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注兩岸產業的合作利益與競爭風險 陸客觀光低價亂象 兩岸攜手解決 陸客團盈虧決戰購物站 離譜
2012/11/30 17:15:55瀏覽370|回應0|推薦1
社論-關注兩岸產業的合作利益與競爭風險

 第二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日前在新竹閉幕,雙方對於未來兩岸合作模式,建議朝兩岸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合作優先推動、發展具兩岸特色的服務業、加強兩岸園區合作等面向思考。該決議具有因應中共十八大報告所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兩大方向之意義,但如何在合作中促進台灣相關產業之發展與競爭力,更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這次的兩岸產業合作論壇,乃是由兩岸產官學代表共同針對「兩岸產業合作模式回顧與前瞻」、「深化產業合作與促進雙向投資」和「新興產業合作與中小企業發展」等三大主題,進行討論。其結論將成為ECFA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推動研究雙方產業合作佈局和重點領域,推動雙方重大項目合作」之重要參考。

 從論壇的結論觀察,雙方對於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具兩岸特色的服務業和兩岸園區合作等共識,與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出未來十年大陸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等戰略方向,是相呼應的。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大陸戰略新興產業重點項目與台灣目前極力推進的重要產業與科技專案之關聯性甚高,加上台灣商品化技術與營運模式較先進,且具有一定的品牌和信譽優勢,台灣將具有透過「兩岸共同進行產業規劃、合理分工」,尋求進一步發揮在汽車電子與汽車零組件核心技術、光伏、半導體照明技術以及生物技術優勢,藉此擴大進入大陸內需市場,甚至兩岸合作進入海外市場之機會。

 至於服務業之合作,由於根據「十二五規劃」,至2015年大陸第三產業的產值規模將達到26兆元人民幣,其成長率將明顯高於GDP成長,加上大陸十八大後「重民生」的政策取向,將牽動醫療、教育和住房等服務市場,並將重點發展「數位文化」、「數位醫療與健康」、「數位生活」、「培訓與就業」、「社會保險」等新興服務業,大力開展服務模式創新,若能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的確可提供台灣服務業市場拓展與大陸台商轉型發展的空間。

 惟讓人擔心的是,誠如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在進行論壇主題發言中強調,雖兩岸透過搭橋專案及在經合會架構下成立LED、TFT-LCD、無線城市、汽車、低溫物流等5個產業分組推動兩岸產業合作交流,但面對國際的激烈競爭,此一推動力道仍不能完全回應各界期待。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大陸政府及大型國企在發展新興戰略產業時,扮演主導角色,不同於台灣民營企業主導的模式。加上大陸各產業部門的決策體系、產業行會、學研機構等關係錯綜複雜,兩岸產業合作缺乏有效之推動機制,而難以實現ECFA第6條「協調解決雙方產業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有關之要求,也顯示台灣若想從兩岸新興產業與服務業合作或合作試點中獲利,仍須先克服大陸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

 同時,隨著大陸自主創新政策的推動與自有品牌廠商的崛起,恐怕將限縮未來兩岸產業合作的空間與大陸解決產業合作問題的意願。因為依據大陸推動「工業轉型升級規劃」,預計到2015年培育出100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及1,000個國內知名品牌,且大陸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準,也將逐漸達到世界先進水準,這些都顯示未來十年,大陸將透過自主創新提高各產業在上游關鍵原材料、零組件及機械設備的國內自給率,該政策勢必降低對台灣高端材料、零組件及技術的依賴,甚至於將造成兩岸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相互競爭,自然影響其落實兩岸產業合作意願。

 面對上述挑戰,政府應將各項試點合作過程所面對的制度面障礙,列入ECFA產業合作小組的協商議題,力求獲得對岸解決之承諾。此外,台灣對於產業合作不應「一廂情願」地以短期利益為考量,而應清楚地掌握兩岸各產業的中長期競爭趨勢,據此確立台灣產業中長期發展方向。針對兩岸產業合作在台灣相關產業發展願景做好定位,進而對兩岸產業的策略選項制訂完整規劃,才能提出對台灣有利的兩岸產業交流合作戰略。

 

社評-陸客觀光低價亂象 兩岸攜手解決

 台灣自開放陸客觀光以來,提升了觀光經濟效益,但衍生亂象也不少,隨著陸客團體旅遊的市場競爭加劇,觀光品質走向兩極化,兩岸旅行業者的品質、管理與誠信問題,惡果卻由觀光客承擔,怨聲四起,兩岸政府應攜手解決。

 陸客團體旅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購物,大陸業者惡性競爭壓低團費,台灣業者被迫以購物佣金補回差價,大陸觀光客被當凱子宰,台灣導遊帶團也非常痛苦,陷入誠信危機。

 台灣官方試圖以「每人每天最低60美金團費」將旅遊團導入正軌,但旅遊市場自由競爭,政府無法完全掌控。事實上,就連觀光局要求「購物佣金不得超過30%」早已形同具文,業者嗤之以鼻,政府也無法查處。

 台灣的旅行業者為何推出低團費或零團費行程,這跟客源有很大關係。大陸的旅行社負責出團,拚命苛扣費用,該付給台灣地接社的費用能拖則拖,令台灣地接社苦不堪言,只好以能夠在台灣取得現金的購物佣金來找補。

 過去台灣最大觀光客源是日本,日本旅行社作法不同,幾十年來日本團都住高級飯店,行程安排妥切,台灣地接社有合理利潤,購物行程可有可無,一切以品質為優先,避免客人反感。直到現在,專做日本團的幾家旅行社接團數目不見得多,卻能持盈保泰長久經營。

 接待陸客團,台灣業者卻被大陸旅行社掐住喉嚨,利潤微薄卻又不長進,玩不出新招讓陸客心甘情願花錢,只好從購物壓榨佣金。旅行應該是一種異地體驗,購物只是附屬行程,陸客赴台旅遊卻本末倒置,讓很多陸客對台灣留下壞印象。一旦台灣旅遊品牌被打壞,陸客裹足不來,旅遊經濟恐將萬劫不復。

 要挽救這個現像,至少有幾點應該馬上處理,第一,大陸方面應訓令出團社,團費要在一定時間內支付台灣業者,讓台灣地接社有充裕的流動資金。當然,出團社對於住宿條件、旅遊車輛,可以提出更嚴格的條件標準,例如強制使用出場5年內遊覽車、用餐要拍照存證等。

 第二,台灣地接社要將表定行程送觀光局存查,旅客返國前的滿意度調查應由觀光局在機場收取,而不是由旅行業者自己調查。各縣市消保官應主動調查陸客購物景點,建立固定調查機制,以公權力介入價格評定,尤其要認真取締以假亂真、低價高賣行為。

 第三,兩岸觀光管理單位協商自由行開放人數或直航班機時,應合作建立「即時客訴機制」,並向媒體公布案例,對於延緩付款的出團社予以懲罰,或對強制購物地接社罰款,讓旅客以市場力量排除害群之馬。

 台灣是民主社會,政府對民間經濟的管制能力較低,不可能指定旅行業者安排行程。觀光局或可考慮,對增加深度旅遊行程、體驗鄉村之旅、減少購物點的旅行社給予適當獎勵,或在年度調查時對滿意度最高的旅行社給予表揚獎勵,想辦法以公權力將旅遊市場導入正軌。

 

陸客團盈虧決戰購物站 離譜

 低團費行程吃、住、行、遊、購都被綁死,不能隨心所欲買東西。(記者李鋅銅攝)

 低團費行程吃、住、行、遊、購都被綁死,不能隨心所欲買東西。(記者李鋅銅攝)

 低團費行程吃、住、行、遊、購都被綁死,不能隨心所欲買東西。(記者李鋅銅攝)

 低團費行程吃、住、行、遊、購都被綁死,不能隨心所欲買東西。(記者李鋅銅攝)

 ▲陸客對阿里山高山茶情有獨鍾。(記者陳汶彬攝)

 ▲陸客對阿里山高山茶情有獨鍾。(記者陳汶彬攝)

 ▲投機客在遊覽車上違規賣鑰匙鍊,補團費之不足。(記者陳汶彬攝)

 ▲投機客在遊覽車上違規賣鑰匙鍊,補團費之不足。(記者陳汶彬攝)

 觀光局授權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把關購物站的商品品質,品保協會收了商家的評核費、購物保障金和常年會費後,發給商家一紙觀光局認可的購物保障標章,說明商品一有瑕疵或偽劣,當由品保負責更換和賠償,立意良好。但因執行不力,偽劣商品和哄抬售價的醜聞不時躍上大陸媒體,不免讓人懷疑品保協會的專業能力及觀光局是否所託非人?以致賠上整個台灣業者的商譽。

 十年前赴大陸旅遊時,進到玉石工廠,門口斗大的牌子上寫著:「本工廠產品投保〤〤保險公司,品質保證,假一賠十」,看了讓人信心大增,但經過目睹一對標價達25萬元(新台幣,下同)的翡翠鐲子以2萬元成交實例,從此以後對購物站的貨品及售價即敬而遠之,多年來也從未聽聞大陸國家旅遊局對購物站有任何制約,連這種大陸都不會管的購物行為,台灣政府卻有意見。

 投機客破壞機制

 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政策決定後,觀光局不知基於何種想法,把從來未曾干預過國外觀光客自由進出台灣藝品店的市場行為,委由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評核、發證,同時「僅」規定陸客團只能進這些「合格」的購物站,創造了另一種台灣「特色」。

 旅行業者表示,隔行如隔山,對旅遊行程和品質內行的品保協會,如何去評核價差大、爭議多、同時本身又不在行的鑽石、珊瑚、珠寶等的真偽和價值?於是讓一些嗅到商機的投機客紛紛投入,從而引進偽劣商品魚目混珠,牟取暴利,逼迫原本正派經營的商家不得不加入戰局,開始以次級品充當高級品,並且抬高售價,以因應陸客愛殺價的消費習性。

 開放之初,一位殷實的阿里山茶農就曾經大吐苦水,剛開始時對待陸客一如國內客人般,以平實的售價販售高山茶,陸客在幾經品茗深感滿意後,一開口價錢就對半砍,幾次做不成生意,這位茶農於是將1斤1500元的茶葉標價6000元,於是陸客殺得很高興,他從此也笑容滿面。

 地接社無力招架

 初期,投機客、商家和地接社確實也賺到錢,如多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況的台北101大樓終於獲利,主要就是因為101是陸客來台觀光的必到之地,大量陸客的參觀與採購帶動101大樓的業績成長;另外,鳳梨酥的產值也由以往每年的60億元一舉衝破200億元大關。

 但2011年3月23日,北京電視台報導了一名來台旅遊的陸客,在台以45萬元買下一串金綠寶石貓眼石項鍊,拿回大陸鑑定卻發現竟是軟玉石貓眼,據傳價差在100倍以上,於是向大陸媒體投訴,台灣購物站雖退款,但事件傳得遠近皆知,造成頗大的傷害,購物站的經營愈見艱辛,有些投機客於是改弦易轍。

 投機客轉而與購物站談判,要求購物站給予高於行情的退佣成數比例,購物站懾於淫威答應其要求,本來也僅是吃點虧降低利潤而已,不意投機客竟以此有利條件轉而向大陸組團社降價搶客接團,直接打擊到台灣地接社的生意,也使得團費節節下降;投機客另外還經營觀光局嚴禁的「車購」行為,在遊覽車和日月潭遊船上賣香菸、鑰匙鍊等以補足團費,讓守法不敢違規跟進的地接社,永遠無法與他們的低團費競爭。

 購物站不開發票

 購物站付出高達50%甚至60%的佣金還能有利潤,與其嚴重逃漏稅有相當的關係。早年陸客以大陸銀行的銀聯卡刷卡購物,貨款直接進入香港帳戶,購物站也沒開發票,因此台灣抽不到稅,現在銀聯卡在台灣雖有刷卡紀錄,但購物站仍然不開發票,國稅局依然抽不到稅,尤其那種一車車打包好直接運送到機場的鳳梨酥、太陽餅,開發票的少之又少,既然國家抽不到稅,觀光局那些「陸客帶來的3千多億觀光收益」究竟存在著多少意義?

 業者說,購物站貨品賣得貴全球皆然,觀光局不要管太多,只要購物站不賣假貨,詳列進項、銷項和付給旅行社佣金的代收轉付收據,誠實申報即可,這樣國庫收得到稅,旅遊業回歸自由市場機制,陸客團費將逐漸趨向正常;業者並且建議,把購物站的審核權交給專業的「中華觀光精品產業協會」負責,協會一定會為了維護商譽和產業的永續經營戒慎恐懼、孜孜矻矻,讓購物站的弊端從此絕跡。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08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