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2 11:00:08瀏覽253|回應0|推薦0 | |
社論-平議政府施政用法的三重考驗2017年06月17日 04:10 工商時報
主筆室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3日出席對台大捐贈的「台大癌醫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時,針對癌醫中心興建案一再被延遲,有感而發的指出台灣的行政效率,相較美國真的差太多。郭董進而語出驚人的說:「如果沒有必要,盡量不想回台灣。」 針對郭董重炮抨擊由於政府繁瑣的行政程序,導致癌醫中心拖了將近10年才動工,首當其衝的衛福部第一時間出面喊冤。辯白衛福部的行政審查作業並沒有延宕,主因應是台大團隊不斷變更設計的問題。從而自我解讀,認為郭台銘應不是在指責衛福部。 除了衛福部喊冤卸責之外,國發會的反應也不遑多讓。陳添枝主委先是說他並不清楚,台大癌醫中心的籌設前後花了10年才獲得核准,究竟是卡到什麼醫療法規。緊接著則表示,他個人認為郭台銘講的顯然是氣話。 透過媒體報導,看到郭台銘早在2007年大手筆捐出150億元給台大醫院興建癌症醫療中心,沒想到歷時10年卻遲遲未能完工啟用。而郭董更想不到當他批評政府體系行政效率太差時,主管部會的回應卻是喊冤並踢皮球卸責,以及被主管政府重大建設規劃的國發會主委揶揄為是在講氣話。有理由相信,相關部會主管的這些回應,不只會讓郭董進一步堅定不想再回台灣投資的意念,更嚴重的是恐將因而產生骨牌效應,尤其是蔡政府極力想拉攏來台投資的外資企業,勢將加重對台灣行政效率不佳的疑慮。 除了行政效率不彰一再受到批評之外,踵隨郭董批評的腳步,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也借召開股東會的場合,除了呼應郭台銘的談話,提醒其意見足可提供政府參考之外,更加碼指出,台灣唯一賴以生存的,是變成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從而公開喊話,提醒政府應該更鬆綁才對。 檢析蔡董的呼籲,凸顯了他其實只是在商言商的有感而發。畢竟在資通訊產業這個領域,儘管不論是前朝馬政府時代,或是現在的蔡政府,都口徑一致的強調,列為政府優先扶持的重點產業。但在實際操作面,除了行政效率不彰之外,更根本的是針對發展新興產業所應建置的政策配套,特別是過時法令的檢討、修改,以及新型態法規之研擬立法,卻往往有如牛步般的原地打轉。這也就難怪行政官員們只能緊抱著過時落伍的法規依法行政,不敢大開大闔的鬆綁僵化過時的法規了。 除了行政效率不彰以及政策法規鬆綁緩不濟急兩大病灶之外,蔡政府另外一個廣受詬病、影響企業投資意願以及民意反彈的施政闕失,就是在進行政策規劃或法令修改時,動輒出現溯及既往的情事。這除了讓首當其衝的業者或民眾無所適從及權益受損之外,更嚴重的是法制、政策的穩定性一旦遭到破壞,也將引發對政府誠信的質疑,以及衝擊國內外的投資意願。 如所周知,法律規定不溯及既往是實施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則。這項律則當然並非意謂著既有的法規或政策不能更改,重點是在推動變革時,應依循不溯既往原則,以及落實信賴保護原則。而如果秉持這樣的原則來檢視,蔡政府上台以來所推動或擬推動的改革,至少有兩個明顯的案例,其實已經觸犯了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天條」。 案例之一是爭議迄今未休的有關年金改革案。儘管蔡政府強力推動此項改革的出發點是要化解或延後退休基金破產的時程,以及修正不同職業退休人員所得落差的不公平現象,但首當其衝的軍公教退休人員高舉信賴保護及法律不溯既往的大旗時,卻已曝露出整個年金改革案規劃的不周延乃至致命闕失。 案例之二則是才剛引爆的針對水泥業者礦區展延先獲經濟部核准,卻因環團的反彈,導致政策髮夾彎,除了將透過修法增列申請礦權展延需補辦政策環評之外,進而將規範全台42個已獲准的採礦案也都必須補辦環評才能開採,從而讓業者強烈反彈,質疑違反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綜觀接踵出現的對政府效率不彰,政策、法規遲未鬆綁,以及法規修改觸犯不溯既往的爭議,蔡政府還真有如屋漏偏逢連夜雨。因應之道究竟是標本兼治,還是推諉塞責、踐踏法制,甚至刻意移轉焦點,大家不妨睜大眼睛看吧! (工商時報)
聯合/看見矛盾:何美玥帶企業赴美投資 2017-06-16 03:07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2738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捐贈台大醫院癌醫輻質治療中心,苦等十年,計畫方才開工。郭董為此感嘆,台灣行政效率遠不如美國,稱「如無必要,不想回台投資」。 事隔一天,國策顧問何美玥率領台灣菁英企業團赴華府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計有八十四家企業、一百四十名代表出席。行政院經貿辦公室並宣稱,近期台商對美國投資額將達三四一億美元。 這兩件事擺在一起,讓我們看見了台灣奇怪的矛盾景象。郭台銘二○○七年即捐出一五○億元給台大醫院,要興建光子治療及質子治療等先進治癌設備,卻因台大的建置計畫一再修改,延宕至今方才動工。這十年,國外醫療技術不斷翻新,國內病人卻無福享用,郭台銘捐款的善意也被閒置。這筆捐款不是用於工商投資,而是投入醫療用於救人,卻因各種行政效率問題一拖再拖。試想,台灣對用於救命的一五○億元鉅款都不以為意,對長達十年的虛耗亦毫無所感,這個國家怎麼會有競爭力?又如何提供人民有效的服務? 再看何美玥率團赴美投資的問題。「選擇美國」峰會是歐巴馬總統任內發動的計畫,蕭萬長四年前也曾率企業家與會,並促成台塑在德州投資廿億美元;但其主要目的,是在外交親善及爭取參加TPP。而這次何美玥率團與會,川普已宣布退出TPP,政府則把重點擺在響應川普的「製造業返美」政策,誇示台灣企業在美投資三級跳的能力。諷刺的是,最近台塑、義聯等企業決定赴美投資,都是因為台灣的投資環境太不友善而選擇出走;但政府不設法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反而領著大批企業赴美投資,這是明智的決定嗎? 郭台銘捐一五○億在台興建癌醫輻質中心,卻被冷漠官僚一拖十年;川普號召製造業返美,蔡政府卻急急派何美玥率隊響應。兩個景象對照,能不令人感慨嗎?不僅如此,台積電三奈米晶圓廠的五千億投資,因為憂心台灣缺水、缺電及環評刁難,傳出可能被迫轉而赴美。如果連台積電這樣的模範企業都難以繼續投資台灣,還有什麼企業能夠安心在台灣投資?對投資環境的惡化,政府難道已習以為常? 十幾年來,我們愈來愈少聽到外資企業來台投資的消息;更常聽到的,則是外資企業陸續從台灣撤資的故事。近幾年來,我們也愈來愈少聽到台資企業在台擴大投資的消息;聽到更多的,是本土企業遭到不友善對待而掉頭他去的故事。其中,當然不乏經濟成長與環保意識的拉扯,也有政治煽惑及社會反商的因素。但無論如何,當本土與外資企業逐漸將台灣定位為「不友善」的投資地,各界卻表現得毫不在乎,也難怪台灣的經濟光環就一日一日褪色了。 台灣的經濟日漸消頹,年輕世代的薪資倒退至廿年前的水準,其實都與這種官方和社會「不在乎」和「無警覺」的心態有關。以外資企業為例,為了吸收本地人才,他們往往提供優渥的薪資來爭取;也因此,其薪資也就成為一個市場競爭的參考點,可以刺激本地企業薪資的提升。然而,當外資企業不再前進台灣,這個上位的參考點也就消失了;當台灣本土人才逐漸被以數倍的薪資挖角到海外,留在台灣的,就是更多溫水煮青蛙的低薪工作。再說,鴻海已是一家足跡遍及全球的跨國企業,僱用人數達一百卅萬人,連川普都對郭台銘禮遇有加;但在台灣,許多人仍認為它只是一家總部位在土城的本土企業,覺得沒什麼了不起。 這就是我們看見的矛盾:有意投資台灣的企業,卻受到漠視與杯葛,甚至遭到地方官員和民眾羞辱;另一方面,則是政府高層率企業集體赴美響應他國的投資號召,彷彿投資在台灣已成多餘。看到這個矛盾,就不難理解台灣經濟停滯的癥結。
史上最大考察團14日飛美 中油擬在美投資百億美元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2000257-260110 總統府國策顧問何美玥周三(14日)將率領精英企業訪美團出席6月18~20日在華府舉行的美國投資峰會「選擇美國」(Select USA),這次企業家數81家、人數逾130人,創下史上最大規模赴美投資考察團。 中油、漢翔、中鋼、宏碁、華碩、英業達、凌群、華邦電、緯創及上銀,將隨同何美玥考察投資環境;中油及漢翔更由董座親自出席,中油將率泛中油體系赴美投資100億美元。 由美國商務部主辦的投資高峰會,雖屬於民間投資團,但蔡英文總統高度重視,指定何美玥率領「2017企業領袖團」出席,國貿局長楊珍妮也將隨行,包括石化、鋼鐵、電子資通訊、生技、機械、航太及工程等產業高階主管,約81家企業逾130人出席,部分產業已在美投資,有的藉此行考察新投資項目及產業合作機會,鴻海是否出席也在評估中,此外,中經院、台經院、工研院及資策會等財經智庫也會同行。 此次我國出席Select USA投資峰會,規模創下史上最大,台塑美國廠除在德州設廠外,另在路易斯安那州規畫至2026年分2期投資92億美元;中油則是看上頁岩氣,泛中油體系將與路易斯安那州的天然氣開發商洽談合作,啟動投資評估,預計9月明朗化,並規畫在美國設立石化廠,投資金額約100億美元,下游生產石化產品盼就近在美國市場去化;另燁聯集團也評估赴美國東南部投資建廠可行性。 政院高層並透露, 我向美新政府傳遞台美洽簽雙邊經貿合作協定(FTA)訊息,強調法規鬆綁市場開放仍會符合TPP水準,美國參議員也認為,台美FTA不應預設開放美豬及美牛輸台前提,否則對台灣不公平。 (中國時報)
史上最大生技團 赴美招商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2000007-260202
行政院政委吳政忠
赴美參加2017生技大會規畫
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生技展19-22日登場,行政院政委吳政忠周五(16日)將率領逾130人超級生技團參與盛會,太景、浩鼎、藥華、永昕等30家生醫業者與會,將促成生醫產業全球媒合投資商機。特別的是,我法人學研單位將挑選最有潛力技轉成果項目,首度在海外展現台灣生醫產業研發國力。 2017年BIO國際生技大會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生技展,19日將在生技重鎮美聖地牙哥登場,一連舉辦4日,台灣代表團今年逾130人參團,其中生醫業者30家出席,設立攤位參展的生醫業者共16家,包括台灣微脂體、太景、浩鼎、藥華、永昕、台康、健永、杏國、亞果、台灣動藥、順天、逸達、金樺、豬博士、展旺、善笙等。 今年與往年最大不同,吳政忠表示,我國在整體宣傳展現台灣國家隊形象,18日我國將在大會前一天舉行「台灣生技論壇」,負有招商任務,將邀請強生公司(Johnson&Johnson)演講,且不再由國內廠商自吹自擂,邀請國際生技廠商參與,讓買賣雙方合作實際交流,為生技展暖身,國內金樺生醫等7家業者會向國際生技業者作公司簡介。 今年也有台美圓桌會議,邀美大型生醫業者MERK(莫沙冬)等10多家業者高層,舉行一對一商業對談,邀全球生醫產業來台投資、設立研發中心、來台臨床實驗,說明台灣這一年推動生醫產業政策方向及誘因,來台後有行政院生醫推動小組的單一窗口服務。 此外,國內法人機構將挑選最有技轉潛力研發個案對全球Roadshow,作為宣傳及招商媒介材料,包括中研院、工研院、國研院、國衛院、農科院等法人智庫機構將彙整研發成果,例如中研院將攜出12項,生技中心10項,工研院生醫所也有8項。 吳政忠說,國衛院有幾項新藥研發通過取得藥證,正進行face1或face2階段測試,若有買家有興趣,可進一步併購或合作。官員也說,首度在海外宣傳,不是在賤賣政府投入研發成果,而是展現我生醫產業研發國力,希望獲國際評價,吸引國際生醫產業目光及合作興趣,進而展開國際鏈結。 此外,吳政忠將拜訪聖地牙哥當地生醫廠商,一家華人經營的biolegend百進生技公司,專作抗體、檢驗試劑製造;還有全球知名醫材illumina有勁生技公司,員工3,000人,專攻次世代定序及基因體分析。據悉,台裔百進生技約400名員工,在日本、英國、德國、台灣、法國、中國及美國都有分公司,達到全球化,傳有意回台擴大投資,吳政忠將了解後全力協助。 (工商時報)
郭台銘重砲轟:行政效率太差 非必要不再回台投資 2017-06-13 11:53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即時報導、記者胡經周/影音攝影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520953 鴻海集團、永齡基金會董事長郭台銘今天表示,台灣政府的行政效率與美國相較,實在差太多了,如果非必要,他未來不會回台投資。 郭台銘今天出席台大癌醫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動土典禮,席間觀禮者還有台大校長楊泮池、台大癌症醫院院長鄭安理。 郭台銘今天在動土典禮後致詞,致詞時他並未全部「照稿宣讀」,開頭的十分鐘,郭董幾乎全在講「心裡的話」,包括批評台灣的行政效率,另外,他也極力為楊泮池近日受到的「委屈」背書,肯定他是個做事的人。 郭董表示,台大癌醫中心的質子治療中心歷經十年,終於要動工了,其間歷經兩位台大校長,包括李嗣涔、楊泮池。他語重心長的說,近期,永齡的健康團隊到美國芝加哥看了許多技術,也看到了美國的行政效率,台灣真的差太多了。言下之意,郭董似乎認為,台灣若再不痛下改革,不僅拖累產業進度,也將會被被世界遺棄。 郭台銘甚至表示,由於台灣的行政效率太差,他未來「非必要不會回台灣(投資)」,他最後也若有所指地說,「多說無益,做就對了」,似乎也揭示鴻海集團不會等政府改革行政效率,會持續面向世界投資。
300億創紀錄 台積電蟬聯繳稅王2017年06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
劉懿慧/台北報導
台積電
企業繳稅王又是他!今年報稅季結束,全國企業繳稅王繼續由台積電蟬聯冠軍,且繳稅金額高達300億餘元,再創歷史新高;而亞軍仍被鴻海拿下,繳稅金額為百餘億。光北區國稅局前三大繳稅總額就達480億,占全國的16%。 報稅季結束,五區國稅局申報情形也陸續出爐,台北國稅局營所稅自繳稅額964億餘元、北區國稅局1,117億餘元、台中國稅局512億餘元、南區國稅局161億餘元、高雄國稅局205億餘元。 北區國稅局轄區包括土城工業區、桃園工業區、新竹科學園區等,皆為上市櫃大廠重鎮,在全國營所稅申報數89萬2,951件、自繳稅額約2,960億元中,分別占了34%及38%,榮獲全國「雙冠」。 其中,又以新竹科學園區為科技產業重鎮,除了部分電子大廠獲利佳,在《促產條例》租稅優惠落日後,也讓竹市營所稅稅收穩坐北區局第一名。 據統計,北區國稅局105年營所稅結算申報件數為30萬4,090件,較上年度增加8,190件,成長2.77%;自繳稅額1,117.96億元,較上年度增加6.12億元,成長0.55%,轄內光前三大繳稅金額就達480億元,占該區總稅額比例為43%。 對照公開財報資訊,今年台積電又再度蟬聯企業繳稅冠軍,繳稅金額超過300億元,不但刷歷史新高,也創下單一企業繳稅金額突破300億元的歷史紀錄,其高額稅金,甚至逼近南區國稅局加高雄國稅局營所稅自繳稅額的總額;而亞軍則是由鴻海奪得,預估其稅額為100餘億元。 另外,因104年度經濟景氣轉淡,企業獲利下降,且受到將取消設算扣抵制影響,外資持股比例高企業提前分配盈餘,導致104年度未分配盈餘自繳稅額為250.24億元,較上年度減少9.33億元。 (工商時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