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商白皮書 揭穿國王的新衣 美豬風暴又來了 推動新南向政策應有落地的策略 李登輝:台灣如何面對一帶一路?
2017/06/10 10:20:29瀏覽300|回應0|推薦0

 

聯合/美國商會的棒喝

2017-06-10 02:4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1527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美國商會發表兩次白皮書。第一份猶對「新政府、新契機」充滿期待,一年後卻具體指陳八十項建言全未解決,有如棒喝。落差之大,對蔡政府來說,真不知是何滋味。

蔡政府執政一年的效能與成果如何?執政黨的說法難逃擦脂抹粉之譏,在野黨的批評則被蔡政府認為失之偏頗,那麼,也許可以參考美商怎麼說。

觀察今年美國商會白皮書與台灣人民切身相關重點,一是建議台灣在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議題讓步,以換取簽署台美貿易協定。這當然與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然而,總統府以「努力擴大台美互利雙贏」打高空、繼續拖,何嘗不是無能處理下的「但是又何奈」?

其次,美國商會批評「一例一休」會嚇跑國際人才,全球找不到其他國家實施,「連英文都不知道要怎麼翻」。行政院長林全的回應,卻是冒險修法會讓投資環境更惡化、穩健的施政者要多聽意見云云。一個政策搞到國內外皆怨氣衝天,還能如此淡定,也難怪遭批麻木。

最響的一記棒喝,就是美國商會直言不太相信「廢核+減碳」目標能實現。恰於此時,蔡政府決定讓核二廠一號機重啟運轉,又動用巨無霸級運輸機緊急運送發電機組設備來台,以解決缺電危機,更顯現其能源政策已瀕「吹破牛皮」臨界點。

面對美國商會的不耐與棒喝,如果蔡政府還只能以定義不同、盤點或已處理多少項目來回應,那就真的是「裝睡的政府永遠敲不醒」。

台北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Albert Chang日前表示,蔡英文總統去年所提八十項建言沒有一項「已解決」。 記者曾吉松/攝影

 

經濟/美商白皮書 揭穿國王的新衣

2017-06-12 01:5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1824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台北美國商會上周發布《2017台灣白皮書》,對一年來蔡政府的經濟政績說了重話,因而也引發各方對內閣施政的嚴厲抨擊。美國商會每年皆定期發布白皮書,從外商觀點,對政府施政提出針砭及建言,由於立場跳脫藍綠,也很少情緒性謾罵,因而頗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今年美國商會發表白皮書的內容,雖然和近來各界對施政評價差異不大,但外商直言不諱,形同是揭穿「國王的新衣」,蔡政府很難再用內部政治鬥爭來推託施政績效不彰的批評。

美國商會白皮書指出:「檢視台灣去年的政績,結論是,好壞參半。我們認為其中僅有一項有令人振奮的結果,但其他則是令人失望。當然多項新政看似有往正面發展的潛力,但時日尚早,無法評斷其成功的機率為何。」這一段總結確實非常貼近當前蔡政府施政的困境。

白皮書中批評最嚴厲的就是勞基法修正,指「一例一休」及相關措施大開倒車,是父權的做法,只會扼殺創新和創意,嚇跑台灣極力希望爭取的國際人才,尤其不利於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金融服務、行銷等白領專業人士及發展中的服務業。

政府推動勞基法修法旨在落實勞工權益,但「一例一休」及相關配套包括嚴格限縮加班時數、大幅調高加班費等,卻嚴重打擊企業投資意願,也傷害了很多依賴加班費的弱勢勞工權益。現在連美商都痛批這項政策違反產業發展趨勢,阻礙企業爭取國際人才,如此顯而易見的施政缺失,政府絕不能因為怕損及威信或其他政治考量,而拒絕修法予以改正,否則,勢必遭到多數民意的唾棄,自食惡果。

另外,白皮書也特別強調,穩定電力對經濟極為重要;百分之百確定有足夠、可靠、具成本競爭力的電力,對台灣經濟重要支柱的高科技製造業尤其重要。蔡政府要同時達到2025年廢核及減碳承諾的雙重目標,唯一辦法是大幅增加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為主的再生能源,但許多專家仍不相信能實現這樣的目標。

美商指出的問題,其實就是大家共同的疑問。發展再生能源非一蹴可幾,再完美的計畫也很難保證可以在嚴苛的現實條件下付諸實現。尤其,川普宣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再生能源發展將受到更大限制,所以,政府不能只押寶再生能源,如何提出可安定企業及社會人心的電力發展可行備案,可說是無可迴避的最關鍵課題。

當然,白皮書對蔡政府施政也有若干正面評價,例如:回應去年美商建議,將新規範的法規草案預告期延長為60天;認同選擇台灣原本享有經驗與技術優勢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並提供民間投資的機會,以及修改政策及法規,大幅放寬外國專業與技術人才來台限制等。但是,白皮書對未來發展及實際做法仍有一定保留,很顯然是對蔡政府能否改善投資環境及貫徹執行既定政策規劃,沒有太大信心。

嚴格來說,美國商會白皮書的代表性仍有一定局限,例如:從美國及美商利益的角度,建議台灣在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議題讓步;在能源議題上,對台灣全面廢除核電或多或少仍存質疑;但儘管如此,白皮書對政府施政的諸多批評,是用最淺顯易懂的道理來說明,也代表多數跨國企業共同的看法,政府很難置之不理或顧左右而言他。

蔡政府拚經濟特別重視「連結國際、連結未來、連結在地」,但若干政策既違反潮流趨勢,而且外商不挺,國內企業也不支持,如果這樣的政策不徹底檢討改變,如何能吸引投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其實,拚經濟沒有太多秘訣,不用複雜政治思維處理經濟問題,堅持做對的事情,則經濟發展自然就會回到正軌,走出一條坦途了!

 

 

 

 

美商會去年80項建言 政府沒一項解決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511394?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4artbottom

2017-06-08 12:00經濟日報 記者張為竣╱即時報導

台北市美國商會今天發表「2017年台灣白皮書」,美國商會表示,去年的白皮書提出80項建言,沒有任何一項獲得解決,僅有8項列為「有具體進展」。

對於勞動法規,美國商會去年建議賦予工時更多彈性,但修法實施一例一休,美國商會批評開倒車,今年也持續相同建議。

美國商會人力資源主委馬靜如表示,勞基法用意是保障員工,在健康的前提之下,雇主願意付加班費、為什麼要限制加班時數?世界也沒有國家實施「一例一休」,她也不知道「一例一休」的英文怎麼翻譯。

美國商會3月22日晚間舉辦謝年飯,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Albert Chang)當著總統蔡英文的面酸一例一休:「今晚全場都算加班,每個人都要填加班單。」章錦華今天說,他上次開了一個玩笑惹上麻煩,他今天不會再開同樣的玩笑。

對於能源議題,去年美國商會提及充足、穩定供電,以及制定確實可行能源政策,已被美國商會列為「擱置中」,無實質可見進度。

美國商會列為「有具體進展」的項目,包括開放代理買賣外國債券、擴大加速再生能源發展、提供離岸風例更多資源、煙品稅捐變更前先徵詢公眾意見、建立國家級肝炎防治計畫、都市更新程序簡化。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Albert Chang)。記者張為竣/攝影

 

 

 

彭蕙仙》開放美豬 頂得住壓力嗎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9006336-262105

台北美國商會日前發表《2017年台灣白皮書》,對民進黨政府提出頗為直接且嚴厲的批評,包括蔡英文政府修訂的「一例一休」,讓人無所適從;非核家園讓人為台灣的電力供應擔心,以及對商會去年提出的80項建言,到目前竟沒有1項「已解決」,「令人失望」。

其實,美國商會的這些評論與質疑,也沒什麼新鮮之處,國內多家企業負責人、各大工商團體都不知道已經講了多少次了,甚至企業界哀鴻遍野,蔡政府卻完全不為所動;即使連民進黨立委都已主動針對一例一休提出修法連署,行政院依然硬著心腸不願面對,拒絕再修法。

至於頂著非核家園這個神主牌,蔡政府為了應付缺電危機,又是重啟核二廠1號機、核三廠2號機,又是枉顧環評、火力全開大增燃煤發電,還叫全國民眾集體到大賣場去吹冷氣,種種掩耳盜鈴的荒謬政策,讓國內企業從苦口婆心的提醒到乾脆用腳投票,赴海外投資,真的已經無言了。

即使向來媚外懼外,但要讓蔡政府看在「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份上,對美國商會這份報告所提出的各種問題予以回應,恐怕也不容易。因為,蔡英文太過好強,要她正視一例一休的禍國殃民、非核家園的自欺欺人,並提出解決之道,她是無法面對這種自我否定的。

但民進黨對美國商會的呼籲又不能全然不搭理,總要找到可以表達善意的突破點。美國商會這份白皮書的確為蔡政府留了一條活路,那就是「若台灣能在美國牛肉、豬肉等議題上讓步,接受國際規範,那麼將會對台美雙邊協議有積極正面的幫助。」

把美豬美牛議題包裝在一例一休與電力供應的議題裡,美國商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也讓蔡政府接下來與民意對抗的過程,得以鋪陳出一種「予豈好開放哉?予不得已也」的氛圍。至於美豬美牛是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前金、後謝還是只是釣餌,還得觀察蔡政府的能耐。只是看看蔡政府執政後一再對美、日讓步,最近還放任新台幣一直飆升,如此懦弱無能,國人實在很難對未來台美間的FTA談判結果樂觀以對。

一心只想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上台後,再三強調「每一個貿易、稅收、移民和外交的決定都將以美國勞工和美國家庭的福祉為第一考慮」的政策方向,這政策早已注定將讓台灣在經貿談判上再次屈服。

最終台灣總要面對開放美豬美牛的議題,請蔡政府要以台灣人的集體意志作後盾,對美方的施壓一定要努力挺住,能挺多少是多少。不要為了FTA而FTA,犧牲國人健康又換不回像樣的貿易條件,賠了夫人又折兵,那台灣社會的紛擾、政局的混亂,恐將難休矣。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美豬風暴又來了:大戰開打前 你該知道的7件事

2017-06-10 08:00:00 聯合報 記者鄭媁/台北報導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2515023

 

台北市美國商會日前發表「2017台灣白皮書」,從在台跨國企業角度檢視台灣去年的政績。並提及對美國豬肉和牛肉的產品進口的限制,台灣若要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台灣顯然必須在現存的貿易問題上作出一些讓步。美豬進口問題再度浮出檯面,也可能成為今年下半年的另一個政治風暴。

美豬開放問題即將開打,有七件事情大家不能不知道。

● 台灣有沒有美豬?

我國早於2005年就已開放豬肉進口,包括美國豬肉產品,其中以「冷凍肉」及「雜碎」占最大宗,每年占比約在98%至99%左右,其餘項目包含「生鮮冷藏肉」、「調製肉」、「肉罐頭」,但進口數量少。

● 現在在吵什麼?

其實現在所謂的問題,是「是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輸台」。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是一種β促效劑藥物,可被用來作為動物飼料添加物,用以助長豬、牛、火雞生出肌肉,減少體脂肪。其肉品殘留毒性遠低於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瘦肉精添加物,在由美國制定的容許殘留量下合法使用。但目前的實驗數據無法確定其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其他副作用

養豬協會與台聯於2016年到美國在台協會,強烈表達反對開放瘦肉精美豬。 圖/報系資料照

● 美豬爭議是現在才有嗎?

對於瘦肉精的開放,美方給台灣不小壓力,2007年衛生署預告殘留標準,並通報WTO,預計在國際制訂殘留標準後宣布開放,最後在國內豬農等多方抗議下,不得不禁用瘦肉精;時任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在事件當時雖稱,如果醫療單位證明適當使用的瘦肉精對畜牧業有幫助,那禁止瘦肉精就沒有道理,不過在野後,蘇則表示不應畏懼美方施壓。而國民黨在野時也曾要求不要開放,但執政後即傾向開放。

在政府尚未決定是否開放美豬之前,含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就曾在馬政府時期衍生不少爭議。2012年7月6日,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通過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草案,牛肉、豬肉的殘留量為10ppb。

含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在馬政府時期衍生不少爭議。 圖/報系資料照

● 民進黨政府對美豬的立場為何?

美豬爭議,在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備受外界矚目。但政府立場卻顯得莫衷一是。

答案A:沒能耐不接受

前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在回應美豬問題上遭批髮夾彎。 圖/報系資料照

前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在上任前接受本報專訪,提及美豬時坦言,是否開放非農委會就能決定,但「應該是這個方向」,他已在做最壞的打算。全球化下不可能永遠關起門,日韓後來也開放了,台灣是外銷導向的國家,「我們有那種能耐完全不接受嗎?」此番言論一出,引起外界譁然。

答案B:不會擋不住

事隔一個月,曹啟鴻赴立法院列席備詢時,又改口表示,台美目前從未討論過,到現在為止,「沒有擋不住的問題」。當時還令在野黨質疑新政府在美豬問題上前後不一、政策髮夾彎。

答案C:沒有風險評估前不討論開放

美豬進口問題再度浮出檯面,很可能成為下半年的另一個政治風暴。 圖/報系資料照

由於外界反彈,後來農委會表示,一定會捍衛台灣豬農權益,積極推動養豬產業升級,並以口蹄疫非疫區為目標,致力恢復台灣豬肉出口,另也會堅持國產肉品禁用瘦肉精政策。並重申,現推動各項政策中,未觸及任何有關於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的討論。在沒有完整的風險評估報告與科學證據出爐前,不會討論是否開放。

答案D:衛福部長陳時中:只要確保食用安全,不反對解禁。

衛福部長陳時中。 圖/報系資料照

● 除了美豬,美牛也有問題?

2012年4月,美國境內再度發生狂牛症病例,民進黨、親民黨、台聯立法院黨團聯合提案,要求行政院將台灣境內已上架的美國牛肉下架、已在海關者予以封存、並同時暫停美牛及其產製品進口。在重付表決結果中,有88名立委出席,各有44票贊成、44票反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經協商後,決定投下反對票,導致全案無法通過。

為堅持「零檢出」立場,民進黨團在2012年6月,占據立法院議場主席台5天4夜,阻止國民黨在休會前通過美牛進口案;國民黨立院黨團提議召開臨時會,只審查美牛進口案,以人數優勢通過。

2012年馬政府針對開放瘦肉精的美牛問題,遭民進黨立委強力杯葛。

國民黨執政時,也曾醞釀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但遭民進黨強力反對,甚至表示假如開放,馬英九總統就得下台。在曹啟鴻表示擋不住美豬進口後,行政院長林全上任,首次到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國民黨也發動杯葛行動,占領議場發言台,立法院外也聚集上千名豬農聚集,齊舉標語和旗幟,向政府怒吼抗議,更有民眾試圖翻越青島東路的圍牆闖入立法院,與警方數度發生肢體衝突。

美豬和美牛命運相同,都遭遇強力杯葛。

● 開放美豬壓力為什麼這麼大?

今年初,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簽署2道關於貿易政策的行政命令,力圖改善美巨額貿易逆差。同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2017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台灣在進口豬肉、牛肉等議題並未依據國際標準,又讓國內再掀討論。

日前美國商會指出,台灣必須在現存貿易問題「做出讓步」,所謂「讓步」,指的就是目前對美國豬肉和牛肉做的進口限制,但商會也表示,讓步其實是接受國際標準,且若讓步結果是台美簽署貿易協定,相信台灣多數民眾應可接受。美國官商合力夾擊,給台灣很大壓力。

2016年年初,多位豬農從雲林北上,帶三隻小豬到蔡英文競選總部抗議蔡英文的美豬政策。 圖/報系資料照

● 這波壓力迄今政府立場為何?

總統府日前回應,政府將在國際規範下,採取科學證據的風險評估措施,作為保障國人食安的依據。整體而言,在有關雙邊經貿談判上,政府樂見台美間相關的貿易溝通與合作的持續進行。整體來說,總統府沒有把話說死。

在野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質疑,美豬進口是討論很久的議題,民進黨政府對於食品安全、豬農利益及台灣國際地位上都沒有明確政策方向,現在台北市美國商會再度重申美國立場,若台灣在國際經濟利益競爭上,占不到一點好處,「為何美國一開口我們就要遵辦?」國民黨團則強調,台灣人食用豬肉比例非常高,不可能輕易開放,身為最大在野黨,一定嚴格把關。

 

 

資深媒體人:劉屏》安倍終究棄小英而去

(圖:張鎧乙)

蔡政府團隊對日本有很高期待,大選之前如此,執政後更是把美、日當作最大靠山。但近來種種發展,先是美國的川普總統明白表示「親中」,現在日本的安倍首相也快速跟進。未來情勢如何發展,蔡政府必須警覺。

兩天前安倍在東京演說,稱如果條件成熟,願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不到1個月前,安倍在另一個場合說「待環境影響等疑問獲致解決後」,會積極研究加入亞投行(AIIB)。

這是安倍首次公開表示要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不論要加入一帶一路或亞投行,對日本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日本有自己的「新絲路」計畫。安倍已走訪了中亞五國、東協成員、南亞國家,承諾在未來5年內投資2000億美元從事各項建設,其目的是要把日本的影響力延伸到非洲。這筆龐大的資金從何處來?日本扮演主力角色的亞洲開發銀行(ADB)是也。因此,日本對一帶一路或亞投行一直都裹足不前。

然而參與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畢竟不只具有經貿意涵,誠如日本媒體所說,安倍的說法意味著「要強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更要緊的是,美國可能正在考慮加入亞投行,一旦成真,日本只有跟進的份兒,畢竟7大工業國之中,只剩美、日尚未加入亞投行。日本與其到那時不得不參與,不如現在就表態,顯得漂亮些。

這讓人想起當年日相田中角榮的名言:「誤了巴士,趕搭飛機。」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以「破冰之旅」開啟國際局勢的新紀元,舉世震動。田中覺得被美國搶了先機,乾脆鉅額加碼,藉由9月間訪中之際,直接與中國建交。

聯合國大會的第2758號決議案排除了中華民國席位,時值1971年10月,票數是76比35。支持中華民國的35國之中,日本是其一。但僅僅10個多月之後,日本趕在中國的「十一」慶典之前與北京建交。不但趕搭飛機,而且趕搭的是超音速飛機。

就在去年底,日本的研究報告還在懷疑一帶一路,但不旋踵,一向立場強硬的安倍轉了向。這其實有跡可循:美國原本對一帶一路沒什麼興趣,但上個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美國決定派遣代表團與會,安倍隨即派遣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率團與會。二階還帶了安倍的親筆信給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到了北京,二階告訴媒體,日本「應該盡快決定加入亞投行」。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最近在美國演說,稱「中國邀請美國一同走入廚房,共同把蛋糕做大。」日本聽到這個話,益發覺得不能落於美國之後,畢竟日本也是有實力「把蛋糕做大」的。尤其《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原本是美、日聯手推動,現在川普宣布退出,陸方開始推動區域自由貿易,頗有接手的意味,日本豈能坐視機會流失?

蔡政府既然如此親日,何不試著邀請安倍參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或隨著安倍「親中」?

日本媒體近來對蔡政府沒有多少好話,例如《日經亞洲周刊》說「台灣人民真正憂心的,不是兩岸走向,不是台美關係,是下一代的未來。」《時事通訊社》則說,「台灣未來難免有更多麻煩」。安倍會助蔡一臂之力?或者像田中那樣棄台灣而去?

 

 

社論-推動新南向政策應有落地的策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0000060-260202

新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經由經貿、科技、農業、醫療、人才等領域的雙向交流合作,藉以平衡對大陸經貿的過度依賴,並利用東協的龐大市場來重振台灣經濟的競爭力。

然而新南向資源散在各部會,各部會以新南向之名,爭取預算,規劃推動辦公室,但預算編列相對鬆散,加上只有分工之名而無整合之實。而負責主導的中央部會,包括政委辦公室、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等僅僅三年編列42億元新台幣預算,有政策規劃樞紐之名,卻無樞紐之實。反觀大陸推動一帶一路,背後有亞投行上千億美元的貸款當後盾,日本、韓國也有海外援助計畫(ODA)當談判籌碼。對比之下,台灣資源少,又涵蓋中亞、南亞、東南亞十八國,資源稀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上自然事倍而功半。

除了資源稀缺外,如何協助廠商落地進行行銷、推廣,更是新南向政策的最大挑戰。日本推動東南亞投資時,有對外貿易振興協會(JETRO)蒐集對外資訊並協助出口,更有「酷日本」計畫(Cool Japan)篩選優質廠商前往目標市場設置專區,向東協輸出日本優質的次文化(動漫、文創、美食等)。韓國則購買東協國家(以印尼、馬來西亞為主)電視購物臺,向其消費者直接訴求,協助中小企業的出口。

泰國在協助企業出口上亦不遑多讓,泰國的「世界廚房」金援泰國餐廳有計畫輸出泰國的美食,並有計畫輸出泰國的食材、設備。新加坡則和各亞洲國家大學或機構合作,蒐集建立各國消費者的資料庫,做為企業對外的行銷支援。反觀台灣,除了外貿協會的海外名品展及經濟部推動電子商務外,政策付之闕如,廠商只能孤軍奮鬥,八仙過海各憑本事。再加上美國川普總統上台後的「美國優先」思維及退出TPP談判,亞洲國家再無懸念向中國大陸靠攏。在各國政府採政經分離思考,以大陸馬首是瞻後,台灣廠商在投資貿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其結果及效益可想而知了。

有鑑於此,政府實應更務實地協助新南向投資的企業建立可行的落地策略,才不會使新南向政策成為空中樓閣。我們的重要建議如下:

第一,在新南向的目標國家設立海外經貿運籌基地。最近,全球推動新零售革命,亦即透過實體商店的設立,讓消費者有所體驗,再上網消費,亦即所謂的線下體驗,線上消費(O2O)。若干業者甚至建議在馬來西亞先行突破,馬國有五、六百萬華僑,對台灣的產品亦相當偏愛,如能在馬來西亞設立經貿運籌基地,一方面使台灣業者有展示產品專區,透過體驗機會,有助於台灣電子商務的推動。另一方面,可以有物流、倉儲據點,降低業者的成本。

第二,區對區的對接:選定台灣某一城市對東協目標國家城市的特區對接,透過關稅優惠及服務業准入的雙向交流。而台灣則可以聚焦在交通、教育、醫療保健、美食等項目上,在台灣的特區內先行先試,準備好商業模式後,以整廠、系統輸出方式,而非依靠個別項目,否則新南向的突圍不易。

第三,規劃讓年輕人搭上國際化列車的設計:隨著台灣業者積極拓展東協市場的同時,教育部、勞動部應和業者合作,提供部分補助給業者,對有意願前往海外的年輕人提供客製化、量身訂做的訓練。在訓練完成、取得證書後,業者在海外展店時,將他們視為儲備幹部、副店長等送往海外,使他們可以搭上國際化列車,而有更多的國際視野、更寬廣的就業機會。當然,台灣應發展為台商的研發、人才培訓總部,使海外就業的年輕人可以定期回台受訓、渡假、消費,就不至於產生人才空洞化的疑慮。

第四,品牌旗艦計畫的推動:台灣的消費品牌知名度遠遠不及日本、韓國,因此,台灣應以最具競爭力的醫療保健做為旗艦、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我們可以借鏡泰國、新加坡政府推動國際醫療的作法,前往目標市場設立海外設立門診中心、展示中心。一方面,透過對當地病人的醫療、展示台灣醫療實力,並產生體驗經濟的效應;另一方面可以媒介病情相對複雜的病患,送回台治療,擴大醫療客源及影響力。再挾其知名度,帶領教育、文化、美食、生活必需品的輸出,充分發揮醫療產業的暈輪效果(halo effect)及擴散效應。

(工商時報)

 

 

李登輝:不面對一帶一路台灣沒法度

前總統李登輝9日參加中山大學研討會受訪時,批蔡政府不知台灣目標在哪裡,並表示,執政者應面對大陸所提的一帶一路政策。(曹明正攝)

中山大學李登輝政府研究中心9日主辦「台灣第二次民主化研討會」,前總統李登輝昨參加閉幕式受訪時,痛批前瞻計畫目標不清楚;在提及新南向政策時,他說,政府都沒人想到大陸的「一帶一路」,如不能與鄰近區域國家聯合,以後「台灣就沒法度」。

痛批前瞻「目標不清楚」

久未露面的李登輝,昨抵高雄顯得心情不錯。他除會前受訪,會後還開放問答。會前他說,為了台灣,要怎麼處理一帶一路,「就是去找『朋友』啊!」南向政策最重要國家是印度與緬甸,要去找,也要跟日相安倍講,告訴他,「台灣也需要經濟發展。」他強調,政府不能不面對一帶一路,台灣一定要實際去拚。

研討會針對台灣民主化衍生民主參與等政策發展,邀專家與談,閉幕式由李登輝主講。出席前,他被媒體問到前瞻說,台灣現在最需要什麼?經濟、產業要往哪條路走,全都不知道,簡單講,就是目標不清楚,想做什麼,做不出來,「所以這問題不應問我,應去問現在總統!」

親中愛台 不知啥意思

針對賴清德所說「親中愛台」,他表示不知賴講這是什麼意思,可能是配合蔡英文去講。他說,台灣跟大陸要維持怎樣的現狀沒人知道,賴說要「親中愛台」,究竟怎樣親、怎樣愛,他也不知。

與談時,他提到,法國選出39歲年輕人當總統,台灣憲法卻與現代脫節,仍規定未滿40歲不能當總統候選人、年輕人沒20歲不能投票。過去,馬政府就是輕忽年輕人對未來的憂慮與憤怒,才導致「太陽花學運」。

一例一休 問題要解決

會後回答現場提問時,李登輝還是炮火四射表示,台灣司改、年金、一例一休都是問題,要解決。他除批前朝馬政府因輕忽年輕人的憤怒而失去政權外,談到前瞻計畫時說,「前瞻引發地方政府爭相要錢,但做什麼不清楚;8800多億前瞻,政府做什麼要先想想,台灣經濟產業走去哪?(中央)不清楚嘛!目標不清楚,事情就做不出來。」

李登輝說,政府推一例一休,企業勞工都有反對聲音,這些問題政府也應要解決。而對大陸發展「一帶一路」,他炮火猛烈表示,「我們喊南向,領導人對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都沒去走動,領導人要親身去處理,不然老百姓沒辦法依靠。」

(中國時報)

 

 

李登輝:台灣如何面對一帶一路?「找朋友」啊!

2017-06-09 19:00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514746?from=udn_ch2cate6638sub6656_pulldownmenu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到中山大學參加「台灣第二次民主化研討會」,談到台灣政府面對「一帶一路」根本就「莫法度」,為了台灣應該要好好面對,處理的方法就是去「找朋友」啊!

中山大學李登輝政府研究中心今天舉辦「台灣第二次民主化研討會」,邀請前總統李登輝、總統府資政蕭新煌,及國內多位重量級學者與談,探討台灣當前青年政治參與的侷限、發展與憲政倡議。李登輝致詞時以「推動台灣第二次民主改革─憲改是台灣唯一的路」為題,再次疾呼現行的憲法內容架構已與時代脫節,「現在就應該改!」

與會者請問李登輝之前就提出過南向政策,與小英政府的南向政策有何不同?李登輝說,台灣的南向政策不是他開始的,日本人後藤新平就曾提出台灣的南方政策。他話鋒一轉,談到大陸力推的「一帶一路」政策,台灣政策如果不好好處理,根本就莫法度。為了台灣,一定要好好面對這個問題,處理的方法就是「找朋友」,南向政策最重要的是印度、緬甸,去找日本的安倍。台灣需要經濟發展,領導者要為了台灣實際拚搏。

對於賴清德提到的「親中愛台」說法,李登輝直言不知何意,「可能是配合總統意思說的」。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李登輝是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12年任期內致力推動台灣的民主化,與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透過落實國會改革、北高市長選舉,以及總統直選等,使得台灣的憲政改革經驗,成為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的典範。同時,為了平衡台灣「西進」的趨勢,李總統在1993年啟動「南向政策」,為台灣的務實外交與經貿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李登輝表示,當前國家發展主要面臨兩項問題,首先是「國家經濟的困境」,這和領導者的能力、兩岸關係以及全球治理的風險有關;領導者若沒有施政願景,國家發展當然就會受影響。再者為「政治改革的停頓」,例如中央政府組織再造只有形式上的合併,效率與效能並無提昇,以及地方分權的不足,使地方的發展與治理不夠健全等。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423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