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英文要尋找三個臭皮匠 從日本的風向看蔡政府外交困境 兩岸金融交流 別被政治卡住 兩岸外交戰 我有籌碼嗎
2017/06/17 13:40:30瀏覽302|回應0|推薦0

 

聯合/蔡英文扛不起的事

2017-06-18 01:04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31123?from=udn-relatednews_ch2

台巴斷交,引發國人對政府外交路線失靈的疑義,並傳出修正的呼聲。但蔡政府強硬以對,除宣稱要嚴格審查大陸官員來台案件,對陸生納保案也可能再議。蔡英文更聲稱,作為台灣人總統,「會把所有壓力扛起來」。

不難想像,當批評和壓力四面八方而來,蔡總統此時所承受的壓力恐已到了臨界點。但當蔡總統宣稱將「把所有壓力扛起來」時,我們不免擔心,她是否有飽滿的智慧和足夠的冷靜選擇正確的因應之道?

原因是,以蔡總統成長過程之一路順遂與裕足,甚少遭遇挫折或逆境。因此,當政府政策不受人民喝采時,她會表現出充耳不聞狀,不作回應,亦不作調整。今天,當台灣遭遇的外交困境遠比她想像的深重,但蔡英文卻聲稱「不會向恐嚇屈服」、「會扛起所有壓力」;言下,她似乎把國家的處境當成了她個人領導的成敗,卻忽略其中有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同的福祉要面對。

蔡英文也許扛得起國家領導成敗的責任,但台灣的前途以及台灣人民的禍福,則恐怕不是她扛起的事。甚至可以說,「會把所有壓力一肩扛起」的演講詞不僅太過文青,太過八股,也顯得太不真誠。我們一直未將台巴斷交視為外交部的責任,原因正是:不承認九二共識,絕非外交部扛得起的事。

蔡英文現在要想的,應該是什麼路線才對台灣人民最為有利,而不是自己要如何扳回顏面。

 

王健壯/蔡英文要尋找三個臭皮匠

2017-06-18 01:58聯合報 王健壯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3103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巴拿馬與台灣斷交後,兩岸關係現狀已被改變,民進黨政府確實像蔡英文總統所說,已到了必須重新評估兩岸情勢的關鍵時刻。但誰來評估情勢?以及誰來調整關係?卻是影響兩岸未來的兩個關鍵前提。

以這幾天情勢來看,蔡政府的調整顯然是戰術性調整,其中最具體的就是陸委會宣布將嚴審與限縮中國官員來台,以及暗示修改陸生納保的既定政策。但這樣的調整是報復性反擊,擺出的是對抗性的姿態,雖然宣洩了對中國的憤怒情緒,實質上卻對中國毫髮無傷。

換句話說,兩岸情勢雖然確實需要重新評估,但出於對抗性或報復性思維所作的評估,以及為求短效而作出的戰術性調整,都與調整兩岸關係的理性決策模式相違,於台灣無益,對中國無損,更不利於兩岸未來。

但誰來做戰略性的重新評估兩岸情勢?誰來做戰略性調整兩岸關係的決策規劃?蔡英文在現有的國安團隊外,顯然必須尋求外援,不能祇依賴與她思維和口徑一致猶如鸚鵡的國安團隊;朝中無人則求諸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都是國家領導人作重大決策時,必須要有的治理認知。

李登輝當年為穩定後蔣經國時代初期的台海局勢,而決定設立國統會,便是基於這樣的認知;陳水扁為因應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後的兩岸變局,而決定成立跨黨派兩岸小組,也是出於同樣的認知。李、扁二人對兩岸關係雖然內心別有懷抱,但他們在國安團隊外尋求外援參與決策,不論在評估兩岸情勢、定位兩岸關係與帶動兩岸發展上,都發揮過階段性的功能。

而蔡英文執政至今,兩岸決策核心卻始終侷限於她的國安團隊。她雖然在總統府與行政院內,陸續成立了許多外掛組織,但對攸關台灣未來至關緊要的經濟與兩岸政策,蔡英文卻全憑官僚決策模式運作,除了府院黨少數寡頭有權力與聞決策外,即使野有遺才也闌干拍遍無人問。

以兩岸決策為例。蔡英文上任至今,始終以維持現狀定調兩岸關係,即使中國再怎麼強壓硬逼,想要把九二共識強塞進蔡英文口中,她回應的卻祇此一招,以不變應萬變。但維持現狀祇是主觀意願,現狀改變卻已是不可逆的大勢,也就是說,蔡英文可以不改維持現狀的底線,不唱九二共識的老調,但卻不得不因應客觀現實的變化,調整祇此一招以不變應萬變的作法。

比方說,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主張時的美中關係、台美關係與中日關係,都已迥然不同於今日,後冷戰時期一向以單極霸權自居的美國,卻在短短幾個月內主動放棄國際多邊體系中的領導地位,舊的國際秩序已因此而出現崩解的跡象,美中、台美以及中日之間的舊關係,不論是雙邊、大三角或小三角關係,當然也會出現骨牌效應。

而在舊秩序、舊關係逐漸崩解的歷史轉折時刻,台灣不但要重新評估兩岸情勢,更要重新評估台美情勢。但重估情勢並且繼而調整關係所應有的各項決策思維與作為,卻絕非蔡英文現有國安團隊所能或所應獨力為之,她必須集眾智以為智,既不能受制於對抗性思維,也不能受限於寡頭決策,否則,有利於兩岸的新論述無從產生,有利於台灣的新關係也無從建立。

曾經參與過李登輝兩國論小組的蔡英文,比任何人都應該知道,三個臭皮匠為用大矣的道理。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情治優先 嚴德發能管好國安?

嚴德發(本報資料照片)升任國安會祕書長

嚴德發升任國安會祕書長,但軍方內部認為,嚴曾當過國防部長馮世寬的下屬,受蔡英文信任程度不及國安會副祕書長陳文政,這位祕書長並不好當;但也有人認為,嚴德發既受重用,代表陳文政的軍事幕僚角色有調整,而蔡英文非常重視情治,有心整合情報工作,因此,嚴德發重心會擺在情治。

軍方消息來源說,嚴德發是強勢或弱勢的祕書長,目前尚言之過早。這位消息人士說,由於兩岸與外交國安會各司其職,嚴德發會將工作重心置於國防與情報,會特別將重心放在情整與反滲透方面。

據了解,新政府於去年政權交接的過程中,認為我和國際的情報交流,特別是台美與台日等,因馬政府在兩岸政策優先的情況下下,不太重視,讓政府接手時頗有百廢待舉之嘆,美、日關係靠著吳釗燮和邱義仁重新建立起蔡英文政府的溝通管道;嚴德發接任祕書長,除協助規畫未來的國防軍事與國土安全戰略外,據了解,蔡總統也盼嚴能提升和整合情報作業和反滲透的能量,並積極強化台灣在全球反恐的參與和作為。

據了解,嚴德發已開始接觸掌握情報業務,待國防事務穩定後,將專注於國家安全情報工作的統合。

何況,軍方內部認為下任國防部長,文人的機會不高,蔡政府也希望軍人當部長,而且極可能是陸軍退役上將出任,由於嚴德發已接國安會祕書長要職,位階高於國防部長,因此目前具有資格,包括趙世璋、胡鎮埔、楊天嘯、李翔宙與邱國正等幾位當過陸軍司令的人;對嚴德發言,如果下任部長由陸軍退將出任,嚴更可將心力放在情報工作上。

(中國時報)

 
 
聯合/從日本的風向看蔡政府外交困境
 
2017-06-17 04:01聯合報 聯合報社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29500?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我駐巴拿馬大使館降旗閉館,一○七年的邦交關係畫下休止符。(歐新社資料照片)分享

巴拿馬宣布與我國斷交,使台灣面臨斷交潮危機。為此,蔡總統親上火線,指責北京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破壞兩岸的互動關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對於自己「後院著火」似無特殊反應,僅呼籲兩岸展開對話,避免升高緊張關係,外交老將包道格還提醒我要注意聖露西亞成為下一張骨牌。美國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殊堪玩味。

另一弔詭,是日本的態度。上月台灣無法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日本尚為我打抱不平,當時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發表了「一貫支持台灣加入WHA,不希望有地理上的空白」之言論。但這次,日本竟只稱「關切但不予評論」。這種冷漠的態度,應讓自稱「親日」的蔡英文政府感到受傷。

安倍政府一直力挺「反中」的民進黨政府,也意欲將台灣納入其抗中「菱形包圍網」,這次態度為何會出現偌大反差?若觀察國際風向的變化,川普已經改變他上任前的抗中態度,對日本也不再投以關愛的眼神,這些都是促成日本態度轉趨謹慎的因素。日本民族性向來重利輕義,在戰後和平憲法的箝制下,尤其對外在環境的轉變極度敏感,外交政策更是隨時觀風向而變。一九七二年在尼克森訪北京震撼下,日本田中政府搶先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便是一例。

簡言之,這次日本對於台巴斷交冷眼以對,主要來自於川普總統對中政策轉向的不安全感,因而急欲重構中日關係,以建立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這可從三方面觀察:

首先,是川普上台後美日同盟的再次漂流。日本政論家船橋洋一曾以「漂流同盟」來描述美日同盟的景況,反映日本對美日同盟的缺乏信任,擔心美國隨時會為其自身利益而拋棄日本,因而主張日本應該建構外交政策的自主性。

日本過去一直是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的忠誠追隨者,它在東海與中國大陸相互抗衡,並企圖結合東南亞國家把手伸進南海。但川普上台後,因需要中國大陸協助解決北韓問題,而讓中美關係出現融冰契機。美中政策的轉向,讓日本惶惶不可終日;在日本國內,甚至出現川普「棄日論」的聲浪。由於這種不安全感的心理,安倍最近改弦易轍,轉向北京伸出合作的橄欖枝。日本考慮加入中國大陸所主導一帶一路,這正是主要原因。正在修復中日關係的日本,對於台巴的斷交,自然不可能熱切關注。

其次,是中日新關係的再建構。隨著美國外交政策的轉變,日本逐漸改變過去對中的強硬政策,主動對中國大陸釋出善意。上月,安倍透過國家安全局長谷內正太郎,邀請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日本,進行第四次中日高級政治對話。會中,中日雙方同意控管政治分歧,但中共也對近期台日關係的發表表示不滿,提醒日本要言而有信,在台灣問題上要按照規矩辦事。

第三,日本今年七月將在東京舉辦延宕多時的「中日韓領導人高峰會」,安倍希望利用李克強訪日的時機,爭取在明年《中日友好和平條約》四十週年促成中日領導人互訪。在安倍亟欲修好中國的情況下,日本對於台灣的外交困境即愛莫能助。

由此可見,在蔡政府主政的一年多來,國際大環境已出現重大轉變。美中關係的緩和,日中關係的和解,在在削弱民進黨聯合美日抗中的基礎。

遺憾的是,蔡政府似未察覺外在形勢的轉變,仍沉溺在「川蔡通話」的喜悅中,兀自以為美日是台灣的外交浮木,是對抗中共的護身符。

這次台巴斷交,外界除看到中國大陸政經實力的崛起,也看到美國的冷眼旁觀,以及日本的言不及義;這是我們外交戰略上的最大警訊。如果蔡政府在外交戰略上仍不知調整,以為可以聯美日以抗中,而強硬以對,那就太昧於現實了!

 

 

 

資深媒體人:劉屏》安倍終究棄小英而去

(圖:張鎧乙)

蔡政府團隊對日本有很高期待,大選之前如此,執政後更是把美、日當作最大靠山。但近來種種發展,先是美國的川普總統明白表示「親中」,現在日本的安倍首相也快速跟進。未來情勢如何發展,蔡政府必須警覺。

兩天前安倍在東京演說,稱如果條件成熟,願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不到1個月前,安倍在另一個場合說「待環境影響等疑問獲致解決後」,會積極研究加入亞投行(AIIB)。

這是安倍首次公開表示要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不論要加入一帶一路或亞投行,對日本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日本有自己的「新絲路」計畫。安倍已走訪了中亞五國、東協成員、南亞國家,承諾在未來5年內投資2000億美元從事各項建設,其目的是要把日本的影響力延伸到非洲。這筆龐大的資金從何處來?日本扮演主力角色的亞洲開發銀行(ADB)是也。因此,日本對一帶一路或亞投行一直都裹足不前。

然而參與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畢竟不只具有經貿意涵,誠如日本媒體所說,安倍的說法意味著「要強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更要緊的是,美國可能正在考慮加入亞投行,一旦成真,日本只有跟進的份兒,畢竟7大工業國之中,只剩美、日尚未加入亞投行。日本與其到那時不得不參與,不如現在就表態,顯得漂亮些。

這讓人想起當年日相田中角榮的名言:「誤了巴士,趕搭飛機。」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以「破冰之旅」開啟國際局勢的新紀元,舉世震動。田中覺得被美國搶了先機,乾脆鉅額加碼,藉由9月間訪中之際,直接與中國建交。

聯合國大會的第2758號決議案排除了中華民國席位,時值1971年10月,票數是76比35。支持中華民國的35國之中,日本是其一。但僅僅10個多月之後,日本趕在中國的「十一」慶典之前與北京建交。不但趕搭飛機,而且趕搭的是超音速飛機。

就在去年底,日本的研究報告還在懷疑一帶一路,但不旋踵,一向立場強硬的安倍轉了向。這其實有跡可循:美國原本對一帶一路沒什麼興趣,但上個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美國決定派遣代表團與會,安倍隨即派遣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率團與會。二階還帶了安倍的親筆信給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到了北京,二階告訴媒體,日本「應該盡快決定加入亞投行」。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最近在美國演說,稱「中國邀請美國一同走入廚房,共同把蛋糕做大。」日本聽到這個話,益發覺得不能落於美國之後,畢竟日本也是有實力「把蛋糕做大」的。尤其《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原本是美、日聯手推動,現在川普宣布退出,陸方開始推動區域自由貿易,頗有接手的意味,日本豈能坐視機會流失?

蔡政府既然如此親日,何不試著邀請安倍參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或隨著安倍「親中」?

日本媒體近來對蔡政府沒有多少好話,例如《日經亞洲周刊》說「台灣人民真正憂心的,不是兩岸走向,不是台美關係,是下一代的未來。」《時事通訊社》則說,「台灣未來難免有更多麻煩」。安倍會助蔡一臂之力?或者像田中那樣棄台灣而去?

 

 

 

【重磅快評】美日韓崩解 台灣還抓得住日本這塊浮木?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2509058?from=udn_ch2cate6643sub11091_pulldownmenu

2017-06-07 11:56聯合報 主筆室

繼上星期發現美軍偷渡四座薩德發射台後,昨日文在寅政府又「發現」朴槿惠政府時期針對薩德用地的環評違法,而勒令重評。在文在寅的拖延政策下,薩德恐將無法如期在今年內部署完成,薩德議題將成為今後美韓爭執的引爆點。

一向親美的韓國,為何敢冒著大不諱來推辭美國的戰略部署呢?表面上,這是文在寅平衡外交的戰略考量,但實質上,川普上台後美國東亞戰略的轉向,似乎才是文在寅敢對美國說不的主因。

川普上台之後所實施的孤立主義,讓東亞傳統的盟國無所適從,而美國接連退出TPP及巴黎氣候協議,更讓東亞盟國感到心寒,紛紛棄船來尋找新的共主,連忠誠度最高的日本,最近都重新考量加入中國大陸所主導的一帶一路,歐巴馬時期所建構的美日韓軍事同盟,似乎逐漸開始崩解。

美國的遠離亞洲,讓東亞政治秩序開始重整,原本採取美中平衡政策的文在寅,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勢將會更倒向中國大陸;而堅持意識形態的安倍,則只能玩兩面手法,一方面以中日領袖高峰會來向中國釋出善意,一方面則積極結合越南、印度及澳洲組成新抗中聯盟。

民進黨上台之後,改變過去親美國、和中、友日政策,而改採聯美日抗中的戰略,然而這項戰略卻是建立在美日與中國大陸衝突大於合作的假設下,如今隨著國際大環境的改變,美國在北韓問題上需要中國大陸的協助,而讓美中關係出現改善的契機。

而失去美國這個後盾的日本,則惶惶不可終日,它希望促成中日領袖會談來緩和兩國的緊張關係,日本這塊浮木,似乎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美國孤立主義所引發東亞大國權力秩序的重整,似乎又讓台灣面臨兩難的選擇,台灣究竟要選擇韓國的和解路線,亦或是走向日本的對抗路線,在後川普時代,似乎已經成為蔡英文的最大戰略課題。南韓總統文在寅宣布重啟薩德系統用地環評,將引爆美韓爭執。美聯社資料照片

 

何思慎》安倍靠攏「帶路」 小英豈能故步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6005486-262105

日相安倍晉三在「一帶一路」及「亞投行」(AIIB)一改過去的抵制態度。6月5日在「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議上,表態願意思考與中國大陸共建連結東亞與歐洲間的經濟帶,使日本不缺席歐亞大陸的政經秩序重構,避免自身遭邊緣化。

冷戰結束後,日本曾想像國際秩序由美、蘇兩極對立蛻變為美、日、歐三極共管,但伴隨著「全球化」,日本經濟失去冷戰時期的活力,至今仍難脫結構性的衰退。其間,大陸的崛起,致使日本無法擺脫「美日同盟」,展開「自立外交」,在安全上須依賴美國的日本,在外交上對美國保持亦步亦趨。

為與歐巴馬總統的「再平衡」戰略相向而行,安倍首相對「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抱持觀望,甚至藉「積極和平主義」與「俯瞰地球儀外交」的開展構築「對中包圍網」,試圖遲滯習近平「一帶一路」的拼接。

然而,隨著川普總統上台,「再平衡」時過境遷。以創造美國就業,再現強大美國的川普政府不再一味與中國大陸對抗。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現身「一帶一路峰會」,可證川普對中政策的務實態度。

美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可為美、中創造雙贏,亦使日本投入「一帶一路」及「亞投行」不再受到美國的牽制。其實,「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須借東風,以外力打通日本經濟結構改革的任督二脈。

惟川普執意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打亂安倍推動經濟結構改革的布局,轉向「日中韓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日本、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乃不得不然的替代選項,亦尋求加入「亞投行」、參與「一帶一路」之可能。

此外,美中關係在「朝核危機」中找到接點,未受大選時共和黨對中強硬論調之左右,出現川普「推特」所言之「化學變化」,促使安倍的對中外交亦須轉向,在「一帶一路」上轉趨積極,向習近平發出改善日中關係的訊號。

因此,日、中雖存在難解的歷史認識問題及東亞的海域爭端,但「政經分離」的日中關係不必然因政治上的歧見阻卻雙方經濟上的互利合作。安倍深諳在歐美企業相繼投入「一帶一路」的現實下,一味抵制不僅徒損日本經濟利益,更恐招至日本企業在「全球化」布局中,先機盡失,淪為邊緣。

安倍對中外交上的務實應對,將為2018年《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時,實現雙方領袖互訪,營造空氣,延續該條約締結20周年及30周年時,皆見「首腦外交」登場的傳統。

美、中接近挪移著安倍首相趨向「一帶一路」的腳步,親美、日立場鮮明的蔡總統怎可無動於衷,在兩岸關係上故步自封。

(作者為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兼副國際教育長暨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經濟/兩岸金融交流 別被政治卡住

2017-06-17 04:04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2960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持續低迷惡化,目前兩岸官方缺乏互信與合作基礎,也使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往來進入冷凍期。然而中國大陸是台商投資、營運的主要海外市場,在官方交流停頓下,為了保持未來兩岸關係的彈性與協助台商在大陸的發展,兩岸民間、專業組織,甚或半官方組織的各種會議、論壇應該不能斷。

因為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跟中國大陸建交,在政府高層指示下,金融總會將不出席本周日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包括金融總會理事長、台灣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金融總會秘事長、華南金控董事長吳當傑,同時一些金融周邊單位的代表也選擇跟進,頓時讓目前僅剩無幾的兩岸金融交流,可能再急速萎縮。

政府高層要求金融總會不參加海峽金融論壇,目的在向大陸中央表達不滿,但實質意義並不大。

在中巴建交後,蔡總統已經正式對中國大陸表達嚴正抗議,不參加海峽金融論壇的舉動,對台灣立場的表達助益甚低,反而影響未來兩岸的金融交流。

為何兩岸金融交流不能斷?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模式,已經從設廠生產、再外銷的模式,進一步轉變成主打大陸內需市場,因此台灣金融業有需要在大陸設立分支機構提供相關金融服務;況且,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及距離和語言、文化等因素,大陸市場也是台灣金融業者無法忽略的區域;即使民進黨政府主打新南向政策,也不可能忽略大陸市場。

台灣與大陸已經有建構金融主管機關正式的溝通管道。在簽訂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2010年3月、2011年9月金管會發布、修正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放寬兩岸銀行業互設分支機構及參股投資的管理規定,並放寬海外分支機構與國際金融業務方行(OBU)辦理大陸台商與大陸企業授信業務的限制;同時,雙方已建立風險控管機制。而且,在簽訂兩岸銀行、證券、保險業監理合作備忘錄後,兩岸金融主管機關建立監理合作平台會議,輪流在台灣、大陸舉辦,對於台灣金融業在大陸的業務發展有所助益。

在上述機制下,台灣金融業在大陸發展已獲得一些成果。在銀行業部分,金管會已核准13家國內銀行赴大陸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其中29家分行、11家支行及三家子行已開業,另設有三家辦事處;就子行型式而言,以透過併購方式的富邦華一銀行規模最大,有總行營業部、六家分行、16家支行。而大陸銀行業在台灣,則有三家分行開業,並設有兩家辦事處。

在保險業部分,金管會已核准12家國內保險業及三家保經公司赴大陸地區參股投資,並已獲大陸核准參股投資大陸地區七家保險業者、兩家保經公司及一家保代公司。

因此,我們要強調兩岸金融主管機關交流的重要性。首先是爭取分支機構的設立與業務開放,其次是瞭解台灣(大陸)金融業在大陸(台灣)的經營現況、遭遇問題與發展機會。再者,可以建立兩岸金融緊急狀況的通報與解決的機制。

在太陽花學運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未簽成、貨物貿易協議進度停頓,同時兩岸金融主管機關監理合作平台也停擺,目前只剩兩岸金融業者個別的交流,對金融的監理及業者的營運,已無積極具體的幫助,如果連最基本的交流都沒了,對金融業、台商都有負面影響,進而不利台灣的經濟發展。

目前兩岸政府交流已經卡住,但是希望在比較專業、偏向產業的金融交流,能夠不受政治影響,為兩岸往來留下活水;更進一步,由於兩岸金融主管機關交流對於金融發展與風險控管有著重要影響,我們期待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平台能夠重啟運作。

 

兩岸外交戰 我有籌碼嗎

2017-06-17 01:27聯合報 陳能鏡/公(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29518?from=udn-hotnews_ch2

台巴斷交,蔡英文總統強調中國大陸挑釁,影響區域和平,我政府會更堅持國家尊嚴與主權,絕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蔡總統似預告,兩岸外交戰中,我方當勇敢面對挑戰。我不禁要問,我們可有籌碼?

就在台巴斷交前一周,沙烏地、埃及等國宣布與卡達斷交,關閉邊界,禁止蔬果、飲水輸往卡達,企圖透過圍堵、禁運等手段,迫使卡達改變政策。

這個阿拉伯半島小國,亦以國家尊嚴對抗,不妥協、不讓步。一周後,多位中東事務專家認為,這場外交危機將安全落幕,半島衛視仍照常播放,多哈掌權王室不變。卡達在這場外交戰的籌碼可歸納如下:

一、友好強國適時支援:卡達一九七一年獨立後,即深受鄰國沙烏地的控制。一九九五年繼位的哈馬德國王相信,只有脫離沙國的附庸與保護,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全。

繼與伊朗、以色列等傳統阿拉伯敵國發展關係,更藉一一年阿拉伯之春,聯合土耳其,暗助土國對抗沙國,以爭取遜尼派領導權,自此土耳其成卡達第一個真正盟友。

此次危機爆發後,伊朗即允許卡達航空上百條航線飛越其領空,及運送食品及飲水援卡。至於土耳其,國會通過增派三千名軍人駐卡,及批准土卡軍事人員訓練合作協定。盟邦相挺,制約沙、埃等國可能的行動。

二、財政資源挺住考驗:卡達利用天然氣及石油收益,加速經濟發展及對外投資,主權財富基金更高達三千三百五十億美元,其財政資源足以彌補航空航程加長、民生必需品進口運程增加衍生之損失及補助。

反觀沙國,去年始提出「二○三○願景」,經濟現代化剛起步,亟需外資投入;此次外交危機,傷害中東地區投資環境、減損外人投資意願,對沙國衝擊大於卡達,沙烏地將被迫先軟化立場。

三、美國仍是最大靠山:卡達有美國在中東最大空軍基地,美國為解決阿富汗內戰要透過卡達折衷協調,卡達對美國軍事及外交利益太重要,不可能遭到孤立與封鎖。

事發之初,川普自認是其月前訪沙成果,但國務院及五角大廈卻不做如是想,已介入展開調停。在沙國沙爾曼國王需美國支持其子繼位的前提下,沙國必會說服阿聯、巴林等國,解除對卡達的封鎖。卡達有美國這座大山,確實沒什麼好怕的。

卡達利用教派衝突及領導權之爭,聯合伊朗與土耳其,建立獨立自主外交。採開放及彈性態度,允許美國、土耳其等國在其境內建基地,達到「挾洋自重」目的。經濟現代化與多元化,讓卡達挺住外國封鎖。

反觀我國,此次台巴斷交,既無籌碼與巴拿馬維持堅實外交關係,也無籌碼對抗中國大陸的外交挖牆腳及封鎖。再多的口水、再多的部(次)長下台、再多的外交國是會議、培育再多的外交專業人員,若找不到外交談判的籌碼,一切都是枉然。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46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