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舒國治/鄉下 是我玩宜蘭的主題 好吃時光/老柴咖啡館的琥珀色奇蹟 好吃土司怎麼挑 奇異果小姐
2014/11/28 17:50:20瀏覽142|回應0|推薦0

 

 

舒國治/鄉下 是我玩宜蘭的主題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9090455.shtml

宜蘭予我最大的吸引力,是風景。而此風景之最核心內容,我認為是一個叫「鄉下」的東西。

以前,我認識的宜蘭,是鄉下的宜蘭。

幾十年前,自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將要下宜蘭時,眼下所見的蘭陽平原,全是稻田。那時房子皆矮矮的,尖的屋頂比比皆是。

所謂鄉下風景,先說稻田。眺看大片的田,是最習常的風景,永遠也不會膩。

觀看田,最好移動的看,這發展出觀賞宜蘭不妨是水平式移動的來看。於是宜蘭的鄉間道路阡陌縱橫下都是極珍貴可喜的路徑,幾乎就是天成的電影攝影軌道似的。這在早前它們還只是零星細窄田埂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那時只能定點眺看,如今大可以移動滑看。前者如同靜照,後者可同電影。

後來廣建了堤防,這些堤防亦提供了水平移動的極多風景。不僅騎自行車的人可滑行欣賞,慢跑的人可緩緩流目約略眺賞,溜狗的人可以左看右望的觀賞,而在堤下的人亦可欣賞堤上的人或樹之剪影。

堤防的風景,太多太多,晨曦與夕陽,亦有極多變幻。堤防,是宜蘭極特別的風景資產,雖然堤防之設建有其先天上人與水相頑抗的極多辛酸不得已之處。

另就是村莊,村莊是田野開闊下最好的歇停點。村莊若太大,則就看不出風景;宜蘭有一特點,便是村莊小。此於土人的恆產言,可稱窮僻;然於外地過客的眼神賞視言,則不啻是一種得天獨厚。

村家三五之數,而屋前小塘,屋後竹叢,此種風景,最是療目,也最是養心。

而村口有大樹一株,這種風景最經典。蘭城橋向南跨過大礁溪,路邊一棵百年茄苳樹,這教人行路至此有一種親切敦睦的「即要入村」之感。樹旁一條曲路,似蜿蜒要通往村莊,進入所謂「阿蘭城」。

我去宜蘭,皆迫不及待要奔往鄉下…

在市鎮裏,如宜蘭市的北館市場、南館市場,我走進去,各攤看過去,倘在新竹或嘉義或台南的市場,我會很有耐心的逛下去,然在宜蘭,我想急著離開,去往城外的鄉下。可是我在新竹、台南,竟不怎麼想及鄉下。

可見宜蘭鄉下於我的吸引力。

羅東運動公園,很棒的地方;宜蘭運動公園也是,然那皆不是鄉下,我沒法留在那兒不動。

宜蘭市內靜靜散步,西關廟去過,楊士芳紀念林園亦參觀了,岳飛廟亦去了,左近頗有舊時老日子緩緩光景,原可以好好徜徉一陣,再行至「社福館」,見慶和橋已在望,知道宜蘭河就在前面。這一當兒,完全不想留在城裡,居然迫不及待想要跨河到鄉下去。

結果一過河,便是「金同春圳」,圳水清澈,淙淙而流,源源不絕,見了此景,已然心曠神怡,倘更有老嫗在岸邊洗衣,更是活脫脫「農家樂」三字的最經典註腳矣。

神農路向南,一走完,便成了進士路,這便是進士里,隨即就進入了鄉間,田野出現了,景也開闊了,房子也少了。哇,原來我要的是這個。

清朝的「蘭陽八景」,像「北關海潮」啦,或「五峰瀑布」啦,或「武荖林泉」之類,堪稱經典之景,已是招牌式或地標式的美學範例,與我所說的村家鄉景不是同一回事。

我更懷念此類村家鄉景,就像童時赤腳踏上田埂、經過樹叢、撥開竹縫、來到小河邊玩水或抓魚,而眼簾猶能收攝到渡頭邊的小船與樹幹上繞綁著懶洋洋的細殘纜繩那種鄉村破敗景意,然那就是全世界原本盡皆得有的馬克吐溫「頑童流浪記」的場景,卻如今全世界都視為極度珍貴罕見的情狀。

你且去看,「北關海潮」、「五峰瀑布」一百年來猶自存在,然我說的「宜蘭鄉下」卻一點一點的在消失改觀中。噫,一個不留神,或許十年廿年便消失殆盡矣。

(作者為作家)

【2014/11/26 聯合報

 

 

熱門》好吃土司怎麼挑 步驟很簡單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9034

【聯合線上企劃╱瑞穗鮮乳土司 提供】

好吃土司怎麼挑 簡單步驟跟著做

圖╱瑞穗鮮乳土司 提供

市面上土司百百種,消費者對土司的挑選真的了解嗎? 編輯幫你整理出簡單就能挑選好土司的步驟,讓你輕鬆吃好放心!

好土司 簡單辦別真容易!
編輯整理出好土司的簡單懶人辦別法,輕鬆就可以挑選出好的土司,步驟如下:

步驟1. 是否能手撕成雞肉絲?

手撕土司後,只要是可以呈現如雞肉絲的紋理,表示土司組織發展完整,組織分布均勻。

步驟2. 掉屑程度?

越新鮮且有彈性的土司,掉屑就會越少。

步驟3. 柔軟度?

好的土司可以從細緻感看出,發酵完全且烘烤火侯的掌握度佳,土司體才會柔軟細緻。

味覺新發現 顛覆傳統土司的認知
編輯實際去超商選購,發現有一款土司除了有著柔軟綿密的口感外,輕輕撕開能撕成雞肉絲狀,且組織細緻不容易掉屑,輕鬆三步驟就辦認出好土司,到底祕訣是什麼呢?

除了含有高品質的鮮乳之外,鎖住美味的關鍵是以長時間發酵,讓土司的保水力更高,吃起來柔軟濕潤,而且不容易掉屑。就算不搭配果醬配料,輕輕嚼出純粹風味,單吃「瑞穗鮮乳土司」的原味,也能獨撐美味大局!

關鍵! 美味的秘訣就在於「瑞穗鮮乳」
特別添加精選全台優質牧場乳源,專業牧場所生產的瑞穗鮮乳,每一滴鮮乳都是品質堅持, 每個步驟都是最用心的守護加入香純風味的瑞穗鮮乳,讓「瑞穗鮮乳土司」口感變得格外柔軟綿密,每一口都可以品嚐到好土司所帶來的滿足感。

加了瑞穗鮮乳,不僅營養加分,美味更香濃!「瑞穗鮮乳土司」讓你營養美味一次滿足,是全家人的最佳正餐及點心新選擇。

(本文由瑞穗鮮乳土司所提供)



全文網址: 熱門》好吃土司怎麼挑 步驟很簡單 - 好康特搜 - 食遊大補帖 - udn旅遊美食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9034#ixzz3KM4INhuj
Power By udn.com

 

 

好吃時光/老柴咖啡館的琥珀色奇蹟

 

直到這次訪談,我才有勇氣在若芸姊面前提起她老公聲哥的事情,因為我知道現在的她是快樂的,在工作、生活、家人、兒女、夥伴之中團團轉,享受著這份忙碌。

想起當時老柴咖啡館開幕不久,大叔我就上門拜訪,有幾次和聲哥談著咖啡烘焙的觀念,一聊就到了打烊時間才離開。那個時候的張若芸,給我的印象,就是個懷了孕的老闆娘,唯一的工作就是負責做鬆餅。因為阿聲對於咖啡很認真,很執著,堅持著每一杯咖啡都要親手製作,所以她沒什麼機會接觸到咖啡。

我笑著對若芸姊說:「其實妳現在烘的咖啡,比妳老公烘的好喝得多。」她連忙解釋說:「他又沒什麼時間進步,那時開店也才半年多的時間。」順著這個話題,打開了管理這間店的經驗談。她說:「以前總是站在『不足』的位置,對自己期望很高、對員工也很嚴厲,不知道盡頭在哪裡。」這樣的循環,導致開店時第一批員工紛紛離職。

體悟了沒有所謂的完美,她說:「有著知足的心意,不管做什麼都會賺錢。」現在的老柴咖啡讓員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帶著她們走出去,看咖啡比賽也看別人的經營狀況,再回過頭來加強自己。因為知足,所以能享受當下的美好,在這樣的氛圍下,客人也可以得到滿足。

●人物小檔案

張若芸,39歲。四年前原本夫妻倆在三峽開咖啡館,丈夫李正聲驟逝後,當時對咖啡涉獵不深的她,在同業協助下,獨力接起店務。透過學習課程、辦講座、訓練員工參加比賽,她在咖啡專業漸漸得心應手,尤其在手沖咖啡方面,盡得日系風格真傳。

.摘自麥田出版《烘一杯好咖啡:咖啡大叔嚴選,50間自家烘焙咖啡館的美味配方》

【2014/11/28 聯合報

 

 

記憶藏寶圖/奇異果小姐

http://udn.com/NEWS/READING/X4/%E8%A8%98%E6%86%B6%E8%97%8F%E5%AF%B6%E5%9C%96%EF%BC%8F%E5%A5%87%E7%95%B0%E6%9E%9C%E5%B0%8F%E5%A7%90-9095600.shtml

在種種匪夷所思的任務之中,最讓我受不了的是賣弄東方風情這一項。我無法理解,泡茶就泡茶,寫書法就寫書法,為什麼要穿旗袍?

圖/阿管

在英國求學時,有一陣子我的興趣是蒐集訃聞。

開始讀訃聞,並不是因為吳爾芙所說的「英國人對憂鬱的渴望」,而是我想要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於是開始讀報紙。對當時的我來說,評論、報導、訪談需要掌握大量詞彙和對時事、文化的知識,困難度高;反倒是平鋪直敘地介紹某人生平事蹟的訃聞最親切,也最有趣。

理想和現實差很大

在那些訃聞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則是關於某位演員的。可惜現在我已經記不得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猶太人,從歐洲逃到美國,因為長得很中歐,經常被人叫去在電影中扮演德國納粹。

「到了陌生的國度,卻必須扮演自己討厭、逃避的對象,並以此維生,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讀到這則訃聞時,我同情地想。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也會在幾年後過上同樣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我因為嚮往波蘭而來到克拉科夫。念完一年的語言課程,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既不想回台灣,又不想回英國念碩士。剛好那時候有一個「中波文化藝術交流基金會」(聽起來很官方,但其實是某個愛好中國文化的波蘭生意人成立的民間組織)在找會中文也會波蘭文的人才,我於是去應徵,就被錄用了。

在這家公司,我主要的工作(或者說,寫在合約上的部分)是協助策畫展覽、寫信給中國人聯絡各項事務,幫老闆翻譯文件,並且在有空的時候教老闆和同事中文。對於一個文科畢業的新鮮人來說,這真是輕鬆美好的差事。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工作了幾個月後,我才發現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還真不是普通的大。

先說那個「中國古代科技展」吧——因為對「中國」、「古代」和「科技」興趣缺缺,不用應付考試後,我就和這一類事物絕緣了。但是,展覽必須要有英文和波蘭文說明,由於負責這件事的同事中途離職(聽說老闆不滿意她的說明,認為太文學了,不夠生活化),這件差事就落到了我和另一位同事頭上。雖然對題材一竅不通,我還是硬著頭皮讀資料,拚命想要怎麼描寫渾天地動儀、漏壺、雙頭犁,才會比較生活化(後來實驗證明,改寫維基百科,最為生活化)。

用波蘭文寫台灣

展覽好不容易開幕,終於可以不用翻來覆去地修改那永遠改不完的展覽說明,本以為日子可以過得比較輕鬆,但是老闆似乎擔心我太閒(其實,我是真的沒事做),所以三不五時安排我去展場表演泡功夫茶、寫書法,同時派給我一堆新工作:在公司官網上介紹中國文化、規畫中菜烹飪班、編輯中文版波蘭風景月曆、翻譯維他命的成分說明(含有冬蟲夏草,說明書上特別強調「對增強男性精力有幫助」),準備未來活動的企畫案——中國古代建築展、中國鼻煙壺展、中國恐龍展(不是化石,只是電動橡膠模型,會轉頭、眨眼、下蛋、游泳、說「你好」)…… 不過最後,這些計畫沒有一個付諸實現。

在種種匪夷所思的任務之中,最讓我受不了的是賣弄東方風情這一項。我無法理解,泡茶就泡茶,寫書法就寫書法,為什麼要穿旗袍?我不是很喜歡穿旗袍的人,而且公司提供的旗袍根本不合我的尺寸,穿上去就像包肉粽。我和同事抱怨,她說:「哎呀,他們就是來看你的啊,這樣感覺比較東方嘛。」「這樣我不就成了奇異果?因為很新鮮,有異國情調,所以吸引人?」

我在現實生活中扮演奇異果小姐的角色。當我穿上旗袍,在商展替來參觀攤位的波蘭人用毛筆寫下他們的名字,人們露出欣喜的目光。在每場功夫茶表演上,都有人舉手發問,想知道如何正確地泡出完美的綠茶或烏龍茶(老實說,我在家都是直接把茶葉丟進馬克杯,倒入滾水)。當我在大紅燈籠之間,在竹子搭成的亭子裡對波蘭太太小姐們吆喝叫賣中國製造的手機套、扇子、錢包、幸運餅乾,人們看見的不是我,而是我所代表的神祕東方,而他們都很開心能以便宜的價格,把一小塊東方買回家。

一年合約到期,我離開了那家公司。雖然工作過程充滿各種不堪的回憶,我還是很高興我曾經在那裡工作。因為時時刻刻要接觸中國,為了保持身心平衡,我開始試著去認識台灣,這個我出生長大、後來又匆忙逃離的陌生故鄉。我甚至做了功課,用波蘭文寫了許多關於台灣文化的文章(燒王船、八家將、台灣電影……),貼在公司的網頁上。

因為有這些經驗,現在的我比剛出國的我多貼近台灣一些。我想,那是短命的奇異果小姐,留給我最珍貴的遺產。

【2014/11/28 聯合報】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939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