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輪機員.. 教授低薪、李家同批政府「沒腦」大人何忍讓過半兒童疲勞學習 以夢想準備未來 學生怒延畢大六 教授..
2017/06/16 15:41:38瀏覽494|回應0|推薦0

 

訓練差、隨便混 台灣輪機員競爭力在流失

2017-07-27 03:17聯合報 田文國/海洋大學商船系兼任教授、商船輪機長(基隆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06665?from=udn-hotnews_ch2

我來自航運界,有二十年實務經驗,我看到、我也參與了國內輪機員大管輪晉升訓練,有極為深刻感受。我知道市場要的是什麼,希望當局能夠重視問題。

首先,受訓時數簡直毫無意義:針對管理級(大管輪)晉升訓練,交通部雖提供卅二小時課程(上課四天),包括主機 、英文寫作、維修、電控、海上汙染、輪工及模擬機等科目。惟蜻蜓點水似的上課,無法深入,加上受訓學員只管背考古題答案,毫無學習動機,平白浪費政府的時間及金錢。

相較於中國大陸完整受訓四個月,學費為自付一萬人民幣,四個月紮實的訓練加上船員自費,連作夢他們都得用心學習,未來的競爭力能夠接受市場嚴厲的考核。

其次,報考經歷為十八個月管輪,資歷太淺及不足:那是STCW公約要求的最低經歷。筆者在課堂上詢問學員有關發電機的基礎知識,(大管輪)晉升訓練學員竟回答,未曾做過二管輪,報考大管輪竟然尚未做過二管;如果學員幸運考上,加上國內因缺乏船員而直接升任大管,將來因經驗不足而造成任何損害,市場會對台灣輪機員嚴厲考核,尤其保險公司更會直接挑戰台灣船員能力考核是否合宜。

相較中國大陸報考經歷,要求必須做滿十八個月三管輪及滿十二個月的二管輪,服務資歷完整,且尚須完整無缺受訓四個月,台灣未來的競爭力在哪,明顯已被邊緣化了。

更令人氣結的是,公費受訓報名後不來。這種嚴重浪費社會資源及政府公帑的行為必須禁止;不付費造成學員不珍惜機會,老師無法教,學員也不想學,書根本就不必看了。反正考選擇題是碰運氣,運氣好時說不定自己考上了都很意外。

今後必須收取高額受訓報名費用(至少五萬元),逼學員用心看書長進,提升我國船員市場競爭力。我對官員講過很多次了,政府好像不敢像砍公教年金時的速度與魄力。如今再不做,當全部失去市場時,時間就不會站在我國這邊了。

現在台灣學員品質,我個人評估已不具市場競爭力。畢業同學上船實習後返台的建言,台灣學員普遍在數理學科輸給中國大陸一截,英文更輸菲律賓,對我輪機員極為不利。

中國大陸每年訓練超過二萬以上甲級船員,菲律賓每年訓練超過一萬以上甲級船員,在量方面台灣已無法挽回,如果在質的方面再無法扳回一城;未來我國海運前程,我實在不敢想像。

有人說,台灣船員薪資不高是台灣船員過剩造成,真是這樣嗎?中華海員月刊長期都有四分之一篇幅在招募船員;台灣不只缺船員,更缺有品質有競爭力優勢的船員。

船員薪資是品質的表徵,這是品質致勝的時代,只要拿出應具的品質及競爭力,薪資會反映回來,只是會有一點時差而已。

 

 

 

有地蓋豪宅 無處建校舍

2017-06-23 03:11聯合報 蘇千松/工(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1098?from=udn-relatednews_ch2

六月是畢業季,日前參加孩子畢業典禮,校長發表感言時說到,因學校無禮堂辦理,租借他館辦理,又因連日豪雨、館內漏水差點開天窗等。

這是新店區唯一國民中學,政府有地讓建商蓋豪宅,卻連座像樣的多功能體育館都沒有,房價直衝北市,卻忽略廣大莘莘學子;所謂前瞻建設,能否留意地方急需的基礎建設呢?請提供完善學子學習的場所,別搞那些蚊子建設,浪費公帑。

 

 

李家同:電機系畢業生A到Z不會寫 工友都做不成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537535?from=udn-hotnews_ch2

2017-06-21 13:17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對於日前各大學設立英文畢業門檻引發爭議,李家同今天上電台受訪時,「辦教育不能自欺欺人」,因為現在大學就算有英文畢業門檻,但如果門檻沒過,還是可以再去參加暑期的課程,及格就可以畢業。他直言,大學都在「做假」。

李家同還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去應徵工友,公司要求要看得懂英文字,要這名學生從A寫到Z,但這個電機系畢業生寫了兩次,都沒有通過,「連工友都做不成」。他說,現在的問題,不是要談是否要有英文畢業門檻,而是要問大學生英文程度有沒有很大的差距。

李家同指出,小學生就該有最低的標準,到了國中就來不及,最重要的是每一個階段都要有「品質管理」,且對每一個系的要求,應該要有不一樣的標準,例如台清交的電機系要高一點,最低要求要學生看得懂英文教科書,而老師要負這個責任,每周要求學生翻譯一小段原文書,「幾年下來,學生就會變厲害。」

 

 

李家同再嘆:整個國家都怕年輕人 不怕我這種老年人

2017-06-21 12:44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537408?from=udn-hotnews_ch2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日前出席金門大學畢業典裡致詞時,台下一大半學生離席,引發「禮貌」與「尊重」的論辨。李家同上午上廣播節目時感嘆,老師本來應教學生要有基本的禮貌與規矩,但學校、甚至整個國家都怕得罪年輕人,他相信哈佛、劍橋的學生不會這樣做。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右)10日出席金門大學畢業典禮並致詞,金大校長黃奇(左)致贈紀念品。 中央社分享

POP Radio台北流行廣播電台上午邀李家同上節目《POP搶先爆》,主持人黃光芹一開始就請李家同談金大畢典演講時學生離席遭網路熱議一事。

李家同強調,他上台之前,已有金大校長等4個人先講過話,學生其實已走得差不多了。他上台講話時,反而沒什麼學生離開。

他說,當天會場的確熱,但這是學校的問題,不是他的問題;更何況,國外有些的學校畢典,甚至在戶外舉行,也沒有大半學生離席。

他當天發現,有些學生從會場左後門進來,走一走,晃了一下,連坐都沒坐,又從右後門出去,擺明不是來聽演講的,「是因為外面熱,進來吹一下冷氣嗎?」「在莊嚴的畢業典禮,可以這樣嗎?」

他重申,如果是哈佛、劍橋等頂尖大學的學生,會這樣做嗎?學生也只在學校才敢這麼做,若進了台積電,聽張忠謀演講,敢這樣做嗎?

但他認為,金大這件事是特例,不是每個學校都這樣,他去年到中正大學演講,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底下鴉雀無聲;之前到中興、華梵大學演講,也都沒問題。

李家同強調,做老師的,總要訂出一些基本的規矩,教出來的學生,要有基本的禮貌;世大運場館、桃園機場大樓之所以會漏雨,都是因為不守規矩,為何台積電蓋的廠房,從沒聽說會漏雨?

他感嘆,「很多老師怕學生,應該說,整個國家都怕年輕人,不怕我這種老年人。」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10日在金門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看到台下學生走了一大半,重話表示,學生在師長致詞前離席,是對講員人格的不尊重,盼金大學生像個大學生。 中央社

 

 

李家同談金大事件:學生對學校有驕傲感 就不會發生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537496?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6-21 12:55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6月初應邀出席金大畢業典禮,因致詞時台下學生進進出出,李直接在台上批評學生,在師長致詞前離席,對台上演講者是相當的不尊重。李家同今天上電台受訪,重申「我沒有罵」,只是提醒學生應該注意基本的禮貌。但他直言,學生是看不起學校嗎?從講堂的左邊走到右邊,連坐都沒有坐,是因為天氣太熱,要走進來吹冷氣?還是對什麼事都無所謂?

李家同今天接受《POP搶先爆》主持人黃光芹訪問,談論「畢典致詞學生紛離席,年輕世代「尊重」有落差?」對於此事,李家同說,他在中正、中興、華梵大學演講時,台下學生都是鴉雀無聲,也都沒有人離開,「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有驕傲感,類似問題就比較不會發生。」

李家同說,當老師的還是要訂出規矩,最近全大運的場地或機場大樓漏水等狀況,都是因為不守規矩造成,「為什麼台積電大樓從來沒聽過漏水?」他認為,老師要負很大的責任,現在的台灣社會,很多老師非常怕學生、怕年輕人,他更自嘲「像我這種老年人都沒人管」。

至於有學生批評李家同是老人,已經沒有競爭力,甚至要李家同未來演講時付費給學生,李家同說,「我不擔心,因為請我的人多得不得了!」

 

 

 

教授低薪、大學經費少 李家同批政府「沒腦」

https://udn.com/news/story/6887/2537563

2017-06-21 13:41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今天上電台受訪時,台灣的教授薪水太低,這樣一來,大學不可能在世界排名上變得非常好。

李家同表示,一間大學能夠非常有名,不是因為教出多少優秀的工程師,而是因為學術研究上有很特殊的成就。他直言,台大每年的經費,跟大陸的蘭州大學一樣,「根本沒有錢挖角其他國家的人才。」

台灣政府面對高教,缺乏「細水長流」和勇氣。李家同說,台灣的政府沒有腦子,能夠想到「一個大學絕對要有穩定的收入,才可以拿來聘請最好的教授」,現在教育部的國家講座教授,每一任才為期3年,政府應該更有勇氣,只要給少數三、四個大學比較大量的經費,讓他們有能力請到最好的教授。

李家同還說,政府鼓勵大家作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是一件很不好的事,「無聊到了極點」,逼著大學教授為了拿到經費,去做這些事,「學術會好嗎?」李家同直言,要有人來保證這件事是有意義的,「政府官員能夠保證人工智慧是有意義、有前途的嗎?」

 

 

 

中時社論》大人何忍讓過半兒童疲勞學習

兒童福利聯盟14日公布「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竟有過半學童學習疲勞、超過1成過勞。(張立勳攝)

兒童福利聯盟14日公布「2017年台灣學童學習狀況調查報告」,竟有過半學童學習疲勞、超過1成過勞。這驚人數據說明教改一場空,標榜學習減壓的12年國教,上路6年學生的學習壓力不但沒減少,反而壓得國中小學生喘不過氣。

教改從1994年推動迄今,制度一變再變,教育亂象叢生。2011年教育部公布12年國教方案,取消採計在校成績,以會考取代基測,強調會考只是成就評量,不是唯一的升學依據,反而導致學生要學的科目更多、學習壓力更大。

最明顯的是幼教及國小才藝班蓬勃發展的異象,因國中教育會考雖是成績評量,不再像基測採用百分量尺,在家長及學生的認知上,會考就是考試,取代基測只是換湯不換藥,同樣是人生第一場重要的升學考試。

人生第一仗輸不得,家長關注的壓力自然往下延伸。一條鞭升學體制的明星私立中學成了許多家長的最愛,子女從幼兒園一路學習上來,到5、6年級就上緊發條學習各種才藝,搶進升學率高的國中再瘋狂補習,會考拚進5A6級分群組,才有機會擠進明星高中。

而要進第一志願明星高中,考生必須「多元學習表現積分」及「志願序積分」拿到滿分36分。在這種起跑點不公平的制度下,經濟優勢家庭從幼兒園小班就開始卡位,小孩上大班就參加正音班及才藝班,進了國小才銜接得上各種才藝學習,功課才能擠進前段班。

擠進了升學率高的國中,更是學習加壓的開始。教育部雖鼓勵中小學推動「延後上學」,讓學生可以一周兩天不必趕來參加學校早自習,同時希望老師不要給太多作業、多元評量,將紙筆測驗最小化,不能公布校排名或班排名,避免惡性競爭。這些用意良善的柔性規定,都只是教育部一廂情願的想法。

教學現場升學主義至上,各國中只有拚戰得更激烈,目標都是衝高會考5A6級分考生占比。於是私校延長放學時間,有的學校甚至以家長陪讀名義,留校至晚上10點,學校雖不會公布考試成績,卻會公布百分比,自己的成績排第幾名,家長及學生心知肚明,壓力不減反增。

出席兒盟記者會的7年級生可涵,讀的是公立學校,同樣得面臨漫無止境、日以繼夜的疲勞轟炸學習,每天寫功課時間至少2小時,放學後補習至晚上10點,回到家再忙作業,通常深夜12點才能就寢,睡眠時間幾乎都不超過7小時。

這是才國中一年級的學生,發自內心萬般無助的感性吶喊,教育官員、老師及家長們可曾用心傾聽?小小年紀的她,為了準備人生第一仗,從小趕鴨子上架學習,永遠有做不完的課業,每天睡不足7小時,經年累月任誰都會呈現疲態。

這種變相加壓的12年國教體制,導致原本該有快樂童年的國中小學生,依兒盟調查逾半數(50.4%)的5、6、7、8年級學童已有學習疲勞情形,甚至多達12.7%的學生已是學習過勞,整體疲勞分數對照6年前,國中生與六都學生的學習疲勞程度都較嚴重。

兒盟這次在全台共發出2000份問卷隨機抽樣調查,回收1708份有效問卷。值得注意的是,不只36.6%的孩子在上完一天的課和補習後,整個人都累垮了,逾1成(13.4%)孩子因為課業壓力而焦慮到失眠,甚至有6.5%的學生出現自我傷害或一死了之的念頭。這是教改揠苗助長的一大警訊。

誠然,國中小學生呈現學習過勞現象,主要壓力來源是父母親,畢竟多數人仍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科舉思維,把價值觀移植在子女身上。但父母的加壓其實來自教改制度的不確定性,例如大學考招新舊制的變革,吵了又吵、變了又變,只要稍一改變,就直接影響最基礎的12年國教。

持平論述,家長盲目追求齊頭式的高等學歷,雖是12年國教變調的原因之一,教育部也應深思12年國教的核心,是讓學生有效學習、獲得關鍵能力,而不是空喊「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優質銜接」等口號。

教育原本應單純,12年國教的理想全面免試入學用意良善,但制度的扭曲導致上路6年來,只是不斷地把學習壓力往下延伸。英國政治哲學家海耶克名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教育當局應全面興革活化教學,別讓錯亂的善意戕害下一代。

 

 

周行一/以夢想準備未來

2017-06-10 02:35聯合報 周行一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15277?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我常問學生:「畢業後要做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是:「還不知道!」「還在想!」「想要選擇某種職業。」偶而學生會提到對某些方向很有興趣,但是幾乎沒有人談夢想。我常想,如果跟學生繼續聊下去,就算他們當時沒有清晰的夢想,卻可以被導引去思考這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年輕人聊職涯未來時,談的多半是職業、工作、賺錢,這種思考方式頗為危險,在未來難以捉摸的時代裡,會有許多人非預警地失去工作,而且沒有能力轉換技能去找到另外一個工作,較幸運者必須接受一個所得更低的工作,這將是貧富差距更形擴大的最重要原因,技能高的人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得到很高的所得,而技能平常的人所得不高,或者隨時可被取代。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行業將來不是會消失,就是工作內涵會有極大的差異。幾個職業圍棋士集體打不過一台電腦,表示將來想做職業棋士的人一定會減少;當虛擬與擴充實境技術可以讓人們擬真地浸淫在文物裡時,博物館的導覽員恐怕很快會沒工作了;隨著翻譯軟體逐漸愈來愈精準,翻譯者必須能利用軟體做初步的翻譯,再以自己的能力彌補軟體的不足。這些趨勢正在社會所有角落內發生,無一倖免。

世界已經變化到完全無法預測,常聽人講的:「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已經是常態,什麼樣的人才能在這種完全無法掌握的未來裡活得好呢?只有能夠持續進步,不停適應的人方能處變不驚,但是什麼樣的人會有這種持續進步的動力,不停適應的耐力呢?有夢想可以去追求的人比較有可能。

如果夢想是只想要有一個工作,得到之後就失去了目標;如果有了工作之後想要升遷,升官後可能發現公司快不見了;如果還認為服公職是有保障的,你已經與社會現實脫節了!以職涯發展為夢想會給我們進步的動力,但適應力可能有限,我們會以自己認知的工作需要思考未來,例如想當老師的人,會去選修考教師證所必須修的課程,不太會去思考做老師以外所需要的學習,未來當環境變化時會不知所措。

所以工作或職業不是理想的夢想,必須有更高層次的抱負,思緒才能跳脫出工作或職業的框架,很自然地關注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不僅學習在原有的工作範圍內生存,也學習到超出現在所需的技能,增加了應變力,當環境改變時,適應力比別人強。

有夢想才會有熱情,激發不斷學習的動力,這種自發的,永不止息的學習慾望,才是人們生存發展的最重要能力。古人說:「豫則立」,在一個充滿未知的時代裡,有熱情不斷成長的人,才是真正為未來準備的人。

如果有一個老師的夢想是要不斷培育對世界有貢獻的下一代,她一定會不停思考巨變社會中的學生將來如何發展,持續追求新知會是她的日常生活習慣,經常調整教材、教法會是家常便飯;如果夢想只是做老師這個工作,一開始還有工作的熱誠,久而久之教書只是一件工作而已。

你現在也許還沒找到夢想,沒有關係,尋找的過程已經在心中燃起了熱情的火種,當夢想漸漸成型時時,火種會變成熊熊的火焰,就像熱氣球一樣,驅使自己不斷提升,照亮別人。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學生怒延畢大六 教授:除非我老爸復生 誰來講都沒用

2017-06-16 20:58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529222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在臉書以「我要教你負責」為題發文,包正豪表示,他決定留一名大五的學生到大六,這名學生修了他的政治學,一學期18周,扣掉第一周加退選,整整17周,他點了10次名,考了9次隨堂小考,這名學生只點名3次有到,考了5次小考,還有兩次是事後來考,包正豪跟學生說:「除非我老爸復生,否則學期成績34分就是34分,這就是最後結果,找誰來講都沒有用的」,因為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包正豪表示,一個念到大五的學生,在他公布學期成績的公開閱覽更正期間,終於記起來自己是他的政治學老師了。他實在很懶得去重述這名學生說,他有多後悔和有多想補救等的陳腔濫調,那只會讓自己心煩不耐而已。

包正豪說,一個學期18周,扣掉第一周加退選,整整17個禮拜,他點了10次名,考了9次隨堂小考,這位老兄只點名3次有到,考了5次小考(兩次還是事後來考的)。

這名大五學生說包正豪不近人情,而包正豪只是臉書訊息冷冷地回覆他:「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包正豪說,這名學生課不上、試不考,也不事後馬上補救,整整一學期就當個沒事人,「憑什麼我要在這最後關頭手鬆讓你過!已經延畢到大五,也不是我造成的,我為何要同情你!我為你破例,就是對其他上課同學不公平。」

包正豪跟這名學生說,我確定留你大六,原因很簡單,我要教你負責。你政治學念再爛都沒關係,但如果你學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寧願多留一年,和你相看兩厭。我不要在你沒學會對自己行為負責前,就放你離開學校,那是我對我自己的不負責。所以學期成績34分就是34分,除非我老爸復生,否則這就是最後結果,找誰來講都沒有用的。

最後包正豪還說,拜託不要說你將來會改的鬼話,我不相信兩種人的承諾,一是政客,另一個就是學生說將來會改。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464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