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埔族正名 找到出口成長遲緩的根源 金馬年能否成為太平年?是誰導演了司法爛戲 果然弄巧成拙
2014/02/08 14:25:00瀏覽165|回應0|推薦0

 

平埔族正名跳票 萬爺爺:被蔡政府當傻瓜?

http://udn.com/news/story/9586/1993658

2016-09-30 11:43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不滿總統蔡英文先前允諾「今天」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跳票」,上午與族人抗議表達不滿,並三問蔡政府,是否把平埔族當傻瓜?

萬正雄說,蔡總統今年8月1日公布宣示「在尊重平埔族群的自我認同、承認身分的原則下,將會在9月30日之前,檢討相關法規,讓平埔族身分得到應有的權利和地位」卻跳票,他不能接受。

抗議中,萬正雄「萬爺爺」三問蔡政府:「兩個月60天時間還不夠用」「原民會在睡覺還是無能?」「蔡總統是不關心或故意跳票?」故意拖延20多年的正名運動,已付出多少血汗,政府視而不見,是把平埔族當傻瓜?

萬正雄強調「不但無法接受!更要嚴正抗議!抗議!抗議!」,還和族人高呼「還我原住民身分」、「 還我族群尊嚴」、「 還我人權...」,「我不甘願、我不惜任何代價堅持到底」。

台南市西拉雅原住民事務推動會執行祕書萬淑娟,一早也在臉書寫下他的失望「今天是930,早上4點就起來,本來計畫要守候天光,卻變成直接破光出走,沒想到這麼快又要重回街頭了!」

「930蔡政府承諾要宣布平埔族群的國家政策。就是今天了 ,你們可以如此輕忽裝睡,我們可不能睡!」萬淑娟一早也趕往台北召開記者會表達心聲。

西拉雅族人表達對蔡政府政策失靈的不滿。記者吳淑玲/攝影

西拉雅族人表達對蔡政府政策失靈的不滿。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與族人今天表達對「正名開天窗」的不滿。記者吳淑玲...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與族人今天表達對「正名開天窗」的不滿。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萬爺爺」從事正名運動20多年,對蔡政府開天窗表...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萬爺爺」從事正名運動20多年,對蔡政府開天窗表達失望及遺憾。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萬爺爺」一早就在臉書發文,表達「不惜代價堅持到...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正雄「萬爺爺」一早就在臉書發文,表達「不惜代價堅持到底」。圖/取自萬正雄臉書

 

 

找到出口成長遲緩的根源 對症下藥

 

財政部日前公布1月貿易統計,出口值為243.1億美元,年增率負成長5.3%,進口值213.4億美元,衰退幅度更大,達15.2%。出口產品中,光學器材(面板)、資訊與通信,以及礦產品明顯衰減,壓抑1月出口表現;若以地區來看,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減少10.3%,對東協六國減少4.7%,但對日、美、歐出口則分別成長4.8%、4.6%及0.4%。

依據財政部解釋,出口年增率衰退主要是因為農曆春節因素,進口大幅滑落則是與去年基期偏高有關;而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解釋更妙,1月由於適逢農曆春節,若以實際每日平均出口計算,反而有4.2%的成長,表現尚可。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解釋,若指望大家認同而可以高枕無憂的話,那麼,拚經濟、拚出口,也不必採取什麼策略與行動,用嘴巴拚就可以達標了。

從1月份出口成績去掉春節因素的幾近不成長(尤其對中國大陸),及進口全面下降的情形下,顯示去年12月重拾那失落的出口數據所造成第4季經濟成長2.92%,只是短期的提前出貨現象,而非真正的景氣顯著回春。如果是顯著的景氣回春,出口不會暴起暴落,也不會區域落差巨大,更不會大幅減少進口機器設備及原料。

日前中國大陸也公布1月份出口,結果年成長10.6%,增幅高於去年12月的4.3%,也遠高於外界預估的成長0.1%。各界對於此一結果的解讀,落差更大,有些認為這是企業為套利所衍生的貿易摻水現象,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現象乃歐美景氣復甦所致。倘若中國大陸的貿易數據是摻水現象,那我們可能得開始更關注大陸經濟泡沫虛構的風險;倘若,1月的貿易數據是真實的,那麼,更顯示台灣經濟不僅與歐美景氣復甦脫節,也與中國大陸的供應鏈產生斷鏈現象。

因此,與其為1月份的出口表現不如預期找理由,還不如認真檢討出口結構的風險與困境,探討為何台灣近年來出口成長的遲與緩,其中「遲」,係指過去台灣出口總是能夠領先各國率先脫離不景氣,但近來卻是反應遲鈍,甚至不反應,由此顯示,台灣產業及出口已與國際需求主流脫節;在「緩」的部分,過去台灣出口動輒兩位數成長,但現在只要正成長,我們可能就要喊表現好了,這又顯示台灣出口產業競爭力持續弱化中。

近六年來,我國在全球主要進口市場包括美、歐、日、中及東協市場占有率全數下降,下降幅度較小者如美、日、東協市場,約下降0.3個百分點;嚴重者像是中國大陸市場衰退2.5個百分點,以中國2013年進口值1.95兆美元來算,這2.5個百分點就是487.6億美元,也就是我國3,000億美元出口的16.3%,這麼驚人的幅度,是短暫的嗎?不是,這樣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雖然目前政府也擬定出口策略朝市場多元、商品多元及策略多元三面向發展,但這真能解決台灣出口與各國需求脫節、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嗎?實在令人懷疑,況且,現在政府到底還有多少的政策工具,可以指揮或引導出口廠商賣什麼、賣到哪裡?現實上,在未來不算短的時間裡,台灣的商品出口已沒有衝量的可能,與其用傳統的拓銷手法,倒不如重新檢視商品出口內涵,將結構引導至創造附加價值的出口,找出到底哪些產品、哪些地區、哪些類型可以回饋台灣較高的附加價值,由價值的提升創造成長動能。

另外,服務出口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近年來台灣服務出口全球排名已停止下降,維持在第26名,主要原因來自國際旅行服務出口大幅增加所致,從2008年59億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17億美元,顯見事在人為。但其他所謂高知識密集服務出口,卻少得可憐,例如,通訊、金融及資訊服務出口,才分別為5億、9.4億及9.3億美元,政府一天到晚在國內喊政策鬆綁,一到成果檢驗時才赫然發現,放在國際上比較,可謂毫無進展,這種態度及執行力,恐怕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2014/02/15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找到出口成長遲緩的根源 對症下藥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86911.shtml#ixzz2tMQMlVNS
Power By udn.com

 

社論-金馬年能否成為太平年?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06000042-260202

 

工商時報 編輯部 <:time datetime="2014/02/06 00:00">2014年02月06日 04:10

過去幾天春節假期,大街小巷照例洋溢著祝福與感恩的正向氛圍,當大家唱著耳熟能詳的《新年歌》,互相期許「回首往事如煙痛苦辛酸,期望如今萬事如願…願大家都過個太平年」,相信多數的民眾是真心希望這種說好話、做好事的心情能持續一整年。畢竟外在世界再紛亂,都比不上朝野內耗與上下交相斥來得磨人,攘外必先安內,整個台灣社會能否切實反思自己,將是金馬年能否轉危為安的關鍵。

不論從主觀或客觀言之,金馬開年並不平靜。對台灣來說,今年歲次甲午,120年前那場攸關割據的戰爭,背負著沉重的動盪隱喻。就國際情勢而言,在阿根廷披索劇跌,引爆新興國家貨幣競貶危機之際,美國聯準會在主席柏南克卸任前,決定貫徹逐月縮減購債規模計畫,也為2月展開的葉倫時代定下QE(量化寬鬆)退場的基調。QE逐步退場,讓市場得以回歸基本面,實為長多,但短空難免,美股連日震盪,全球市場亦為之抑鬱,台股新春開紅盤,便大跌近200點。

在此同時,匯豐公布的大陸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去12月的50.5下滑至49.5,係半年來首次跌至萎縮區,不僅為習李政權「調結構」的努力增添反壓,也為全球經濟復甦投下變數。而日本安倍政權透過參拜靖國神社,彰顯國家主義,則使G3(美中日)在東亞的牽制關係更為微妙複雜。至於歐元區經濟,看似否極泰來,實是如履薄冰,隨時有再落水之虞。

然而,這些不由人的客觀利空,非僅衝擊到台灣,韓國、新加坡等競爭對手同樣置身世局板蕩的風險之中。但何以面臨變局,卻總是「新加坡能、韓國能,台灣不能」?追根究柢,在於內部能否齊心面對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新加坡政府有強大的領導力、韓國朝野有強大的愛國心而無意識型態對立,凡此皆是近年台灣求而不得的奮進力量。

在多年自虐式內耗「洗腦」下,整個台灣社會彷彿得了嚴重的「疑心病」,總懷疑別人動機不良、總覺得自己受到委屈、總認為解決問題是政府的責任、總抱怨只有壞事沒有好事、總把例外當通則在報導,種種負面情緒衍而伸之,就會得到台灣是「鬼島」的結論。反映在檯面上,也就形成「執政黨無能、在野黨自私、媒體造次、人民放肆」的四輸局面。

俗話說心病要用心藥醫,要扭轉這種相互怨懟的困境,可難可易,全在一念之間。每到新年,我們總要大聲疾呼:朝野要「破除失敗主義魔咒」、全民要「凝聚正面循環力量」,儘管聽者藐藐,但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趁著新年再臨,要再度苦心規勸:

其一、執政黨要向新加坡學習,強化領導力:為所當為,雖千萬人吾往矣,切莫因三言兩語的反對意見,就自返而退縮,如此等於是縱容「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也辜負多數守法守紀的沉默大眾。不為所不當為,明明是小政府,就別自許是無事不包的「父母官」,過往馬政府的寶媽心態,正是今日台灣「媽寶島」的始作俑者,可謂咎由自取。

其二、在野黨要展現全民政黨的格局,以理問政:在全球化與數位潮流下,還利用統獨、省籍、階級在鑑別敵我、分化南北,實在不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政黨所當為。在野黨以感性凌駕理性問政,看似鞏固基本盤,卻無疑在自築「政黨再輪替」的心理路障。

其三、媒體要找回鞭策國家與社會進步的使命感:繼大導演李安冷眼旁觀,說出「台灣人好,但政治、媒體不太好」之後,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新年演說也有感於「媒體只針對表面現象大肆報導,塑造了整個社會的『假』,讓大家對台灣、對社會漸漸失去信任。」換言之,當媒體以高道德標準四處打假的同時,卻忘了自己也是「作假」高手,對社會的危害可能更甚於黑心商品與詐騙集團。看著台灣媒體淪為「羶色腥速食新聞」的溫床,捨棄監督國家進步的「第四權」角色,我們除了自省,也要呼籲同業回頭是岸,莫要成為台灣沉淪的幫凶。

 

其四、不同世代之間以相互感恩化解代怨:在政府自許「父母官」、父母又甘為「孺子牛」的雙重寶媽心態下,上一代掛在嘴邊的「感恩」,卻往往被下一代視為語助詞般無意義。現在的年輕人熱中追求表面正義,卻不深思世間事大多有著複雜的面貌;他們標榜「無網路毋寧死」,以匿名網友的便利罵盡天下蒼生,卻不深思台灣社會走到民主法制與言論自由的境界,是多少前人流血流汗的所得;他們動輒將前途茫茫、22K歸咎於上一代的剝奪與貪婪,卻不反省自己是否曾循著前人拼搏的軌跡,為未來付出過。`

這種欠缺感恩的價值觀,除了製造更多的代怨與衝突,對於解除個人的困境並無助益。唯有「上一代不自私、下一代知努力」,世代懂得善待彼此,當前台灣社會的衝天怨氣才得以消散,不平靜的金馬年才有轉化為太平年的可能!

 

 

聯合筆記╱是誰導演了司法爛戲
【蘇位榮】
2014/02/06
 
開車衝撞總統府的張德正是否應該羈押,北院、北檢演出了一場拖棚爛戲,而台灣高等法院法官更是沒原則,稍早連續五度認為北院駁回聲押沒道理,一再發回更裁,但最後高院卻又自打嘴巴,認為張德正並不是非羈押不可。張德正這一撞,撞出了司法的大問題。

首先該檢討的,是台北地院的法官們,患了年輕法官的通病,很容易就「自以為是」。在世界各國,開車衝撞總統府是重大案件,形成國安問題,各國的法院早就二話不說將肇事者羈押,而張德正所為也符合了我國刑事訴訟法羈押要件,但北院法官們硬是以保護被告人權名義,說不押就不押,擺明了要硬幹。

北院一開始僅對張德正責付,第二次更裁改為新台幣十五萬元交保,後來又加碼卅萬元交保,第四次更裁除了交保外,再加上限制出境出海。從這段過程可以看出,北院法官的裁定是有問題,才會一再加碼,但究竟是被告人權重要、還是社會安全重要?北院法官難道不擔心讓張德正交保在外,可能造成社會大眾恐慌?

台灣高等法院連續發回更裁,讓這一場爛戲沒完沒了,更該受到批判。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高院可以自為裁定,但高院寧可不停發回更裁,卻不願自為裁定,浪費司法資源,而且讓被告在春節期間坐著輪椅天天到法院報到,等待地檢署與法院辯論結果,可能比羈押更難受,難道是為了凌遲被告嗎?

相形之下,北檢為了避免造成社會大眾的恐慌,堅持聲押張德正,值得喝采。

張德正撞總統府,是標準的暴力犯,他卻還能在外趴趴走,顯示我們的司法制度真的出了很大問題。
【2014/02/06 聯合報】@ http://udn.com/

 

 

果然弄巧成拙
【黑白集】
2014/02/06
 
立法院不顧專家之見,擅自決議將春節國道免費時段從七小時延長為十小時;經這幾日的實戰下來,果然證明是弄巧成拙。

以為免費就是德政,跟以為多放幾天假就是造福大眾一樣,均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交通部門原本規劃的免費時段從晚間十一時到清晨六時,希望利用免費的誘因吸引車輛在夜間離峰時段上路,以降低白天尖峰時間的車流壓力。然而,免費時段擴大為晚上九時到清晨七時,反誘使夜間用路人朝波谷的兩端分散,以致推擠了白天正常時段的車流。

亦即,立法委員心裡想的只是「免費」,以為略施小惠就能取悅大眾;而民眾渴盼的卻是「抵達」,並不在乎多付一點通行費。因此,當欠缺思慮的免費手段牴觸了民眾順暢抵達的意願時,「德政」的主觀美意就變成了愚昧的政策干擾了。

稱之為愚昧,並不過分。在立法院與行政部門為此協商時,交通專家已提出警告,認為延長免費時間並不足取,只是徒添亂象。但在政治掛帥下,立委要越俎代庖,交通官員只能俯首稱臣,民眾便成了國道白老鼠。政治侵犯專業,結果高下立見;國庫平白少收六千萬元,用路人卻未蒙其利,早也塞車,晚也塞車。

同樣是費率政策的運用,這次國道三號新竹系統到燕巢系統通行費打八折,倒是發揮了功能。採取「差別費率」的結果,讓不少平日慣走國一的用路人改走國三,有效平衡了兩條南北動脈的交通流量,並紓解了中山高的壅塞。

徒有美意,卻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不足以成就德政。我們怕的倒不是立委的善意,而是立法院那種撈過界卻大剌剌自以為是的心態,這樣的心態其實早就預言了錯誤。
【2014/02/06 聯合報】@ http://udn.com/

 

 

 

 

( 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102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