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政府要改攻這兩處 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台灣,不該再漠視「人」的價值 正視行政院與立法院..
2017/05/25 09:30:29瀏覽195|回應0|推薦0

 

 

「改革年」戰場準備清空 蔡政府要改攻這兩處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2493521

2017-05-31 08:00:00 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專訪時,曾表示把自己任內第一年定位為「改革年」。這一年下來,多個戰場齊開,如轉型正義、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司法改革等,一波一波接踵而至,無不掀起政經地震。不過這些議題,都還是餘波盪漾,尚未完全平息。

蔡總統將自己的第二年,定位為「經濟建設年」。在提出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草案時,已可見其大方向的端倪。不過,隨著五二○就職周年過去,蔡政府的第二年已然開始。包括前瞻的戰場在內,「經濟建設年」恐怕仍不能避免煙硝處處,舊戰場還待清理,新戰場又將「超展開」。

圖為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 圖/報系資料照

● 臨時會將清理「舊戰場」

府院高層指出,從去年上任到今年上半年,民進黨政府處理的議題,幾乎涵蓋所有人民期待改革的議題及面向,從不當黨產、年金、一例一休、環評、空汙、反毒到綠電等,這些議題在過去這段時間花了很多功夫,到上半年將陸續進行收尾,接下來的成果也會一一顯現

一例一休上路半年,引起爭議不斷。 圖/報系資料照

高層強調,未來六、七、八月所召開的立院臨時會,若朝野有共識,前瞻、年金將可望完成相關立法,隨即將展開各項建設及改革;此外,還有多項重大法案,包括產創條例、外國專業人士攬才等,如果也能在這次臨時會處理,將能加速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革新國內經濟環境,這需要在野黨共同支持。

立法院法定會期即將結束,接下來三次臨時會所要處理的,無論是前瞻基礎建設、年金改革及監委人事同意權等重大議案,皆是為上半年進行收尾,清理過去一年的舊戰場。

● 司改+稅改 下半年戰場核心

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次增開會議,由召集人梁永煌(中)主持會議。 圖/報系資料照

即便舊戰場順利清理結束,蔡政府今年的兩項重大議案,一個是司改,另一個則是稅改,將主導今年下半年的政治議程。

在司改部分,政院官員指出,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幾乎大致上討論告一段落,未來還有總結會議,獲得較大共識的部分,將回到行政院及司法院轉換成相關法條,接下來將送立法院審議;至於在稅改部分,財政部已將方案呈報行政院,目前仍需要再微調,行政院會在前瞻、年金等重大議案過關後才會啟動相關的修法進程。

● 兩大戰場 民進黨的兩難之局

前瞻基礎建設草案送立院審查,國民黨團拿出錢磚、看板諷刺蔡政府撒錢,強調會議無效。 圖/報系資料照

政院官員不諱言,司改和稅改另啟戰場,對民進黨是兩難,不改革是無法兌現選民期待,改下去將會造成社會紛擾;但民進黨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強調,一年下來,人民感受到政府面對問題的態度,接下來要有解決的成果。

尤其涉及地方資源分配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問題,地方政府盼望甚殷。官員說,目前政府尚未將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排入改革議程;前瞻與統籌款的共通點在於,都是地方資源重新配置,但前瞻處理的是南北差距,對明年地方選舉來說是利多,但統籌款則可能造成綠營執政縣市的矛盾,若縣市的競選政見能在前瞻及年度預算實現,財劃法修法並不急於今年來處理。

● 台灣處於被動 兩岸、外交戰場更嚴峻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率團搭乘華航班機前往日內瓦參加WHA會議,有民間團體到機場為部長加油。 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無法如願出席,即使在實質的雙邊及多邊會議上,美、日及歐洲等國支持台灣,仍難敵大陸對台的打壓。綠營人士認為,中共十九大、美國總統川普回訪中國及在越南舉行的APEC,將會是台灣下半年要面對的外部重要議題。

綠營人士指出,美中關係仍是影響台灣在國際及區域問題的核心因素,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尚待磨合,仍處於不確定狀態。台灣在其中沒有主導地位,只能被動因應美中磨合的任何結果。最壞的狀況是像以前柯林頓政府時期的新三不政策,或是所謂的第四公報,即使不是,美中若彼此有形塑出新的共識,不觸及台灣,但會與我們有關係,這是我們必須去注意的事情。

● 川普訪中 挑戰台美關係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依慣例川普將回訪中國。 (路透)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並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依慣例川普將回訪中國,以往川普會先到日本,凸顯美日同盟的關係,據傳中方希望川普能先到中國。不過,由於目前預定的出訪時間,與APEC舉行時間接近,川普極可能先前往越南再北上到中國,美中雙方迄今仍密集磋商當中。

知情官員表示,儘管習近平欲在十九大前會川普;不過,先前習近平在訪美期間同意中美兩國就「刺激美國就業市場,平衡兩國貿易差額」進入一百天談判期,川普是否趁此機會「驗收」,而習近平在面對內部質疑聲浪同時,雙方是否會有建設性成果,仍有待觀察。

● 越南APEC 不能掉以輕心

在越南舉行的APEC將會是台灣下半年要面對的對外重要議題。 (路透)

至於今年由越南舉辦的APEC,官員表示,中越之間關係不睦,但越南不會給中國太過難看,因此,即便我國是APEC成員國,但是否因越中關係而遭到杯葛、打壓,仍不能掉以輕心。相反的,我國能否藉此機會,在新南向上有所推展,蔡政府恐需及早規畫。

綠營人士表示,新南向雖是蔡英文總統的重要對外戰略,但如今在行政部門推動下,顯得欠缺一套大戰略,目標值及具體作法也不多,國安系統及行政部門應在此有所調整,才能在戰略上有所助益。

 

 

 

中時快評》綠營開出第一槍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許智傑(中)23日表示,對一例一休提出修法是收到很多中南部勞工反映;執政黨對之前修法要有足夠勇氣面對,這次要築夢踏實、務實地修法,讓大部分勞工可接受。中央社記者陳俊華攝 106年5月23日

受不了選票的壓力,綠委終於向一例一休開刀了!日前有10位綠委提案修改《勞基法》,引進「工時帳戶」的做法,放寬加班和休假的規定,給予更多彈性。這項提案目前已獲得21名綠委的連署。

除了自始反對一例一休的藍委之外,預料觀風測向之後,認同修法的綠委應該還會再增加,蔡英文政府撐了半年的一例一休,面臨轉彎的可能性大增,「表姊部長」林美珠恐怕也守不住了。

一例一休是蔡政府1年來唯一可以拿得出來的政績,其他如不當黨產、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大都被認為是以改革為名、鬥爭為實的政治動作;年改有很長的時程要進行,也不知什麼時候會有明確的結論;而蔡政府近期力推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更是爭議不斷。

在此情況下,具「門面效果」的一例一休對民進黨政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如今綠委「窩裡反」,不願再為蔡政府撐下去,這可視為是綠營內部開出的第一槍;而選擇從一例一休開刀,對綠委而言,也是最安全、最理想的一步棋,畢竟各種民調都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反對一例一休。

其實,不但勞資雙方都覺得一例一休沒有好處,甚至還造成國內物價飆漲、消費萎縮的不利狀況。但無論各界如何要求,蔡政府不動如山,最多只想用各式各樣的解釋令來補破網,但如此一來,反而造成令出多門,勞資雙方無所適從的混亂局面。

蔡政府遲遲不願回應外界修法的要求,只是因為面子掛不住,這種無視民怨的固執,最後連綠委都吞不下去了,跳出來提案修法,不但要讓加班和休假更具彈性,連恢復7天國定假日的訴求都重出江湖。蔡政府就別再ㄍㄧㄥ了!

 

 

中時社論》林全不要畏懼 一例一休該修快修

行政院長林全。(陳慶居攝)
一例一休惹議 民進黨立委提修法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左起)、黃國書、陳賴素美、何欣純、黃秀芳、張廖萬堅等人舉行記者會,對一例一休再提修法。(資料照,陳信翰攝)

民進黨多名立委決定為一例一休解套,擬提案修正《勞基法》放寬加班計算方式,並引入「工時帳戶制」概念,特別是加班時數改為核實計算,對勞資雙方而言,都是一個解套之途。但行政院長林全或許因為某些勞團的壓力,並不打算修法或針對勞動條件、勞資關係做任何相關的變動。身為閣揆,應體察民意、苦民所苦,社會已受夠一例一休,政府要化被動為主動,盡快為一例一休解套。如果堅不修法,執政黨必將在政治與經濟方面都付出代價。

一例一休從年初實施至今,對經濟與企業運作都造成嚴重衝擊,許多企業或產業連基本的運作都出現問題,因而歇業停工;過去某些增進勞工福利的法案,雖然對企業造成衝擊,但勞工可以受惠。一例一休卻是極少數讓勞資同時受害、同聲指責的政策,地方首長甚至公然發出拒絕執行的聲音,如此政策,豈能不改?

遺憾的是,蔡政府即使在今年內閣改組時換下原任勞動部長郭芳煜,間接承認一例一休的錯誤,卻還是拒絕修法或延後實施,甚至辯稱是過去國內企業不守法,導致許多「帳」錯算在一例一休上,結果只是讓一例一休的混亂、勞資雙方受到的傷害持續。

或許蔡政府認為新制上路會有調整期,不過,一來這個調整期未免過長,至今近半年仍難上正軌;二來如不盡快調整,其對經濟、企業與勞資的傷害會是永久性的。勞工少賺到的錢不會在未來回補、企業倒了就不會再起、物價漲了也不會下跌。

上周歐洲日晚宴中,「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就當面對蔡總統提建言,指一例一休已對僱主造成困難,也不符合多數受僱者的期待,要求政府通盤考慮,讓勞動法令的適用有合理的彈性。這顯示一例一休問題的負面效應仍持續,而且不是只有「不守法」的國內企業有問題,守法的外資亦復如此。

這次綠委連署修法要將每月加班46小時的上限,改為3個月為1期總量勻支使用,但單月不得超過54小時;對休息日的加班時數,將現行不合理的「做1小時算4小時,做5小時算8小時」的計算方式改為核實計算。這種修改,縱然不能讓一例一休的問題完全去除,至少也能降低衝擊,讓企業能運作、勞工能領到加班費,而不是表面給勞工享有超高額的加班費,但實際上卻難領到。

一例一休問題的起源其實在實施全面周休二日,雙周工時改為80小時。包括企業界在內,社會對勞工全面周休二日並無太多意見,甚至認為實施周休二日已太晚了;但勞動部對企業運作與勞動市場實務陌生而無知,又把所有企業主當成會強迫勞工不當加班的壞僱主,因此訂定出一個毫無彈性、全球最僵硬、同時綁死勞資雙方及企業運作的規定。

但國際趨勢與先進國家的做法,對保護勞工、規範工時的法令是朝向越來越開放與彈性走,甚至實施完全的「工時帳戶制」。

試舉抗拒一例一休最烈的南投縣為例,即可看出一例一休僵硬規定之弊。南投縣是以觀光為主要產業與經濟命脈,觀光產業是淡旺季分明的產業,不僅每年不同月分的淡旺不同,甚至每周中的離尖峰時間亦迥異。

過去業者可依照產業波動與高低潮調度人力,淡季時幾乎員工都在休假,只有假日到班,人潮高峰則全員到齊上班。事實上幾乎所有產業都有淡旺季、離尖峰,但僵硬的一例一休增加企業人力調度與經營困難,又讓勞工沒有彈性假期兼領不到加班費。

行政院長林全在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對一例一休問題仍表示「不修法」,但在綠委提出修法案後,行政院該重新考慮。

立委的修法雖是解套方向,但未必全然正確,行政院甚至該積極參與,讓這次修法就能完全矯正原有之弊病與問題。至於必然會有的勞工團體的反對,行政院也該考慮到各勞團的代表性,及以大多數勞工的福祉為依歸。

行政院應該了解,一例一休對台灣經濟、企業、勞資雙方帶來的負面衝擊太大;更該警覺,這次修法是執政黨立委提出,顯然綠委們在基層碰到的反彈聲浪與壓力相當大,才逼使這1年來表現相對「溫馴」的綠委提出打臉行政院的修法案。為台灣經濟計,及考量自身的政治利益,蔡政府該接受修法案,為一例一休案帶來的傷害止血了吧!

 

林昭禎》放寬加班上限 民進黨昨是今非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524005919-262105

就在蔡政府執政周年民眾不滿意度過半之際,面對民怨最深的「一例一休」,立即有21位民進黨立委連署提案修訂。如果將周休二日的修法歷程從規範最嚴格的「兩例」,到以砍7天假為配套的一例一休,以至迄今計畫放寬加班上限之舉,可知一例一休就像雄黃酒般,讓民進黨現出原形,照見其「反覆」的本性。

研究制度變遷的理論中,最常被引用的「路徑依賴」,即認為制度上路前絕對要「慎始」,因為制度有其慣性,沿著既有路徑,可能進入良性循環,並不斷自我強化。如果規畫稍有差池,恐邁向惡性循環,除非透過威權的力量改變制度發展方向。以此驗證一例一休,正如理論所料。

民進黨在野時期,高志鵬、李應元及李俊俋3位立委於民國103年均曾提出「兩例」的草案,加以蔡總統「實質的周休二日」競選承諾,讓人以為民進黨上台後,就能幫台灣脫離「過勞」之境。孰料林全內閣提出的是「以砍7天假為配套的『一例一休』」,在歷經半年抗爭上路後,又因物價上漲、勞工賺不到加班費弄得怨聲載道,才因情勢不利,重回國民黨執政階段的修法初衷。

如果「朝令夕改」是為了鞏固政權,那麼「反覆」不過是驗證了民進黨的機巧善變而已。

記得去年大選前民間口耳相傳「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一語,如今國民黨早已全面在野,但諸多統計卻顯示,國家似乎沒有更好。譬如因勞動新制爭議多,今年1至4月外資來台金額減少;今年1至3月的經常性薪資,在扣除物價漲幅後,等於實質薪資倒退17年。孰令至之?

一例一休本是為解決過勞問題而提出,但民進黨卻天真地以為,提高休息日加班費就能達成「加薪」目的,沒想到適得其反。

面對新興市場的崛起,大陸以「一帶一路」作為拓展經貿的藍本,反思我國該以什麼樣的「一代一路」,為年輕世代找出路,這應該是朝野當前最重要的課題。過去為了爭取選票,以不說真話抨擊務實政策的惡性循環,該停止了。懇請當局誠實面對過去的錯誤,國家才有機會回到正軌,否則除了政黨輪替再輪替外,我們還能為台灣留下什麼?

時值國民黨領導人更替之際,這或許是朝野和解的機會點,蔡總統何不召開國是會議,誠心向在野黨請益,共同討論能解決台灣低薪問題的方向與內容,將台灣帶往更正向的路徑,和爭吵抗議說再見!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聯合/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48370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5-25 03:30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一例一休新法上路,勞工、企業和消費者咸表不滿。民進黨廿多位立委最近連署提案修法,主張改採「工時帳戶」制,放寬工時認定及加班上限,顯示地方的反彈壓力已大到難以承受。然而,綠委提議放寬規定,卻只想簡單修剪一下皮毛,不想碰觸核心問題,這恐怕無濟於事。

一例一休議題經過漫長而激烈的討論,去年底才通過修法,今年初正式上路。如今實施不到半年,執政黨立委不惜自己打臉,急急提出再修之議,顯示一例一休將造成「三輸」之局的預言已獲得驗證。而觀察這次提案的綠委名單,涵蓋了來自東西南北各選區的立委,除吳焜裕外,其餘皆為區域立委;可見,地方基層的民意壓力已到了嚴峻的地步。

比對政經現實,這次綠委修法連署基本上反映了三個現象:

第一,全台尤其是中南部一些以中小企業為骨幹的鄉鎮,受一例一休衝擊極為嚴重;政府對勞工和業者的困境必須正視,並設法紓解。

第二,區域立委更能體察社會民情,能聽到中央府院部會高層聽不到的聲音;比起去年底修法是綠營不分區立委扮演衝鋒要角,這次再修必須調整偏頗的設計。

第三,蔡英文總統雖高唱改革理想,但面對施政傷害經濟及人民權益,不能無感,應該務實調整,不可一味迴避。

檢視這次綠委提出的修法主張,完全著重在放寬勞工的加班規定。包括:採取「工時帳戶」制,放寬工時的計算改以三個月為一期總量勻支使用,單月加班上限由四十六小時提高為五十四小時。此外,對原本過苛的加班計費方式,如「做一算四,做五算八」的挑高標準,改為核實計算。這些放寬作法,表面上雖給予勞工加班更多彈性,但實質上,對於紓解勞資雙方遇到的困境卻助益無多,反而使加班費的計算變得更複雜,更容易發生糾紛。

廿多名執政黨立委大費周章研究,卻僅提出如此枝微末節的修正意見,把勞工加班費計算方式變得比解數學方程式還難,不禁令人失望。其原因有幾:

第一,這樣的修法提議,幾乎未觸及勞基法包山包海設限的核心癥結,尤其對於以傳統「製造業」思維規範「服務業」的弊害,一點都沒有解決。

第二,一項優良的法制應該以規範簡潔明瞭為原則,但去年一例一休修法已造成勞資雙方的協調困難,這次再修又一味在末端枝節上著墨,勢必增加企業勞動行政上的難度與困擾,這是治絲益棼。

第三,蔡英文推動一例一休最大的口號是要落實勞工休假,但綠委的修法提議卻反其道而行,完全著重在增加勞工的加班工時,這在政策上顯然很難自圓其說。

正本清源,我們認為,一例一休政策帶給勞工、企業和社會的衝擊已陸續浮現,非要進行調整不可。包括主計總處近日發布的調查,今年第一季實質薪資所得已退回低於十七年的水準,是嚴重警訊。然而,要彌補一例一休造成的傷害,卻不能僅靠民進黨立委目前所提的土方。因為,綠委提議採行的「工時帳戶」制,幾乎只是在勞工和企業的偌大傷口上貼一張傳統膏藥,一點療癒作用也沒有,反而可能使傷口的感染愈發嚴重。

治本之道,應該由行政院和立法委員坐下來共同協商,就一年來的風風雨雨及民間受到的衝擊逐一檢視,拿掉那些旨在彰顯「官威」的苛刻懲罰性條款,並排除服務業的適用,再針對後者另訂新法。如此作法,才是誠實的、根本的、有意義的解決之道。問題就在,蔡政府去年把姿態擺得那麼高,今天要迴旋轉身當然就顯得尷尬和困難。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情況只會更慘。

 

去年底在立法院喊撞衝表決的,是民進黨立委;今年,他們至少知道要調整方向,給人民一條活路。請問,府院難道連這點知覺也沒有?

 

 葉丙成/台灣,不該再漠視「人」的價值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8356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5-25 03:00聯合報 葉丙成

台灣是個不尊重專業、也不重視人的價值的地方。在Google打上各行各業的名稱再加上「過勞」,你會看到一堆的文章跟報導:

檢察官過勞,每個月平均要處理近六十個案子;醫師過勞,每周要值班、工作近百小時;護理師過勞,近七成的人每天加班;警察過勞,平均每月加班八十小時以上;客運司機也過勞,長時間連續開車;社工師過勞;老師過勞;保全過勞;記者過勞…

政府、企業不願多花錢在「人」身上,所以整個台灣從上到下,從主管到員工,每一個人都過勞。除非是昧著良心打混摸魚的人,不然在台灣有良心、有使命感的人,幾乎每個人都過勞。

社會要發展、要進步、要走出不一樣的方向,都需要有想法、有能力、有專業的人才,帶領社會前進。近年來台灣發展遇到瓶頸,其中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的政府跟社會,都嚴重低估了「人」的價值。以至於好的人才留不住,而留下來的人才,都被嚴重剝削,台灣整體發展也受影響。

隨著全球化,人才流失的趨勢更是越來越嚴重。高中生畢業出國念大學的人、大學畢業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些人出國後往往有相當的比例就繼續留在國外發展。再加上台灣未來少子化的趨勢,人才的流失已不僅是台灣發展的「隱憂」,而是台灣現在要面對的嚴重問題。

在月初應邀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演講,演講對象有很多大陸的留學生。前一日我也為台灣在哈佛、MIT等名校的留學生另外做演講。相對於大陸留學生許多都躍躍欲試想回大陸打天下,我看到許多有一流學問或尖端技術的台灣留學生,也希望能為台灣貢獻己力,但因為看不到台灣政府、產業界提供好的發展舞台跟機會,許多人都有拔劍四顧心茫茫、有家歸不得的蒼涼感。

過去十年,我們看到對岸政府「千人計劃」、「長江學者計畫」花大錢,以媲美外國薪資的多年待遇與舞台爭取全球人才回流。我們政府卻沒有積極的對應作為。我們雖然焦慮,也只能理解為政府沒錢,所以無法有作為。

近日眾人議論的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建設計畫,個人非交通專家,無意評論輕軌對台灣未來發展重要與否。但令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政府願意舉債花這麼多錢在硬體建設上,卻不願意花錢投資在「人」的身上?為什麼政府的思維,幾十年來還停留在花錢買設備、蓋大樓才算有好好花,而花在人身上就覺得沒價值的這種陳舊思維?

為什麼不能也花錢培養更多人才?

為什麼不能也花錢給有專業的人更好的待遇?

為什麼不能也花錢爭取更多人才來台?

為什麼不能也花錢聘更多人讓大家有合理的工作條件而不致過勞?

台灣人才的嚴重流失,已經是政府跟產業界,不能再逃避的問題。為台灣留住人才、爭取人才,這不但是政府承擔的責任,也是成功的大企業所應負起的「社會責任」。如果只有硬體建設思維,而無人才價值的觀念,台灣的發展將難以為繼。

如此陳舊思維,怎可坐視不變!

作者為台大電機系教授)

 

 

 

社論-正視行政院與立法院的分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25000017-260202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上周於混亂中完成初審,但事涉8,800多億元如何執行,萬一縣市籌不出配合款如何處理,又成為議事焦點,日前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也因為此一問題而出現立委訓主委的場面,行政院與立法院的分際何在?事涉國家體制及經濟長遠發展成敗,值得深思。

上周四立法院經委會邀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報告預算凍結案時,多位立委上台詢問,前瞻計畫相關建設,如果地方政府籌不出配合款,該如何處理?陳添枝表示:「建設計畫可行性與預算籌措,兩者互相獨立,不可能因為希望地方多做些建設就多給點錢,依《預算法》如果無法籌出配合款,就可能無法推動。」

會議主席邱議瑩聞言,先是婉言要陳添枝三思,但隨後以幾近訓斥的語氣表示:「地方的配合款沒有,就考慮不做了嗎?是這樣嗎?是這樣嗎?那上禮拜我們幫你們打架是打假的嗎?」氣氛頓時凝重,陳添枝趨前解釋,但話講了一半,

邱議瑩又拉高分貝告訴陳主委應該怎麼發言,她說:「中南部嗷嗷待哺希望很多的前瞻計畫去進行,你剛剛應該回答行政院會全力來協助嘛!…,你們行政官員這樣子回答問題,我看前瞻建設也不用推了!還講什麼投資未來?真是氣死我了。」

事涉前瞻建設能否推動,朝野立委陸續上台質詢,經此震撼教育,陳添枝雖重申前瞻計畫仍應按過去的預算程序辦理,地方政府仍得自行籌措配合款才行,但也稍做修正表示:「如果地方有財政困難,中央會設法給予財政上的支持。」

就事論事,陳主委的回答何錯之有?建設計畫可行性與預算籌措本來就是獨立的,須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僅排除公債法15%的舉債上限,並未排除預算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相關規範,是以地方政府配合款的比率自應依相關法律辦理。

立委如此不假辭色的訓斥、指導主委該如何回答,明顯是逾越了立院應有的分際,而身為行政首長在立院如此委曲求全,非僅個人雄心黯然,文官視之亦將心生畏懼,長此以往,虛應故事,牆上掛掛,紙上劃劃的消極施政風氣必將瀰漫整個文官體系,再好的政策也終將一事無成。

長期以來,立委在立法院對部會首長指教、訓斥、痛責,甚至要首長低頭道歉,已非新聞,而首長以國家大計為重,忍辱負重也是家常便飯。過去每逢經濟保不了二,達不成經建目標,立委就要刪首長年終獎金;行政部門的回應稍有不如其意,輕者罪之以藐視國會,重者則要局處首長下台負責;部會首長答詢時臉色如有不悅,更屢遭厲聲斥責;尤有甚者,以罷審預算、停止協商相脅,非要首長低頭道歉不可,官不聊生,於此可知。以上僅略舉幾例,若要一一細數,真可謂罄竹難書。

在當前的體制下,部會首長每周逾半時間在立院困坐愁城,文官體系亦是疲於奔命,無數的立院決議,無窮的紙上作業,無盡的漫漫質詢,無常的杯葛衝突,耗盡了行政部門的時間,折損了部會首長的雄心,內閣應付立院耗掉七分能量,執行氣力僅餘三分,如此就算請出李國鼎、孫運璿,亦難以有大作為。

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依其職權可以對行政院長及部會首長的施政方針、施政報告等事項提出口頭或書面質詢,而依法除屬秘密類事項,首長也不得拒絕答覆;由此可知,內閣與立院本應在這個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討論國事,但長期以來,立法院這個議事殿堂已不知禮貌為何物?文化為何物?尊重為何物?

這個議場非僅淪為藍綠的戰場,更已成為部會首長的屠宰場,昔日出任部長可謂光宗耀祖,但如今當任部長實乃為國捐驅,撫今追昔,令人不勝感慨。這個立院與內閣的分際若不能明確界定,內閣士氣必將快速土崩瓦解,再偉大的前瞻計畫、黃金十年也都將灰飛煙滅。

我們呼籲總統蔡英文正視此一問題,如今民進黨已全面執政,內閣與立院的分際必須知所分寸,要責成執政黨立委率先尊重閣員,以改正長期以來立委對閣員頤指氣使的歪風。禮貌,是最起碼的要求,講道理不必聲色俱厲,有內涵亦可以理直氣和,立院文化果能提升至此,有能者才不致掛冠求去,才願意入閣,文官體系才可能脫離消沉的深淵,也惟有如此行政效率才可望提升,前瞻計畫才有機會一一落實。

試想今日的環評爭議、投資不振、人才外流、薪資停滯,哪個是新問題?何以十多年來不論藍、綠執政,換過多少內閣依舊無解,永遠只會開大會、提對策,但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原因即在立法院與行政院永無止境的消磨,消磨掉閣員的雄心,也消磨掉文官的士氣,盼望蔡總統於執政第二年能在這一點上有所作為,則台灣政治才可能步上正軌,經濟也才可望有振衰起敝的一天。

(工商時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325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