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方不必為虎作倀 一例一休效應…一桶瓦斯 讓和藹母親也動怒 更分裂的台灣:藍綠分治,世代相煎 年改..
2017/05/19 17:55:11瀏覽172|回應0|推薦0

 

 

聯合/地方不必為虎作倀

2017-06-22 02:1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3888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一例一休」經過半年的宣導,下月起將正式進行勞動檢查。目前僅有六縣市聲稱會依規定執行,其他縣市都說將「繼續輔導」,有些縣市則要求再給三個月輔導期。屆時,勢必出現「一國多制」的亂象。

這種混亂情況,早在各界預期之中。

第一,「一例一休」修法,違反台灣不同產業的勞動常規,立法僵化,勞資同蒙其害,當然民怨滔天。

第二,中央政府為了執政顏面,拒絕再修法,僅企圖以行政命令放寬解釋的方式因應。這是政府投機取巧,迴避問題,民眾當然難以心服。

第三,執政者高調立法,卻要地方勞動部門低調執法,且許多執法界線迄今不明,勢必引發糾紛。

中央搞出來的燙手山芋,卻要廣大業者和勞工付出代價,又要地方政府幫忙收拾;這樣的決策既缺乏正當性,各縣市拒絕執行,也只是剛好而已。否則,地方政府難道要為虎作倀?

再說,先前已有不少綠營立委因傾聽民意,連署提議修法,但蔡政府團隊絲毫不為所動。最近,又有一批民進黨地方黨員不滿決策錯亂,揚言退黨,政府仍然決定一意孤行。這個政府自欺欺人,悖離民意,不惜箍制民生經濟的發展,它的政策還值得尊重與遵行嗎?

一例一休不僅搞到工廠排班困難,連電商、郵局、餐廳都受累;包括原已缺工的農業,在作物搶收及米穀烘乾期更是束手無策。「英明」決策殃及百姓,形同與民為敵,地方豈忍心當劊子手?

 

一例一休效應 Q1加班費估增35億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479007?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5-23 05:36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一例一休新制發酵,主計總處昨(22)日公布今年第1季平均每人每月加班費1,685元,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加班費增幅10.4%也是近七年同期最高;因去年與今年受僱人數、工時相去不遠,以此推估第1季每月加班費增加11.9億元。

主計總處指出,去年第1季平均每人每月加班費為1,526元,與今年相差159元,若以總受僱人數750.1萬人計,平均第1季每月的加班費較去年同期增加11.9億元,三個月算下來是增加35.7億元。

進一步觀察各行業受勞基法新制的影響,零售業今年第1季加班費增幅高達122.6%居冠,其他餐飲業也大幅成長近九成六;若以實際增加的金額來看,零售業加班費多了591元,其他餐飲業則增加858元。

潘寧馨表示,除了上述二行業,化學材料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保全業的加班費年增幅都超過二成,遠比平均值高;這些行業多具排班、輪班的特質。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一例一休對於薪資、工時與受僱人數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對加班費的影響最是顯著。

今年1至3月,我國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工時平均為162.4小時,其中加班工時為八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0.1小時。

若觀察同期的加班費,今年1至3月每人每月平均為1,685元,不只創下歷年新高,更比去年同期大增10.4%。潘寧馨指出,今年第1季加班費的增幅遠大於加班工時的增幅,顯見每小時單位加班費上漲,這也和勞基法新制休假日加班費加成計算有所呼應。

勞基法新制讓勞工在休息日加班時,得以領取較多的加班費,但是否有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潘寧馨坦言,今年第1季工業及服務業受僱人數僅較去年同期增加1.1%,增幅是近八年來的次低,「勞基法修正對於刺激就業,可能還要再觀察」。

主計總處統計,3月製造業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274.3萬人、年增1.05%,是2015年7月以來的最高年增幅。 圖/經濟日報提供

 

「改革年」戰場準備清空 蔡政府要改攻這兩處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2493521

2017-05-31 08:00:00 聯合報 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專訪時,曾表示把自己任內第一年定位為「改革年」。這一年下來,多個戰場齊開,如轉型正義、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司法改革等,一波一波接踵而至,無不掀起政經地震。不過這些議題,都還是餘波盪漾,尚未完全平息。

蔡總統將自己的第二年,定位為「經濟建設年」。在提出前瞻基礎建設條例草案時,已可見其大方向的端倪。不過,隨著五二○就職周年過去,蔡政府的第二年已然開始。包括前瞻的戰場在內,「經濟建設年」恐怕仍不能避免煙硝處處,舊戰場還待清理,新戰場又將「超展開」。

圖為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 圖/報系資料照

● 臨時會將清理「舊戰場」

府院高層指出,從去年上任到今年上半年,民進黨政府處理的議題,幾乎涵蓋所有人民期待改革的議題及面向,從不當黨產、年金、一例一休、環評、空汙、反毒到綠電等,這些議題在過去這段時間花了很多功夫,到上半年將陸續進行收尾,接下來的成果也會一一顯現

一例一休上路半年,引起爭議不斷。 圖/報系資料照

高層強調,未來六、七、八月所召開的立院臨時會,若朝野有共識,前瞻、年金將可望完成相關立法,隨即將展開各項建設及改革;此外,還有多項重大法案,包括產創條例、外國專業人士攬才等,如果也能在這次臨時會處理,將能加速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革新國內經濟環境,這需要在野黨共同支持。

立法院法定會期即將結束,接下來三次臨時會所要處理的,無論是前瞻基礎建設、年金改革及監委人事同意權等重大議案,皆是為上半年進行收尾,清理過去一年的舊戰場。

● 司改+稅改 下半年戰場核心

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次增開會議,由召集人梁永煌(中)主持會議。 圖/報系資料照

即便舊戰場順利清理結束,蔡政府今年的兩項重大議案,一個是司改,另一個則是稅改,將主導今年下半年的政治議程。

在司改部分,政院官員指出,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幾乎大致上討論告一段落,未來還有總結會議,獲得較大共識的部分,將回到行政院及司法院轉換成相關法條,接下來將送立法院審議;至於在稅改部分,財政部已將方案呈報行政院,目前仍需要再微調,行政院會在前瞻、年金等重大議案過關後才會啟動相關的修法進程。

● 兩大戰場 民進黨的兩難之局

前瞻基礎建設草案送立院審查,國民黨團拿出錢磚、看板諷刺蔡政府撒錢,強調會議無效。 圖/報系資料照

政院官員不諱言,司改和稅改另啟戰場,對民進黨是兩難,不改革是無法兌現選民期待,改下去將會造成社會紛擾;但民進黨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強調,一年下來,人民感受到政府面對問題的態度,接下來要有解決的成果。

尤其涉及地方資源分配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問題,地方政府盼望甚殷。官員說,目前政府尚未將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排入改革議程;前瞻與統籌款的共通點在於,都是地方資源重新配置,但前瞻處理的是南北差距,對明年地方選舉來說是利多,但統籌款則可能造成綠營執政縣市的矛盾,若縣市的競選政見能在前瞻及年度預算實現,財劃法修法並不急於今年來處理。

● 台灣處於被動 兩岸、外交戰場更嚴峻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率團搭乘華航班機前往日內瓦參加WHA會議,有民間團體到機場為部長加油。 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無法如願出席,即使在實質的雙邊及多邊會議上,美、日及歐洲等國支持台灣,仍難敵大陸對台的打壓。綠營人士認為,中共十九大、美國總統川普回訪中國及在越南舉行的APEC,將會是台灣下半年要面對的外部重要議題。

綠營人士指出,美中關係仍是影響台灣在國際及區域問題的核心因素,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尚待磨合,仍處於不確定狀態。台灣在其中沒有主導地位,只能被動因應美中磨合的任何結果。最壞的狀況是像以前柯林頓政府時期的新三不政策,或是所謂的第四公報,即使不是,美中若彼此有形塑出新的共識,不觸及台灣,但會與我們有關係,這是我們必須去注意的事情。

● 川普訪中 挑戰台美關係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依慣例川普將回訪中國。 (路透)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並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依慣例川普將回訪中國,以往川普會先到日本,凸顯美日同盟的關係,據傳中方希望川普能先到中國。不過,由於目前預定的出訪時間,與APEC舉行時間接近,川普極可能先前往越南再北上到中國,美中雙方迄今仍密集磋商當中。

知情官員表示,儘管習近平欲在十九大前會川普;不過,先前習近平在訪美期間同意中美兩國就「刺激美國就業市場,平衡兩國貿易差額」進入一百天談判期,川普是否趁此機會「驗收」,而習近平在面對內部質疑聲浪同時,雙方是否會有建設性成果,仍有待觀察。

● 越南APEC 不能掉以輕心

在越南舉行的APEC將會是台灣下半年要面對的對外重要議題。 (路透)

至於今年由越南舉辦的APEC,官員表示,中越之間關係不睦,但越南不會給中國太過難看,因此,即便我國是APEC成員國,但是否因越中關係而遭到杯葛、打壓,仍不能掉以輕心。相反的,我國能否藉此機會,在新南向上有所推展,蔡政府恐需及早規畫。

綠營人士表示,新南向雖是蔡英文總統的重要對外戰略,但如今在行政部門推動下,顯得欠缺一套大戰略,目標值及具體作法也不多,國安系統及行政部門應在此有所調整,才能在戰略上有所助益。

 

 

 

 

 一例一休效應…一桶瓦斯 讓和藹母親也動怒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7176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5-19 00:17聯合報 李淑卿/農家子弟(屏縣萬丹)

「請神仙來做,嘛是同款。」這是每逢有人批評民進黨,家母替官員緩頰常用的口頭禪。不過,今年母親節,一桶瓦斯讓她改口罵人了。

星期日傍晚,母女倆正準備煮一頓豐盛晚餐慶祝母親節時,瓦斯突然用罄了。小時,家裡燒柴煮飯;後來改用瓦斯方便得多。四十多年來,無論城市、鄉鎮、海邊或深山,無不是一通電話隨叫隨到,及時送來溫暖。現在,外頭天清氣朗,卻因一例一休,瓦斯行為了減少成本,假日休假,導致一頓晚飯告吹,連熱水澡也無望。您說,老人家能不罵無能嗎?

阿扁執政八年,農田放寬買賣。當年看似前瞻政策,最後落得有錢有勢者沾好處,綠油油農田種滿一棟棟豪華農舍。如今,小英執政周年前夕,對照老父提冷水洗澡畫面,在遠地的子女們,想像隆冬時節,有時竟要退回早年燒柴煮飯洗澡的情景,能不唏噓!

 

 

聯合/更分裂的台灣:藍綠分治,世代相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471808?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5-19 03:09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執政一年,許多施政無法獲得民眾支持,民調跌至綠營基本盤,中間選民對她的期望幾乎全轉為失望。若撇開蔡總統個別決策的功過不談,將焦點轉向國家的整體變化,這一年,台灣的分裂情況其實愈發嚴重:原本惡劣的藍綠對峙不斷秀出下限,社會上更平添了不同世代的猜忌,以及不同職業別的仇視。這些,對台灣的長期發展都是有害的。

儘管蔡英文依然常發表文青式柔性演說,但她可能未意識到:華麗的詞藻說得愈多,就愈發凸顯政府現實上的笨拙,也將留下更多框框限制自己未來的行動。

蔡政府過去一年推動的改革,許多都是採取「正邪二分」的手法進行,其邏輯是:被改革者都是妨礙國家進步的邪惡妖魔,唯有她能以正義之劍斬妖除魔。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並非事實,對只是依循體制規定行事的人而言也絕不公平,許多人卻遭到妖魔化;政府挾正義之名強為的結果,當然也撕裂了社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陳水扁和馬英九執政時期,兩人都曾宣示要當「全民總統」,且不斷強調「超越藍綠」的重要。無論扁、馬是否真心,至少他們意識到這是台灣一起向前走的必要條件,畢竟,一個分裂的台灣必將陷於內耗。但是,蔡英文執政至今,這兩個語詞從未出現在她的公開演說中,彷彿「全民總統」和「超越藍綠」的想法從來不曾進入她的腦海。

不僅如此,她的不少決策明顯帶著黨派色彩,她改革大刀則多半直指藍營而來;至於她的懷柔政策,則往往僅為了安撫或回饋獨派陣營而發。這類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前瞻建設計畫的八千八百億元,絕大部分經費分配給了綠營執政縣市,藍營執政縣市則苦求而不得。這是典型的肉桶自肥作風,但蔡英文領導下的執政黨似乎毫不在意人民的眼光。

再如,政府所有的「轉型正義」砲口全都對準國民黨,上至孫中山和兩蔣,下至捐血協會與救國團等,不問是非功過,一律視為歷史灰燼加以掃除。試問,如果沒有當年兩蔣的治理,台灣如何在中共的軍事威脅下維持安定?

又如何奠下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如何享有今天的民主果實?民進黨不過掌權一年,就要抹殺前人所有的治理成績,塗銷全民共同的努力和記憶;這種唯我獨尊的霸道心態,合乎它自詡的轉型正義嗎?

再如,蔡總統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從國家財政的角度看,原可受到不分藍綠民眾的支持。但是,主政者推動改革的手法卻極其粗暴,從頭到尾不提政府無法實現年金承諾的原委,更未致歉,卻一味歸咎退休軍公教階級坐享其成,將他們打成人民公敵。

其間,並一再塑造「世代剝奪」及「職業分化」的對立意識,讓年輕世代憎恨年長世代,讓農工階級仇視公教階級,正不啻在社會的傷口上重複撒鹽。這種分化手法,像是經營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合宜模式嗎?

蔡英文是否意識到她的領導已嚴重撕裂了社會,我們無從得知;但無論如何,她和她的執政團隊在決策過程中一再挑起族群、世代、勞資、職業及階級的心結,已到了令人心不安的地步,但外界卻見不到她修補的跡象。

回顧陳水扁執政時,其實也經常會有「暴走」的驚人之舉;但社會及時批判,扁團隊也知道要及時修正。反觀蔡英文,由於她經常用溫柔的語言來包裝其銳利的決策刀鋒,讓人們處於「溫水煮青蛙」的麻痺狀態;俟大家察覺到台灣社會的共識已經被切割得四分五裂,恐怕已經太遲。

過去這一年,台灣的民主制度受到極大的挑戰,台灣的經濟遭到政治的嚴重擠壓,台灣的社會更是傷痕累累,藍綠分治,世代相煎,貧富猜忌。蔡英文的領導模式,能不改弦易轍嗎?

《蔡英文就職周年系列之二》

 

 

經濟/年改避重就輕 徒增社會對立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471867?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5-19 03:00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完全執政」將滿周年,政績多乏善可陳,僅有年金改革獲過半民眾支持,加上民進黨掌握立院多數,通過年金法案易如探囊取物,也將締造蔡總統改革的美名。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高明的政治算計,過程中充斥許多不正義,徒然形成社會對立,和對政府的失去信任,乃至於衍生的經濟、社會後遺症,更加令人擔憂。

就程序不正義而言,從成立年改委員會伊始,就製造職業不均的假議題,並醞釀世代不公的氛圍,甚至主事官員惡言相向,將軍公教抹黑為「繳少少,領多多」的團體,忘了政府本身是軍公教的雇主,要負財務不足的最大責任,而且擺明以多數決方式來決定少數(軍公教)的財產權,根本就不像是號稱「謙卑」或「最會溝通」的政府應有的作為,也埋下軍公教團體反彈的衝突因子。

其次,蔡政府的年改根本就是避重就輕,緩其所急。

對於最早於十年內就會破產的勞保,年改會的對策當初只是調高保費至18%,行政院甚至髮夾彎微調保費至12%,結果只延後二年破產,直接打臉年改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的「年改應以科學為基礎,按照精算數據來規劃,以確保基金永續和世代共享」的說法,也完全違背蔡總統「撐過一個世代」的承諾。

針對比較晚破產的軍公教年金,年改會召集人副總統陳建仁反而刻意以「懸崖勒馬,搶救年金危機」為名畫圖示警,卻不願針對更嚴重的勞保畫個對比圖,由此可知,改革的美名根本就是經過選票的算計,建立在軍公教團體的犧牲之上。

也難怪,年改會對軍公教團體砍至刀刀見骨,召集人選擇性地批評考試院版本「違反永續原則」,卻對行政院對勞工的放寬版置若罔聞,凸顯蔡政府其實沒有面對真正問題的勇氣,只是把問題丟給以後的政權去煩惱,浪得改革的美名。

更諷刺的是,蔡總統一方面說當務之急就是把年金從破產邊緣拉回來,卻急就章地提出八年近兆元,效益不明,甚至可能淪為蚊子建設的前瞻計畫;突然之間財政不是問題,如何教這些有「奪財之恨」的被改革的團體口服心服?

再說,年改會主張將公教年改節省的經費,全部挹注於退撫基金,目的是延後19年破產,也可減輕年輕世代的負擔,改善世代正義。未料民進黨立委竟然改為挹注於地方政府,顯示這些立委們並非真心為了永續和世代正義而改革年金制度,反而是為了配合地方政府籌措前瞻建設的自籌款而露出了馬腳。

眾所周知,年金的財務失衡,主要來自於老年化和少子化,然而蔡政府的年金改革,既缺乏財經專家的參與,更無分析經濟衝擊的能力,精算報告不夠精確,對策毫無過人之處,就只是「減法」兩個字,不外乎「多繳、少領和延退」而已,卻產生許多後遺症。

減法式的對策,只會壓抑年輕世代結婚生子的意願,讓年金制度雪上加霜;而且也會導致減少家庭消費、企業投資,進而衝擊所得成長,傷害總體經濟,從而限縮年金財源收入,增加長照和救助等社福支出,到頭來又會反噬年金制度的永續可能,引發社會問題。

最後,我們還是要提醒政府,職業對立、世代衝突的手段,以及緩其所急、避重就輕的手腕,雖然在政治上可以贏得年金改革的美名,也可能換來選票的淨增加,但失去的卻是更重要的仁道、誠信和信賴保護等等核心價值,不只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尊重,不利於吸引人才投入政府部門,將來勞保破產問題迫在眉睫,前瞻建設淪為浪費之時,現任政府也將被嚴肅檢視責任。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29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