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願加薪卻准兼差 政府將失能 都是成本降低惹的禍?善用敘事經濟 防範市場泡沫 浩鼎案後 台灣生技類股進入冬眠期
2017/07/22 12:20:02瀏覽346|回應0|推薦0

 

中時快評》政府瘋了嗎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21005276-262103

 

銓敘部研擬放寬公務員兼差規定,不論到麥當勞打工或擔任企業顧問都可以。政府公然鼓勵公務員下班兼差賺外快,補貼家用,這種錯亂的思考邏輯真是瘋了,豈非擺明要降低國家競爭力?

銓敘部稱係應公務員連署要求放寬規定,才草擬「公務員兼職兼業許可辦法」,未來公務員只要報請許可就可以公餘兼差,工時不受限制,月薪不能超過基本工資2萬1009元。

公務員會有此訴求與政府推動年金改革有關,因退休所得大幅減少,自是希望趁著年輕體壯時可以兼差存老本。但年輕人寒窗苦讀考取公務員,除了謀得安穩工作,如果一進入公部門就想著兼差存老本,怎可能會花心思在公務上?

要求每位公務員都一本初衷為民服務,或許陳義過高,但提振行政效率與廉潔素養是公務員必備。對照鄰國新加坡,之所以在全世界投資環境與政府效率的評比上,一直高居亞洲之冠,就是星國有一群廉能及高效率的公務員,也是其國家競爭力的保證。

新加坡規定公務員上班所有的時間全由政府支配,下班並非全然不能兼差,而是訂有明確的嚴格規範,例如必須取得次長級長官書面許可,才能從事規範內的兼差工作。反觀銓敘部目前擬放寬兼差規定,等同公司老闆鼓勵員工下班兼差,公司效率怎可能提高?

我國公務員目前下班兼差者大都是偷偷摸摸,審計部清查最近兩年違法兼差公務員多達1500多人,未來政府如大開方便之門,公務員為了多賺錢,下班打工、上班打混事小,如兼差利用職務貪瀆謀利,官箴必敗壞,國家公務體制發展將伊於胡底!

 

 

中時社論》不願加薪卻准兼差 政府將失能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22003515-262101

年金改革立法通過後,現職與退休公教人員面對延後退休與退休收入減少雙重衝擊下,負面情緒正持續擴大,短期內公教人員士氣低落,長期人才招募面臨困難,後遺症陸續開始發酵,行政院或許無感,考銓部門卻已開始焦慮!先是有考試委員呼籲保訓會應盡速安排相關理財教育課程,接著銓敘部也有意檢討《公務員服務法》,有條件放寬公務員兼差,這些事後亡羊補牢的措施,動機或許是良善的,但施力點顯然搞錯了方向。

講實在話,公教人員已經快7年沒調薪了,整體薪資陷入停滯更長達18年,腦筋動得快的,或生活較困頓的公教人員,想玩理財的也早就在玩了,要兼差的也早就兼了,銓敘部現在才提出這些政策,對公教人員來說,不會對政府心存感激。諷刺的是,銓敘部過往正是死守著《公務員服務法》,時刻都在抓公教人員有無私下兼差的,時不時還公布相關數據,如今卻反過來要鼓勵公教人員兼差,怕是連銓敘部本身都會覺得有些錯亂了。

只不過,仔細研究銓敘部的擬議,內行的公教人員或許會無奈搖頭,一群躲在冷氣房內高官想出來的方案,給人的感覺是,訂了等於沒訂,還不如不訂比較好。銓敘部對所謂開放公務員下班後可以合法兼差,是有很多附帶條件的,包括必須經過報備許可、不能自己當老闆,不能做違背行政中立等業務。兼差所得1個月不得超過最低基本薪資2萬1009元,簡單地說,不管是下班後開計程車,到咖啡店賣咖啡,或到超商、加油站輪夜班都可以,必須是「受雇」,不能自已當老闆或網拍、直銷、賣保險等。

這種擬議,給人的印象不就是擺明了在搶年輕人打工的機會嗎?公教人員下班後不准這、不准那,卻可以盡量去搶以工時計價的工作,讓年輕人連最低基本薪資的工作機會都可能被搶奪,結果就是低薪人力市場充滿了兼差的公教人員,擠壓了另外一批靠這種打零工度日的基層勞工與學生,這形同是為挽救一個不公平,卻另外製造了一個更大的不公平!

更何況,那些不准公教人員兼差做的事,也讓人感覺簡直是在不食人間煙火!過去許多公教人員私下兼差,有多少人何曾真有報備過?有辦法的可以有一百種以上的方法躲過查核,現在就算合法,誰會給你真的報備?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過往許多公立學校教師用假名在補習班兼課,賺的錢比本薪還多好幾倍,甚至上百倍,有誰被管過,連所得報稅都有法子閃躲,他何必要理你?就好像規定不能自已當老闆和網拍,難道不能借用親屬名義或人頭嗎?

直白地說,考銓部門的擬議,本意絕對是良善的,也真心想要幫公教人員,但卻也是完全不切實際,與社會實況脫節。試想,那些遠居偏鄉的基層公教人員,或許是最需要幫助的,但他們大概想兼差也沒機會吧!再說,有辦法的公教人員,管你准不准,早就在兼差了,競爭力差的公教人員,你給他機會,也不一定能改善困頓的日子。

軍公教人員是社會穩定運作的基石,它的重要特質就是「永業化」,亦即工作與薪資是終生受到保障的,全球每一個國家的政府就算再窮,政治運作再混亂,相信每一個政府都要窮洪荒之力去維持公教人員的職務與生活保障,試想一個國家的公教體系成員,全都不思提升行政效率與教學品質,只想兼差貼補家用,社會不會出問題嗎?政府不會失能嗎?

還是回歸問題基本面吧!與其放寬公務員兼差,不如直接給他們加薪,讓公教人員有顆想兼差驛動的心,何不改讓他們有顆安心做好本職工作的心?我們在先前的社論中早就倡議,台灣陷入低薪困境長達18年,軍公教加薪不僅有助於吸引人才,民間企業若如果要與政府爭才,就必須提供更高的薪資,就可以帶動民間企業薪資水準,整體薪資提高,長期困擾台灣的低薪困境問題就迎刃而解。台灣民間消費力疲弱,成長率僅1.8%,社會整體薪資提高,消費力就會增加,將有助於經濟動能的提升,因此,許多財經專家早就主張政府應帶頭加薪。

與其開放公教兼差,不如為軍公教加薪,政府好好想想。

 

 

 

社論-都是成本降低惹的禍?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3000047-260202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台灣陷入經濟中低度成長的「平庸年代」。經濟成長的停頓,國內也陷入要求分配重於成長及消弭相對剝奪感的呼聲,包括年金的改革、一例一休等,也呼應了在薪資停滯、所得分配惡化下,全球反體制的民粹主義風潮。究竟台灣經濟出了什麼問題,才會出現經濟低迷、薪資停滯、社會失序的惡性循環?背後很大的關鍵原因出在台灣成本降低(cost down)的心態及生產模式。

台灣缺乏品牌、通路的布建能力,長期以委託代工模式為產業發展主軸,也為台灣在科技產業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並成為全世界電子資訊業重要的供應鏈。不過,隨著大陸、東南亞的崛起,以及電腦、手機等科技產品的生命週期縮短、低價化,產業也進入微利時代。

在微利時代,企業又因無力主導訂價時,只好不斷地降低成本來維繫微薄的利潤。而企業因應成本降低(cost down)的策略包括產業外移至低廉成本國家生產致就業減少,壓低工資、福利,輕忽環保,以及不重視食品、勞工安全的風險控管等。對勞工而言,薪水停滯又無力調薪,只好追求小確幸、要求放假(二例、一例一休),甚至在相對剝奪感下,要求年金改革避免年金破產,未來領不到退休金,以及制定肥貓條款、富人稅來反制高所得族群,社會充斥著反商情結。多數民眾由於薪水停滯,故要求低價,企業不能隨便漲價的呼聲高漲,政府也因而大幅查緝不當的漲價,以及公用事業價格調整的壓抑。企業被迫透過不重視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偷工減料等方式來降低成本。

然而企業不重視公共安全、輕忽食安及偷工減料以降低成本來因應時,食品安全、遊覽車出事的情節也一再發生。政府在食安、遊覽車等公共安全一再出包下,只好以更嚴厲的規範,來管控企業的風險。影響所及,企業在嚴格的束縛下,更是動輒得咎,食安法、一例一休、遊覽車研擬必備二名司機即是食安、公安出問題之後的產物,也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如此一來,更無力投資、創新,最後繼續在代工、低價生產、成本降低的模式下載浮載沉,無法擺脫低成本、低價格的生產模式,進而導致勞工的低薪、社會的對立也沒有舒緩的跡象。

在此一夾縫中,年輕人面臨低薪、相對剝奪感的挫折下,追求小確幸的短期利益,並透過社群媒體、網路掌握政策話語權,但新世代年輕人重短線、自身利益,對政策無感,不利於政府的中長期施政。

至於如何擺脫成本降低、薪資停滯、社會對立、法規緊縮、競爭力下滑,導致深陷成本降低的惡性循環呢?我們嘗試提供以下的作法以力求突破困境:

首先,透過政策工具引導企業發展品牌、通路:在主流的產品,如手機、數位電視等領域,主要國家以國家力量傾全力支持該國廠商時,台灣發展自有品牌的機會較小,但在若干利基領域上,台灣仍有相當優勢,透過政府的租稅獎勵、補助,鼓勵若干有意願發展品牌、通路的企業投入資源,取得品牌、通路及訂價主導權,可以慢慢扭轉台灣成本降低的模式。

其次,類主權基金的規劃及私募基金的引進:目前,全球的直接外人投資(FDI)背後很大的比例都有私募基金、類主權基金的運作。因此,透過類主權基金的規劃,私募基金的引進,吸引FDI,加強新領域的投資,才能活化台灣經濟。此外,透過類主權基金購併、合併的機會,取得嶄新技術、商業模式,跨足數位經濟新領域,才能擺脫低廉製造的困境。

再者,如果朝野均認同一味追求成本降低的確是導致低薪的禍首,則政府當局應允許企業適度漲價,反應成本及利潤,讓企業有合理漲價空間及利潤,才有能力為員工加薪或進行創新研發。而政府更應帶頭對企業之創新採購給予價差優惠,例如在公共工程方面優先採有利標而非價格標,如此才能鼓勵企業創新,提高附加價值。政府政策若能朝此方向改進,將能逐漸改變國人追求低成本的習性,提高國民的整體生活水平。

(工商時報)

 

 

 

經濟/善用敘事經濟 防範市場泡沫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9777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7-07-22 01:5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教授日前來台灣訪問,除了參加在台中舉辦的全球華人不動產學會和亞洲不動產學會的年會以外,他也在本報舉辦的大師智庫論壇中發表演講,掀起了一股風潮。席勒教授擔任過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這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學會,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建立了凱斯-席勒不動產價格指數,同時,他也準確預測了2000年及2008年兩次美國經濟泡沫的發生,因而聲名大噪,也因此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尤其在2008年由於美國不動產市場泡沫破滅,引發全球金融海嘯,造成了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現在美國政府對於凱斯-席勒不動產價格指數非常關注,希望可以避免不動產市場再度發生泡沫現象。

其實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不動產價格指數,但是為什麼凱斯-席勒價格指數會如此受到重視?主要的理由之一,是因為這一個指數不但考慮其中各細項變數的組合以外,席勒還把很重要的所謂「敘事經濟」概念,應用到他的指數當中,做為解釋與預測未來市場可能變動方向的重要參考因素。

傳統上,理性預期學派認為絕大多數人的行為都是理性的,人們會根據所有的訊息,經過理性判斷之後,做出投資的經濟行為。但是席勒認為其實很多人的行為不一定符合理性預期的,反而比較像是凱因斯所稱的「動物本能」,也就是有很多的直覺反應。

問題是這些經濟直覺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個時候敘事經濟的概念就很重要了,席勒認為許多人在經濟或投資上的知識,都是透過朋友或者網路上的消息所收集到的,因此當大多數人透過朋友或者其他管道獲得類似訊息的時候,就會跟著採取同樣的行為,最終在一窩蜂的行為之下,導致了泡沫的發生。其實從心理學上來看,這就是簡單的「從眾行為」。

但是,這種從眾的行為會如何產生連續性的變化呢?其變化的速度及幅度又該如何去預測呢?席勒因此引用了病理學上大眾傳染病的感染模式,去預測人們之間的影響,從而分析他們在投資或購置不動產的經濟行為,然後再進一步預測泡沫是否會因此而發生。

其實經濟學界很早就認知有些預期行為是有自我實現的可能的,比方說如果大家都預期股票價格會上漲,那麼很多人就會本能地想要去買股票,等到大家都去買股票了以後,股價就真的會上漲。然而,這些預期是如何形成的?會如何在大眾之間感染及傳遞?及最終對於股價的影響會是如何?是否會因此而產生泡沫?而且這些預期未來會如何消失?是否會因此導致泡沫的破滅?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很難估計及解答,席勒在其敘事經濟的研究,就是要嘗試回答上述諸多問題。

為了解及預測一些觀念在大眾之間的傳遞與傳染的過程,席勒甚至利用大數據資料,去檢視一些重要的經濟概念在經濟學者之間的傳遞及消長過程,包括乘數原理、菲利普曲線、理性預期模型及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等。

最後,從政策建議層面來看,席勒的研究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建議:

第一,為減少人們的從眾行為,增加每一個人自我判斷的能力,席勒建議應該更廣泛教育社會大眾,有關經濟及投資行為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對於一些投資風險認知的基本知識,才可望減緩人們一窩蜂的投資行為。

第二,政府應該利用大數據的模型,去掌握人們的從眾投資行為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從而提早採取政策因應,以避免泡沫經濟的再度發生。

 

 

浩鼎案後 台灣生技類股進入冬眠期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598080?from=udn_ch2cate6644sub7241_pulldownmenu

2017-07-22 10:18中央社 台北22日電

2014年基亞事件讓生技股從雲端跌落谷底,投資人餘悸猶存;2016年再度爆發浩鼎事件,暴風圈更擴及到政商層面,投資人信心瓦解,也讓生技類股的人氣急凍、進入漫長的冬眠期。

近來不少生技業主陷入焦慮狀態,感嘆台北股市站上萬點,唯獨生技股還趴在地上。近4個月櫃檯買賣中心生醫指數還停留在今年以來低檔區130至140點間震盪,相較2014年的高點245.4點幾近腰斬狀態;單日類股成交量更是降到新台幣20億元以下,成交占比降到10%以下,相較2015年時的36%歷史高峰有如天壤之別。

「生技股到底怎麼了?」、「到底要怎麼救生技股才能起死回生?」、「生技股還有救嗎?」大概是最近生技界見面時最常聽到的開場。失去了市場光環,生技公司首先面臨的是籌資困難的問題。

生技股從過去投資市場的當紅炸子雞,演變成如今的「騙局」說,投資人信心崩盤、冷淡以對,對生技股避之為恐不及。

即使今年以來不少生技業者坐擁利多,在新藥研發上獲得重大進展,市場依舊「無感」,股價仍然不動如山,更有不少個股股價腰斬再腰斬,破底再破底,令人有「深不見底」的恐慌;不少人歸咎是「基亞和浩鼎惹的禍」、「市場炒作過頭」,把投資人嚇壞了,也嚇跑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神隆創辦人暨前總經理、目前是美國維梧資本(Vivo Capital)創辦合夥人馬海怡點出了生技股的特性。

馬海怡曾指出,生技產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學,有太多未知,必須長時間印證找到對的答案,不同於電子業;台灣生技產業發展不過幾十年,與國際最成功的例子還有不小距離,不能有幻想,想要一步登天都是作夢。

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張善政也認為,新藥研發解盲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正常,能從失敗中找到對的方向才是關鍵。

他舉美國生技龍頭Amgen為例,在紅血球生成素(EPO) 成功上市前,也有很多標的在研發中途就失敗了,沒有之前的失敗,就沒有後來賺進上百億美元的機會。浩鼎事件引起眾人矚目,主要是因為在新藥還沒有上市前股價過熱所致。

面臨現階段市場信心崩盤的處境,生技業者表示,在激情過後回歸基本面沒什麼不好,總是在退潮後才能發現是誰在裸泳,這是生技產業必經的過程,也是市場機制必經的路。

業者認為,企業一步一腳印把事情做好,市場信心自然會回來,生技業不需要救,只能靠自己把數字繳出來,成功才會降臨;不過,生技業確實不同於其他產業,非2、3年就能看到成果,「十年磨一劍」是基本的,投資人要有一定的認知,總不能解盲失敗就抓起來關,這是不對的。

激情過後,投資人丟了信心、但多了理性,相信對生技股應該以「理性看待」、還是「感性期待」,心理已有一把尺。傷痕累累的生技股何時才能來到隧道盡頭、見到曙光?沒人給得出答案;不過,寒冬過後接著就是春天,是不變的定律。1070722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692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