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逼導遊宰陸客 台灣旅遊業玩完 何不藉此機會行銷台灣觀光 已死圓環 映現一種執政傲慢
2012/10/31 15:51:44瀏覽838|回應0|推薦0

逼導遊宰陸客 台灣旅遊業玩完

  • 賴琬莉

年薪百萬元以上,曾經榮獲觀光局頒發金牌的導遊,為何做不下去?隨著陸客來台人數遽增,華語導遊成為搶手熱門行業,但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有不堪的一面。本文是一位資深導遊,看盡陸客團光怪陸離的亂象,不得已退出市場的沉痛告白。

拜託!拜託!請救救導遊!看著台灣旅遊業向下沉淪,我很心痛,既然改變不了,只好選擇離開。說來很諷刺,我曾經因為服務陸客,受到兩岸媒體及觀光客好評,獲頒交通部觀光局的金牌導遊,但現在我只能無奈退出市場。

「大刀」,是旅遊業界的行話,指一層一層宰割、剝削陸客的那把刀,也就是指銷售業績很好的導遊。但夜深人靜,我捫心自問,我是導遊,應該以服務為首要天職,何時變成昧著良心,逼著客人購物的業務?

「業者要賭,為什麼要導遊一起陪葬?」

台灣旅行社惡性競爭,低價搶陸客團,結果入不敷出,最後只好靠購物佣金支撐。台灣哪一家旅行社不賭團?陸客買多就賭贏,買少就賭輸。九月初,觀光局修法開放旅客購物佣金可抵扣團費,旅行社賭更凶,推出零團費招攬陸客。賠錢生意沒人做,砍頭生意有人幹,最後就是購物行程排更多,佣金抽更凶,如此一來,怎會有旅遊品質可言?

台灣不肖旅行社要賭,為什麼要導遊及國家形象跟著一起陪葬?旅行社接低團費的團,給導遊薪資低,還要導遊幫忙代墊費用,逼著我們宰殺陸客。大陸有十三億人口,旅行社不怕陸客不來,但最後,不僅賠上台灣的國家形象,連我們導遊的尊嚴也蕩然無存。

外界不知道,陸客來得越多,台灣導遊收入越差。二○○八年七月,剛開放陸客登台旅遊,團費還是每人每天八十美元,導遊按行規慣例,與大陸領隊平分一天五十人民幣的小費,以一團三十人,八天七夜行程換算下來,都有基本的二、三萬元的收入,那時,導遊一個月領七萬元以上收入,很正常。

這幾年,陸客團從每人每天八十美元團費一路下滑到六十美元、四十五美元、三十五美元、十八美元,甚至零團費;導遊的收入也每況愈下,先取消小費,改採每天二○○○元出差費、然後減為每天一五○○元、再降到每夜一五○○元(編按:大陸團一般八天七夜,按夜計算會少一個工作天),最近某家旅行社接零團費的旅遊團,八天七夜竟只給導遊一五○○元。

導遊工資比超商打工還低,只好全靠陸客購物的退佣賺錢,完全良心放一邊,銷售掛帥。其實,購物行為沒錯,但是要合理,不是像現在貪圖高額佣金,旅行社逼導遊把四、五流的商品吹捧成高檔貨,價格比外面貴上十倍、百倍。

「不用多久,『台灣阿珍』就會出現!」

三年前,我帶陸客團到台東的珊瑚店,以我八年的導遊經驗,一看店內珊瑚就是台灣進香團的等級,但卻要講成是台灣國寶。當場我覺得客人看我的眼睛像神審判,我感受到他們開始懷疑、不信任,甚至生氣。雖然我嘴巴照講,但內心卻羞愧得無地自容,那天是我導遊生涯的黑暗日。

當晚,我輾轉難眠、內心煎熬,如果陸客是我的親人,我絕對不會要他們買,旅行社簡直逼良為娼。之後,我慎挑旅行社帶團,但慢慢的,每家旅行社大同小異,市場就是低團費,靠購物抽佣的旅遊團當道。

按照目前的行情,一般購物站退給包括旅行社、導遊、領隊、司機佣金高達五成以上,八天八個購物站是常態。陸客會問:「每個景點都趕客人,但去購物店怎麼待那麼久?」台灣的旅遊業已經向下沉淪。

台灣旅遊業正走向香港化。為了吸引大陸觀光客,香港推出許多號稱「零團費」的低價旅遊團,導遊全靠遊客消費的回扣謀生。一○年七月,一支七分鐘錄影帶曝光,讓香港旅遊當局臉上無光。

影片中,香港女導遊阿珍,不滿陸客進了珠寶店沒消費而發飆,連珠炮的大吼:「現在是你們欠著我的,不是我欠你們的,我給你吃、給你住,現在是你們不付出,你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是要還出來,人就是這樣子的,你花一點錢開心一下,有什麼所謂呢!」

阿珍辱罵遊客的惡行,震驚中港台三地,我斷言不用多久,「台灣阿珍」很快就會出現。

「整個旅遊界,現在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去年九月,我在高雄看見一團陸客老人團,也就是業界說的「夕陽紅」,導遊服裝不整就算了,在購物店門口,還對著團員大吼:「你們是豬,叫你們買不會買啊?買這些連付我薪水都不夠。」看到這幕景象,我知道台灣旅遊業玩完了,因為正常旅行社不會請這種人,整個業界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我曾帶過某省的官員團,業者毫不手軟照宰,那次到阿里山買茶葉,買回去泡的茶葉有霉味,與現場喝的不一樣,我被團員吐槽:「沒義氣,你賣給我什麼茶葉?」他們看我的眼神不再有信任,他們一定心想:「台灣的導遊就是賣假貨。」

但導遊在這場賽局,只是被分配者,根本無力改變什麼,請觀光局自己摸摸良心,台灣哪來這麼多好茶葉,業界都心知肚明,很多都是國外進口,混著台灣茶葉賣。
 
 
幾年下來,陸客也略知台灣購物的黑幕。今年七月,大陸網友上網貼了一篇「『暢遊台灣』台灣旅遊指定購物店全解」,從牛樟芝、高山茶、鑽石、珊瑚、大理石工廠,以及台灣特產店,大陸網友的評價就是「貴」,末了還說,台灣最好的商店是「機場免稅店」。所以,現在大陸的沿海陸客團,購物金額都不高。

除了要推銷「物非所值」的商品,導遊的收入沒有保障,常做白工;此外,台灣導遊常被大陸領隊欺負,行程中遭撤換,毫無尊嚴。前年,有一團天津陸客來台旅遊,隨團大陸領隊每晚喝醉,早上遲到,竟氣台灣導遊不掩飾,挾怨打電話回天津打小報告,要求更換導遊。

全團陸客群情激憤,說可以換領隊、司機,就是不能換導遊,最後,該名導遊還是被換掉。行程最後一天,整車團員請導遊吃飯,聞訊而來的旅行社副總經理,毆打導遊,鬧到警局,隔天,剛交保的副總經理直奔天津向接團旅行社請罪。

你看,旅行社為了賺人民幣沒有對錯是非,這也是台灣旅遊業的悲哀。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我看得實在心灰意冷,決定退出。

「希望能再驕傲地說『我是中華民國導遊』」

說實在,會來當導遊的人,內心都懷有浪漫、熱情的性格。八年前,我也是想有什麼工作可以看全世界,又有錢賺,才轉行考導遊執照,一頭栽進旅遊業。從out-bound(台灣國外旅遊團)做起。

四年前,開放大陸來台旅遊,華語導遊成為熱門職業,大家又一窩蜂投入考執照,去年領有華語導遊執照人數近萬人,市場導遊人數激增,為了有團帶,導遊只好任由旅行社擺布,領微薄的出差費、昧著良心賣東西,甚至代墊費用、旅行社還延遲付款。萬一碰到像華曜旅行社倒閉狀況,只能自認倒楣,淚水往肚裡吞。

過去,台灣旅遊市場以日客為主,那時導遊會利用閒暇到圖書館查資料,充實知識,見面還會互相分享,真的是落實民間外交工作。反觀現在帶陸客團的導遊,見面就問:「你這團做多少?」現在新入行的導遊,先教他們產品特性、銷售技巧,真是令人感慨。

那些懷抱理想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最可憐,就像白布丟到大染缸,你說像現在宰殺陸客的行為,與詐騙集團有什麼兩樣?很多旅行社會說,反正以前東南亞團也一樣,香港現在也是零團費靠購物補貼,我想要說,台灣為什麼要比爛、比差勁?

台灣有美景、美食、濃厚的人情味,以及保留優良的中華文化,但這些軟實力正一點一滴流失,不肖旅行社把台灣的形象都賠進去。也許是我錯了,不應該這麼有榮譽感,把國家看得這麼重,錯得讓自己沒飯吃。但我多想有一天,能像過去一樣,驕傲地大聲對旅客說:「我是中華民國導遊,很高興為大家服務。」
 

零團費時代,導遊收入自己賺

目前陸客團費行情混亂,九月初,觀光局開放佣金可抵扣團費後,某家接陸客前10大旅行社,私下將陸客粗略分為三個地區,依旅客購物能力,訂定不同的遊台團費,並給導遊不同的薪資。

第一區為東北、華北、內蒙、西北、北京與天津等省市,旅客購物能力最好,零團費,完全由購物佣金抵團費,導遊沒有出差費;第三區為福建、廣東及廣西等三個省市,旅客購物能力最差,團費一天30?40美元,導遊一夜出差費約1500元:其餘省市列為第二區,團費一天20?30美元,導遊一夜出差費1000元。

編按:本文摘自10月31日出刊之《今周刊》828期封面故事「獨家8天7夜臥底直擊 揭開陸客團購物黑幕」,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低價豪賭 點燃台灣觀光崩盤未爆彈」等系列報導,更多內容請參閱828期《今周刊》。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828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熱門推薦】
鈴木一郎給我們的理財啟示

 
 
 
何不藉此機會行銷台灣觀光

 新大陸風景配上爵士歌曲、五月天大讚有了免簽去美國好方便、美國官員登台大喊「美國見」,這不是AIT的活動,而是外交部宣傳美國免簽的盛大活動。難得外賓群集的場合,台灣上自總統、下自官員,拚命推銷美國觀光,卻無一人宣傳台灣,外界難免有種違和感:同樣也給美國免簽待遇,台灣政府為什麼不藉此機會行銷台灣觀光?

 爭取到一百廿九國免簽,台灣等於獲得一百廿九個國家的禮遇,這種遠超過正式邦交的尊重,當然值得全國同感驕傲。但獲得免簽,意謂我國基於對等原則,給予多數國家免簽待遇,讓多國旅客能便利來台。

 然而當看到外交部全力宣傳百國免簽政績,卻絲毫未見政府藉此機會行銷台灣觀光,更看不到台灣人民可以從這項難能可貴的政績中獲得什麼利益。

 僅以美國免簽為例,查閱我駐美代表處和領務局網站,找不到一則向美國民眾台灣向美國提供九十天免簽待遇的說明;而從免簽宣傳展開以來,只看到台美聯手推廣赴美觀光,竟無一句提及台灣也需要美國觀光客。

 為宣傳美國,美國官員走進人群,在夜市、百貨公司介紹免簽,台灣輿論肯定的不是他們點子活潑,而是他們積極爭取國家利益。當外交部向AIT傚顰,在街頭發放免簽文宣,我們疑惑的是,我們的政府為何不學美國人的積極,在海外宣傳台灣?

 今年經濟成長率再度下修,景氣復甦仍遙遙無期,能在短時間內創造經濟動能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藉觀光帶動服務業。這道理馬政府不會不懂,也是他喊出二○一五年觀光客人數破千萬目標的理由。然而大好的免簽宣傳機會,政府只想到花錢行銷美國,完全忘了也為沒錢出國的民眾,創造享受免簽創造的經濟利益,豈不令人感嘆?

 

陸攜程網推台灣頂級旅遊 10天15萬

 交通部觀光局力推的花東地區「特色珍珠」觀光,也被漸多自由行陸客發現。花蓮彭姓導遊說,住民宿、騎鐵馬飽覽花東風光的陸客愈來愈多,「還躺在路上睡覺。」

 為了促進花東地區觀光發展,交通部觀光局今年舉辦「票亮花東101特色珍珠亮點」店家選拔活動,要請大家一起點亮花東地區的在地特色店家,店家從小吃到風味餐,從特色民宿到國際級旅館,文化體驗、在地美食、特色商品、浪漫氛圍、生態之旅,各種類型應有盡有。

 而花東地區不但是台灣民眾休閒的「後花園」,近年來,也成了許多陸客們的最愛。

 花蓮地區彭姓導遊表示,來到花蓮自由行的陸客,有的是參加台灣環島遊後第2次來台,有的則是首次來台,就選定花東,主要是年輕族群。

 此外,陸客來台觀光熱,大陸攜程網推出來台12日遊14.2萬元(台幣,下同),甚至還有10天15萬元的高端產品。交通部觀光局昨和攜程網高階主管達成共識,加強推廣台灣高端旅遊產品及自由行。

 交通部觀光局最近邀請大陸最大網路旅遊公司攜程網百位高階主管,從10月31日至11月4日來台召開海外會議,並洽談合作推廣來台高端旅遊及自由行產品。

 攜程網此次由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范敏率首席營運官孫潔、副總裁郭東傑、及加入集團的香港永安旅行社總裁梁港蘭、鴻鵠逸遊總裁游金章等一行百人高階主管考察團來台舉行會議,並安排高階主管們保證難忘的登山行:東北亞第一高山──玉山之旅,欣賞台灣高山之美。

 攜程網總裁范敏說,攜程網目前除有12日遊程約折合14.2萬元的高端旅遊產品,攜程網也和台灣易遊網、香港永安旅行社合作成立鴻鵠逸遊,推出每人每天團費逾500美元的產品,拓增大陸高端市場。

 

 
已死圓環 映現一種執政傲慢

 無論承不承認,圓環大約已經死去,很難再救回來了。

 然而,追究圓環之死,了解它的死因,或者還對於未來的城市再造有些幫助吧。至少不要再有另一個社區,像圓環死得這麼悲哀,這麼無辜,這麼難以想像。

 圓環本不該死。它周邊有龐大的商圈:後火車站、南京西路和寧夏夜市,後者現在是最繁華的夜市之一,尤其隨著士林夜市成為觀光客的「屠宰市場」,寧夏夜市正在崛起。然而,它卻硬生生被擠在角落,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始於一九○八年的圓環,多次發生火災,暴露它消防設備不足,安全設施堪慮的問題。一九九九年最後一次大火之後,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決定暫停圓環,全面拆除,重新規畫。對城市安全與消費者而言,這本是好事。

 然而,規畫者實在太不了解圓環的生活文化與人群特性,以致於整個過程等於在慢性謀殺圓環。

 首先是建設過程的緩慢。要知道圓環的人潮,主要來自後火車站的市集,和三重、新莊、社子等地的消費人潮。後火車站蝟集著各種小雜貨批發市集,包括:玩具、日用百貨、電器、成衣等,全國各地來的流動批發商到了午晚餐時分,都會去圓環消費。

 同時,三重、新莊一帶的勞動者也會來此,吃小吃,喝小酒,也會順道逛一逛寧夏夜市的生活日用品。這些勞動者不會去逛東區那些充滿進口名牌、價格昂貴的大百貨公司,而是在這裡購買他們所有食衣住行的所需。此處便宜實在,勞動者付得起。

 這是迥異於東區都會中產階級的消費群,它實實在在的支撐起圓環的美食,成為中南部上來台北的人必定要去的夜市。

 然而它的建造時程實在太長了,所有的美食小店根本無法等待,紛紛開自己的固定店面,以重建客群。如此一來,等到圓環完成重建,這些知名美食店,如圓環魯肉飯、雞肉捲、肉羹、蚵仔煎等,都有自己的新固定客群,不願再回來了。

 更難看的是圓環的造型。它基本上是用東區的玻璃帷幕造型為主,造一個玻璃屋,讓裡面進食的人,可以看著外面,也可以被外面看見。事實上,夏日艷陽一曬,不僅熱得讓人無法進食,更無法忍受的是,逛圓環夜市的人,既以台北周邊的勞動者居多,他們根本不會穿著光鮮亮麗的進口服飾逛街,只會穿著平價衣物老拖鞋,隨便吃食,怎麼願意在那裡故作高級,被展示於玻璃窗內?人家勞動一天出來夜市閒閒逛,你要他們做東區的咖啡館淑女狀,這不是搞笑嗎?

 更何況經過兩年多整建後的圓環,被馬路隔離於寧夏夜市之外,市場根本無法集結。於是,年復一年,這個圓環有如東區來的高級淑女,自己穿著玻璃外衣,冷冷清清,站在寧夏夜市之外。

 坦然的說,這整個災難的形成,不是起因於惡意,而是一群以台北市東區為中心意識的中產階級官員(有人叫他們天龍國),想把他們遊行世界的經驗,自以為美好的構想,也就是東區的百貨名店模式,咖啡館美感,硬生生複製在草根性特別濃厚、庶民文化特別強的圓環上面。結果就是今天這樣,悲劇!

 這種都會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也顯現在政府的某些言行與政策裡。「不運動就是因為懶」、「為什麼不吃兩個便當」都是都會中產階級意識的呈現。正因為它沒有有惡意,有時甚至是一種出自內心的善意,所以更能真實的反映執政者的心態。以這種都會中產階級意識執政,怎麼可能和農村的、勞動的底層民眾沒有距離?怎麼可能對底層的痛苦有感?對底層的受苦無感,怎麼可能做出讓民眾有感的施政呢?

 圓環的玻璃帷幕有如一面鏡子。它映現出當前執政者的面容,那是一種對底層勞苦生命的漠然,對勞動生活的陌然,更是一種不自覺的都會中產階級的傲慢。現在的政府如果不改變這種心態,改變這種思維,更換團隊,民眾只會更加離心離德,它的民意支持度怎麼起得來?(作者為作家)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00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