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有虎爸虎媽的亞裔孩子 給未來的主人翁 小女生改變世界的力量 請問總統-您要給下一代什麼教育?
2016/08/17 05:32:25瀏覽205|回應0|推薦2

 

方祖涵/沒有虎爸虎媽的亞裔孩子

2016-10-01 01:51 聯合報 方祖涵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995220

在維吉尼亞州念高中的女兒,在學校遇到這樣的事情:物理老師是位五十多歲的白人,學期開始幾個星期,每周作業的成績逐漸公布,她的分數卻不如自己的預期。老師在課堂上說他沒有時間改全部的作業,所以只截取一部分來評分,女兒在課後去找老師討論,她認為,如果老師看完整份功課,對學生來說才算公平。

老師說會提高她的分數,不過被女兒拒絕了。她詢問老師評分的標準,還有作業怎麼改善才會讓成績進步,老師沒有回答,只說:「喔?妳是那種滿分的學生?」「我知道妳的父母逼著你拿滿分。」

老師的說法,讓女兒很受傷。她的家長沒有強迫她念書,而且其實剛好相反。從小到大她沒有一門科目拿過B,我們卻一直告訴她不要太在意分數,甚至已經準備好獎品,要在第一次沒有滿分的時候當禮物,希望讓她放輕鬆。只不過,女兒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除了功課之外,她在學校樂旗隊當隊長,對課外活動也是同樣的態度。高中女生對自己生活已經很有主見,我們沒有什麼辦法影響她的想法,只能默默在她累的時候覺得心疼。

老師對她的態度,顯然來自種族偏見:亞洲家長都是虎爸虎媽,孩子都是受害者。他或許還因此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正在替社會拯救受到「亞裔偏差心態」荼毒的學生。後來我們跟老師碰面,他還是絲毫不掩飾同樣的偏見態度,女兒因此決定申請轉班,也獲得學校的同意。老師的偏見抹煞了孩子的心血,讓她在課堂裡覺得不安全,只好藉轉換環境來改善。

很令人生氣的事情,可是在憤怒之餘,我還是告訴傷心的女兒,偏見與歧視是無所不在的,不要讓自己太難過。亞洲學生只會念書,只在乎成績的刻板印象,讓高中時期就已經是全加州最好球員之一的林書豪拿不到籃球名校獎學金,幾年後又讓這位大學時期常春藤聯盟最佳球員差點進不了NBA,甚至在進了NBA以後,還數度被不認識的球場管理員擋在門外;美國電視與電影裡,迄今沒有幾位亞裔演員演過不屬於亞裔的角色,在螢幕上的亞洲臉孔,大多都只因為角色設定是「亞洲人」而出現;大聯盟球場上的亞裔選手,同樣很難忽視來自於教練,甚至是裁判的差別待遇。

我們身邊也存在許多對其他族裔的歧視,像是台灣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學校,仍然存在不公平的對待;像是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飛機上的倫敦指南,建議遊客避開「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跟黑人聚集」的區域。種族的刻板偏見,傷害我們家小女生的感覺只是小事,它更實質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安全—像現在全美各地層出不窮的,非裔被警方槍擊的事件。

「繼續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吧」,我跟女兒說。我們不能馬上停止別人對我們的歧視傷害,不能隻手改變所有既存的偏見,卻沒有人能夠讓我們放棄對未來世界的期待。而唯有堅持這樣的相信,事情才會一直變好。(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周行一/給未來的主人翁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892419

2016-08-13 03:53 聯合報 周行一

孩子,你出生在一個物質文明快速發展,世界千變萬化,價值觀衝突,人類命運不清楚,很多人是弱勢的世界。你的父母很愛你,但不太知道怎麼教育你,儘管政府費盡力氣,學校仍無法教你最需要的生存技能,在長大的過程中,你會聽到許多抱怨,例如自然環境愈來愈差,弱勢的人愈來愈多,世界有層出不窮難以解決的問題,各種意識形態的衝突愈演愈烈,

簡單的說,環繞你的將會是一大堆對現狀不滿意的人,他們占據了各種發言管道,媒體充斥著令人擔心的問題。

如果不注意,你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沮喪的人,或者只想獨善其身,與這些煩惱隔絕;不過這兩種人都不可能快樂,就算你想只管自己的事,但是在這個世界裡,我們的問題多數是別人造成的,就像溫室效應的影響,不論你待在哪個角落都躲不過。所以,你沒有選擇,只能做一個快樂的人。

如果相信以下幾件事,你就會快樂,而且會活在希望裡。

相信身處的世界不是獨特的。自古以來,人類不斷面對生存問題,歷史只是以不同面貌周而復始,我們延續祖先的命脈生存至今,我們的子孫也會繁衍生存下去,人們為了生存,雖然製造了許多問題,但也共同解決問題。人類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總是有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出現,他們為數眾多,才有辦法解決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你如果能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避免做一個製造問題的人,你會活得很有價值,感覺很快樂。

相信能力愈強,愈能解決問題。能力最強的是那些能預見問題的人,豫則立,這種能力不是父母或學校可以完全教的,必須不斷找機會,讓自己處在適當的學習環境裡,所以創造學習機會是最重要的事,要為了能夠學習而付出代價,等著別人提供學習機會,或者奢望別人負擔自己的學習成本,只會蹉跎寶貴青春,不知不覺讓自己變成了別人的問題。

就像贏得戰爭必須先要贏得許多大小戰役一樣,相信解決大問題必須先要解決許多小問題。解決問題的人也是承擔挫折的人,在過程中你會遭遇許多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務必記得享受解決小問題的樂趣,不要吝嗇給予自己興奮的機會,興奮是讓你能持續奮鬥的動力,懂得掌握瞬間的快樂,才可能有永恆的毅力。

相信良善與誠實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基礎。只有真誠地想要解決別人的問題,才會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所有的大問題獲得解決都是眾人齊心協力的結果,一個人絕對成不了大事,出發點不良善,或者不真誠,也許短期間能得逞,最後必定被人識破。

人類的發展靠大家繁衍子孫,同時改善生活,而這兩件事卻是當今的兩大難題,少子化讓大家懷疑人類如何延續,貧富差距擴大造成民眾的生活無法一起改善,如果你能夠是這兩個問題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你就會像歷史上千千萬萬的人,幫助人類創造生命,也增進大家的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愈大,你在歷史中的重要性就愈高,但是不論能力有多大,只要相信自己能解決大家的問題,而且努力去學習,你就不會是別人的問題,會很快樂。(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方祖涵/小女生改變世界的力量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897538

2016-08-16 01:37 聯合報 方祖涵

在印第安納波里斯的魯賓.葛列克球場,舉行的是世界少棒大賽分區預賽。來自六個州的小球員在豔陽下爭取冠軍,贏的球隊即將成為美國中西部的代表隊,參加在威廉波特的世界大賽。

這場比賽是敗部復活戰,明尼蘇達跟坎薩斯州的對決,再輸的球隊就要回家了。場上明尼蘇達先發投手身材瘦高,綁成馬尾的頭髮,隨著漂亮的投球動作在空中搖曳。那個鋒利的眼神、不露情緒的表情,舉手投足的自信,看起來很教人喜歡。

她是蒂娜.陳,越南移民的第二代。七歲才開始打棒球,去年十一歲,已經是明尼蘇達州的明星球員。她在單場比賽三響砲的表現,還上了電視新聞。今年成為州內的少棒代表隊,很多人把她跟兩年前備受關注的莫妮.戴維斯做比較,期待蒂娜成為下一個在棒球場技壓男生的女孩。

看到亞洲小女生站在投手丘,真的很開心。我在女兒小時候送她一個手套,或多或少也曾有過類似的夢想。從莫妮到蒂娜,女孩們用成績證明球場不是單一性別的專利。越來越少人敢說別人「投球像女生一樣」,因為女孩們投球,一樣可以直球進壘。

這些小女生打破的性別與族裔藩籬,不只在球場。在秋天將開始的美國電視季,現在已經進入宣傳期。福斯電視台九月底有一齣新劇上檔,是大聯盟當局首度跟電視公司合作的戲劇作品。影集的故事是聖地牙哥教士隊簽下史上第一位女性投手,由加拿大裔女星凱莉.邦伯麗主演。凱莉的父親曾是加拿大足球代表隊的主力前鋒,運動員的血統,讓她在螢幕上投起球來,說服力十足。跟蒂娜一樣,真實人生裡的凱莉,也是在明尼蘇達長大。

「這是在運動場上,我們期待了很久,而會永遠記得的一刻。」影集預告的開場白是這樣說的。在虛構的劇情裡,女孩的父親告訴她,長大以後的女生,沒有辦法用球速跟男生競爭,她需要專精以螺旋球為主的變化球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運動生理學」,他說,可是那並不表示女生沒有機會登上大聯盟。

像是曾在美國獨立聯盟登板的日本蝴蝶球公主吉田繪里,女生如果有良好的控球跟變化球,還是有跟男性對決的本錢。天使隊的主戰投手威佛因為手傷,今年的速球僅剩一百廿幾公里,卻已經快要拿到十勝。雖然依照金氏世界紀錄,女性球員迄今最快球速只有一百一十一公里(也有非官方的一百廿公里紀錄),可是現在訓練科技進步神速,女生超越一百廿公里的均速,或許是不久以後就能達成的目標。

不管什麼時候才有女生能夠真正在大聯盟上場,看著蒂娜.陳站在投手丘,我突然領悟,那才是真正讓人喜歡的棒球呢。這個半局她遭遇亂流,隊友守備頻頻失誤,一下子就落後五分了,可是,她的表情裡完全沒有焦慮、沒有憤怒,也沒有難過,還是一球一球認真地投。我想,小女生們繼續堅持不放棄的執著,就是社會向未來快步前進的動力啊。(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請問總統-您要給下一代什麼教育?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909079

2016-08-21 05:53 聯合報 洪太/資深教育工作者

幾名教育界朋友趁開學前假日,約在咖啡館見面,聊起最近社會事件影響,紛紛感慨教育愈來愈讓人擔憂。

阿娥說起,她阿姆常交代他們兄弟姐妹:大人大種,嘸通(不可以)教壞囝仔大小,要他們言行舉止都得注意。「這個叮嚀似乎應該送給新政府呀!」

她一說,大家除感慨連連外,也都有共同煩惱:新政府到底要給社會大眾及下一代什麼教育?

在我們那年代,執教鞭前,教授總一再叮嚀:不只做經師,更要做人師;教授課業固然重要,但教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更重要。因此到教學現場,便認真的從灑掃應對進退的生活規矩,及仁義禮智信的行為準則教起。

於今,年輕的老師們也努力在教學中融入這些,但整個社會進行的是反道德教育,讓他們教起來備感吃力。

「總統心中可有教育?」慧君一說,大家只有嘆息。

是呀!因國防演練戰車翻覆受傷,與死神拔河的傷者,竟以三軍統帥之姿,命令他好起來;荒謬之餘,更有些悲涼,因為這可是我們的總統呀!

國道收費員一案,說得好似解決前朝問題,後來被戳破是收拾民進黨前朝捅出來的簍子;但這不算什麼,最讓人難過的是,說一套做一套,已讓政府威信盪然外,對法律的隨意解讀或因人設事,更讓人既痛且恨。

阿真說:「若學生問漁民登太平島事件,適法性何如?該不該懲處?」「再問為小白被殺而道歉,卻說飛彈誤射害死船長是最小傷害,人與狗命孰重?」「續問法律嚴懲酒駕,希望給百姓一個行的安全,但對即將派駐國外愛將酒駕,卻只輕描淡寫說做了壞示範,酒駕因身分地位有別嗎?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真是假?」

我只有想到這些,還有其他關於教育現場的諸多價值觀混淆的問題,都待我們去面對。「呀!學生這樣問,我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阿娥皺著眉嘆氣。

在一旁的阿麗提到,他們之前的校長有一外號叫「天兵校長」,說話老出差錯,例如訓導處請衛生局人員來進行菸害宣導,校長引言時要抽菸同學舉手,眼見沒人舉手,他竟故作幽默說「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抽菸,你們抽菸不要在學校抽喔!我教你們只要在家裡躲在棉被裡抽,不要被抓到就可以。」當場學生大笑,老師嚇得眼睛瞪大,都站了起來。隔天家長來抗議,主任們只好拜託校長少開口,還好隔年他申請退休,免除大家的擔憂。

大家聽得驚詫也覺得好笑,笑完又回到原點,開始感慨品格教育愈來愈難教。

「真希望總統不是天兵總統,真希望她能想想她的每一作為,都影響教育至鉅,把教育放在心裡呀!」君才說完,突然午後雷陣雨,隆隆雨聲中,大家默默喝著咖啡,今天的咖啡特別苦!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08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