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5 11:05:20瀏覽154|回應0|推薦0 | |
海外實習現場 看見新南向盲點 2017-06-25 01:35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大副教授(泰國曼谷)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4750?from=udn-relatednews_ch2 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是各部會評比的主要績效指標之一,教育部也不例外。教育部青年署推動學生國際觀教育,希望學子能具備國際視野,但成效仍在評估中。 簡言之,所謂國際觀就是站在全球的立場,思考個人的問題,而非以個人有限的視角,看世局的發展,更不是要世人配合我們的行事風格。 筆者正帶領四名「東南亞學程」學生,赴曼谷進行海外實習,參加「泰國工業製造周」,同時拜訪當地台商和外商高階台幹。一些心得供各界參考。 首先,學生發現課堂所學與泰國現況有落差。課堂上老師都說泰國很發達,但如只以在台泰籍配偶和移工,作為想像對象,仍是瞎子摸象。到了曼谷,雖然街道沒有台北整潔,塞車非常嚴重,但是學生認為硬體建設可與台北媲美,有些地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美食街使用免押金儲值卡消費,輕軌電車上的影音設備等,運用在生活上的先進科技等,難怪今年的工業展吸引大批國家參展和各國買家參觀。 其次,學生原以為學會英文足以行遍天下,結果發現多一種語言,尤其是新興國家的語言,更有優勢。 東南亞學程學生必須選修一門當地國家的語言,大部分學生選修泰文和越南文,原本以為使用的機會不大;但這次實習,他們驚覺當泰人知道學生會簡單泰文後,雙方的距離拉近了不少,也樂於教導正確的泰文用法。 期間一位來自泰國南部的廠商,受到學生的泰語問候,最後與協助的廠商達成交易,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他們認為受到重視吧!這位學生說,開學後要告訴其他同學,東南亞語是很重要的。 最後,學生在拜訪台商時,發現他們雖身處異地,卻非常關心國內事務,甚至比學生還清楚台灣發生的事情,和國際上如何看台灣的政策。 一位在越南深耕廿餘年的台商對筆者提到,台商樂意配合教育部海外實習計畫,包括青年壯遊,但是教育部似乎只在意促成媒合的數目,卻忽略長期實習場所的適用性,和當地國家的法令。據此,筆者特地向在泰台商查證,他們也有相同意見,甚至有台商反映,事前是政府和學校求他們,事後是他們求助無門。 周詳的實習規劃,除可以縮短學用落差,還可使學生增廣見聞。相對的,只為實習而實習的計畫,不只事倍功半,更對學生的價值觀有負面影響。此次實習,學生深刻體會到,台商在外打拚的辛苦和不服輸的精神,對他們未來職場的準備有相當益處。 同時,教育部應該更積極一點,作為業界和學校的橋梁,主管應直接與企業接觸,而非一味地只要求大專教師到業界深耕,自己卻連電機和電子都弄不清楚,更遑論東南亞法令有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處理方式。
【即時短評】為拚經濟 蔡政府努力走兩岸鋼索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2543692?from=udn-hotnews_ch2 2017-06-24 12:31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相當篇幅都是在談台灣經濟,除了重申政府要利用創新、就業和分配三點上來帶動經濟的願景,林全也展現出務實的一面,對於兩岸的經濟互動有更為柔軟的身段,包括兩岸關係「維持現狀」,甚至也肯定過去馬政府簽訂ECFA,在經濟互惠面來說是好的,並表示有意願與對岸走向更開放的經貿關係。 日前台巴斷交,蔡政府擺出「硬姿態」,兩度直稱對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強調台灣主權的態度,兩岸政策上,蔡政府仍然保持彈性及溝通空間,一方面對於大陸頻挖我國牆角,政府必須展現強硬、不受脅迫的立場;另一方面,對於兩岸關係發展,蔡政府則是對大陸「諄諄善誘、溫情喊話」,期待陸方能展現善意作為。 林全在訪談中提到,台灣和對岸經濟關係的密切化是必然的,而且也是不應去抗拒的事實,不過,希望台灣不要只和中國大陸或任何單一的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關係。林全說得沒錯,台灣是個小島,沒有太多的資源,因此台灣必須走出去,以更開放的心態參與國際經濟,但面對大陸從政治、經濟的多方面圍堵及打壓,連台灣要與其他國家洽談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大陸都要百般阻撓,台灣如何走出去? 昨晚立法院院會表決通過「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第36條,終結多年來備受爭議的18%優惠存款,也象徵蔡政府的年金改革即將進入尾聲,接下來將走向新的戰場,那個戰場正是林全傾全力要做的「拚經濟」。 美國退出TPP後,林全宣示台灣要積極加入由日本發起的TPP-11,而大陸積極布局「一帶一路」的同時,對台灣外交突圍的全面防堵也不曾停歇,台灣要參與世衛大會遭拒、邦交國被大陸挖走兩個,其他的也岌岌可危,今年秋天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台灣是否重蹈WHA覆轍也是觀察指標。 中國大陸對台的全面防堵,不只是外交上的孤立,也是經貿上的孤立。兩岸關係未能和平發展,什麼前瞻願景都只是畫餅充飢,歸根結底,蔡政府當前最大的難題,還是猶如燙手山芋的兩岸關係,否則就算是林全如此厲害的經濟舵手,也無法為台灣經濟找到解方。
星期透視/「新北京共識」:區域整合趨勢、兩岸關係挑戰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4473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6-25 00:53聯合報 楊永明/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六月十三日前往香港出席「兩岸四地經貿合作研討會」,會議從國際經濟情勢、一帶一路發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從創科創意發展、互聯網經濟、到區域經濟合作。我受邀在區域經濟整合新挑戰場次發表演講。由於近期國際政經劇烈變動,感受到許多出席者對於大陸和東亞經濟的熱情期待。 在演講中,我提到川普政府改變美國、也改變全世界,川普帶領美國退出全球議題,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高舉保護主義貿易旗幟;這使得大國間的權力移轉正在進行,也讓區域政經秩序重組,新制度與新聯盟將會出現與取代過去的西方政經秩序。中國所主導的RCEP及所提出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是否能夠成為新建制與新市場,不僅是對北京政府的考驗,也是對區域整合的挑戰。 我在會議中提出「新北京共識」概念,過去九○年代的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是指政經發展模式的差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對於中國大陸發展作法與政策的觀察。 「新北京共識」則是指「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區域整合、分享發展利益」三項原則,這是在美國川普政府走向經貿保護主義的同時,北京政府所標榜的維護自由經濟與區域合作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今年一月出席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力推經濟全球化,反對保護主義,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隨後在五月中旬的「一帶一路」峰會時,習近平強調互利共贏,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習也表示支持區域合作,不搞排他性安排,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 一帶一路峰會有一百卅餘國家代表參加,支援一帶一路的亞投行也已有七十七個成員國,連日本都改變心意表示願意合作參與。畢竟一帶一路是廿一世紀的跨區域合作的整合藍圖,也是改變全球政治經濟結構的權力工程,「新北京共識」三原則符合各國在經濟全球化下的合作利益。 不過,北京政府也必須能夠提供公共財與安全保障,從處理北韓核武與飛彈問題,到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的推動,以及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對當地政經與環境的衝擊等,都會影響北京主導區域整合的認知與成效。 此外,北京與華盛頓的蜜月期,因北韓核武問題開始,也可能很快會隨之結束,美中之間後續互動關係也是關鍵因素。 日前,巴拿馬總統透露,因為兩岸「外交休兵」結束,因此決定與我斷交、與北京建交。「外交休兵」(更正確說法應該是「外交戰休兵」)是指兩岸在達成兩岸和解,並促進兩岸合作的同時,雙方在國際外交不再進行零和的邦交國爭奪戰,並且讓台灣能有更多的國際空間。蔡英文上台後,九二共識不再是兩岸和解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停滯凍結,「外交休兵」的兩岸默契也就不再存在了。 蔡英文政府必須務實體察,國際政經情勢與東亞環境變化,除了國際空間之外,兩岸貿易一直占台灣整體對外貿易的四成左右,因此兩岸關係的重點,也是兩岸合作與國際經貿,這是關心兩岸關係所必須認真面對的現實面。而蔡政府的維持現狀,是「靜態凍結」,不是「動態平衡」,無助因應兩岸經貿情勢,更難面對國際區域變化。 兩岸關係不能只求沒動亂,更有兩岸合作、國際空間與國際經貿層面,凍結的兩岸關係將使得台灣經濟面臨邊緣化,而無法與國際接軌的台灣,將會加速空洞化,台灣的國際空間也將更形萎縮,政黨與政治人物必須了解這些現實挑戰,設法由兩岸「對峙」走向兩岸「合作」,不可再民粹害台了!
樂見日邀台加入TPP 林全︰願與陸維持好的經濟關係
行政院長林全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24日刊出專訪內容。(中央社)
行政院長林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指出,「我們樂意跟對岸有比較好的經濟關係」。(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林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表示,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很小的經濟體,希望能夠對所有的國家開放,跟全球都能夠有很好的多元經濟關係,「我們更是樂意跟對岸有比較好的經濟關係」,包含過去所看到的ECFA的簽訂。 林全說,台灣不會以加入某一個區域的自由貿易為唯一目標,而是平等看待,也希望能跟中國大陸維持非常好的經濟關係,包含過去所看到的ECFA的簽訂,或是其他更進一步的去降低雙方貿易障礙的措施,從經濟互惠原則來看,都是好的。 簽訂ECFA經濟互惠 他說,過去這段時間,看到國人對ECFA的反彈或抗拒,主要是來自於擔心台灣的經濟向某一邊過度傾斜,希望台灣能平衡發展。「所以我們強調跟對岸維持好的經濟關係,我們也願跟對岸繼續談後續有關降低雙方貿易壁壘的一些作法,走向更開放。」 林全說,也盼與其他國家,如日本、參與TPP的國家、美國及歐盟,都能有好的經濟關係,或是把雙邊的貿易壁壘降低,這是台灣對國際貿易的基本態度。 對於加入TPP,林全表示,很樂意看到日本身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推動國,未來重新考慮擴大TPP時,能把台灣納入邀請加入對象。 台灣努力和TPP接軌 林全表示,台灣最近很努力要和TPP接軌,雖然美國退出TPP後,很多人認為TPP前景堪慮,但是台灣還是依照當初評估要加入TPP而做的努力與準備,持續完成。包含修了約6到7個法,這些法案目前都在立法院審議。 對於林全向日方喊話盼推動TPP可納入台灣,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台灣以經貿為導向,出口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命脈;加入多邊貿易協定是不錯的想法,但想加入TPP、RCEP等,沒有中國大陸支持同意是不可能的,這點馬政府時期已經評估過。 曾銘宗更直言,按照日本目前的經濟能量,應該是沒能力主導TPP;況且想加入TPP須看大陸臉色,林全一定也知道,因此「他說的是場面話」。他建議,政府思考如何改善兩岸關係,才能突破貿易困境。 藍委批只是「場面話」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示,即便美國宣布退出,但台灣從未放棄加入,如今由日方主導整合,爭取加入是正確且必要的做法。 不過,羅致政也憂心其整合難度,若是美國主導難度較低,因其經濟、政治實力堅強;但日本經濟實力雖夠,但政治份量比不上美國,但既然日方有意整合,就期盼納入台灣。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則指出,台灣願意跟全世界做朋友、發展經貿關係,但世界局勢的客觀環境及條件成熟度不同,因此蔡政府才有「新南向政策」,東協、印度等國家距離台灣近,休戚與共,可一部分互補、一部分奧援。 (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