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4 10:38:34瀏覽363|回應0|推薦0 | |
聯合╱幸福城市的真相 是市民用腳投票 2017-07-26 02:2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0457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高雄「全台第二大城」的位子岌岌不保,即將被台中市追過,兩市人口差距僅一千多人。也正因為人口成長遲緩,中選會最近計畫重新劃分立委選區,高雄市極可能因此減少一席立委,引發當地立委反彈。如果真的被削減一席立委,未必不利高雄發展;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為何高雄保不住人? 根據去年的人口統計,新北市穩居全台第一,將近四百萬人;第二名的高雄和第三名的台中,人口相差三萬人。但從人口成長數看,台中去年增加二萬二千餘人,高雄僅增四百五十多人;由於增減速率未變,至上月底高雄只比台中多一四○○人。據估計,台中市人口今年隨時可能超越高雄,變成全台第二大城,也對照出高雄的遲滯。 對此,高雄市長陳菊的解釋是:「台灣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象」。但少子化、高齡化是全國性現象,主要呈現在鄉村人口流向都會,為何高雄也如此?當然,比起去年人口負成長九千多人的台北市,高雄市失血不算最嚴重。但台北市周遭的新北、桃園人口都大幅成長,可見這是北部都會間的人口流動;由於交通便利,人口往低房價地區移動。 反觀整個南部地區,人口負成長居多,屏東甚至連續十五年負成長;而應扮演磁吸角色的高雄、台南二都,去年人口成長加總不到一千人。這難道不奇怪嗎? 從人民感受最直接的家戶平均所得看,或許可以發現局部答案。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一五年的十八年間,北、高和後來升格的四都比較,高雄有十二年的時間名列第五名,只勝過「難兄難弟」台南,另有六年時間排名第四。同一時期,高雄家戶平均所得負成長的次數,則是六都之冠的八次。僅論家戶平均「可支配所得」,高雄市也只勝台南,排名第五。 此外,高雄二○一六年總預算規模和居民平均分配預算都在六都排名第四,但總負債和平均居民負債卻均高居全國第一。二○一七年的統籌分配稅款,高雄獲得的經費是六都第二,僅次於台南。換言之,高雄花的錢不比其他直轄市少,欠的錢卻是最多。 最近網上流傳一篇文章,說過去高雄自誇是「幸福城市」,但這個稱號如今卻變成一種嘲諷。以年輕人首份工作平均薪資來看,高雄硬是比平均值低了四千元。高雄街道寬,市容光鮮,房子便宜,人工便宜;但換個角度看,不也是虛有其表?對於這樣的批評,在高雄執政近廿年的民進黨當然不會服氣,但眼前的事實是,高雄政治風華卻提升不了它的經濟風光,如今拚命要爭「第二大城」,已無意義。 高雄會落到今天的局面,產業轉型失敗是主因之一。過去高雄以重工業為主,擁有中油、中鋼、中船等國營事業為基礎,加上全國第一大港加持,因而得以迅速發展。十八年前,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曾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但一轉眼,今天已跌到第十三名。 遺憾的是,高雄並不珍惜原有的經濟基礎,一味想要擺脫「重工業」,卻無法提出新的替代發展方向,等老本吃完,經濟也蕭條了。 其次,是執政者太強調「煙火式建設」。不可否認,高雄市今天的市容確實較過去光鮮亮麗;但是,這些花大筆公帑創造出來的文青建設,卻未必實用或具有深層帶動效果。高雄的輕軌、捷運都是鉅額虧損,辦過世運後,設計驚豔的「龍騰體育場」幾成為蚊子館。其實,施政若只求「被看到」,炒短線、缺乏效益的結果最後終會降臨城市。如今,前瞻基礎建設八千多億預算中有將近兩千億要投注在高雄,怎不教人擔心? 只重表面的城市發展,最後,就是市民「用腳投票」,離開家鄉,到外地謀生。再多自我美化或卸責於人的話術,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社論-台灣經濟災難2017年07月24日 04:10 工商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4000022-260202 雖然行政院強調「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政府全面性積極規劃擴大基礎建設投資的施政措施,目標在於著手打造未來30年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建設;然而,立場親執政黨的「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37.2%贊成,50.2%不贊成。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以目前社會氛圍,立法院臨時會強行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對執政黨會是一場災難,而且這個災難會比「一例一休」更大,並將成為壓垮蔡英文目前非常微弱聲望的最後一根稻草。游盈隆護主心切,擔心的是小英總統的聲望,我們更擔心台灣經濟的未來。 雖然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在立法院的席次不足以扭轉乾坤,然而無論是「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的審議,或是第一期「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審查,在整個過程中,就只是沾沾自喜於立委許淑華的一巴掌,自認已經激起國民黨的士氣,這種阿Q精神,讓人嘆為觀止,未來要想光復政權,只能仰望執政黨民進黨的加速腐化,讓選民在兩個爛蘋果中選擇一個相對爛得比較少的。我們擔心,不要說是海峽對岸虎視眈眈,就算原本比台灣落後的東協諸國,恐怕都要藉由對岸的「帶路」(一帶一路),加速超越台灣,屆時台灣不但無法保住「四小龍」的美譽,恐怕會淪為亞洲的經濟邊陲了。 先以此次「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的審議為例,前瞻條例「說明」之處的效益評估報告,疑似抄襲8年前馬政府時期的報告,竟然不是國民黨自家立委先發現,而是被他黨抓包。國民黨在前朝執政時,在立法院也是多數黨,這樣的濟濟多士,對自家計畫的效益評估報告被新政府拿去引用,竟然麻木不仁到需要由別人點醒,最大反對黨國民黨從執政到失去政權都一直在睡覺嗎? 再進一步說,一個稱職的反對黨,應當充分掌握機會,給予執政黨迎頭痛擊。這個迎頭痛擊不是肢體暴力,更不是給對方特定人物一巴掌,而是掌握民意動向,代表多數民眾聲討不義行動。既然親執政黨的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反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除了見縫插針,積極策反執政黨立委「護蔡英文應該反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外,更應高舉此民調結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大肆透過國內外媒體管道,以堂堂正正之師,討伐不公不義之敵。然而國民黨不為此圖,只會抄襲民進黨在野時包圍主席台的行動,東施效顰,招式用老,真是典型失焦的在野黨。 執政黨的蠻橫不言可喻,單是自家人做的民調都不在意,就可看出多麼罔顧民意;有趣的是,「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所擔心的只是立法院臨時會強行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將成為壓垮蔡英文目前非常微弱聲望的最後一根稻草,絲毫未以2,350萬台灣民眾的未來為考慮對象,念茲在茲的是蔡英文的微弱聲望,可以看出綠營人士平時口稱「愛台灣」,但真正愛台灣民眾、關心台灣前途者幾稀矣! 再以此次「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在野黨所爭取到的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食品安全建設,以及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來檢視在野黨制衡執政黨的績效。乍看之下,修改後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項目從五項增為八項,項目增加比率達60%,似乎可以說在野黨貢獻卓著,居功厥偉;然而依7月7日公布施行之「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未來四年將編列4千2百億元,在第一期計畫1,089億元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部分編列20億元,人才培育促進就業部分編列42億元,食品安全編列3億元,三者合計僅有65億元,佔1,089億元的3.59%。 執政黨安撫在野黨就像大人給小孩一根棒棒糖,讓他們在一邊不要吵,在野黨居然也安之如飴;我們並不是說錢多就表示受重視,但是做為一個有份量的在野黨,就要提出有份量的對應計畫。 說到執政黨的蠻橫,再以前述民調為例,問到「八年約4,200億的軌道建設應該緩下來,不必急著通過,請問您同不同意這個主張?」結果顯示:64.3%非常同意或還算同意,只有21.4%不太同意或一點也不同意,14.2%沒意見、不知道、拒答。同意緩建與不同意緩建的民意比例相差懸殊,這個自稱最會溝通的政黨卻仍一意孤行。 總而言之,一個蠻橫的執政黨搭配一個失焦的在野黨,似乎注定了台灣經濟災難的開始。法國馬克宏奇蹟帶給法國以及歐盟一個政治與經濟的新希望;台灣的「馬克宏」在哪裡?政治舞台上看到的仍是原班人馬的執政黨山頭,與被自己黨員稱「愛自己過於愛黨愛國」的在野黨領袖。執政黨內部在意2018與2020年選舉布局甚於台灣前途,在野黨仍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那副德性,明後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能超過今年的話,應該是個神蹟。 (工商時報)
劉玉珍》簡直是詐欺的前瞻2017/7/23 下午 08:33:05
劉玉珍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23002845-262105
這段時間朝野為了所謂的前瞻計畫大打出手,很多人批評這是舊酒裝新瓶的回顧計畫,是債留子孫的「錢坑」或「錢沾」計畫,但行政院長林全說:「如果連回顧都不成,談什麼前瞻,打基礎也是前瞻,只要能把國家建設提前執行的,盡量提前執行。」 話說得很漂亮,但如果是計畫已執行,且今年底就將結案,卻被拿出來指山話水地加上華麗包裝再要錢,且要的錢還比以前多很多,那恐怕不只是回顧而已,而是詐欺了。 行政院提出8年8800億元前瞻計畫被在野黨抨擊後,修改成4年4200億元,之前提出今年9月到明年12月第1期特別預算1089億元,其中軌道建設37項,關於屏東的有5項計畫,包括高鐵延伸屏東案站址規畫、高雄左營站轉乘屏東服務優化、恆春及東港觀光鐵道計畫等。 屏東縣政府發言人說,5項計畫中,高雄左營站轉乘屏東服務優化案過去早已提出,就是所謂的台鐵捷運化,恆春觀光鐵道計畫也是過去環島鐵路計畫的一部分,這兩項都在「前瞻計畫」出現之前就已提出,並非新的計畫,縣政府想要的是高鐵南延屏東。 實際上還漏掉了東港觀光鐵道計畫,這是從林邊鎮安站到東港,僅只2個小站的舊鐵道支線,該計畫早在民國104年10月7日在前行政院長毛治國聽取國發會「藍色經濟整合發展構想─以東港、大鵬灣及小琉球為示範」專案報告後就已實施,而這專案是104年9月22日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8次委員會議討論通過的。報告書中,國發會清楚的說明民國104年2月、5月、6月多次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及現地會勘,並經交通部及屏東縣政府等相關機關研提具體行動計畫後,始共同規畫完成。 整個計畫預算共約17億300萬元,執行時程為104年到106年,東港觀光鐵道的經費是1億6454萬元,中央要投入的是1億4000多萬元。 現在蔡政府的前瞻計畫提出來的東港觀光鐵道計畫期程卻是從106年到111年,費用也大幅增加成25.25億元,是原來的17倍。錢增加那麼多,話術與包裝當然也不一樣,明明是只有兩個小站的鐵道支線,竟變成北起潮州站,南至東港鎮,地理位置涵蓋屏東縣潮州鎮、崁頂鄉、南州鄉、林邊鄉及東港鎮等行政區域,涵蓋半個屏東的大計畫了。 掛羊頭可以賣狗肉,如果狗肉早就吃掉,連狗肉都沒有的生意是否算詐欺呢?而公務員以虛偽不實的計畫騙取經費眾人朋分,算不算貪汙?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換座椅、蓋廁所…這樣的前瞻 港都有未來? 2017-07-23 02:08聯合報 蔡昌男/台鐵運務人員(高雄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99199?from=udn-relatednews_ch2 前瞻基礎建設紛擾不休,媒體報導前瞻受惠最大的高雄,人口數很快會被台中超越。身為軌道從業人員,看到前瞻這麼支持軌道建設,理應高興才對,但卻憂心忡忡。 軌道建設「易生不易養」,具有資本密集特性,有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由於龐大養護成本,再加上易受天災侵襲,歷經多次經營權轉手,現雖由林務局委託台鐵經營,但每年仍有三億元的虧損。 軌道建設也是勞力密集行業,今年春節期間台鐵運務人員因不滿長期過勞,依法休假,抗議班表;軌道建設要建很容易,但如果沒有永續維運計畫,一窩蜂興建,事後需投入的人力物力,遠比想像要多。 前瞻建設舉債支應,照理每分錢都要用在刀口上,但檢視其內容,發現其實有很多計畫都有檢討必要,以「高鐵左營轉乘台鐵至屏東地區服務優化」為例,這計畫最主要目的,是要提升轉乘運量,提供更便捷運輸,但內容卻是「座椅更新、新增友善廁所、照明燈改為投射燈…」,要提升運量,不是應該增加班次嗎?改善車廂服務設施當然重要,但跟提升運量有何關聯?更看不出有任何前瞻之處! 當外國元首參訪南台灣,看見高雄港壯麗時,他卻看不到港區競爭力日益衰退事實;當他驚嘆高雄亞洲新灣區的建設時,也見證了高雄因不景氣的飯店倒閉潮;當討論高雄捷運使用率、環狀輕軌有多先進時,我卻看到高雄日益嚴重的負債;當我看到其他五都蛻變及成長,高雄仍喊著「重北輕南」,看不到港都的未來要往哪走,昔日能與台北抗衡的城市,如今竟快被台中超越!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藉著基礎建設振興國內經濟,弭平城鄉差距,當然沒錯;但計畫中的每一項真是現階段人民最需要的嗎? 前瞻計畫一點也不前瞻,人民看不到它的未來,政府應有其更上位的施政思維及高度,且能接納諫諍,反思為何反對聲音會這麼多,並適時修正,我想這才是人民最需要的「前瞻」吧!
高雄市戶籍人口出走 快找出原因 2017-07-24 02:35聯合報 黃惟冰/公共服務業(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055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根據統計,高雄市戶籍人口即將被台中市超越,在人口排名上,退居台灣第三大城。對此,高雄市政府表示,人口變遷是常態,也非城市發展指標,不應落入排名迷思。 然而,就政治學觀點而言,選民本來就會考量各地方政府所提供的生活環境與社會福利,「用腳投票」做出選擇,以遷出與遷入的方式,展現偏好。換言之,人口變遷在城市之間治理成果的比較上,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此外,除了總戶籍人口外,高雄市在十五至六十四歲工作年齡人口的變化,也有需要警惕之處。在二○一○至二○一六年間,設籍在高雄市的工作年齡人口,從二○七八九九○降至二○六一九七四,足足少了一七○一六。相較之下,新北、桃園、台中與台南等「四都」,都是正向成長。至於台北,雖然也是負成長,但只減少了一六四六人,比例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由於高雄市的房價跟物價壓力相對較小,若當地有穩定且收入還可以的工作機會,應不至於讓上述這一萬多人,被迫離鄉背井。總之,一個城市的人口變化,背後可能隱藏的問題,恐怕不是地方政府三言兩語就可以輕鬆帶過。
高雄市背債 才讓我害怕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055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7-24 02:35聯合報 郭立德/自耕農(高雄市) 報載高雄市人口將被台中超越,讓出第二大城的位置。高市府研討會主委劉進興說,台北市人口自二○○八後就被台中超過,仍不影響台北的地位。又表示,過去中央主導的產業布局皆投注在中北部,以傳統產業為主的高雄,在馬政府時期失去產業轉型資源挹注。言下之意,都是馬英九害的! 按此邏輯,台中市人口飛躍成長,豈不是該感謝馬政府產業布局嘉惠台中市? 身為高雄市民,筆者對高雄市將淪為第三大城市,並不訝異,也不會覺得就矮人一截。 倒是最近財政部國庫署地方政府債務鐘,公布到今年六月底,高雄市舉債二四四九點三億元,快到法定上限,市民每人揹負債務達九點二七萬,為全國之冠! 高雄市高築債台,幾乎是民進黨謝長廷八年與陳菊十年執政以來為高雄市民創造的債!高雄市地方債,總不能又怪馬英九了吧?高雄市瀕臨破產的債,才是身為高雄市民之恥! 相較於台北市民每人只負債四萬,如果高雄市像台北市一樣,那麼就算高雄市成為台灣第六大城市,我一點也不以為恥!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