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寡婦樓」被剷平 李代桃僵的古蹟秀 第三航廈難產 台鐵調動車頭 普悠瑪好,但不友善 台北故事館 暫吹熄燈號
2015/03/03 10:49:54瀏覽307|回應0|推薦0

 

「寡婦樓」被剷平 誰抹平我們的記憶

2015-04-08 01:39:16 聯合報 洪惠冠/新竹市文化局前局長、謝小韞/台北市文化局前

http://udn.com/news/story/7339/822744-「寡婦樓」被剷平-誰抹平我們的記憶

清明連續假期的第一天早上,我們一行人站在新竹市的二戰遺跡「寡婦樓」前,討論如何保護這棟歷史遺跡的作法,當夜,「寡婦樓」就遭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予以剷平。

「寡婦樓」的所在地,是台灣僅存的二戰時期日軍大型煉油廠房,現為國防部所有。煉油廠房之所以會被稱為「寡婦樓」,乃是因為在國共內戰時,數十位國軍家眷由政府安排撤退來台,暫時安置在此廢棄的廠房中。這些獨居的國軍女眷集中住在此一勉強棲身之所,互相扶持,等待丈夫歸來,有的等到了,有些人就孑然一身,抑鬱以終。

附近居民簡稱這裡居民的住屋是「寡婦樓」,令人聞之心酸,部分居民的後代對此樓名也頗反感,但是,樓名所代表的,正是殘酷戰爭所帶來的傷痕。

「寡婦樓」的文資身分一直未受政府單位確認,文化界人士奔走多年,新竹市政府始終以「慢半拍」的速度「研議中」。附近房價不斷炒高,一棟棟眷舍被快速地夷為平地,連最有規模的將軍村「金城新村」,從未有文資身分的討論,也已經化為瓦礫。有關「寡婦樓」文資身分的認定,文化界人士始終未曾放棄,但是,一群虎視眈眈的狼,正垂涎著這塊屬於商業用地的肥肉。

是誰在暗夜裡偷偷摸摸地拆了我們的戰爭遺址?是誰在推土機的背後準備大興土木、炒作地皮?

我們要求有關單位正視這種無法無天的強盜行徑!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我們的歷史記憶!是誰為了錢財抹平我們的記憶?

 

 

舊台鐵段長宿舍 出自修澤蘭之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7000885-260115

幾乎要被草叢淹沒的彰化舊台鐵宿舍群,去年差點被拆,經地方和文化界串連,從轟隆的怪手中搶救,彰化縣鐵路村文化再生協會持續調查,挖出了一段歷史珍寶,原來其中段長宿舍的設計,正是出自「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的手筆。

彰化縣鐵路村文化再生協會葉哲源指出,日前和原彰化工務段段長熊仲炎家屬取得聯繫,才知道段長宿舍設計師正是修澤蘭,修澤蘭曾接受蔣中正欽點興建陽明山中山樓,要求將天壇樣式融入中山樓當中。


1965年,中山樓設計案如火如荼進行時,台鐵也打算在彰化宿舍區興建新的段長宿舍,時任台鐵督察工程師的熊仲炎和建築界的好友聊起,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將西方自由創新的建築理念落實在這批不受注目的小案子。

葉哲源、李政青從訪談中,發現當年大師,如傅積寬、林同棪、虞曰鎮等人也都參與建築討論。參考柯比意的新建築5點,包括了屋頂花園、橫向長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等特色,融入建築細節中。

當年住戶還回憶,院子裡的噴水池似受萊特落水山莊啟發,噴水時白頭翁兩兩成群結伴戲水。細看建築材料,磨石子地板屬當年高級建材,彰顯設計者的品味。

 

 

 

聯合/李代桃僵的古蹟秀

2015-03-21 01:12: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文化部通過指定台北機廠全區為國定古蹟,推動的綠委管碧玲樂得直說要裸奔,幾次出言「讚聲」的柯文哲更被視為第一功臣。但古蹟指定程序的兩造,台鐵原本欲藉部分開發打消五百億虧損,如今期待落空,氣得說要提行政訴訟;年預算僅一百六十億的文化部,誇口說要成立「國家級」鐵道博物館,但錢跟人不知在哪裡?

北廠是台灣鐵道技術發展的縮影,廠區重要動線與節點的完整保存自有必要。但對「文資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北廠全區保存非僅國定古蹟一途,指定市定古蹟也行。而且,形同「全民負擔」的台鐵債務清償,不論是另尋配套或容積移轉,都該事前擬妥備案,卻沒人當一回事。

北廠早已有四棟建築具市定古蹟身分,去年管碧玲要求台鐵向文化部提送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的「新事證」,台鐵認為只是「函轉」立委意見而非新事證,但文化部的古蹟審議程序卻因此啟動。

交通部與文化部都知道,台鐵希藉部分開發案挹注巨額虧損,也明白若全區被指定為古蹟,財務改善規畫就會石沉大海。面對這顆即將掉下來的原子彈,不僅兩個部會事先沒有任何協商因應,連行政院也文風不動,令人匪夷所思。

根據「文資法」,只要北市府將北廠指定為市定古蹟或文化景觀,就能全區保存,北市府卻按兵不動。關鍵就在,誰指定,誰就得負責。結果中央粉墨登場接手,卻任令演員暴走,最終文化部高唱「國家鐵道博物館」進行曲,台鐵與交部則錯愕淚灑舞台。這不叫部會協調失能,什麼才叫部會協調失能?

這齣大戲,由立委與北市府吆喝進場,配合演出卻荒腔走板的中央只換來陣陣噓聲。李代桃僵,真是笨到不行。

 

 

 

 

台北機廠 擬納重大公共工程

2015-03-20 03:04:58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777063

台北機廠經文化部指定全區為國定古蹟,但主管機關交通部台鐵局因債台高築無力維修古蹟,文化部長洪孟啟昨天表示,「不要把人家逼到角落。」文化部希望將台北機廠納入重大公共工程建設。未來也將舉行公聽會,聽取更多人意見。

國民黨籍立委黃志雄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關切台北機廠的未來的財務問題,洪孟啟表示,文化部負擔的重大公共工程,如: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台灣戲曲中心等工程,今年內都可以完成。未來文化部將提出重大公共工程建設的新概念─不見得要增加新建築才算重大公共工程,應該將把現有的古蹟整修也視為重大公共工程建設。如此一來,就可納入鐵道博物館,並匡列重大公共工程預算。

由於台鐵虧損達一千多億,未來文化部是否會全權負擔北廠整修古蹟以及設立鐵道博物館所需的營運經費?洪孟啟表示,下周將與交通部開會,先聽聽交通部想法。經費方面,「現階段若交通部能夠幫助是最好」。他說,沒錢有沒錢的作法。

 

 

上官慧珠 台鐵首位女特等站長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10000607-260106

台鐵史上第一位女站長上官慧珠,昨天高升高雄站長,成為台鐵特等站長,再創台鐵紀錄!她從最基層的高雄站站務員做起,9年前出任新左營站站長,成為台鐵成立119年的第一位女站長,在充滿陽剛氛圍的台鐵職場裡,相當不容易,她常戲稱自己是「台鐵119」。

台鐵高雄火車站新卸任站長9日交接,上官慧珠從陳榮彬手中接下印信,她四進高雄站成為台鐵4個特等站的站長,陳榮彬則調升台鐵台北行政處科長。

上官慧珠畢業於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班,1983年通過鐵路特考,進入台鐵31年,身高173公分的她,不但身材高人一等,表現也相當出色,2008年獲台鐵績優站長、2013年獲交通部模範公務員。

她從最基層的高雄站站務員做起,2006年新左營站三鐵共站,官慧珠接任首屆新左營站站長。在新左營站6年多,從無到有,任內獲獎無數,帶領服務團隊通過專業人員喬裝成旅客「神秘客」稽核驗證,服務品質通過SGS(QUAL ICERT國際服務品質認證),成為亞洲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傳統鐵路軌道運輸車站,非常難得。

2012年新左營站也獲交通部「金路獎」、及服務品質獎;她後來高升台南站長,昨日再調升高雄站長,這是她第4次回鍋高雄站,她說,會盡力把事情做好。

 

 

小女生通過測驗 第3位台鐵女司機誕生

2015-06-12 02:53:16 聯合報 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4/973969

年僅廿六歲的張櫻環成功考上台鐵司機員,成為台鐵歷來第三位女司機員。 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鐵司機員超過一世紀清一色是男性天下,三年前,邱千芳推倒台鐵「防女牆」,成為台鐵史上首位女性司機員,隔年誕生第二位。七年級後段班的張櫻環今年將完成兩年魔鬼訓練,晉升第三位台鐵女司機,約五十公斤的她能通過卅五公斤握力考驗,前輩都大讚「不簡單。」

個頭嬌小、廿六歲的張櫻環,卻對操縱大型機具情有獨鍾,念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時,開過曳引機、耕耘機、收割機;畢業後報考台鐵佐級機檢工程科,今年十二月合格結訓即「單飛」,另三位學妹詹素瑜、蔡宜樺、陳彩霞受訓中,明年台鐵女司機大幅增加為六人。

張櫻環表示,為了突破卅五公斤握力測試,她買握力器,看電視、吃飽飯就猛練,第一次上線駕駛,緊張到雙手發抖。為了維持體能,她經常爬山、重訓、在車廂拉單槓,不把自己當女孩。

尤其台鐵前兩年,將原本開放工務、機務及電務等皆可報考司機員班,限縮回復成過去僅限機務部門,無形中又加高了「防女牆」,張櫻環能突圍而出,被認為相當不容易。

張櫻環的師傅陳望山是資深機車長,他觀察,張櫻環抗壓力強、態度認真又敬業,比男性更細心;平時她跟男同事打成一片,但開車時沉穩細膩,格外注意緊急煞車的震動會害旅客不舒服,一上線就請教他如何溫柔停車,經多次練習,停靠月台也越停越準。

司機最怕遇上「沙西米」(死亡事故),陳望山為張櫻環做足心理建設,家人尊重張櫻環的選擇,但幫她求了「行車平安符」,保佑一路平安。

張櫻環說,無論是冬夜清晨四點頂著寒風,獨自騎機車前往整備,或遇上號誌故障,緊急倒退開,都不覺辛苦。

張櫻環深覺火車的舒適與準點,是靠司機默默付出,曾有候車的阿公阿嬤對著步下月台的她驚呼:「妹妹,你會駛火車啊。」或回望車廂內,乘客睡得一片安穩,那短暫片刻,都令她無比驕傲。

 

 

美統計:趕飛機 旅客最常掉筆電

2016-01-10 03:37 世界日報 記者黃惠玲/芝加哥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431390

運輸安全局(TSA)表示,旅客進入安檢區,並順利完成安檢後,最容易把財物或證件,遺失在安檢櫃台。 (記者黃惠玲/攝影)

 

行色匆匆幾乎是每個旅人的最佳寫照,尤其遇到「趕飛機」、「趕火車」甚至「趕捷運」的關鍵時刻,將隨身行李、物件、證照掉在機場、車站尤其司空見慣。根據統計,每年進出旅客上百萬的芝加哥歐海爾機場以及中途機場,2015年撿到最多的「遺失物品」竟然是筆記型電腦,總數近2000台居首。

美國運輸安全局(TSA)發言人麥卡席(Michael McCarthy)表示,在芝城兩大國際機場中,旅客最容易把隨身財物「忘記」帶走的地點是安檢櫃台,通常大家好不容易通過安檢後,穿上鞋子、外套就匆匆趕往登機門,結果把手提電腦、駕照、鑰匙遺落在安檢台不自知。

根據統計,2015年在歐海爾機場共「撿」到1600部筆記型電腦,中途機場則「撿」到350部,換句話說,芝加哥這兩座機場,每天平均可以「撿」到至少五部筆記型電腦,相當可觀。

此外,麥卡席也提到,落在安檢櫃台的「失物」還有駕照、身分證件、鑰匙,當季衣物也為數不少。

TSA建議旅客,不妨在筆記型電腦上貼上一張名片,因為很多人離開安檢站不久就發現自己忘了帶電腦,飛奔回來拿,若電腦上貼有名片,可讓安檢員很快幫失主找到電腦;就算失主沒有折回,TSA也可以根據名片上的名字,在機場廣播請失主回來取電腦。

如果真的不幸把電腦留在安檢站、上了飛機才發現忘了電腦、電腦上又沒有貼名片,TSA表示,只要連絡該機場的TSA「失物招領」(Lost & Found)辦公室,十有八九都能順利找回來。

 

至於平均每天使用旅客達15萬人次的火車系統,2015年在芝加哥聯合車站收集到最多的「遺失物品」,則以公司進出磁卡證件、信用卡占最多數。甚至還有旅客粗心大意,把裝有800美元現金的皮夾丟在車站。

搭乘芝加哥捷運系統丟失財物、證件的情況也屢見不鮮,至今捷運局失物招領處,都還有乘客遺忘在公車巴士、捷運列車上的四部自行車無人認領。

 

桃機共業 跑道冰山一角

2015-11-13 02:17:34 聯合報 陳立業/大學教授(台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11654-桃機共業-跑道冰山一角

桃園機場明年一月將宣布重啟雙跑道營運,剛竣工的南跑道日前卻發生斑駁,導致長榮航空班機尾翼受損,長榮董事長張國煒跨海重批將求償,並明確點出桃園機場結構問題。

跑道問題,除反映工程品質恐有疑慮外,在既非剛性鋪面亦非柔性鋪面的混種選擇下,再次反映國內不尊重專業,導致國家發展停滯的窘境。甫於新聞節目中看到官員自豪桃機建設點滴,未料問題重重,試問是否該負起責任呢?

觀察桃機跑道之問題,似在基底層未能強化夯實,排水問題未深入改善,僅針對面層整治,無法完全解決跑道道面問題。跑道整建不像航空站整建,表面美輪美奐即可使用,須面臨航機疲勞載重,負荷一定承載能力。現今工法已生米煮成熟飯,問題確如工程前輩所預期,選擇瀝青混凝土可重複並「快速」加鋪,且公務員要求趕工再趕工,其所衍生費用可謂重複性浪費公帑,更遑論再花上百億重新規畫跑道。

航空業者受到單跑道營運的影響,時間帶不足,已嚴重影響與鄰近國家航空業者競爭之優勢,衍生國籍航空業者無法取得較佳之時間帶營運;倘今年底再次因跑道問題致使延誤明年初雙跑道運行之計畫,將使國內航空器引進計畫受到極大衝擊。即使跑道整建計畫如期完工,桃園機場亦將接續受限於停機坪不足、航廈容量不足、甚至維修棚廠不足等輔助配套惡性循環,無法發揮應有之跑道容量水準。

十五年過去了,桃園機場這個橫跨兩大政黨的歷史共業,至今僅解決了一期航廈整建及二期航廈動線變更,三期主航廈竣工也由原先的二○一八年,改口至二○二○年方能完工,相關計畫亦僅止於航廈競圖比賽。

大家口中航空城的蛋黃區,至今未孵出小雞,蛋白區則成為炒作土地最佳標的物,說好的航空城呢?跑道問題僅是冰山一角,千萬莫讓桃園機場自滿於客貨運運量成長,當運量激增,我們卻捉襟見肘應付種種機場問題,交通部情何以堪?

期待政府不再推諉責任給前人,重視航廈及跑道整體規畫問題,給國人一個具水準的國門,讓國家進步與航空城的夢一起起飛。

 

桃機跑道掉柏油 張國煒:忍無可忍

2015-11-12 15:14:00 聯合晚報 特派記者黃淑惠、記者嚴文廷/連線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241/1309942

長榮航董事長張國煒(左)、總經理鄭傳義(右)。 記者黃淑惠/攝影

 

上月底,長榮航空一架桃園飛太原的班機,疑遭桃園機場跑道的柏油碎塊擊中,造成尾翼受損及航班延誤,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今天表示「忍無可忍」,桃園機場公司民營化後缺乏監督,與民航局變成平行的組織架構,有重新檢討的必要,否則恐危及人命,重創國家形象。

「為了捍衛國內的飛安,我選擇犧牲不要做好人。」張國煒說,他一定要讓大家知道桃機對於機場跑道的維護、規畫是用這種輕忽態度,「這種態度,長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人命損失,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

張國煒說,跑道不足也就算了,桃園機場南跑道才剛整修不到1年,日前竟造成長榮航一架班機在加速起飛時,輪胎捲起整塊的柏油石塊,還擊中飛機左後方的水平安定翼,「這個事件真是太誇張、可惡,更是長榮航飛機第一次受到這麼大的危機,嚴重影響到飛安,已經踩到我的底線,實在忍無可忍。」

民航局長:可罰桃機60萬到300萬

民航局長林志明表示,這起事件近期就會釐清責任歸屬,未來桃機跑道會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缺失未改善就依民航法處理,可開罰60萬到300萬元。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溫永松表示,如果責任歸屬是桃機的錯,不會迴避理賠責任,已經委託全國土木技師公會對跑道施工品質專案調查,如果確實是施工品質不良,也會向包商求償。

 

 

尖峰時刻 繞6、7圈才能降落桃機

2015-09-14 03:24:10 聯合報 記者陳嘉寧/桃園機場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8617/1185288-尖峰時刻-繞6、7圈才能降落桃機

桃園機場現有兩座航廈因容量不足,入境大廳常見旅客大排長龍等待查驗護照的窘境。 記者陳嘉寧/攝影                               

桃園機場起降航班及旅客人數持續成長,今年封閉北跑道整修,單跑道運作下,航機起降每天接近廿個小時處於壅塞狀態。所幸通關速度勉強維持在旅客可接受程度之內,但是人力不足加上紅眼航班增加,能夠維持多久誰也沒把握。

桃園機場每天平均有五百七十個航班起降,單跑道運作每小時能夠容納起降航機數量在卅架左右,也就是每天有十九個小時跑道都在滿載使用消化航機。跑道頭隨時會有航機排隊等候起飛,等候時間約十餘分鐘,八月九日蘇迪勒颱風過後,有航班最多等了九十分鐘才起飛;等候降落的航機,尖峰時段在機場上空繞個六、七圈是家常便飯。

跑道超負荷,桃園機場兩座航廈容納旅客量也超載,八月九日蘇迪勒颱風過境後大量旅客湧入,當天有十三萬零四百九十一名旅客入出境,創下桃園機場啟用卅六年來最高紀錄,所幸在CIQS(海關、移民署、檢疫、安檢)等及各航空、航勤公司人員通力努力下,旅客通關速度尚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桃園機場旅客人數持續成長,負責通關作業的工作人員卻沒有等比例增加,基層人員多次反映,都被上級單位以員額管制、預算不足等理由否決。相關人員認為,廉價航空「紅眼航班」持續增加,通關作業人員也得紅著眼服務旅客,目前大家咬牙苦撐,但能撐多久誰也沒把握。

航廈的胃納量有限,所幸桃機公司與業者合作,廣泛設置主題特色候機室,從最受歡迎的Hello Kitty候機室,到台灣電影、電動玩具、健身空間、圖書室等,讓旅客在候機時除了血拚之外,不至於太無聊。

 

 

航空3雄 將引進新飛機

2015-03-10 02:58:44 聯合報 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241/754258

航空營運好轉,載客率大幅提升,航空三雄今、明兩年紛紛引進新飛機,並配合增班與新航線計畫,迎接回春的航空市場。

長榮航空總經理鄭傳義昨天指出,油價下跌,長榮航今年考慮緩步拉升油料避險部位,預計半年內將避險部位從目前的20%提升至40%。

他強調,操作燃油避險不是為了賺錢,做好本業才是獲利之道,但低油價確實有助航空公司降低購油支出,目前燃油成本約占整體成本3成,低油價對長榮航今年獲利「利多於弊」。

鄭傳義表示,今、明兩年是長榮航運能擴展高峰,受惠油價走跌,不論東北亞或東南亞線的載客率都相當高,特別是東北亞線今年第一季載客率平均達8成5至9成,今年會持續強化布局。

長榮航自去年起陸續引進新機,今年即將交機的包括4架777-300ER、6架A321-200、2架A330-300,明年還會再引進7架777-300ER、6架A321-200,航線也將大幅增班與拓點,今年增班東北亞的大阪與函館航線,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曼谷航線,高雄-大阪新航線則於2月7日開航。

中華航空繼去年引進3架777-300ER客機,今、明兩年還會再分別交機5架與2架新機,等於三年增加10架777-300ER新機。

華航董事長孫洪祥表示,今年會新增大陸常州、潮汕、無錫等客運航線及深圳貨運航線,而去年12月開航的基督城季節性航班,會延長飛航至3月,今年底還會繼續;另外,華航正在評估飛航聖彼得堡、土耳其等包機或季節性飛航。

 

 

第三航廈難產 桃機超限使用窘很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03000642-260102

 

桃園機場去年旅客突破3580萬人次,今年目標4000萬人大關,但是,一、二航廈原始的設計容量僅為3200萬人次,目前等於是超限使用,難怪被視為台灣門戶的桃園機場問題一籮筐,除長期被人詬病的漏水問題,也經常在報到櫃臺前人滿為患,甚至連行李輸送帶也出現故障的窘境。

機場公司表示,規劃中的第三航廈將提供4500萬人次的旅客量,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航廈,桃機全年運量將達7500萬人次,不過,第三航廈剛獲得國發會核定,細部設計預定年中進行國際招標,加上設計、施工,最快要等到2020年才能啟用。

第一、第二航廈的客運量分別1500萬人次和1700萬人次,目前都是處於飽和狀態。以今年4000萬人次的客運量來看,將超量800萬人,桃機客運量年年成長,光去年就增加11%,未來幾年桃機兩個航廈的擁擠程度恐比現在更嚇人。機場公司提醒旅客在尖峰時段,起碼要提早2個小時報到,以免延誤班機,未來旅客前往機場所需預留的時間可能還要更多。

除第三航廈還要等上5年,規劃中的第三跑道更是遙遙無期,機場公司說,規劃2025年完工啟用,但第三跑道除施工和環評工作,最大的變數就是土地徵收作業,期間如果有一個環節時間拉長,時程可能還要再延後。

桃園機場春節期間運量全天滿載,初一到初五短短5天,每日運量都有約10萬人次,初四、初五兩天運量超過12萬人次,連創新高,初五加班機就有114班,如果當時沒有雙跑道同時運作,桃機根本無力負荷。

 

 

 

 

 

 

台鐵調動車頭 韓低價搶標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03000654-260102

 

台鐵過去曾採購韓國製的PP自強號和EMU500型與600型電聯車,但品質不穩定,經常故障,成為台鐵心頭之痛,一度禁止韓國廠商投標,不過,台鐵去年新型柴液型車輛調動機採購案,因判斷錯誤,竟又被韓國廠商以7折低價搶標成功,現擔心重演韓國車故障頻頻的惡夢。

過去常故障 台鐵怕怕

台鐵表示,柴液型車輛調動機採購案的招標金額為4.39億元,今年春節前確定由代理韓國製車輛廠商,以2.9億元得標,預定明年7月起陸續交車,這批調動車主要是在貨運廠內,用來調度車輛使用,不會用來載客。

不過,台鐵過去購買韓國車的使用經驗都不好,像85年購入PP自強號,動力系統不僅使用到過渡時期的產品,得標韓商後來擺爛撤離台灣。根據台鐵的維修記錄,一般車輛平均每百萬公里發生2.7件故障,但韓製車輛則是3.6件,故障率高出3成多。

台鐵說,台灣加入WTO後,根據「政府採購協定(GPA)」規定,593萬元以上的財務類採購案,無法再將同為WTO會員國的韓國廠商排除。這次調動機採購案為4.3億元,因國內很多廠商都有能力投標,所以採最低價標,沒想到最後竟讓韓國廠商低價搶標成功,實在出乎意料。

第三方認證 多層保障

但台鐵也說,這次得標的韓商,引擎、變速機和煞車,分別採用美、日和德國產品,台鐵目前營運的車輛也有使用,維修應該不會有問題,且會導入IV&V第三方認證驗證,從設計、製造、交車各階段,都會經過第三方確認符合規格,不會重蹈覆轍。

台鐵也強調,今年度更新自強號和動力系統的40億元標案,已委託顧問公司評估,研擬投標廠商應具備的履約資格和招標策略,並考慮以「異質最低標」的方式,先評選出優質廠商,再進入比價的第二階段。

 

 

普悠瑪行進中突斷電 372人卡軌道1小時

2015-03-30 02:44:51 聯合報 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266/804441-%E6%99%AE%E6%82%A0%E7%91%AA%E8%A1%8C%E9%80%B2%E4%B8%AD%E7%AA%81%E6%96%B7%E9%9B%BB-372%E4%BA%BA%E5%8D%A1%E8%BB%8C%E9%81%931%E5%B0%8F%E6%99%82

普悠瑪號上路兩年,昨天發生首次斷電停機事故。

台鐵普悠瑪號四四一次昨晚七時四十五分在漢本、南澳間突然沒電,車上有三百七十二名旅客,台鐵將故障普悠瑪號拉回花蓮機務段檢修,全車旅客可全額退票。

台鐵表示,四四一列次下午五點多從台東的知本站出發,北上至樹林站,經過花蓮時都還正常,過了南澳站之後,原本時速一百卅公里的普悠瑪號突然失去動力,列車在軌道上漸漸慢下來,緊接著完全不動。因距離下一個停靠站松山站還很遠,車上旅客一臉狐疑,車上沒電、沒空調,停在原地約一個多小時。

台鐵機務處長柳燦煌說,普悠瑪號有兩套供電系統,應是其中一套供電系統故障,司機員試圖轉換到另外一套備援系統,但無法順利切換,緊急請求支援。

台鐵原規畫由後續兩班自強號接駁,但假日旅客多,接送不完,台鐵晚間九時廿五分從花蓮開出救援編組四四一B次支援接駁旅客,漢本站長也準備飲料、點心,並加強播音並安撫旅客。

柳燦煌說,這是普悠瑪號第一次在行進中發生斷電停機事故,目前原因還在調查,已請日本駐台技術人員前往花蓮機務段調查,並會加強檢修保養,避免再發生類似事故。

 

 

 

聯合筆記/普悠瑪好,但不友善

2015-03-09 02:08:16 聯合報 謝邦振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52432

農曆年前,家人為我搶到年初一、松山到關山的莒光號車票,車程長達六小時。除夕當晚,又上網搜了一遍,找到板橋—台北、羅東—花蓮、鳳林—關山跳點的普悠瑪,我趕在晚上十二點前,到小七ibon取票交錢。手握兩種票,都不理想,仍不安心。

初一一早,提前到松山車站,拿了一堆票問售票人員:「我的普悠瑪缺好幾段,松山到羅東也沒票,可以先上車嗎?」他看了看回說:「不可以。」再問,答案還是一樣。又去請教服務台,服務人員告訴我:「沒有松山站的票,不能上車,不過你進站去上上看。」兩次問答,沒準。

情急之下,不再問誰了,退了莒光票,用悠遊卡進站再說。幾分鐘後登上普悠瑪,車開動廣播響起:「本列車不發售無座位票,非持有本車次車票旅客,或使用電子票證旅客,請勿上車,以免依規定重新補票,並加收百分之五十票價。」廣播是國、台、客、英語各一遍。

聽過四語廣播再想想,終於懂了,為何售票口告訴我不能上車,而服務台又稍通融說「你去上上看」,他們都只告知一半,剩下的由我自行決定。

主動找到列車長,說明缺票情況。年輕的女車長告訴我,缺段的票價補完還得「加收」百分之五十,我當然照辦無誤。列車長很客氣,只補票、「加收」較長的一段松山到羅東共三三四元,較短的花蓮到鳳林一段就免加收了。處理完畢,她指引說:「第八車廂有殘障座空著,你可以去坐。」在單人的殘障座上,一路聽著「加收票價」的廣播,總覺得衝我而來,每停靠一站,再啟動時,一定再播一次,竟很無聊的全背了下來。

初四回程如法炮製,只買得到關山—鳳林的一段票,補段加「加收」,再付了七百五十元,但運氣不佳,沒有任何空位,從鳳林站到松山,在車廂間廊道席地而坐,普悠瑪快,一下也就回台北了。

到了松山站猛然想起,四天前刷悠遊卡進站,這張卡可能被鎖住,拿著加收補票證明找站務人員,他一看就明白,立刻解鎖。

這一趟普悠瑪之旅體驗到,乘客與台鐵之間要有「普悠瑪無站票」的默契,乘客如果「非站不可」,就得「加收百分之五十票價」,以一點五倍的車資「站乘」。不過,這個強迫式的默契,還真難以心甘情願。

國台客語廣播都說「加收百分之五十票價」,英語則是「百分之五十罰款(penalty)」。顯然,台鐵採取「分別對待」以免紛爭。然而,對本國乘客既不是加收「罰款」,則百分之五十是不是太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下比較合理,且應本國、外籍旅客一體適用。普悠瑪車廂間廊道寬敞,每節接納一兩位「不速之客」站乘,不會影響車廂乘客。

再說,某些不肖的業者蒐購普悠瑪車票,銷不出又退票,前一天退,扣百分之十手續費,當天退也只扣百分之二十。相較之下,加收「普粉」站客百分之五十票價,毋乃太過?

如果台鐵堅持百分之五十加幅不能改,是不是友善些,把廣播內容文字化,在各車站及車廂電子看板顯示提醒就好?

否則,不斷的廣播,對已購全程車票的乘客,不啻花錢買噪音受,而對站票乘客一再放送「加收」警告,也很煩人,都付錢挨罰了,還要忍受一遍又一遍的聒噪。

 

 

 

 

台北故事館 暫吹熄燈號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03000703-260115

陪伴台北市民12個年頭,台北故事館將於本月9日暫時熄燈。由於目前經營台北故事館的陳國慈團隊,與北市府簽訂的古蹟營運契約屆滿,因此將故事館正式交還給文化局,預計本月下旬上網公開招標,尋找新主人。

台北市市定古蹟「圓山別莊」,2003年起由民間人士陳國慈贊助成立「台北故事館」,為全國以個人身分認養公有古蹟的首例。別具特色的都鐸式建築外觀,宛如童話世界的糖果小屋,經常吸引路過中山北路及參觀北美館的民眾多看幾眼。

民間活化古蹟的典範

文化局長倪重華表示, 台北故事館是市府與民間攜手活化古蹟的成功範例,台北故事館的合約將於4月18日到期,市府已展開重新招標程序。

陳國慈目前擔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對國內藝文環境相當關注,對古蹟文物更是充滿熱情,她笑說,自己是律師背景出身,沒想過會花12年時間經營文化工作,當時只是單純希望透過這棟可愛的房子,讓社會大眾能更親近古蹟。

陳國慈認為,每個古蹟都有生命,其活化與再利用本來就是「接力賽」,過去12年中,藉由各項特展,台北故事館共吸引300多萬人次參觀,未來希望其他有心人繼續延續故事。

8日前花園免費開放

1913年大稻埕茶商陳朝駿為了招待賓客,在基隆河畔建起一棟英國都鐸式建築,即圓山別莊,曾見證北台灣茶業興盛繁榮的一面,隨著產業現代化及工業化的來臨而逐漸轉型,老茶行的榮景不再,獨留這幢美麗建物,成為倚靠基隆河畔的一顆明珠,1998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後,才又喚醒民眾對它的記憶。

尋覓新的經營團隊

文化局則表示,為了讓民眾在正式吹熄燈號之前,有機會向故事館道別,即日起至8日下午1點,皆免費開放花園與後方小遊戲場。休館之後,文化局將辦理重新招標程序,預計本月中上網公告尋覓新的經營團隊。同時市府也將先進行古蹟階段性體檢與財產盤點,之後再規畫讓台北故事館以不同的面貌對外亮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212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