉例指出,最近有歹徒想進入學校抓學生,教官馬上擋在校外嚇阻。若由校安人員處理,會馬上跟警察報案,等警察來了,學生都受傷了。教官退出校園,讓很多家長憂慮學生安全,女校更擔心,學生出事教育部負擔得起嗎?他堅決反對教官退出校園。 北一女校長楊世瑞指出,台灣高中生在校時間很長,除了上課,還有社團活動,跟國外不同。高中生和大學生也不同,不論生活管理和校園安全,都很需要教官。教官退出校園,很多校長都很憂心,男女校都一樣。 楊世瑞表示,政府要用校安人員和輔導員代替教官,政策轉換不是不行,但否能銜接好?校安人員和輔導員能否執行公權力、保護校園安全,很多校長都很懷疑。 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也認為,校園內教官、輔導老師和導師三者角色彼此分工,教官還負擔統籌學校防災、交通安全等工作及教育,校安人員頂多協助路口導護,無法兼顧教育。若以為校安人員增加就可取代教官角色,「是把教官看太輕,看太小了」。 簡菲莉表示,雖然高中職孩子夠大了,校園發生的違規事件像霸凌、偷竊等,都不是保全可處理;孩子不是犯錯懲罰就可以,教官還兼顧教育、輔導,一般保全人員做不到。
我見我思:周韻采》高教屍速列車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1014005790-262104 在眾多的高教沉痾中,我最不忍的是流浪博士現象。高教自20餘年前廣設大學以來,走向產業化道路,再加上少子化壓力,使得大學間彼此高度競爭。師資是大學的無形資產,故開始以績效考核教師的教學、研究表現,強化大學排名。然而師資又是大學經營的成本,故在教育部凍漲學費上限及少子化雙重壓力下,學校不斷縮減教師員額,並央求現存教師超教鐘點或兼行政職,以降低財務負擔。 在這樣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剛出爐的博士不是鎮日惶惶,不知何時才能覓到專任教職,只得四處流浪於各校之間,靠巨量授課時數賺取生活費;幸運獲得專任教職的,卻又煩惱於不合專長、地點偏僻、過多行政消耗研究能量。 原是學術新血的他們,卻像韓片《屍速列車》裡的僵屍,前仆後繼,奮力躍起追趕已經疾駛的火車,卻無法抵擋學術產業的壓迫,消失在夕陽餘暉中。這是高教史上對年輕學者們最黑暗的時刻了,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沒有改變的契機。 於是當學生諮詢我對攻讀博士學位的意見時,我總持保留態度。我讓他們理解目前學術圈的殘酷生態,不能以進入學術圈工作為深造的前提,是要為興趣而念。甚至要有心理準備,畢業後可能找不到教職。想當然耳,這幾年博士班的申請人數逐年降低,許多學校都是處於缺額的狀態。 此時,大學教授們開始疾呼博士班等無人的情形,會造成數年後師資的供給失調。教育部因此啟動獎助專案,提供博士生1個月4萬元,至多兩年的補助,藉以吸引學生就讀。對我而言,這像是用感冒藥治癌症的政策。若嚴峻的學術就業環境未改善,博士生獎助反而給學生錯誤的訊息,以短期利益反換來長期時間投資的成本無法回收。 甚而因為就業前景差,反讓學生有誘因延遲兩年畢業,亦造成博士班經營成本增加及人力資源閒置的問題。這也是德國人文及社會科學博士就讀年限動輒10年以上的原因。 大學教授們為什麼那麼在乎有沒有人念博士班呢?實肇於共犯結構。教授有績效壓力,需要「新鮮的肝(腦)」協助研究和生產論文。我輩其實是高教開放的既得利益者,當年畢業時有許多工作機會,也有大批優秀博士生可供差遣,是為學術勞力密集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眼下畢業即失業的現實,年輕人自然不願意再成為底層學術勞工。教授們唯有自宮一途,不再將博士生視為俗擱大碗的生產人力;亦即,博士訓練必須轉向,不以進入學術圈任教為目的,研究分析與管理領導能力的培養並重,才能彰顯博士學位於產業及社會發展的價值。否則年輕人不念博士,也只是生涯規畫中剛剛好的選擇。 (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