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直升機老媽 沒手機在山上待4天 如何給孩子一支手機?專家:家長放手… 讓孩子搞砸幾次吧 寶可夢自制力
2016/08/22 12:04:55瀏覽192|回應0|推薦0

 

低頭族爸媽 怎麼教孩子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953696

2016-09-11 04:59 聯合報 許瑜珊/出版社編輯(台北市)

最近剛參加完同學會,大家都還不到卅五歲,已有幾位朋友兒女滿堂,甚至要上小學了。

其中一位同學,以前在校時喜歡看書、參加講座,是校園活躍人物。自懷孕後,她就開始每天聽英文歌、念童書給肚子裡的孩子聽,只要聽說什麼對胎教好,第二天一定身體力行。

孩子出生後,她更是馬不停蹄到處打聽,哪間幼稚園比較好、鋼琴要找哪個老師學,甚至連游泳也特別找曾代表國家參賽的選手來教。

她把自己掏空了,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以前,她是系上最有活力的人,不管到哪都可以看到她。

現在,她說她已經記不得上一次打開書本是什麼時候了。她以前很喜歡看紀錄片、寫影評,現在忙完一天,只想打開iPad看肥皂劇。

孩子教育很重要,但言教永遠比不上身教。身為父母,要以身作則,如果要求小孩認真讀書,但父母只是抱著平板追劇、滑臉書、抓怪,要如何要求孩子不沉迷網路,專心讀書呢?

 

中時短評》直升機老媽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908006871-262103

                               

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指對子女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像直升機般在孩子上空盤旋,無時無刻守望孩子一舉一動。(圖新華社)

一位反對兒子與離婚女子交往的南投母親,日前大剌剌地登報,要這位女老師「別再和我兒子來往」。由於這位母親在聲明中公開老師的姓名、任教的學校等個資,引發外界的議論。

日前,媒體報導另一位母親的心痛自白,她說後悔要兒子一路念到博士,因而在找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以致於兒子38歲了,失業在家2年;報導說,面對兒子找不到工作,這位媽媽並不怪兒子,而是充滿自責。

從某個角度看,這2位媽媽很相像,她們表現出來的教育風格正是隨時隨地為孩子做決定的直升機媽媽。前述那位想透過登報趕走兒子女友的南投媽媽說,兒子生性乖巧,在她的全力栽培下得以考取公家機關,是個聽話的兒子,但是遇到這位女老師之後就變了個人。南投媽媽相信,只要這位老師離開她兒子,兒子就會回復成原來的樣子。

似乎只會在本土劇中看到的荒謬情節,如今竟活生生地出現在社會大眾眼前;媽媽把已經擔任公務員的成年兒子的愛情,攤在眾人眼前,對兒子和他的情人,都是重大的羞辱,讓兒子成為議論甚至訕笑的對象,這樁愛情還走得下去嗎?兒子的心還會向著媽媽嗎?這位南投媽媽關心的、在意的到底是兒子的幸福,還是兒子有沒有聽她的話?

而那位失業博士媽媽的自責,也顯示出她始終不肯對兒子放手的教育態度。儘管過往母親可能因為過於重視學歷和成績,耽誤了兒子的求職之路,但兒子都已經38歲了,難道他不能決定自己要找什麼樣的工作、要為求職做什麼樣的努力和準備嗎?

南投媽媽與博士媽媽,一個用顯性的外在壓迫,一個用隱性的自我控訴,困住了她們的孩子,阻止兒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沒手機在山上待4天 台師大教授勉學生:學習獨處

http://udn.com/news/story/9/1942887

2016-09-06 11:46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即時報導

一個人在山上待4天3夜是什麼滋味?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謝智謀今在新生開學始業式上,以自己過去開課、讓學生在山上學習獨處的經驗,勉勵新生要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學習閱讀自己生命這本「獨一無二的書」。

台師大今天舉辦新生開學始業式,邀請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謝智謀演講、給新生建議。謝智謀曾開過一門課,叫「獨處與生命反思」,把學生扔到深山,手機等3C產品都收起,一個人獨處4天3夜。

謝智謀表示,學生修這堂課,「超好賺的」,每天工作就是看風景、偶爾去加水,手機等物品都收起,只給空白計算紙記錄感受,晚上只有山羌、山豬等野生動物作伴。

談起為什麼要開這門課,謝智謀說,每個人一輩子都在追求外在的世界,包括名望、金錢等,卻極少閱讀自己生命這本獨一無二的書,藉由獨處過程,是讓生命發聲,勉勵新生學習獨處,聆聽自己。

他也提到,他曾帶著4名學生從廣東出發,騎了6000多公里,在北京拍照時,碰到20幾個從法國來的60多歲長輩,一問之下,對方是從法國巴黎出發,一路騎過東歐、中亞到北京,花了6個半月騎了1萬8000公里,讓學生相當驚訝。

「世界比我們想像大多了,心夠大,可以包容世界,心不夠大,連自己都裝不下。」謝智謀勉勵新生,大學生是獨特,但不能唯我獨尊,世界比大家想像的大太多了,心要夠大才能包容世界。

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謝智謀。記者洪欣慈/攝影

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謝智謀。記者洪欣慈/攝影

 

 

 

-蘇蘅/如何給孩子一支手機?

2016-08-22 02:24 聯合報 蘇蘅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910533

蘋果手機發明人賈伯斯曾說:「我願意用所有的科技,去換取和蘇格拉底相處一個下午。」賈伯斯深切了解「學習」的可貴,勝過科技的神奇。

二○一五年美國南卡州一個中學女生,上課不斷滑手機,老師制止無效,結果出動校警,不但女孩連人帶椅摔倒在地,最後被拖出教室。這段影片上傳後,造成全美轟動,大家才知道校園手機氾濫,老師早就捲入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全美六歲孩童現在半數擁有手機,台灣國小生四成一有手機,國中生為七成,高中達八成六。家長會買手機給孩子,多半為了「隨時掌握孩子行蹤」的安全理由。但是手機進入教室,也改變學習生態。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去年發表研究指出,在校園禁用手機,學生成績明顯進步,平均提高百分之六;對成績差、成就感低的學生影響尤其大。研究者墨菲和貝蘭德說,低成就的學生本來就容易分心,禁用手機讓學生心無旁鶩地學習,相當於每周多上一小時課。

這項研究引起了廣大回響,英國教育部也決定展開一個規模更大的研究,對象並擴及老師。英國教育部表示,科技不但改變社會,也改變教室文化;「每位老師和家長都面臨廿一世紀學習的最大問題」。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本來不輕鬆,但是學生口袋裡多了個玩具—手機,更難以管控:「我們更需要重新訓練老師和行政人員,處理這些新難題。」

手機當然不是洪水猛獸,瑞典是全世界少數鼓勵課堂使用手機的國家。瑞典教育部說,他們不認為手機會干擾學習,反而有助立刻找到有用的資料;如果有問題,那是師生相互造成的,不能怪罪手機。

但是韓日等國可不是這麼想。日本國中小原則禁止帶手機上學,除非特殊情形,才准小朋友帶手機;可是都會注意不要影響小朋友學習,在校時由老師保管,確保有個專心學習的環境。

南韓政府採取「以科技制科技」政策。去年,首爾一些學校進行遙控管理手機實驗,學校會設立「電子圍牆」,學生進入學校附近,手機許多功能自動關閉。政府並強制業者為兒童安裝一款「智慧警長」軟體,能設定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可禁止做功課時上網或聊天。

當然,這樣的政策也引起爭議。有學生認為學校變成電子禁區後,反而使他們想蹺課;有些老師也認為違反學生人權而強烈反對。

在台灣,教育部曾訂定高中以下學校的「校園攜帶行動電話使用規範原則」,這項規定提及,為避免影響他人受教權,學生於上課、早自習、午休、定期評量、集會及其他公開場合,應將行動電話關機。但所謂「應該關機」和「違者由教師暫時收繳保管」常有灰色地帶,就可能是師生衝突的導火線,老師依舊難為。

許多中小學老師的朋友告訴我,學生在課堂滑手機,用Line或臉書聊天,已是家常便飯,更令他們挫折的是,許多家長對校園手機政策不理解或不配合。

給孩子一支手機,不代表孩子更獨立,反而造成整個生活習慣改變,像孩子是否任何時間都能與手機為伍?玩手遊或網購的消費經濟是誰埋單?甚至用手機和人吵架、霸凌的人際衝突,後面的問題更是複雜。

手機構成的虛擬世界,不但六歲孩子懵懂無知,連父母和老師都還在摸索學習。當父母準備給孩子一支手機,先想想,你們是否也準備陪孩子冒險一程?(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隨著寶可夢熱潮,路上行人低頭滑手機的狀況越來越多。圖/高彬原

隨著寶可夢熱潮,路上行人低頭滑手機的狀況越來越多。圖/高彬原

 

 

問成績 問床位 問社團… 家長來電「關心」 大學生高中化

2016-08-15 08:05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928/1894969

圖為2016大學博覽會。報系資料照

圖為2016大學博覽會。報系資料照

分享

開學將至,不少大學陸續接到一些奇怪「關說」電話。一位私立大學主管透露,近日有家長透過管道詢問他能否幫他小孩加選體育或通識課,其他像成績、住宿等也「關心」,甚至找民代、學校高階主管來「提醒」,感嘆「家長不放手,小孩怎麼成長?」

該主管表示,與學生有關的關說「族繁不及備載」。例如開學前,往往有家長透過管道找校方,幫自家孩子確保宿舍床位或順位往前點。關說成績更常見,曾接到立委、議員來抱怨教授成績打太嚴,直接「要求」讓特定學生「過關」。

關說直接來自家長最多,還有人投書教育部長對學校教授或行政人員施壓,通常學校會直接拒絕這樣的「過度關懷」,但對基層行政人員還是一股壓力,接到「上頭」指令不能不做,感嘆選課、成績對孩子的一生都算「小事」,應讓孩子自己處理、想辦法,難道以後小孩上班後,還要去辦公室,請主管多加「照顧」?

台大前教務長、生化科技系教授莊榮輝也說,曾遇過究所考試,考生總分雖高於錄取分數,但因一科未及格,還是未達錄取標準,結果家長就憤怒打來抱怨,甚至出言恐嚇、搬「關係」施壓,要學校錄取該生。

有私校學務處人員便透露,曾遇過家長要求學校提醒社團「不要讓孩子太累」、「可以讓孩子早點回家嗎?」或是社團去離島服務,家長打來說「我孩子不要坐船,要坐飛機」,感慨「家長讓大學生高中化了。」

 

專家:家長放手… 讓孩子搞砸幾次吧

2016-08-15 08:07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洪欣慈/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928/1894971

「不該讓孩子活在成功的假象。」教養專家彭菊仙表示,少子化下,家長過度集中關注孩子,「就讓孩子搞砸幾次吧」,現在的家長不願接受孩子失敗,才會不斷伸手介入,但「沒跌倒過,就不知道挫折是什麼,就不會看到自己的問題。」

彭菊仙表示,家長習慣出手,幫孩子安排一切,直到大學都還放不了手。「如果孩子有學習動機,父母根本就不需要介入。」彭菊仙說,許多孩子讀大學,科系是父母選的,「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系,就沒有學習動力。」她建議父母,從高中就要讓孩子有「練習選擇」的機會,例如參加什麼社團、要不要補習等,父母可事前提點、在旁引導。

台大前教務長、生化科技系教授莊榮輝也感嘆,這世代的家長真的對孩子「照顧太多」,以考博士班來說,以前他是考上了才跟父親說要去異地念書,父親也未出面干涉,但現在的家長連博士班都要陪考,研究所考試還要設家長休息室,「『獨立』在大學反而變異類。」

「每次看到家鄰近的小學,父母幫孩子揹水壺、書包,真的很無奈又生氣。」莊榮輝認為,從小就過度保護,就會一輩子放不了手,到大學還是一樣,學生無法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最好的作法是在旁邊看,以向學校關說為例,「多數教授不吃這套、只會更反感。」

 

寶可夢自制力 你有多少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910537

2016-08-22 02:26 聯合報 吳明珠/國小校長(竹縣湖口)

昨晚六點多我正開車回家,天色略暗,途中與一輛機車並行了約兩公里。只見這位騎士右手騎車,左手拿著手機抓寶,讓我不禁為這位騎士及路人捏把冷汗。

昨晚又讀到一篇對於「精靈寶可夢」手機遊戲的開發者,Niantic公司執行長漢克的專訪。漢克表示,他從小就愛玩電動,在網路產業工作了很長的時間,花了廿年時間與心血,成功結合地圖、手機和遊戲三大元素,最終創造出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機遊戲。

漢克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太太和孩子都喜歡玩線上遊戲,漢克深知成長中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的不良影響,因此秉持三大初衷來開發這個遊戲。

第一,希望帶動使用者勇於「探索」,走出戶外看世界;

其次是「運動」,希望藉由遊戲吸引孩子站起來活動;

還有則是「現實世界的社交」,鼓勵使用者能因為玩遊戲而聚在一起聯繫感情。

由此可知,寶可夢的創作者懷著美好理想開發遊戲,而這個遊戲確實轟動全世界。

寶可夢玩家太過於沉迷,因此家庭、學校、職場都在討論「要不要禁止學生和員工玩寶可夢?」我想,全面禁止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使用者要有正確的觀念,要能妥善管理時間,不要影響生活作息與安全。

任何潮流都有時效性,就像對付流感一樣,我們自身要有抵抗力。讓自己在遊戲和工作、生活中找到平衡點,才是長久之計。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147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