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22 12:43:24瀏覽189|回應0|推薦0 | |
大學考招 應回歸12年國教願景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137960 因應一○七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一一○年大學入學考招制度規劃一公布,引發正反兩派不同意見與觀點。暫訂高三寒假進行基本學科測驗,高三暑假進行分科考試,高三下課程結束後提出申請入學、高三暑假分科測驗結束後分發。 贊成的立場是高三學生學習歷程可較為完整、高三下學習不被申請入學干擾;反對的立場是申請入學時間與分科考試的時間較接近,學生可能多會選擇分科測驗增加入學機會,徒增學生準備考試壓力。 筆者認為,大學考招制度應回到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願景「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成就每一個孩子」,重視學生完整學習歷程規劃、培養具備社會適應與應變力的全人教育發展。目前規劃「基本學科測驗」重點在於檢視學生高中基本學科能力,「分科考試」重視依據學生興趣選擇加深加廣課程的分科學習成效,了解學生學習興趣與潛力,最後的「學習歷程檔案」重視學生適性、多元、差異的學習特質,落實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實作能力。 鼓勵高中生依自己的基本學科能力結合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大學申請入學之考量依據,透過「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記錄自己高一至高三的學習過程,包含學習表現、社團活動、志工服務、實習或專題製作、獲獎、證照、校內外交流活動、經驗分享及反省思考等,學生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檢視個人學習狀況、培養知識管理的能力,進而訂定職涯目標,為未來人生作準備。因此,學習歷程檔案可視為破除紙筆考試為主要升學模式下,另一個考招轉型契機。 如何讓「基本學科測驗」真實呈現學科基礎能力,讓學生能真實依個人興趣多元選擇加深加廣課程的「分科測驗」,結合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是十二年國教課綱與大學考招制度搭配成功與否的關鍵。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大數據資料建置系統,可提升大學審查資料效能,並增加審查客觀和公平性;學生學習歷程的架構與內容的合適性,重質不重量的學習歷程,如何維持品質與公平,亦需要專責單位統一辦理。 給學生試探的機會、培養學習動機、看見學生的天賦,適性揚才的發展,才能培育國家終身學習者。
減C祕笈 扭曲教育 教部知否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035440 2016-10-20 00:27聯合報 林澤/國中數學老師(台南市) 拜讀十八日「國中會考被汙名化的C」一文,基層教師心有戚戚焉。但基層教師早已疾呼A、B、C三等級的諸多弊病,無奈人微言輕,狗吠火車。 會考採用「標準參照」,評量前就該訂定絕對性的標準來用以解釋測驗結果,不須參考他人的表現來進行比較,判定的結果只有「及格或不及格」、「精熟或不精熟」、「通過或不通過」。 技師證照考試、汽機車駕照考試或全民英檢等,就是秉持「標準參照」的測驗精神。沒有通過人數的比例限制,自己考試的成績跟預先訂定的標準成績做比較,通過與否一翻兩瞪眼,高中端學校便可以依據學生成績進行相關科目的補救教學。 可惜,十二年國教全面免試的崇高理想無法說服大多數民眾,妥協下就產生了會考三等級四標示的荒謬計分制度。 約有十四%的學生可以拿到「精熟級」(A),超過五十%的學生被列為「基礎級」(B),其他卅幾%則列為「待加強級」(C)。 由於絕大多數縣市只採計粗略三等級,沒有比標示,為了減C,更為了讓學生爬到B等級,數學老師們推出一個教戰守策。 廿五題選擇題中學生只要挑選「五」題最有把握的題目作答,倘若作答的五題中B選項較少,則剩餘的廿題直接「猜」同一選項B。因為選項出現次數必定平均分配,學生至少答對八題以上,再搭配非選擇題的寬鬆給分,減C達B輕而易舉,學生更沒有作答時間不夠的困擾。 會考制度設計的初衷就是與升學脫鉤,給予學生適當的補救教學!十二年國教楬櫫的理想願景喊得震耳欲聾,這三年的扭曲亂象不正重重打了教育主事者一個大巴掌嗎?
莫讓偏鄉校 淪縣市長刀俎肉 2016-09-22 03:52 聯合報 林東泰/台師大前副校長(台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976243 各縣市近年頻頻裁併偏鄉中小學,無不歸咎於少子化,校小人少,成本高。其實少子化只是託詞,真正問題在於國民教育乃地方自治權限,不論人事、設備、維修,都是地方政府負責,而偏鄉人口稀少,即使家長反對裁併,也對選舉起不了作用,所以各縣市都在動裁併偏鄉中小學的腦筋。 以坪林漁光國小為例,創校百年,試想日據時代,或政府遷台之初,漁光國小學生人數會比現在多嗎?政府會比現在有錢嗎? 麻豆總爺國小裁併過程,雖然家長成立反併校聯盟,並且引起總統(馬英九)與縣長(蘇煥智)之間的對槓,最後還是被裁併了。因為國民教育屬地方自治權限,中央拿地方沒轍。 更令人寒心的是,行政院主計(總)處竟然編列預算,補助地方裁併中小學,併一班補助六十萬,併一校補助一百廿萬,各連續補助三年,也就是裁併愈多,補助愈多。試想,地方政府既不用花錢負責國教,又可獲得中央補助,豈有不裁併之理? 有人說,某某村人口實在太少,學校裁併後,可到隔壁村就讀。問題是,在偏鄉,走到隔壁村,可要兩個小時,加上常常風強雨大,小朋友如何到隔壁村就讀?那,家長接送嘛,天啊,家長若有接送本事,就不會待在偏鄉了。 其實,各縣市汲汲營營裁併偏鄉中小學,問題癥結在於偏鄉人少,選票少,即使家長反對,也無法撼動選情;所以縣市長敢得罪偏鄉,把偏鄉國中小的錢省下來,用來爭取城鎮更多選票。 近年來,台灣城鄉落差愈形惡化,階級世襲愈發嚴重,如果再縱容各縣市恣意裁併偏鄉中小學,受害最嚴重的就屬原住民,原民子弟可能連接受國民義務教育的機會都沒有。 非常高興昨天聯合報大幅報導此一議題,也樂見教育部訂定國中小合併或停辦準則,深切期盼教育部拿出具體辦法,拯救偏鄉子弟的國民義務教育憲法權利,具體落實「一個都不能少」(No one left behind)的教育政策。
李峙皞/英國教改夢醒了,台灣還要繼續作夢嗎?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85/1972290 新上任的英國首相梅伊於9日宣布,中等教育政策將有重大變革,新政府將鬆綁1960年代以來逐步廢止公立菁英中學(grammar schools)政策;換言之,行之有年的學區免試入學將不再是通則,學生得透過考試篩選,進入公立菁英中學。這意味著,英國學童在小學畢業時(依英國學制為11歲)便將面臨升學大考,而進入公立菁英中學的學生,也無疑將以繼續升學為主要目標。 為何英國政府捨棄自由派教改理念(諸如免試入學、教育均質化、多元發展)、甘冒「不尊重教育專業」之大不韙,「大開倒車」重拾50年前的教育政策?這背後大概有兩個脈絡。 始終無法消弭的階級落差 首先,學區免試入學制度並未真正促成教育機會平等的理想。由於校風、師資、學區居民社經地位等因素的差異,不同的公立普通中學(comprehensive schools)在教學資源與升學表現上仍存在相當的落差。於是,有辦法的家長們便競相透過購屋、租屋的方式遷入優良學區,確保子女進入好學校。誠如梅伊批評,「在現行學校體系下,篩選還是存在──透過房價、透過財富來篩選學生,這完全是不公平的。」 不只如此,社經條件更優渥的家庭通常直接將子女送進私立明星中學,這些學校收取高額的學費1,能夠提供遠優於公立普通中學的學習環境,成果自然反映在升學表現上。2014年英國教育部的報告指出,私校畢業生錄取重點大學(Russell Group Universities)的比率是公立中學畢業生的3倍,進入牛津、劍橋大學的比率更高達5倍之多。 少數富裕私校畢業生壟斷高教資源、輕鬆成為「人生勝利組」、進而掌握國家權力之現象,在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主政期間尤其為人詬病:除了卡麥隆本人,當時被看好成為卡麥隆接班人的財相奧斯邦(George Osbourne)、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及與卡麥隆組成聯合政府的自民黨黨魁克列格(Nick Clegg),皆出身私立貴族學校,考入牛劍,在仕途上平步青雲,40多歲時便到達權力頂峰。富家子弟的私校終南捷徑對於追求機會平等的免試入學制度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 相對於此,出身改制前公立菁英學校,自承與私校畢業生的社交圈格格不入的梅伊,以其在脫歐公投後意外取得的權力,恢復公立菁英中學、抗衡私校優勢,絕非偶然、唐突之舉。 專家真的有用嗎? 英國顛覆教改政策的第二個脈絡,同樣與脫歐公投相關,是英國社會近年來對於專家的質疑。自二戰以來,標榜自由開明、理性客觀、追求社會正義的自由派學者專家們長期主導公領域討論,其所頌揚的自由主義價值儼然成為英國公共政策的指標。 然而,近年來,這些「政治正確」的理想主義修辭顯得愈來愈不切實際,愈加背離大眾的生命經驗。脫歐公投的通過便是最佳例證:即便多數大學教師、主流自由派媒體、左右兩黨大力支持遷徙自由、強調移民與英國社會的互利關係,這些專家意見並未說服大眾、減緩後者對於移民問題的焦慮。一位脫歐派政治人物或許說出了英國大眾的心聲:「人民要相信自己……英國人已經受夠專家了!」 同樣的,在教育政策上,50年來專家們所主導的教育改革成果也備受質疑。以教學為例,部分大眾將近年來英國學童學習成效不彰,歸罪於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學習動機、多元發展的「進步式教學」。 英國公共電視BBC於去年夏天播放的教育實驗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中式學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將中國填鴨式教育帶入英國普通中學、比較新舊教學模式之優劣,充分反映出英國社會對於進步式教學的信心不再。 回到廢止公立菁英中學的議題上,專家們基於促進教育平權而提出的免試入學制度,其實踐結果,竟助長了私校的優勢,反而擴大資源分配不公、阻礙社會流動。經歷教改50年的英國社會,顯然有理由拒絕再被學者專家牽著鼻子走。 台灣應該注意前車之鑑 雖然梅伊政府的教育新政能否抵擋專家學者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聲浪還有待觀察,但此議題反映出自由派教改理想在現實中的諸多弊端,對於正步向「進步式」教育體制的台灣社會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尤其,英國的前車之鑑在先,台灣主導12年國教、學區免試入學的學者專家們,應有義務說明,台灣如何能夠避免重蹈英國之覆轍,亦即,在廢除公立明星中學後,政府如何能夠避免明星私校的興起?如何避免中上階層將子弟送入師資良好、升學導向的私校,而弱勢學生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均質化、「快樂學習」的公立教育,最終在升學競爭中接受必然的挫敗? 只是冠冕堂皇地重複「資源再分配」、「國家要將每個人當作菁英來教育」等理想論調,無視於「資源有限、競爭無窮」的事實,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筆者身為台灣傳統教育體制的「受害者」,完全認同教改者對於升學主義、考試領導教學的批判,也深感成績、排名與背誦瑣碎資訊虛耗了學子的寶貴青春。然而,鑒於英國乃至台灣過去30年的教改經驗,教育專家學者們是否應該停下來好好地探討教育理想與改革手段間的相關性? 我們都不希望競爭與學習畫上等號,但如果競爭就是人類社會不可消滅的元素,那麼,與其虛偽地延緩、遮掩競爭的本質,去思考如何公平化、合理化競爭、如何使考試與知識追求、真實人生相結合,應該會是更積極、務實的做法。(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生)(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台大跌至195新低 2016-09-22 04:29 中央社 倫敦21日專電 http://udn.com/news/story/7314/1976358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最新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大學排名大跌到195名,創新低紀錄。圖為台大校園。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陳柏亨/攝影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今天公布2016-2017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牛津大學擊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勇奪第1,台灣大學排名大跌到195名,創新低紀錄。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今年將調查排名的大學數量,從去年的800所增加到980所,雖然台灣有26所大學入列,但整體排名表現並不理想。 根據調查,台灣大學排名從去年的167名大跌到195名,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行榜13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清華大學排名在251-300名之間,和去年相同,成功大學、交通大學及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排名在401-500名之間,中國醫藥大學、師範大學及陽明大學排名在501-600名之間。 亞洲大學、長庚大學、中原大學、逢甲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央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海洋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及元智大學排名在601-800名之間。 排名在801名之後的大學中銘傳大學與淡江大學都是首次進榜,其它還有輔仁大學、義守大學、政治大學、台北科技大學。 負責這項調查的主編巴堤(Phil Baty)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有26所台灣大學進入擴大後的世界大學排行榜是個好消息,但是多數的大學排名都下滑,台大勉強在前200名,台大名次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教學與研究環境表現不理想。 另一方面,年輕人口減少加上大學快速增加,今年台灣151所大學中的23所將面臨招不得學生的窘境。台灣教育部己預估未來10年大學的入學人數將減少1/3,去年台灣已有52所大學關閉或合併。 巴堤表示,面對全球激烈的競爭,台灣必須在高等教育體系加強努力。 這項調查是根據教學與學習環境、研究數量與聲望、研究報告被引用率、國際展望及知識轉移等13個指標進行調查。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