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學生天秤傾斜 陸生救高教 以愛因斯坦思想做為教育改正的起點 歷史新課綱 會毀掉台灣人
2017/06/24 09:37:57瀏覽258|回應0|推薦1

 

 

獨家/「亡國論」發文擦槍走火 楊翠:我驚呆了!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591748?tab=

2017-07-19 09:54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東華大學教授楊翠擔任今年指考國文閱卷人,她日前發文憂心非選題談「國際人才流動」,有9成考生都以台灣為反面材料,沒舉出論證依據,就大談「亡國論」。對此,楊翠受訪時表示,她的文章完全沒有要討論跟考題、考生和閱卷有關的事情,她強調,自己的文章是在討論觀點,只是她舉了個例子,造成大家「畫錯重點」,完全沒想到會「擦槍走火」,「我簡直都驚呆了!」國內各大學教授為指考國、英文考科非選擇題閱卷評分。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侯永全攝影分享

楊翠在文章提到,有9成考生都以台灣作為反面論述材料、沒舉出實際論據就大談「亡國論」。對此,楊翠說,她只要想要去討論,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高比例的考生都會這麼想,「我不是在譴責考生」,她只是想要說,學生是受到主流社會既有的觀點所影響。

楊翠說,國家有很多問題和困難,「可是一直咒罵自己的國家,就能得到改變嗎?」批判是需要有建設性的,要具體提出有哪些地方、哪些問題,以及有什麼方法解決等等。

楊翠說,台灣的處境確實很辛苦,「但一直說自己很慘,也不可能解決問題」,但她說,也不是要說自己有多好,她認為,台灣社會的思維模式太二元思考,似乎當中沒有任何繁複的灰色地帶,乃至於辯證過程,所有都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

楊翠說,她沒有意料到自己的發文會影響到大考中心,她沒有那麼高的警覺心。閱卷只是她的現象觀察,讓大考中心受到很多困擾,很不好意思。

至於有不少考生擔心,人才問題寫負面,分數會被打很低,楊翠表示,「完全不會」,每次要閱卷前都會先開試閱會,通過試閱題之後,才可以正式閱卷。這題題幹所提出的3個材料,包括正面、反面和亦正亦反,所以考生無論提什麼觀點,都不會扣分,評分重點不是觀點。就像今年作文題目「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如果考生沒有「找到自己」,也不會扣分,評分重點是看文字和結構。

 

 

張瑞雄》兩岸學生天秤傾斜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06005807-262105

大陸降低台灣學生的入學標準,現在只要均標就可以申請陸校,這對現在少子化的台灣可說是雪上加霜,中後半段的大學更是剉咧等,未來要招生和留住學生恐怕更辛苦了。

對台灣學生而言,雖然這代表更多的選擇,但實際的情況可能要詳加評估,因為這牽涉到幾個因素:第一是學生想讀的是如北大和清華等一流大學,但均標的學生應該沒什麼機會。退而求其次,其他次等大學或許有機會,但除非未來要留在大陸發展,念這些二流大學還不如在台灣念。

第二點牽涉到台灣教育部的學歷採認問題。目前教育部只承認大陸所謂的985和211大學的學歷,以台灣學測均標的水準要進這些大學可能還是很拚。但如果念一些台灣不承認學歷的大學,未來畢業就無法在台灣工作了。

第三當然是學生本身的適應能力和心態問題,畢竟大陸仍是在政治和言論自由方面管制的地區,對於在台灣已經習慣自由和對網路高度依賴的學生而言,恐怕臉書族會渴死。

對台灣的中後段大學而言,可能會感到芒刺在背,所以必須增加競爭力和吸引力來留住學生。或許很多大學會提供很多獎助學金或強調其優勢,不過對過度自由和鬆散的台灣學風,反而要嚴格要求學生,洗刷以往學力不佳和學用落差的惡名。否則長此以往,當台灣的企業喜歡大陸畢業的學生時,那才是台灣各大學的崩盤。

一般來講,台灣學生去大陸沒什麼限制,反之大陸對學生來台有諸多的限制,台灣對大陸來的學生也有很多限制,如三限六不等,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兩邊學生的交流數量恐怕會失衡,教育部應該要有所作為。而要有更多的學生來台,必須和對岸協商,但以目前兩岸的政治現況,兩岸要協商卻很難。

由兩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實況可知,執政黨的兩岸不交流政策在很多地方都會窒礙難行,兩岸的學生天秤恐怕會愈來愈傾斜。

(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中時快評》陸生救高教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06005223-262103

蔡政府執政以來,外界一直擔憂陸生赴台數量會大幅下降,今年大學部榜單揭曉,證明這種擔憂絕非杞人憂天。大陸將名額減半,只有不足千人被錄取,而報名人數也連續3年下降,只剩下1906人,比起兩年前的3572人也幾乎是腰斬。這意味著,台灣開放招收陸生6年以來,台灣對陸生的吸引力不增反降。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局面,當然跟現在兩岸關係的緊張有關,但更重要的是,這其實是民進黨一直以來進行反中政治操作導致的惡果。眾所周知,台灣高教面臨內憂外患局面,因此渴望招收更多陸生來幫助緩解危機,對此民進黨當然知之甚明,但出於反中意識型態的考量,從一開始就擺出強烈阻擋的姿態,並迫使當時的馬政府採取三限六不政策,但這種明顯的歧視性政策給在台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社會各界不斷呼籲改善陸生在台的就學待遇,後來民進黨面對壓力也終於鬆口,願意將陸生納入健保體系,只是仍有所保留,待到其執政以後也是虛與委蛇,不了了之。

如今惡果顯現,最大的受害者當然還是台灣自己。陸生已經產成負面印象,家長更是表現出深深的疑慮。換句話說,現在蔡政府就算取消三限六不恐怕也難挽救頹勢。

問題在於,台灣高教的危機不能不救,否則就會損及眾多教師和行政人員的權益,並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民進黨現在已是執政黨,必須改變過去短視的操作手法,正視兩岸合作的正面意義,不要空喊口號,採取切實行動改善陸生待遇,以期最大限度挽回損失。

 

社論-以愛因斯坦思想做為教育改正的起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24000033-260202

我國升學主義掛帥,填鴨式教育的困境歷經20多年教改,情況非僅未改善,反而更嚴重,日前兒福聯盟公布的「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顯示,如今學生升學壓力較以往更大,5成的學生出現學習疲勞,近13%甚至已到了過勞的程度。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教育就是用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沒錯,教育確實有助於經濟,但是教育更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從學習裡獲得樂趣,並從其中領悟人生、哲學、科學、文化及群己相處的美善。愛因斯坦說的好:「學校教育應該要讓學生以接受禮物的心情來領受,而非艱苦的任務來負擔,太多太雜的學科所造成的沉重負擔,大大不利於獨立思考的發展。」

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不該那麼功利的只強調經濟競爭力,而該回歸教育本質,學習的樂趣,如此所形成的社會文化反而更有助於經濟的發展,更能培養出人才,也更能創造理性和諧又有深度的社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零碎的、表象的教改,而是要徹徹底底的改變教育思維,改變升學制度,喚起老師的教學熱情,並把學習樂趣還給學生,惟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會有新氣象,若仍因循於目前的升學制度,填鴨式教育,除了累死小孩,造就考試高手,是培養不出真正人才的。

我們就以國文《張釋之執法》這一課為例,文中敘述漢文帝某日乘馬車過橋,為橋下行人所驚,遂逮捕此人交付廷尉張釋之審理,張處以罰金結案,此一輕判讓文帝大怒,張釋之說:「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錯其手足?」此文摘自史記,敘事淺白,字字珠璣,學生不僅自文中可習得法治的重要,對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也大有裨益,然而我們的考試卻盡出一些吹毛求疵的題目,什麼詞性、主語、謂語、判斷句、表態句,完全忽略了文章所要傳達的思想,司馬遷若看到這樣的試卷,只怕也要掩卷長嘆了。

數學亦然,因式分解與隨後的一元二次方程式密切相關,其兩根的代數意義與幾何意義也是互為表裡,至求極大、極小值時更已觸及微分學,其思想係一脈相承,羅素說:「數學擁有的不僅是真理,而且還有至高無上的美。」但學子們在升學壓力下,哪有閒情領略數學之美,不懂就背,考完即忘,這實在是教育資源的重大損失,這個教學制度不改,我們只會創造算術高手,而不可能培養出羅素、彭加勒這類有哲學思想的數學家。

再如經濟學,10多年前列入高中公民課程,隨後國中、國小也開始教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只是中、小學普遍沒有經濟學的師資,如何解釋市場供需、經濟成長、通膨、失業與財政?到最後不是流於囫圇吞棗,即是不知所云,甚至張冠李戴把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與李嘉圖的比較利益混為一談者,亦屢見不鮮。經濟學既要列入課程,自應培養師資,教材也應偏重思維而非理財,如此才能讓學生領略經濟學的美妙與趣味,若能如此,來日或可培養出亞當斯密、凱因斯等一流思想家亦未可知。

我們政府10多年來一直在談人才,然而人才得自小培養起,長期以來僵化的中、小學教育已限制了學子們的想像力及獨立思考,不改善中、小學的學習方式,而期待於日後的大學教育裡出現大放異彩的人才,那是在作夢。政府10多年來時而提「高等教育促進方案」、「一流大學計畫」、時而有「人才宣言」、忽而成立「人才政策會報」、忽而研擬「人才培育白皮書」,這些計畫短則千字、長則萬言,多數只著眼於預算,究其初衷,完全看不出對教育處境的迫切感。年復一年,不同的部長談論同樣的事,卻原地踏步,部長與立委在立院不斷出現似曾相似夢囈般的對話,教育淪落至此,國力如何不流失?

行政院日前向立法院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專法」,此一專法旨在放寬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工作的限制,人才一事又引起各界關注。在全球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人才競爭已難避免,我們固應保護本國青年的就業權益,但卻不可能自外於全球化的發展,根本之道仍在於改革當前這種捨本逐末的考試制度,以讓學子們能隨著學習樂趣的升高而有更寬闊的視野,惟有如此才能無畏於人才的開放。

前中研院院長吳大猷非常關心教育,他曾為文指出:「培育人才不能掛在嘴邊說,更不宜玩統計數字遊戲,舉統計數字往往是躲避對實情作深入了解的懶辦法。…我們的中學、大學的課程和教學,都犯一通病,即在表面上訂高的標準,而不務實,致給予學生以不足的基礎訓練。」這席話道出了我國教育當局慣於作表面文章而缺乏熱情的通病,30年前如此,今日亦然,不根除此一通病,何來人才?沒有人才,何來國力?沒有國力,何來經濟競爭力?此理甚明,我國近年國力日疲,實非偶然,盼當局儘速改正之。

(工商時報)

 

 

中時社論》大人何忍讓過半兒童疲勞學習

兒童福利聯盟14日公布「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竟有過半學童學習疲勞、超過1成過勞。(張立勳攝)

兒童福利聯盟14日公布「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竟有過半學童學習疲勞、超過1成過勞。這驚人數據說明教改一場空,標榜學習減壓的12年國教,上路6年學生的學習壓力不但沒減少,反而壓得國中小學生喘不過氣。

教改從1994年推動迄今,制度一變再變,教育亂象叢生。2011年教育部公布12年國教方案,取消採計在校成績,以會考取代基測,強調會考只是成就評量,不是唯一的升學依據,反而導致學生要學的科目更多、學習壓力更大。

最明顯的是幼教及國小才藝班蓬勃發展的異象,因國中教育會考雖是成績評量,不再像基測採用百分量尺,在家長及學生的認知上,會考就是考試,取代基測只是換湯不換藥,同樣是人生第一場重要的升學考試。

人生第一仗輸不得,家長關注的壓力自然往下延伸。一條鞭升學體制的明星私立中學成了許多家長的最愛,子女從幼兒園一路學習上來,到5、6年級就上緊發條學習各種才藝,搶進升學率高的國中再瘋狂補習,會考拚進5A6級分群組,才有機會擠進明星高中。

而要進第一志願明星高中,考生必須「多元學習表現積分」及「志願序積分」拿到滿分36分。在這種起跑點不公平的制度下,經濟優勢家庭從幼兒園小班就開始卡位,小孩上大班就參加正音班及才藝班,進了國小才銜接得上各種才藝學習,功課才能擠進前段班。

擠進了升學率高的國中,更是學習加壓的開始。教育部雖鼓勵中小學推動「延後上學」,讓學生可以一周兩天不必趕來參加學校早自習,同時希望老師不要給太多作業、多元評量,將紙筆測驗最小化,不能公布校排名或班排名,避免惡性競爭。這些用意良善的柔性規定,都只是教育部一廂情願的想法。

教學現場升學主義至上,各國中只有拚戰得更激烈,目標都是衝高會考5A6級分考生占比。於是私校延長放學時間,有的學校甚至以家長陪讀名義,留校至晚上10點,學校雖不會公布考試成績,卻會公布百分比,自己的成績排第幾名,家長及學生心知肚明,壓力不減反增。

出席兒盟記者會的7年級生可涵,讀的是公立學校,同樣得面臨漫無止境、日以繼夜的疲勞轟炸學習,每天寫功課時間至少2小時,放學後補習至晚上10點,回到家再忙作業,通常深夜12點才能就寢,睡眠時間幾乎都不超過7小時。

這是才國中一年級的學生,發自內心萬般無助的感性吶喊,教育官員、老師及家長們可曾用心傾聽?小小年紀的她,為了準備人生第一仗,從小趕鴨子上架學習,永遠有做不完的課業,每天睡不足7小時,經年累月任誰都會呈現疲態。

這種變相加壓的12年國教體制,導致原本該有快樂童年的國中小學生,依兒盟調查逾半數(50.4%)的5、6、7、8年級學童已有學習疲勞情形,甚至多達12.7%的學生已是學習過勞,整體疲勞分數對照6年前,國中生與六都學生的學習疲勞程度都較嚴重。

兒盟這次在全台共發出2000份問卷隨機抽樣調查,回收1708份有效問卷。值得注意的是,不只36.6%的孩子在上完一天的課和補習後,整個人都累垮了,逾1成(13.4%)孩子因為課業壓力而焦慮到失眠,甚至有6.5%的學生出現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這是教改揠苗助長的一大警訊。

誠然,國中小學生呈現學習過勞現象,主要壓力來源是父母親,畢竟多數人仍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科舉思維,把價值觀移植在子女身上。但父母的加壓其實來自教改制度的不確定性,例如大學考招新舊制的變革,吵了又吵、變了又變,只要稍一改變,就直接影響最基礎的12年國教。

持平論述,家長盲目追求齊頭式的高等學歷,雖是12年國教變調的原因之一,教育部也應深思12年國教的核心,是讓學生有效學習、獲得關鍵能力,而不是空喊「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優質銜接」等口號。

教育原本應單純,12年國教的理想全面免試入學用意良善,但制度的扭曲導致上路6年來,只是不斷地把學習壓力往下延伸。英國政治哲學家海耶克名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教育當局應全面興革活化教學,別讓錯亂的善意戕害下一代。

 

 

周行一/以夢想準備未來

2017-06-10 02:35聯合報 周行一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1527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我常問學生:「畢業後要做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是:「還不知道!」「還在想!」「想要選擇某種職業。」偶而學生會提到對某些方向很有興趣,但是幾乎沒有人談夢想。我常想,如果跟學生繼續聊下去,就算他們當時沒有清晰的夢想,卻可以被導引去思考這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年輕人聊職涯未來時,談的多半是職業、工作、賺錢,這種思考方式頗為危險,在未來難以捉摸的時代裡,會有許多人非預警地失去工作,而且沒有能力轉換技能去找到另外一個工作,較幸運者必須接受一個所得更低的工作,這將是貧富差距更形擴大的最重要原因,技能高的人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得到很高的所得,而技能平常的人所得不高,或者隨時可被取代。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行業將來不是會消失,就是工作內涵會有極大的差異。幾個職業圍棋士集體打不過一台電腦,表示將來想做職業棋士的人一定會減少;當虛擬與擴充實境技術可以讓人們擬真地浸淫在文物裡時,博物館的導覽員恐怕很快會沒工作了;隨著翻譯軟體逐漸愈來愈精準,翻譯者必須能利用軟體做初步的翻譯,再以自己的能力彌補軟體的不足。這些趨勢正在社會所有角落內發生,無一倖免。

世界已經變化到完全無法預測,常聽人講的:「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已經是常態,什麼樣的人才能在這種完全無法掌握的未來裡活得好呢?只有能夠持續進步,不停適應的人方能處變不驚,但是什麼樣的人會有這種持續進步的動力,不停適應的耐力呢?有夢想可以去追求的人比較有可能。

如果夢想是只想要有一個工作,得到之後就失去了目標;如果有了工作之後想要升遷,升官後可能發現公司快不見了;如果還認為服公職是有保障的,你已經與社會現實脫節了!以職涯發展為夢想會給我們進步的動力,但適應力可能有限,我們會以自己認知的工作需要思考未來,例如想當老師的人,會去選修考教師證所必須修的課程,不太會去思考做老師以外所需要的學習,未來當環境變化時會不知所措。

所以工作或職業不是理想的夢想,必須有更高層次的抱負,思緒才能跳脫出工作或職業的框架,很自然地關注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不僅學習在原有的工作範圍內生存,也學習到超出現在所需的技能,增加了應變力,當環境改變時,適應力比別人強。

有夢想才會有熱情,激發不斷學習的動力,這種自發的,永不止息的學習慾望,才是人們生存發展的最重要能力。古人說:「豫則立」,在一個充滿未知的時代裡,有熱情不斷成長的人,才是真正為未來準備的人。

如果有一個老師的夢想是要不斷培育對世界有貢獻的下一代,她一定會不停思考巨變社會中的學生將來如何發展,持續追求新知會是她的日常生活習慣,經常調整教材、教法會是家常便飯;如果夢想只是做老師這個工作,一開始還有工作的熱誠,久而久之教書只是一件工作而已。

你現在也許還沒找到夢想,沒有關係,尋找的過程已經在心中燃起了熱情的火種,當夢想漸漸成型時時,火種會變成熊熊的火焰,就像熱氣球一樣,驅使自己不斷提升,照亮別人。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勿用多元之名 包裝一元史觀

2017-06-21 03:03聯合報 呂謦煒/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3656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歷史課綱每次修改,都能捲起千堆雪。扁政府推同心圓史觀、馬政府推課綱微調,都引發不同政治立場的人質疑,可見各種史觀其實背後包含著政治意識形態在內。

報載國教院準備擬定新的社會課綱,將取消過去的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分冊,改分為三個領域,並將中國史放入東亞脈絡中討論。雖然國教院表示草案還未經過國教院課發會的研議和確認,完整內容要到七月才公布,但報導的引述應非空穴來風。

而若真如媒體所言,則這樣的課綱,意識形態就很清楚:以多元之名,行文化台獨之實;這樣的新課綱,想要建構的是全新的僅有台灣的民族國家認同。

如「現代國家的形塑」指的是「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而討論中國史的領域是「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這樣的課綱已經完全將中國作為「他者」來處理,僅將台澎金馬視為一體,而沒有討論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歷史脈絡。

舉例而言,多數台灣民眾的祖先、文化、血緣都來自於大陸,台灣於清朝時期已經與中國融為一體,因殖民主義侵略而分離,即使主權復歸中國,再因國共內戰因素,兩岸分離至今;而現在蔡英文所執政的中華民國,是於一九一二年在中國大陸建立,目前憲法主權範圍包含中國大陸與台灣在內,僅治權限於台灣。

但依報載的新課綱,學生將無從理解中華民國之所以會來到台灣、為什麼與台灣有關,也不能了解為什麼中華民國與中共政權之間在領土上還有如此爭議與妥協,或者為什麼要以包含九二共識在內各種「一中」的論述來表述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更忽略了許多台灣民眾對歷史的理解與這樣的課綱不符合。如果真的採行這樣的課綱,美其名是多元,其實是以多元之名,包裝一元的台獨史觀。

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正因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所以台灣各界才會對中國大陸有各種南轅北轍的立場與認知。每個人的歷史記憶不盡相同,僅講述一部分人的歷史觀點,而忽視另一部分人的歷史理解,這樣的作法才不是多元。

無論是老國民黨的「大中國思維」或民進黨「台灣主體性」等以課綱作為國族認同凝聚的意識形態工具,不應再持續下去。我們應該破除這種具有單一歷史觀點與標準答案的歷史課綱與考試方法,讓各色的歷史理解都能在課本裡有呈現與討論的機會,課本僅限於呈現事實,不該有任何的詮釋或引導。這樣不僅有助於增強學生對人文議題的思辨能力,更有助於台灣內部的凝聚,甚至是兩岸關係免於敵對。

讓莘莘學子學習的內容中立化,破除單一標準答案與課本預設詮釋,免於被政治操控。讓我們齊聲呼籲:建立一個真正多元的課綱!

 

 

 歷史新課綱 會毀掉台灣人

2017-06-25 00:57聯合報 白依/社會趨勢觀察者(高雄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4736?from=udn-relatednews_ch2

所謂:「欲興其國者先興其史,欲滅其國者,先滅其史」。十二年國教社會新課綱草案曝光,歷史課程有重大變革,高中歷史三分為台灣史、世界史、東亞史,中國史放入東亞脈絡。

當初學生反課綱行動的幕後支持者,如今上台主導新課綱,有此巨大變革並不意外;但就新課綱架構看,既滅不掉中國,也興不了台灣國,卻會毀掉台灣人的生存條件。

一、毀掉了台灣人的主體

誠如歷史科召集人,政大副教授金仕起說的,新課綱不是要讓高中生準備去當史學家,在民主時代要強調以人民為主體。的確,歷史應以人民為主體,但台灣人民主體,九成以上是漢人!今天打著多元族群旗幟,企圖摧毀漢民族主體性,就像股份不到一成的幾個小股東,要趕走有九成以上股份的一個大股東。

台灣漢民族與大陸漢民族有大同也有小異;同的是華夏文化,漢唐血脈,異的是台灣經歷與感情;所以增加台灣史應該,但切離中華史則不當,毀棄中華歷史文化則是摧毀台灣人的漢魂,難道以和魂取代,達到「和魂台魄」的目的?

二、毀掉了台灣人的智慧

習川會面,美國總統川普讓外孫女表演中國詩歌。五歲小女孩為何要學中文?當然父母清楚,未來通曉兩國語言才能縱橫天下。當今美、歐及日本學中文人數快速增加,而有志菁英不但學中文,還修中國史,因為歷史是智慧教育;熟悉中國史,才具備與中國人交往或較量的智慧;今天新課綱將中國史見外且萎縮,毀不掉中國崛起,卻毀掉了台灣後人的智慧。過去高中歷史十二學分,目前是八學分,還要減為六學分,台灣後生智慧,能不再往下跌?

三、毀掉台灣人的團結

學分少了四分之一,相對於中國史、世界史的縮減,台灣史相對增加,台灣五百年歷史,包含移民史、日本殖民史,和中華民國統治史。就移民史部分,是要勾起閩粵、漳泉械鬥,讓大家知道客家義民廟祭的是殺閩南人,也被閩南人殺的客家人,對族群團結是有利或有害?

日治時代,誘殺、殘殺多少數目的漢人、多大比例的原住民,是否要正確交代?又有多少冒充台灣菁英的日本皇民?二二八事件,國軍殺害的台灣人已不斷「再」追查,但事件中全家被殺光的外省人,他們沒有親人,及有擔當的政黨、政府為其伸冤,是否也該交待清楚?

這些是否會讓已淡化的閩粵仇恨,已融合的省籍情結再度呈現,從而毀掉台灣人的團結。

四、毀掉了台灣人的格局

某外籍機構要招幾位台灣人,因待遇不錯,應徵者不少;但知道工作內容是到落後地區,立即有七成打退堂鼓。我向日籍主管說,台灣青年與日本一樣,只想「小確幸」;他嚴肅的回說:小確幸是看淡名利慾望的心胸豁達;如果視野格局「小」,「怯」於往艱難困境闖蕩,只心存僥「倖」,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那是心胸狹窄的「小怯倖」。

今天歷史新課網,學分減少,學生對中國、世界了解更少,自然視野格局更「小」、更「怯」於闖蕩,更圖僥「倖」,台灣的未來能不更悲慘?

所以,我憂心歷史新課綱,可能毀掉了台灣人的主體,智慧、團結、格局,執政者別再裝睡?

 

 

劉新圓》中國史沒了 還有台灣主體?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19005676-262105

 

段心儀》沒有中國史 哪來東亞史

 

 

歷史新課綱 莫忘「來台祖」

2017-07-07 02:59聯合報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68775?from=udn-relatednews_ch2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高中歷史的中國史,擺脫傳統朝代史鋪陳方式,改以東亞脈絡敘述,在學界引發激烈討論。圖為2013年高中歷史課本。 本報資料照分享

小時候,廳堂的祖先牌位有句對聯「晨昏須荐祖宗香」,我永銘在心。牌位上註明:「來台祖第○世」,每一世的祖先名號都能朗朗上口;重要的是早晚要點香膜拜,初一、十五要更換水酒,用誠敬的心來感謝祖宗的庇佑,激發思古之幽情。

後來嫁入客家家庭時,公公要我重新謄寫祖先牌位時,一樣出現「來台祖第○世」字樣,所不同的是客家祖先從廣東過來,而我祖先是從福建渡海來台;不管是廣東、福建或其他省分,都是中國大陸版圖,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每年掃墓時,在墓碑上也出現「來台祖」字樣,別家墓園也如此,可見我們的血緣與大陸息息相關。前副總統呂秀蓮曾返故鄉漳州南靖縣書洋鄉田中村祭祖;陳水扁從二○○○年當選總統後,友人曾為他跑到大陸代為尋根,查到他的開台祖是陳烏,祖籍地位於福建詔安縣太平鎮白葉村星斗樓;只有總統蔡英文刻意用屏東枋山作為祖籍,可知她是個「非常人」。

在規劃歷史新課綱時,把中國大陸歸類為東亞史,切割意味相當明顯,雖然狡辯「以台灣為中心」來編,但是也不必然要把大陸歸類為外國史,硬生生切斷我們後代與祖先的關係,若沒有「來台祖」,難道我們都是石頭迸出來的嗎?沒有一脈相傳的中華民國,難道這個國家也是無中生有嗎?

蔡英文追殺式的軍公教年金改革,我默默承擔,畢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掙扎沒用;但祖先仙逝,只能用慎終追遠來憑弔;連這都不放過。

 

 

聯合/嘴砲課綱要把「天然獨」推向戰場?

2017-07-07 02:41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6876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美國一位資深官員日前會見前外長錢復率領的訪問團時,直言「台灣的安全要靠自己」,還說台灣的募兵制政策是錯誤的,應慎重考慮恢復「徵兵制」。此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台灣必須用自己的充員兵去嚇阻中共進犯,萬一台海陷入戰爭,仗得自己打,美國並不想用美國大兵代勞。

美方很清楚地看到,台灣雖繼續向美購買武器,卻欠缺自我防衛的強烈意志。而且,募兵制不僅無法提升軍隊的素質,反而造成國民對於安全防衛意識的普遍低落。

從李登輝時代開始,台灣的「政治主張」與「兵役設計」,即一再出現兩相背離的現象:一方面,藉由政治民主進程催化台獨聲勢;另一方面,卻在軍事上裁兵減員,淡化憂患意識,並將徵兵制改為募兵。演變至今,台獨口號高唱入雲,但台獨聖戰卻沒人想打。

李登輝權力漸固的九○年代初期,「募兵制」即蠢蠢欲動。當時國會的所謂「主流派」立委紛紛為募兵制陳詞,軍人出身的郝柏村雖稱「陸軍是我們最後一張王牌」絕不能裁,卻孤掌難鳴,李登輝執政後期即以「精實」為名進行裁軍。其後,提出「一邊一國」的陳水扁,並不思壯大兵員,反而開始籌劃全募兵的期程,募兵制自此走上不歸路。到了馬英九,也只能「扁規馬隨」。

募兵制優劣,有其專業上的衡量標準;但是,當年主政者不曾想到的負面影響卻是,曾讓台灣走過冷戰威脅的精神武裝,隨著募兵進程飄散在風中。時至今日,台獨主張如同政治的「新潮流」,太陽花世代更被蔡英文封為「天然獨」。但弔詭的是,問誰願意為台獨奔赴戰場,卻看不出與台獨意識足堪比擬的戰鬥意志。去年底美國杜克大學的民調,顯示願為台獨奔赴戰場的比率竟然不到一成五,想要逃跑、或出國避難的比率顯然更高。

這種口頭與行動的矛盾,讓大陸民運人士王丹也不得不直言:台灣若不願意流血,就不要再去講獨立了,因為「那就是嘴砲」。有人以王丹鼓吹流血而譴責他,獨派則嘲諷:在海外推動中國民主,不亦是另一種嘴砲?但無論如何,「嘴砲」二字卻像一根針,戳破台獨氣球的虛假謊言。

華府官員與王丹的警語,並不純粹是巧合;台灣此刻呈現出來對於台獨盲目的樂觀,是他們出言示警的主要背景。眼前又有一例:蔡英文竟任令其教育部推出將中國史邊緣化的歷史課綱,中國被矮化為與泰國、緬甸、韓國等東亞國家無異的遙遠「他者」,這課綱一旦推出,將完全刨除新世代的歷史記憶。

歸根究柢,這樣的課綱不亦就是一種「嘴砲」?「嘴砲課綱」的作用,是讓新世代否棄自己的中國文化淵源,彷彿台灣人是像孫悟空般從石頭裡迸出來的民族;然而,台獨的咒語雖然層見迭出,卻未能催生出真正願意為此一戰的「勇敢的台灣人」。那麼,高唱入雲的台獨口號,要教誰去實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共解放軍正蛻變為更強盛的現代化部隊,相對地,川普政府卻領導美國走向更孤立、更荒誕的境地,美軍僅偶爾派軍艦到南海刷一下存在感。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主政者卻以為美國還是永遠的靠山,故意要繃緊兩岸關係,如此,是把台灣安全當一回事的負責作法嗎?

華府官員那句「台灣的安全要靠自己」的忠告,當然不只有軍事的含義;它更深的警示是:台灣必須自己負責,在政治上和北京謀求一個共同可行的框架,以化解北京動武的衝動。然而,蔡英文卻不作此想,反而加速「嘴砲課綱」的編製,催化兩岸仇恨意識,她想把年輕世代的命運帶向何方?

嘴砲課綱,其實就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一個人阿Q也就罷了,但要讓台灣的未來世代都變成阿Q,這將是多可怕的悲劇!

 

聯合/蔡政府將端出媚俗去中的歷史課綱

2017-07-05 00:55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64388?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公告,歷史科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脈絡,中國史大減內容並移至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世界史則著重台灣與世界互動。這份期望以台灣為主體建構下一代史觀的新課綱,引發「文化台獨」的質疑,也對台灣社會和兩岸關係投下更多陰影。

扁政府時代的歷史課綱,已將「台灣史」與「中國史」並立;蔡政府更採取去中國化的剪裁方式,不再清楚劃分台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而改為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分域架構。究其實,旨在凸出台灣的主體建構,而模糊中國的歷史脈絡,切斷台灣與中國的連結,而強化台灣與世界的互動。

弔詭的是,在台灣史分域,「現代國家的形塑」是重要主題,討論「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但第二分域裡的中國史,國家不是重點,中國史只是東亞史的一部分,中國的歷史無須詳研,重點擺在「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從而,第三分域的「台灣與世界」,看起來更像是「從台灣看天下」的世界史。

新課綱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凸顯以人民為主體的歷史,要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話說得好聽,但如果為媚俗、乃至媚獨而扭曲歷史,或為意識形態而剪裁歷史,只會讓歷史變成政治的工具,誤導下一代的學習。拆解中國歷史脈絡,名為學生主體,實為框限學生思考。難道能為了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而拼拗出「沒有中國」的台灣史,和「不能沒有台灣」的世界史?難道能為了模糊台灣與中國的連結,而裁剪出「沒有台灣」只塞在東亞史一角的中國史?

新課綱要以人民為主體,翻轉看待歷史的角度。例如,課綱說明提到的「黃巾之徒」,歷史課綱主持人金仕起曾說要從人民的角度去思考東漢的農民運動黃巾之亂,而不能從皇帝的角度看待。史觀翻轉當然是必要的多元歷史思考,但這不是蔡政府的創舉,毛澤東早就用過。毛澤東說「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其背後,卻是全套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歷史是人民的歷史,不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因此,黃巾之亂成為中共頌揚的農民起義,以呼應毛澤東的農民革命。現在蔡政府端出一部「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卻不惜抄襲中共的史觀翻轉,豈不矛盾?或者,這只是跟隨全球民粹風潮媚俗上演「人民的名義」?

通過教育形塑的歷史意識,是凝聚國家認同的重要工具,也是建構國家主體性的基礎。蔡英文洋洋得意的「天然獨」,其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同樣的,各方對「文化台獨」的質疑,恐怕也不是無的放矢。蔡政府上台之初,許多人即認為教育部長和文化部長的任命,可能隱藏著「文化台獨」的意圖;從教長一上任就廢掉馬政府的課綱微調,到如今修出這樣的歷史課綱,正證實了外界的疑慮。

國教院辯稱,目前只是草案,尚須公告、公聽等程序;教育部也說還在討論,還沒定案。這種說法,只是以程序技術性迴避實質問題,就和前瞻建設審查一樣,玩的都是「頭過身就過」的政治遊戲,等到木已成舟,人們如何再「狗吠火車」?

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全面崩落,內外交迫的蔡政府,或許想用「去中國化」的課綱向獨派邀功。問題是,一部「去中國化」的課綱,或許可以溫水煮青蛙打造更多「天然獨」,卻絕不可能為台灣打造和平與繁榮。對中華民國的柔性背叛,對中國歷史的蠻橫切割,對中華文化的棄捨決絕,都只會撕裂社會,把兩岸關係推向墜崖的絕境。

歷史的詮釋,作為教師的學術自由,應受尊重;但歷史作為學生的學習內容,不能恣意裁切與扭曲,課綱作為國家的教育綱領,更不容揮斬歷史紐帶,背離憲法精神。教育部須懸崖勒馬!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511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