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築師姚仁喜:我把南院拍成慢電影 故宮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 唐代 走在春風裡「聶隱娘」版珠寶出土
2015/09/18 11:18:32瀏覽416|回應0|推薦0

 

 

故宮南院 12月28試營運 上菜見客

故宮南院 12月28試營運 上菜見客
故宮南院將於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昨開放讓媒體進南院拍攝、採訪,圖為夕陽西下時分,故宮南院主建築與率先完工的至美橋相映成趣。(郭吉銓攝)

故宮南院今年底開館試營運,故宮隆重上「菜」見客。故宮院長馮明珠宣布,故宮南院定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翠玉白菜》也將從當天起於南院「至寶廳」展至明年10月2日。

另一人氣文物《肉形石》與《清乾隆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台》則自10月4日起接力展出。

馮明珠昨(17)日在故宮南院舉行的中外媒體記者會上,宣布這項重大消息。嘉義多次提出《翠玉白菜》南下展出的呼聲,故宮做出這項重大決定,《翠玉白菜》將於今年底移師嘉義南院,明年10月7日才會回到故宮北院展出。

而《翠玉白菜》不在的10個月裡,北院至寶廳將改由《清乾隆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台》與《肉形石》搭檔展至明年5月16日;《肉形石》明年6月將出訪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出訪期間再換成《越南青花猴王像》及亞洲文物展上檔,直到10月6日。

馮明珠表示,為了兼顧南北展場的需求,兩個院區均設有至寶廳,同時,南北院區文物間相互調借展出將會是常態,「觀眾有時到台北看《翠玉白菜》,有時候也可以改到南院去看它。當然,有時候它也會在庫房休息。」

故宮南院處處長王士聖指出,民眾最好奇的庫房重地,一共有6個專門庫房,面積2570平方公尺,除了依材質特性分別嚴控溫、濕度及光線,為體恤成天在「不見天日」庫房中工作的故宮員工,每間庫房室內特別塗裝成不同顏色,被笑稱是「馬卡龍庫房」。除此,南院中央控制室的安全監控畫面超過600個分格,監控嚴格。

故宮南院12月28日開館時間為下午2至5點,僅開放雲嘉南民眾免費參觀。試營運期間前3個月(2015年12月29日至2016年3月31日)全館免費入場。

此後3個月(2016年4月1日至6月30日)僅雲嘉南民眾免費入場。為了控管參觀品質,南院將採預約制,入場預約系統於今年10月30日開放網路預約作業。(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林宜靜

 

建築師姚仁喜:我把南院拍成慢電影

2015-09-18 02:13:18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專訪

    

http://udn.com/news/story/8634/1194603-建築師姚仁喜:我把南院拍成慢電影

故宮南院年底將開館試營運,現場仍然像個大工地。故宮院長馮明珠宣布故宮南院將在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開館試營運,景觀橋是故宮南院特色。 記者劉學聖/攝影

                               

設計故宮南院的建築師姚仁喜曾到美國攻讀電影。他說,設計建築就像拍電影,而故宮南院是一部緩慢、從容的電影,導演慢慢鋪陳故事、醞釀氛圍,「這裡是南部,急什麼呢?」

逛故宮南院,你不能坐車直抵門口。旅程的起點在對岸,你得先隔著一池湖水欣賞南院、再慢慢步行過橋。

進入展場前,你還得先對著一片竹林沉澱心靈。姚仁喜形容,遊南院就像打開中國卷軸畫,觀者無法馬上一窺全豹,只能緩緩舒展紙頁。但每個轉角所看到的每個畫面都「有戲」,讓人驚喜。

故宮南院外型「像」書法線條,但這種「像」是「神似」而非「形似」。姚仁喜說,光看南院外型,你無法一眼認出這是中國書法,卻可隱隱感受中國文化的「氛圍」,這是現代建築的特質,必須將具體的「形似」轉化為抽象的「神似」。姚仁喜認為,這也是在「顯」和「隱」中間找到一個中介,「讓觀眾讀出言外之意」。

故宮南院3D示意圖。 圖/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提供

                               

建築往往被視為傳遞文化認同的工具,就像故宮北院曾成功以宮殿式建築宣揚中華文化正統地位。

姚仁喜不諱言,許多人期許故宮南院融入台灣文化符號,與故宮北院「南北平衡」。但他希望以現代建築的抽象手法,剝除一切顯而易見的文化符碼,訴諸觀眾的真實情感。

「我希望聽到人們說,故宮南院建築不太『中國』、也不太『台灣』,它卻讓人感動。」姚仁喜說,他把故宮南院拍成一部「慢電影」,邀參觀者靜靜欣賞、細細品味,只要把心打開,就會在「隱」和「顯」之間,讀出屬於中國和台灣的故事。

 

故宮南院完成95% 景觀橋率先完成

2015-09-17 19:17:02 中央社 嘉義縣17日電

    

http://udn.com/news/story/8634/1193718-故宮南院完成95%--景觀橋率先完成

故宮南院將在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目前工程進度已完成95%,最先完成的為景觀橋工程,進入博物館,須先跨過長達141.74公尺的景觀橋後,博物館建築即矗立眼前。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第一次在故宮南院召開中外媒體記者會,故宮院長馮明珠親自引領媒體記者參觀園區戶外景觀及博物館室內空間,負責南院建築設計的姚仁喜,特派專案建築師沈國健於現場陪同說明整體規劃設計理念。

故宮南院占地70公頃,馮明珠表示,故宮南院籌建總經費為新台幣79.34億元,未來BOT園區會再投資約30億元,由廠商維護博物館景觀及園區清潔等。

馮明珠表示,故宮南院率先完成的景觀橋,已於今年4月份完工,故宮也將它命名為「至美橋」,其他有園區景觀工程、主體建築工程、展示工程及室內裝修工程等正持續施工,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前可順利達成。

進入博物館前,須先跨過長達141.74公尺的景觀橋,雙弧形的橋面板及角度不斷變化的拱肋,彷彿一首輕柔的序曲,使觀眾景隨步移、醞釀與文物相遇的期待心情。

沈國健表示,南院博物館分為東、西兩翼,東側「虛量體」外觀為明亮的玻璃帷幕,西側「實量體」外觀則密佈金屬圓盤,兩者分別象徵書法藝術之「飛白」與「濃墨」筆意、凌空交錯處即為博物館的入口,極具視覺的震撼力。

而中庭及斜坡引道則象徵水墨畫的「渲染」技法,整體設計彰顯了南院作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策展主題及促進文明交流的籌建宗旨。

馮明珠表示,故宮南院的中央控制室安全監控的畫面有超過600個分格,可謂滴水不漏,而民眾最好奇的國寶庫房重地,面積合計2570.74平方公尺,共有6個專門庫房。

馮明珠表示,故宮南院肩負「平衡南北,文化均富」的重大施政目標,未來開館後不僅是國際級「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更是南台灣觀光重鎮。

 

 

故宮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

2015-09-18 02:13:15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卜敏正/嘉義縣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634/1194669

故宮南院十二月廿八日開館試營運,照片為故宮南院3D示意圖。 照片/姚仁喜提供

                               

「翠玉白菜」要暫時搬家了! 故宮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故宮南院十二月廿八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故宮北院,到「新家」故宮南院展出十個月。

故宮南院目前工程完成百分之九十五,預計十月底完工。故宮昨邀請中外媒體參觀,馮明珠說,將在故宮本院及南院成立「至寶廳」,未來包括翠玉白菜、肉形石、金甌永固杯等國寶將在兩處交換展出。

嘉義縣政府前天對BOT案提出質疑。嘉義縣長張花冠昨天盛裝出席,稱讚工作人員的努力,未來「菜」跟「肉」都來嘉義,必能帶動嘉義觀光發展。馮明珠表示,BOT案絕對禁得起考驗,更沒有謠言的「黑箱」,一切依照合約進行。

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一百四十二公尺的「至美橋」,透過雙弧形的橋面板,從不斷變換的角度望見對岸的主體建築。南院主體建築由兩座流線型量體交織而成,分別代表濃墨、飛白兩種書法筆法。若自高空俯瞰,南院臥躺於青綠的嘉南平原間,彷彿行雲流水的水墨線條。

大元建築工場專案建築師沈國健指出,由於典藏品對自然光相當敏感,象徵「濃墨」、陽光無法穿透的「實量體」為典藏與展示空間;玻璃與鋼柱搭蓋的「虛量體」(代表「飛白」),則為行政與餐飲空間。穿越實量體與虛量體的中庭,串連所有空間,象徵水墨畫的「渲染」技法。

故宮南院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這三種建築線條也象徵中華、印度、波斯三種亞洲文明。三種文明的動物象徵:龍(中華)、象(印度)與馬(波斯),其形象也不斷出現在南院建築。

故宮南院開幕首展「翠玉白菜特展」至明年十月二日。馮明珠說,十二月廿八日下午二至五時僅開放雲嘉南鄉親預約免費參觀。試營運前三個月(十二月廿九日至明年三月卅一日)全部觀眾免費,後三個月(明年四月一日至六月卅日)雲嘉南民眾免費參觀。免費入場期間均採預約制。十月卅日開放網路預約。

故宮南院十二月廿八日開館試營運,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一百四十二公尺的「至美橋」。 照片/姚仁喜提供

 

 

走在春風裡

圖/Vita

想到父母在我十歲時,努力的開展我的視野;想到如今瞭然十七八歲的思春心情,青春卻早已經消逝了。經過半世紀,走了好遠的路後,方才明白〈望春風〉是父母的歌,也終將是我的歌。

根河,位在內蒙的東北方,和最西邊的阿拉善盟東西相隔近四千多公里,距離我們出發的呼和浩特,又是飛機又是公路,也走了兩千多公里。

眼前的視野從廣闊的草原,連綿數十公里的美麗油菜花田,然後進入大興安林區,氣候跟著轉變,晴空飄起了細雨。這趟旅行眼看就要結束了,但是最後的高潮卻還未到來,因為跋涉千里路到此,就是想一睹「中國最後一個狩獵部落」,也就是使鹿人──敖魯古雅鄂溫克人。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如今只有兩百多人,他們維持數十代相傳的馴鹿文化,以糜鹿來馱運,騎乘,人和鹿相倚,成為生活的重心。信奉薩滿教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擅以樺樹做各種生活工具,大至居住的撮羅子、木舟、嬰兒搖籃,小至包包或食器。因為居住的地理環境、千古不變的原始生活型態、人口稀少,以及特殊的使鹿文化,讓他們在現代社會中,成為神祕而吸引人的一支少數族群。

奔放激昂的草原情調

我們被雨困在根河的敖魯古雅鄂溫克部落博物館,問「使鹿人呢?」得到的回覆是還要往後面的山區裡面去。大雨滂沱,沒有停歇的跡象,甚至連車上都回不了。天色既昏,隔天一早行將南歸,看來這「最後一個狩獵部落」終究緣慳一面,只得悵悵離去。

晚飯在一間農家餐廳,一進門,迎面的窗廉門帘都是鮮豔的花布,沿牆的幾口大灶,熱著當地特色的燉菜:酸白菜粉條、土豆燉肉等等,口口冒著熱氣,看來粗獷可口。熱菜很快上桌,當地文友們率先以鋼杯大口敬酒,展現地主的熱情。酒過一巡後,主人先請特別邀來的一位年輕男老師唱幾首敖魯古雅的歌曲,年輕男老師是漢族,因為喜歡該族的歌謠而前往採擷,後來和敖魯古雅族的姑娘結婚。他清唱了兩首有韻有味的古調,贏得一片掌聲,也讓大家悵然的情緒在歌聲中得到紓解。

這樣的氣氛似乎激起了蒙古朋友擅歌的天性,他們輪流唱起了〈呼倫貝爾大草原〉、〈鴻雁〉、〈傳說〉、〈天上的風〉等,在時而高亢時而低迴的唱腔中,感覺廣闊的草原、清柔的風、羊群馬啼、戀愛男女,在我們眼前穿過。然後輪到我們唱,同行的一位泰雅族文友,有備而來的以高亢的美聲唱出席慕蓉作詞的名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氣氛更是熱到最高點。

沉默內向變活潑大方

接著,輪到我唱了,在這樣一個奔放激昂的草原情調,我的腦海中自然浮現了閩南語〈望春風〉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雖然不懂閩南語,但當地的朋友卻露出感興趣的神情,於是我溫柔的唱出「獨夜無伴守燈夜,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想著少年家……」我以低沉的聲音詮釋少女思春和自己生長的土地情調。唱罷,大家的情緒跟著從南國回到眼前的大草原,繼續豪邁的喝酒。

就這樣,眾人皆醉我獨醒,因為我陷入「望春風」的情境裡,幾十年沒唱了,沒想到我可以完整唱完,並且牢牢記住歌詞。

我在民國57年讀小學五年級時,學會唱這首歌,那時台灣還禁止個人出國觀光,要出國一趟手續繁瑣,十分不容易,遑論孩子們,孩子們除非是以團體名義,才有可能申請出國。彼時,父親活躍於中部青商會,在機緣下,他讓我和姊姊先後在小五時,有機會參與青商會舉辦的「兒童赴日親善訪問團」,這個訪問團有年齡和名額限制,人數不過十個,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都相當。或許是父母夢想的投射,一成團後,我們即接受出國前的密集訓練,包括簡單日文會話及自我介紹、西餐禮儀、民族舞蹈。我們十個團員當中,有三個女孩,其他兩個都讀小三,個子差不多,搭配跳了一曲蒙古舞;小五的我,已經長得很高,穿上粉紅色的鳳仙褲裝,獨自跳了一支雨傘舞。至於合唱部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除了〈六月茉莉〉之外,還有〈望春風〉。

在密集訓練當中,要學的東西不少,我只能依著老師的指導,硬是模仿起來,什麼是「六月茉莉真正水」,沒看過;「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是怎樣的情形,想都沒想過,畢竟十歲的孩子離思春或傷春悲秋的年齡還有一段距離。

摩登爸媽的嬉皮小孩

因為參加的是台中市青商會的活動,所以其他的孩子都是住台中,只有我住彰化。訓練課程排在暑假的每天下午,通常由媽媽帶我去台中,有時她沒空,加上又快要遲到,她便送我到公路局車站旁,由叫客黃牛車送去台中,待下課再去接。

這次的「兒童親善訪問團」,台日兩地的報紙都曾加以報導,做了一次成功的交流,至於對我自己的影響,除了從原本沉默內向變成活潑大方,並和其中一位團員維持著青澀的情愫,直到我十七八歲上大學。

離開了農家餐廳,主人們意猶未盡,又領著大家去KTV店,這下子〈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陪你一起看草原〉、〈我從草原來〉更是唱得盪氣迴腸,欲罷不能。我一直到回台灣後,仍不時哼唱著:「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裡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般的「草原」情緒延續到隔周才慢慢散去。

相隔半世紀的歌劇團

隔周周末,我陪同專程從彰化前來的哥哥、美國回來的姊姊,去國家劇院觀賞寶塚歌劇團演出的《凡爾賽玫瑰》。記憶中,我沒看過日本歌劇團的演出,當聽大我一歲半的姊姊、哥哥談論起五十年前父母曾帶我們到台中觀看松竹歌劇團時,我疑惑的問:「那我有去嗎?」長我兩歲半的哥哥力道十足的說:「有啦!你忘了那時……」感覺上我好像沒記住,但我記得很清楚的是,有一天晚上,爸媽把沉睡中的姊妹倆搖醒,帶我倆搭火車到台北中華體育館參加亞洲影展,那次沒有讓哥哥跟。

因為對半世紀前觀賞松竹沒印象,所以這次看寶塚歌劇團華麗精采的演出,我十分興奮,覺得這個百年歌劇團維繫著一種傳統奢華夢幻般的製作。中場,我們邊喝著咖啡邊聊著,哥哥說,爸媽實在很摩登,早在五十年前就帶我們去看日本歌劇團。

是啊!父母總是走在時代之前,同姓自由戀愛、讓三個孩子從小出國見世面;我讀國中時,告訴媽媽想穿嬉皮裝,她幫我買了一件麂皮的嬉皮式背心,長背心下頭裁成流蘇;我17歲時,跟爸爸說想學抽菸,他拿起一支3五牌的,親自幫我點菸,我當下嗆咳不已,馬上斷念。

牢刻在心底的望春風

姊姊說,如果媽媽還在,帶她來觀賞,她不知會多高興!爸爸中年遽逝後,媽媽因手頭拮据,逐漸連時髦的地方都不敢踏入,待我們稍有能力時,她又因體弱,不大願意出門了。

第一次觀賞日本歌劇團演出,是五十年前父母牽著我們去的;五十年後,我們三兄妹攜手一起看,那麼下一次呢?縱使不必再等半世紀之久,但已日漸老去的兄妹們,終究有一天也會面臨「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景。一思及,下半場,在聲光炫耀的歌舞中,我暗自神傷。

舞劇在高潮中結束,演員們一一上台謝幕,觀眾回以非常熱烈的掌聲,最後花組首席男役明日海里奧代表致謝,並說她們特別為觀眾準備一首安可曲〈望春風〉,當她們用可愛彆腳的閩南語唱出「獨夜無伴守燈夜,春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想著少年家……」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滑落下來,想到父母在我十歲時,努力的開展我的視野;想到如今瞭然十七八歲的思春心情,青春卻早已經消逝了;想到在蒙古草原上,這首歌自然地浮現,是因為它已經牢牢刻在心底。

經過半世紀,走了好遠的路後,方才明白〈望春風〉是父母的歌,也終將是我的歌。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喝酒過量,有礙健康!(中國時報)

 

唐代「聶隱娘」版珠寶出土

2015-09-18 02:49:24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31/1194619

同一時代在西安出土的唐代鸞鳥銜綬紋銅鏡,直徑廿二點七公分,重一四六○公克。 (陝西歷史博物館)

                               

電影「刺客聶隱娘」裡的珠寶真的出土了,且是水晶珠寶!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公布一座唐代貴婦墓的考古成果,除墓葬完整外,還有「青鸞舞鏡」的銜綬鏡;據考證,墓主極可能來自「米國」,現烏茲別克共和國附近。

華商報報導,這座貴婦墓發現於二○○二年,考古院配合一處小區建地,在西安南郊進行搶救性挖掘,共找到四十多座北魏到唐代的墓葬,當中最為珍貴的,是一座僥倖逃過盜墓賊盜墓的唐代紀年墓。

這座貴婦墓是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雖然墓穴的上部已遭破壞,但墓室內部未遭盜墓賊入侵,隨葬器物保存完好,有唐代墓常見的鎮墓獸、天王俑、仕女俑、男立俑,以及頗珍貴的十二生肖俑。

修復米氏夫人水晶項鍊,雍容華貴。 (華商報)

                               

這十二生肖俑,有七件完整、五件頭部殘缺,均為獸首人身,內穿窄袖衫,外著交領寬袖長袍,胸部束帶、袍長及地,腳隱於袍內,寬袖下垂至膝下,雙手拱於胸前,手隱袖內,雙腳一前一後呈「人」字形站立。

墓穴的該墓誌蓋用篆書書寫:「唐故夫人米氏墓誌銘」,誌文十八行,全文共三百八十二字。誌文顯示,墓主米氏為唐輔君夫人,其祖父名諱不詳,官至唐左玉鈐衛大將軍,河西節度副大使;父名諱亦不詳,官至右驍衛郎將,二人皆為武職事官。

誌名指出,米氏夫人十九歲時嫁給輔公,生有三子、六十歲去世,葬於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年);對米氏的描述,文中用了「坤與柔德,天資敏慧,處事周旋,性多閒雅」,可見其大家閨秀模樣。

考古專家在墓穴裡發現,米氏下葬時脖子上佩戴著一條水晶項鍊,但時間久遠,串水晶珠的絲線已經腐朽,水晶珠散落在其頸部周圍;經整理,共發現九十二顆水晶珠、三顆藍色料珠、四枚金扣、二顆紫水晶吊墜和二顆綠松石吊墜。

除水晶項鍊外,墓室內發現銀盒等女性用品,其中比較珍貴文物包括一面圖案獨一無二,大小、品質堪稱唐鏡中珍品的「鸞鳥銜綬鏡」;簡直是電影聶隱娘裡的「嘗聞鸞見類則鳴,何不懸鏡以照之」的青鸞舞鏡再現。

至於米氏夫人的來歷,由於史書並未記載「輔公」資料,而「米」姓十分少見,根據史書「元和姓纂」記載:米姓「出西域米國」;考古學家推斷,米氏祖先極有可能來自當時中亞的「米國」、現烏茲別克共和國附近。

唐代漆盒上的銀箔花飾。 (華商報)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3062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