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巨大的苦與蘋果的澀 公務員退休變住茅房 大砍公教,蔡政府就能挽救低迷聲望?期待一個更具企圖心的內閣
2017/06/25 10:55:32瀏覽263|回應0|推薦0

 

 

聯合/巨大的苦與蘋果的澀

 

2017-06-25 02:26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4479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一年前政府力推一例一休時,蔡英文總統在出訪專機上要媒體記者「自立自強」,自己去跟老闆要休假。當時,不少「覺青」、洗風向者也極力幫腔,指責媒體無限上綱,或批「慣老闆」只圖私利。半年後的今天,兩個不同事業同受衝擊,以具體行動告知蔡政府:「一例一休行不通」的殘酷現實。

全球自行車龍頭製造廠巨大集團最近宣布,因為一例一休加重經營成本,以及不能強迫員工集體休假等原因,該公司台灣廠將取消已實施卅七年、每年七月第一周的「全員放暑假」的傳統,每年四月發放紅利的員工福利也將取消。

相對於巨大的無奈,《蘋果日報》則公告鼓勵記者自行創業,另成立工作室供稿,既是因應現實,也是裁減人力,將原本的記者聘僱制改為承包制。蘋果雖聲稱並非純為裁員瘦身,但如此一來,員工或者被資遣,或者薪資打折外加失去勞健保及退休提撥。

巨大的作法,是基於保全員工飯碗下的不得不然,許多員工恐也只能陪老闆共吞此苦。相形之下,蘋果日報的記者外包制也顯得備加酸澀。

蔡總統談到勞工,曾說「這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讓她覺得不忍。但如今巨大的苦、蘋果的澀,多少都與錯誤的勞工政策有關。政策帶來的苦澀,政府豈能一意孤行?

台灣蘋果日報傳出「員工自願離職」、「鼓勵創業」方案,引發勞工權益不明及新聞倫理責任的疑慮。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林俊良/攝影

 

 

義美高志明:一例一休增加勞工身心壓力

2017-06-24 13:53聯合報 記者張芮瑜╱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543847?from=udn-hotnews_ch2

台灣知名食品大廠「義美食品」,今天宣布正式進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販賣餐點和食品伴手禮,子公司「義美吉盛」董事長高志明上午特別到場見證。媒體詢問他對於一例一休看法,他再度開砲表示,這對欲增加收入的基層勞工來說,綁手綁腳、增加壓力。

高志明說,一例一休影響各方面重大,很多需要工作增加收入的基層勞工,變成被法令限制沒辦法增加收入,須做第二份工作、第三份工作,「這是很負面的事,對很多單親家庭來說,可能是一種壓力。」

高志明也坦言,在法令之下,集團公司要做調整是有困難的,面對有這種需求的勞工,公司都希望可以盡量幫忙,不要讓他們冒著風險去做第二、第三份工作,對於員工子女,公司也盡量提供協助。因為兼差是非常危險的,從一個單位下班再騎車去另外一個公司或工廠去做,「體力的消磨,比原來可以繼續加班超過四十小時的負擔還大。」

高志明以企業高層身段關心基層勞工,也不只一次提出對政府的建議,希望政府可以很快做出修法決定。義美吉盛董事長高志明(右)今天到宜蘭羅東,見證企業進駐羅東林場開商店,與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左)相談甚歡。記者張芮瑜/攝影分享

台灣知名食品大廠「義美食品」,今天宣布正式進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販賣餐點和食品伴手禮,子公司「義美吉盛」董事長高志明上午特別到場見證。記者張芮瑜/攝影分享 台灣知名食品大廠「義美食品」,今天宣布正式進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記者張芮瑜/攝影

 

 

【即時短評】公務員退休變住茅房 年輕人的茅房呢?

2017-06-25 10:41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0903/2545056圖為退休軍公教再度走上街頭,抗議民眾不畏風雨加入抗議行列包圍立法院。記者曾吉松/攝影分享

立法院臨時會處理公教人員年改法案,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說,公務員退休月領3萬2160元,會從住樓房變成住茅房,開轎車變成騎腳踏車。對照年輕人動輒2、3萬元的低薪,十餘年不吃不喝也未必買得起「茅房」,恐加劇一般勞工的相對剝奪感與世代對立。

曾在馬政府時期擔任財政部長的張盛和曾說,他的太太是退休國中老師,任教時月領6萬4000元,退休後月領6萬8000元,他從太太身上,就能看出國家財政問題。國家財政日益惡化,退撫基金恐破產,年金制度勢必要改革,但改革過程必須很謹慎,稍有不慎,將造成社會嚴重對立。

台灣勞動條件不佳,勞工普遍低薪,「窮忙族」已成青年世代的代名詞。主計處統計,國內實質薪資倒退17年,勞工薪水成長牛步化,物價卻不斷攀升,想在台北買房,平均得不吃不喝15年以上。對於廖國棟這番「茅房說」,勞工可能大不滿,畢竟對一般勞工而言,買得起茅房,可能已是「大確幸」。

軍公教年金要改革,但藍綠在面對此議題時,都有必須注意的「眉角」。國民黨向來對軍公教較友善,不過即使改革後,軍公教的年金,仍較其他職業類別優渥。藍營政治人物相關發言,要考量社會觀感,避免太過「保護」軍公教,否則恐被扣上反改革、與社會多數作對的惡名。

民進黨需避免用不當嘲諷軍公教,絕大多數軍公教在職時認真工作,安份守法,被改革已經很無奈,類似「米蟲」的汙名化,叫軍公教情何以堪。年金制度與改革內容,可以充分辯論,酸言酸語大可不必。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說,「沒有需要被改革的人,只有需要被改革的制度」,是很好的示範。

 

 

年金改革爭議多/中風需看護…靠地板年金怎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4752?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6-25 01:45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紛擾的年金改革會議,證明只是虛晃一招,因為其所提的年改版本,已被民進黨立委像殺敵一樣砍到見骨。

一位好友退休金四萬多,省吃儉用還過得去。無奈去年中風,行動不便,復健過程中跌倒兩、三次,情況雪上加霜,達到申請移工看護的資格,不得已只好請了看護,每月花掉一半多的退休金。讓他憂心的是,年改後鐵定是拿樓地板價三萬二,即便「儉腸捏肚」,都還不知屆時該如何度日。

副總統陳建仁曾說過,以其教職身分,目前若退休約可月領十萬元,年改後約剩六萬三,如果省吃儉用「是夠的」。但他沒說的是,他名下十三筆不動產;根本不用靠退休金度日啊!

而我這位朋友身無橫財,也沒什麼積蓄,子女均非飛黃騰達之輩,照顧自己家庭已很不容易。他也不希望生病,但造化弄人,看來他和很多類似情況的長者,只有無語問蒼天了。

那些立委諸公和達官貴人可有考慮到這些領地板年金,還得雇用看護的退休人員呢?

 

 

年金改革爭議多/領32160…老來得病悲哀啊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475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6-25 01:47聯合報 陳欽興/退休國中校長(新北市)

沒看到政績亮點,蔡英文總統的滿意度又跌至只有廿幾趴,可以挽回政績的,是年金改革儘快完成立法,展現執政能力。

立法院臨時會二讀通過,公務員退休金的樓地板門檻為三二一六○元。在民進黨立委眼裡,這個數目已足可養活自己了,但諸位立委有沒有想過,一個健康的老人用這個退休金,當然可以過活。但是,退休老人並不是都活蹦亂跳,像一尾活龍。

多數立委們正當壯年,衝撞有力,鮮少上醫院,當然體會不了六、七十歲退休老人是怎麼活的?不要以為生病有健保就足矣。可知為了健康有多少是健保沒有給付的嗎?一瓶保養筋骨的健康食品,動輒二、三千元;一顆鑲牙要花掉一個月退休金的,當然全口牙拔掉或可申請政府補助裝人工假牙。為此,退休老人往往成為子女的負擔,悲呀!

 

聯合/大砍公教,蔡政府就能挽救低迷聲望?

2017-06-25 02:17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4479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蔡英文總統就職剛過一年,其施政滿意度已經跌到只剩兩成許。在這樣的氛圍下,公教年金改革大戲在國會如火如荼展開,在綠委的磨刀助陣下,日昨二讀通過了多條比「年改會」版本還要嚴苛的修法。蔡政府和民進黨顯然想利用大刀闊斧的年改,來挽救自己幾近破產的聲望;但觀察如此猛烈的砍殺手法,蔡總統真能力挽狂瀾嗎?

從財政和社會公平的觀點看,年金制度當然有不得不改的壓力;然而,改革的幅度和態度,則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年改會」的版本比起「考試院」版本,已經相對嚴苛,而短短一周中,綠營立委又拚命胡亂喊價,大動干戈,殺得人們措手不及。這些,恐怕都將激起被改革者莫大的怨恨,留下深長的負面影響。

以目前的修法進度看,在公務人員部分,包括十八趴的落日年限、所得替代率、退休年齡調整、月退金採計年限等,都已經完成二讀。如無意外,未來教育人員勢將比照辦理。其中被臨時動了手腳的兩個關鍵條文,一是十八趴的落日,由年改會的「六年」被改成「兩年」歸零;另一是所得替代率調降的緩衝年限,由年改會的「十五年」被改成「十年」。換言之,民進黨團的表決部隊嚴重限縮了年改會的結論,而這些結論都是國是會議的共識;那麼,國是會議難道是開假的?

年改國是會議結束後,主管機關考試院也提出其相對版本,不少條文和年改會版本不盡相同。當時,副總統兼年改會召集人陳建仁即義正辭嚴地表示不滿,說「仍應以年改會版本為主」,且行政院的公立學校教職員、勞保等也都以年改會版本為據,因此「政策不宜大幅變動」。不僅如此,二讀表決前夕,蔡英文還特別提醒餐敍的民進黨立委「不要偏離年改會太多」,也是一副理性面貌。孰料,綠委已殺紅了眼,對這些宣示視如耳邊風,更忘了國是會議的意義何在。

年改會副召集人林萬億的態度更是大幅搖擺,忽稱國是會議結論「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六年改成二年「本來就是合理範圍」,「沒有失信於民」的問題。更惡劣的是,十八趴落日由六年改成二年,所得替代率調降由十五年縮短為十年,都是林萬億代表高層與民進黨黨團協商的結果。亦即,蔡英文和陳建仁的溫和理性,其實只是「鱷魚的眼淚」,假惺惺地與綠委分飾白臉黑臉罷了。

民進黨口口聲聲說年金改革是為了「世代正義」,要讓年金可以「永續經營」;但從結果看,這些都是假話。例如,二讀條文中公務員「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年資採計的提繳費用全額由公務員自負」,及月退金的採計由現行的最後一個月改成最後十五年平均,乃至退休年齡延長等,都不利年輕世代公務員。而當初被捧上天的年改國是會議,甚至最後連「裝飾品」的功能都不剩,就像被丟進馬桶裡的衛生紙,用過即棄。

民進黨在年金改革過程中不斷操縱對立,把修法趨嚴歸咎於軍公教團體的反抗,其目的,不過是為了挽回蔡政府執政百孔千瘡的形象,刻意拿公教族群祭旗。然而,手法如此猛烈,只是愈發坐實民進黨「只會鬥爭,不會執政」的印象。民進黨在政治上,一向善用「割喉割到斷」的手法,不斷製造衝突,以凸顯自己的異議立場。年金改革正是如此,但民進黨未必能得逞;

原因是:

一,蔡政府的施政失誤頻頻,處處地雷,絕非一項年改所能翻轉。

二,年金改革失信於民,全民都看在眼裡,不只公教心寒。

三,勞工、軍人年改仍懸而未決,民進黨大膽犧牲公教權益,勞工、軍人難道能任由擺布?

軍公教原是政府的執政夥伴,如今卻被視如寇讎,當成犧牲品;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政府如何展現忠誠和效能?

 

 

 

社論-期待一個更具企圖心的內閣

台灣低薪問題嚴重,且物價飛漲,年輕人生活壓力沉重。(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不久前,行政院官員曾表示,「低薪,所以低物價;若要高薪,就要調高物價。短期內無法解決低薪問題,並鼓勵學生追求興趣而非一味追求名利。」其次,金管會官員也指出年輕人不買股票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發展,卻不知年輕人薪水低,「生吃都不夠,哪能曬乾?」上述觀點也意味著行政院官員對薪資凍漲的原因不盡了解,而且缺乏對策。

行政院之所以對薪水漲升坐困愁城的原因包括總體戰略目標不明、長短期政策工具混用,以及缺乏產業化企圖心。

在總體戰略目標不明上,5+2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缺乏整體戰略性目標,各部會、地方政府在爭取完資源後,各自帶開,缺乏協調整合,導致資源重疊、浪費,不易發揮綜效,產業升級的努力也不易發揮。

在長短期政策工具混用上,5+2產業創新係協助企業中長期升級轉型的政策工具,新南向政策目標在於和東協國家經濟、科技、文化、人才交流,以分散對大陸經貿過度依賴風險,並提高國家的中長期競爭力。這也意味著政策必須長期耕耘,短期內不易奏效,對民眾薪水的提升當然也不會有太大助益。

至於前瞻基礎建設,雖然號稱8年8,800億,但半數以上投入硬體基礎建設,主要為地方政府爭取公共資源的產物,而且眾所皆知,台灣公共工程效率不彰、貪腐頻傳,加上層層剝削,真正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及高薪工作相對有限。

就缺乏產業化企圖心而言,行政院官員普遍基於社會公平正義、分餅考量,對企業化的企圖心、想像力相當缺乏。以國民年金改革為例,以節流為主,缺乏開源的努力,以至於為搶食無法擴大的大餅而淪為族群鬥爭。長期照護以課稅來支應財源,卻摒棄5~6兆郵政儲金、10幾兆保險基金於門外。內政部缺乏勇於任事企圖心,致都更牛步化,更使民間投資資金不得其門而入。金管會以風險規範為前提,新的金融工具不易推出,亞洲理財中心的規劃未能兌現,導致台灣每年有幾百億美元的金融帳逆差,金融業的理財業務、高薪就業機會也拱手讓與香港、新加坡。

衛福部的國際醫療在衛道人士的反對下,憂讒畏譏,遲遲無法大步開展,致醫院必須依賴全民健保,在總量管制下,醫事人力外流,空有亞洲第一流的醫療水準,卻眼睜睜地看著新加坡、韓國攫取了國際醫療的龐大商機。而觀光局未能掌握大陸觀光客來台的契機趁勢崛起,創造更多觀光的附加價值,以至於台灣淪為目前世界上8個觀光收入低於GDP 2%的國家之一。

整體而言,台灣60%的就業人口在服務業,其中只有10%左右的人服務於現代化服務業(如金融、資通訊服務、醫療服務等),前述服務業主管部會的規範,缺乏產業化思維,使台灣的現代化服務業比例偏低,也是民眾低薪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來,期盼內閣應優先訂定跨部會共同績效指標(KPI),加上中央/地方財政劃分法的重新設計,使跨部會有共同目標,可以協調、合作,中央、地方可以相互支援,5+2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才容易產生績效,使民眾有感。同時應建立常規設計,導入計畫競爭績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使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以用在刀口上,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

再者,服務業應有產業化KPI,使服務業部會的KPI納入投資、就業及高薪工作等指標,才能鼓勵服務業主管部會鬆綁、吸引外資,創造高階就業機會。例如:長照服務產業化可以吸引郵儲、保險基金投入。又如國際醫療產業化,可以協助醫院設立海外設立門診中心,吸引東協、大陸人民來台觀光醫療,不僅可以紓緩健保的財務壓力,並可提升醫事人員薪水,減少人才外流的壓力。又如責成金管會政策鬆綁,鼓勵業者設計嶄新金融工具,將龐大的理財商機留在國內,至少可以創造上萬個高階金融人才的工作機會。

我們所以不斷強調內閣要鬆綁服務業的相關法令,建立服務業的產業化KPI,是因為這些努力是目前真正可以操之在我的部分,而且有機會立竿見影,促進經濟成長的可行政策。不此之圖,難怪部會本位主義各行其是,服務業主管部會高高在上,充斥著各種規範。我們期盼內閣改變思維,將對民眾的喊話,從原來的「對薪水的漲升,我們無能為力」改為「對薪水的漲升,我們可以努力做到。」

(工商時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51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